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是撰写教案和课件。当然,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对后续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的呢?我们通过整理大量信息为大家带来了这篇"r语言课件",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让更多人受益!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小红伞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
小红伞是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将小红伞作为讲述活动中的内容,围绕小红伞让幼儿展开想象,表达故事情节,符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讲述活动《小红伞》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明有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此活动,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目标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以及《纲要》中的语言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情感、语言、想象方面的目标。具体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如何利用小红伞帮助别人、保护自己”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头饰、小红伞每人一把,录音机,录有节奏欢快和沉重缓慢的`音乐磁带。
2、环境准备:果树林、蘑菇地。
3、情境表演的准备:主配班老师、
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兔爷爷、兔奶奶、小刺猬、大灰狼、小兔。
四、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创设故事环境,利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方面主要通过视、听、讲结合法和讨论法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体验法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五、活动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原则来组织本次活动,设计程序为: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故事讲述—体验快乐—活动延伸。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说: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导语:孩子们,我们去摘些蘑菇送给爷爷奶奶吧。不过今天天灰蒙蒙的,可能要下雨,怎么办呢?(幼儿扮演小兔,老师扮演兔妈妈)
(二)情境体验
1、伴随节奏鲜明的音乐,兔妈妈和小兔子来到果园。看到:
情境一:小刺猬踮着脚怎么也够不着果子。
兔妈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小兔思考问:
1)果园里有谁,它在干什么?
2)为什么刺猬摘不到果子?
3)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小刺猬摘到树上的果子?
情境二:一只小兔用小红伞摘果子。
引导小兔观察、思考并表述:
1)这只小兔对刺猬说了什么?
2)它是怎样帮助刺猬的?
2、伴随节奏欢快的音乐,大家来到了蘑菇地。(音乐转换:由节奏欢快的音乐转为沉重缓慢的音乐)发现:
情境三:蘑菇地的远处走来一只大灰狼。
1、提出问题:
1)看!谁来了?
2)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
3)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迅速安全地躲开它?
2、兔妈妈引导小兔讨论,并确定最佳方案:撑开小红伞,当作红蘑菇,藏在伞下面,躲过大灰狼。(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故事讲述
情境四: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到奶奶家。
兔妈妈鼓励兔宝宝,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讲给兔爷爷和兔奶奶听。(引导幼儿将自己利用小红伞帮助小刺猬和躲过大灰狼的过程讲述清楚)
(四)体验快乐
音乐表演“快乐舞”。
(五)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相关头饰让孩子继续表演、讲述故事内容,也可以将故事内容画出来,装订成小图书,让孩子讲述,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讲述活动的兴趣。
通过角色的扮演、语言的表述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自然、亲切,再以过渡性的提问引出小红伞直接揭示课题,也为下一个环节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情境体验的环节中教者以音乐贯穿于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中,一是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二是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孩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者则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孩子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如果有孩子能提到讲述中的内容,就请他表演情境;反之,情境二的预设,也为下一个讲述内容作准备。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感知效果最佳。情境二所提供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作用于幼儿的眼、耳,颇有新意,能牢牢抓住孩子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对讲述内容的记忆效果。
以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到情境的变化,引出新的学习内容。环节过渡自然、流畅。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教者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以逐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将环保教育有机融入活动,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理性思考: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安全迅速地躲开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孩子在充分理解情境内容的基础上再完整讲述,分解了难度,层层深入,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教师走近孩子,耐心倾听,细心观察,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讲述要求。
让孩子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情绪在音乐和舞蹈中得以释放和表现。
一个活动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幼儿的兴趣在延续,为此,以绘画、表演的方式抓住幼儿的兴奋点,充分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大大提高幼儿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北京市卫国中学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
设计思路
学习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和表现手法。了解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作用。用这些语言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感受、交流、体验中外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国内外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体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点评,初步具备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艺术品的造型要素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点评自己喜爱的中外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画。
二、 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老师总结:绘画创作必须运用一定的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光影和色彩等造型元素来表达。这些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和运用方法,已成为作者表达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 线条造型元素:介绍几幅基于线条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和评价这些作品的感受。老师总结:线条不仅能描写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而且能表达主观美感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元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与表现性色彩的区别。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和抽象派是如何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的。
(3) 光影造型元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和评价这些作品的感受。教师总结:
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表达方式
(1) 写实画分别介绍画家和作品
(2) 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了画家和他的作品
(3) 抽象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和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 教师总结
了解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创作绘画时,应该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表达我们的情感。
体育活动
早操:训练队列,学习新操
小区活动:小猴子拎着西瓜,呼啦呼啦换装,滚动车轮
奇奇冒险记、翻上越岭抬水喝等。
活动目标及指导:
1.要求幼儿能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
2培养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个性。
3.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4鼓励孩子大胆参加活动,注意安全。
5能正确发挥各种器械,开展跑步、攀爬等动作。
6学会正确快速地整理玩具。
7提醒出汗的孩子用小毛巾擦汗,减少活动。
数学活动——《认识2和3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感受2和3的邻接,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个不同颜色的瓶盖,并提供一些1,2,3,4数字胸饰。
活动过程:
1.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应的号码卡,放在瓶盖的左侧。讨论:1比3少多少,应该放在**;1比3多多少?应该在**。
3.引导幼儿归纳: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组织孩子们讨论他们有多少好朋友。根据以上方法和经验,引导儿童借助瓶盖和数字卡进行验证。
5.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戴一个数字胸饰,戴数字2和3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边拍手边找朋友,**停,2找两个朋友,是1和3;3找两个朋友,就是2和4。游戏可以重复。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行的,如一开始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住房、座位理解“相邻” 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根据这个特点,孩子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快速找出每个数字的相邻数。而且孩子对整个过程都很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比较高。
主题活动③——《我会遵守规则》
活动目标:
1学会制定规则,对规则有初步的认识。
2愿意与同事沟通,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准备好画纸、笔和各种粘纸。
2老师扮演熊猫卫生监督员的角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
教师扮演卫生考察员来班级检查幼儿区域活动情况以为班级环境,并随**点
2、扩充新知
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遵守活动区的规则,还要遵守其他活动的规则。引导孩子分组讨论其他日常生活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如吃、睡、玩、学等。
3、绘画规则。
幼儿分组合作将制定好的规则画在图画纸上,之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大家交流图画上的规则意思。
4、布置墙饰
与幼儿讲画好的各项规则贴在墙面上,布置“我们遵守规则”墙饰,引导幼儿交流并互相督促。
活动反思: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实现,本次活动的开展,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大部分幼儿已经懂得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开始遵守规则,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以后还会对幼儿进行此方面的规则意识的培养,逐步让每个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语言活动——《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人物和情节,感受童话的幽默与夸张。
2增强爱鸟保护自然的意识。
活动准备:
体验准备:孩子对燕窝有一定的了解。
初步掌握小鸟孵蛋的相关知识。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自制鸟窝一个、“胡子”一把。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鸟窝吗?鸟窝都建在**呢?
帮助孩子们整理经验,介绍故事:燕窝通常建在树上或屋檐下。但老师也看到过燕窝建在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猜猜它会建在**?
老师:让我们听听这个特别的地方在**!
2孩子们充分欣赏故事,感受童话的幽默和夸张。
老师讲故事有感情,孩子感受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都有谁?
3、出示教育挂图《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问题。
(1) 讨论:猜猜:为什么灰鸟妈妈把巢放在侏儒的胡子上?
当小矮人发现小灰鸟妈妈在他胡自力孵蛋时,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纹丝不动)为什么他要纹丝不动呢?(理解学习的单词:专心和一动不动。)
(2)小结:如果小矮人动来动去的,会吓着小灰鸟妈妈,小灰鸟妈妈就不能安安稳稳、专心致志地孵小鸟了。
4根据教育挂图,复述故事,引导孩子们讲述和讨论,增强爱鸟意识。
(1) 讨论:看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个留胡子的侏儒怎么样?(善良、可爱、有责任心。)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如果你有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2)组织幼儿讲讲说说鸟对大自然与人类有什么帮助,并对幼儿进行爱护鸟类的教育。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语言区:投放教育挂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运用“纹丝不动”“专心致志”“忙绿”等词语进行故事讲述,并续编、创编故事《爱护小鸟》。
——美工区:投放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材料,让幼儿将创编的故事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的目标有三个:①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爱鸟、爱大自然的情感;② 理解词:忙碌、专注、不动;③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爱鸟的情感。
这三个目标就都是围绕“爱”这个主线而制定并实施的。尤其是需要幼儿理解的三个词语是紧紧地围绕着“爱”去选择的。鸟爸爸因爱才会不停地“忙碌”着为鸟妈妈找食,鸟妈妈因爱才会“专心一意”地孵蛋,大胡子因爱才会躺在地上“纹丝不动”直到鸟妈妈孵出小鸟宝宝。
安全活动——《尖利的东西会伤人》
活动目标:
1.让儿童知道,如果使用不当,锋利的物体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身体。
2教孩子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筷子、笔、游戏棒等物品,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剪刀、筷子、笔、游戏棒等物品。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一些尖锐物体的名称、形状和用途
老师:(拿出剪刀、筷子、钢笔)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危险品。请告诉我们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好吗?
小结:这些东西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2、让幼儿根据切身体会谈谈尖利物品使用不当时,对人造成的伤害
老师:你有没有被尖锐物体划伤或割伤过?为什么会弄伤?怎么处理的?
教师:看来小朋友会因为不小心,曾经被尖利的物品划伤过。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惊慌,去找家长,让家长帮我们清洗、消毒、包扎伤口。
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也有生气的时候,所以我们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使用,避免受到伤害。
3、讨论
老师:如何正确使用锋利的物体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来讲一讲)
4、评一评
让孩子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它。其他孩子会看看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和安全
(请三位小朋友演示剪刀、筷子和铅笔的使用方法)
这一环节顺利通过,三个孩子演示了动作到位。
5、总结
生活中除了剪刀、筷子、铅笔等这些东西属于尖利物品,还有许多东西也是的,如:吸管、小棒、玻璃……我们不能将尖利物品随意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或吃着有小棒的食物追逐,尖利物品用完后要收拾好。
活动反思:
此次安全课《尖锐的东西会伤人》活动中,我的目标比较明确,内容的贴近幼儿生活。不足的是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能很好的让幼儿理解“尖利”的特征和含义,在引导幼儿观察回答问题不够深入,比较着急的说出答案。活动结束时的游戏设计应该更加活跃。
我应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上要想得更周到,更详细,这样孩子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会更多,更好。
健康活动——《看得见的情绪》
1通过识别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来感知和判断人的好坏情绪。
2要知道好的情绪能使人健康,并在最初学会调整自己的坏情绪。
三。提高儿童在观察、感知、认同和判断活动中的观察和情绪识别能力。
活动准备:
1、五个表情**(大笑、微笑、生气、哭泣、害怕)2、准备《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歌曲
活动过程:
一、谜语趣导现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人人身上一大宝,既会哭来又会笑。生起气来眉上翘,高兴起来哈哈笑。"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脸)
二、情绪大变脸
1识别面部表情(1)你见过哪些面部表情?(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表情面具)(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表情的脸?
教师小结:"脸"真是一位大魔术师,时时刻刻都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生气,一会儿又愤怒……真的变化无穷,我们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绪。
2.““变脸”游戏现在,我们玩变脸游戏好吗?
1. 集体游戏。教师出示表情面具,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2. 同伴之间互相游戏:你说我来做。
三.引导幼儿将表情面具按情绪进行分类1.刚才我们在玩变脸的游戏中,你觉得哪些脸让你心情高兴?哪些脸让你心情不好呢?
2. 引导幼儿将几个表情面具从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进行归类。
三。老师总结:当我们微笑和大笑时,我们的心情很好。幸福和幸福属于好的情感;当我们生气、哭泣、愤怒和害怕时,我们的心情就不好,属于坏心情。
情绪有四种类型:“欢乐”,“愤怒”,“悲伤”和“欢乐”。 事实证明,我们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来了解他的情绪。
四.游戏
1.玩"表情抽签",巩固对情绪的理解规则:每次请1位小朋友来抽表情**,抽到哪一张表情,这位幼儿就试着做出这张**上的表情,判断出情绪大类(好的还是不好的情绪),并说说自己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2. 讨论:你喜欢哪种情绪?不喜欢哪种情绪?为什么?(要知道,坏情绪不利于健康,快乐情绪有利于健康)
为什们人会有不好的情绪?你能想到什么来帮助别人或你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引导孩子讨论调节情绪的方法)
3. 教师归纳小结:是呀,我们长大了,当我们不开心或害怕、想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很多办法,如把不高兴的原因讲给别人听, 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跑步、做游戏等,慢慢就会把不开心的事给忘了,同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变得坚强、勇敢,不要随便掉眼泪。
如果我们总是保持愉快的心情,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五.一起来跳舞最后,让我们随着《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欢快的旋律唱起来、跳起来。让我们永远像现在一样快乐快乐,保持好心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人的基本情绪,也就是喜怒哀愁,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人遇到不同的事情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把这种感受称为心情。接着通过筛子的游戏,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心情经历,但是孩子们对于“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怎么感兴趣,在玩游戏的时候那份喜悦感没有突出来,当小朋友投到各种心情的时候,小朋友们并有大胆地讲述各自的心情,反而很拘谨,有些心情投到说没有经历过,例如怒,都说没有发怒过,也许孩子们没能了解老师的意思,误以为是故事中的怒,而不是自己生活中的怒。
教育目标:1。学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小动物在春雨中的不同活动。2喜欢扮演角色,展示小动物的活动,感受春雨带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1、春天情境布置。2、白板课件、***课件。
三。蘑菇伞4把,花瓣伞4把,叶伞4把;兔子、小鸡、蚂蚁头饰各4个。4、**《春天在**》《雷声》《春雨声》,诗歌录音《下春雨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幼舞蹈(操作白板出示春天的背景图放**“春天在**”)
小动物们,春天来了。春天是美丽的。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避雨(春雷)-(操作白板显示春雨背景**和声音)
(1)听!春雷来了。天要下雨了。我们找点东西遮雨吧!(幼儿找东西躲雨)(2)听,下春雨了,春雨落在花瓣上,落在树叶上发出什么声音(滴答滴答)
请幼儿一起说一说——下春雨了,滴答滴答”
(3)提问:“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鸡,你是怎么躲雨的”
3、入座(操作白板,晴天图)
小动物们,雨停了。放下你的东西,来这里坐下!
二、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欣赏诗的第一部分,(操作白板演示课件,点击雨滴-点击蘑菇伞)
今天,我把你们躲雨的样子编成了儿歌《下春雨了》,一起来听听吧。
2提问帮助孩子理解童谣的内容:(操作白板,使用探照灯功能邀请小动物出来)
春雨下,小动物们带着伞出来,一起喊出来。
小结:春雨,兔子,小鸡,蚂蚁带着伞出去。
瞧!我把它们的小伞也带来了。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动物用拿一把伞比较合适。请你们给小动物帮忙打伞,如果你们帮忙正确,小动物就会用儿歌里的话来夸奖你。
(孩子们到白板上操作兔子和鸡肉搭配的雨伞。如果正确,就会有相应的诗音。)
——每次请幼儿一起学说儿歌中小兔、小鸡的片断。
花瓣伞一定是蚂蚁的,我们一起给它。”
(老师在白板上操作匹配)——幼儿一起说小蚂蚁的儿歌片断。
三。两次体验儿歌的第一部分
下春雨了,小兔小鸡小蚂蚁在雨中干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谁说得好,等会儿就让谁也打上合适的小伞。”(老师操作白板课件3幅图)
兔子,鸡肉,蚂蚁,请戴上自己的雨伞。
(幼儿互相检查拿伞是否合适)
我们在雨中干什么?我们谈谈吧。(白板上3种动物的总画面)。
理论:春雨下,滴答滴答,小兔子撑着蘑菇伞。
春天在下雨。滴答的一声,小鸡拿着一把树叶伞。
春雨下,滴答滴答,小蚂蚁打着花瓣伞。
三、学习诗歌第二部分
过渡语:春天在下雨。一些小动物在做什么
1欣赏诗歌的第二部分(老师一边讲儿歌一边在白板上演示课件)
2提问有助于孩子理解童谣中的角色:
春天在下雨。还有什么小动物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喊出来。
(教师白板操作:探照灯逐一显示**-关闭探照灯显示三种动物)
它们有伞吗?它们为什么不呢
三。了解诗歌内容,表演儿歌内容
(1)*小青蛙(重点和难点)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青蛙在雨中在干什么
(教师白板操作:点击小青蛙-放大-儿童歌曲声音片断)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青蛙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唱的,谁会说一句完整的(青蛙呱呱呱呱地唱着歌,淋在雨中,真的很开心。)
让我们来谈谈小青蛙在雨中做什么。
这次请你们学着小青蛙的样儿,边做动作边说一说。
幼儿表演: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青蛙“呱呱呱”唱着歌,淋着雨,真快活。
(2)*小鸭子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鸭们在雨中做什么?如果你点了小鸭,它会告诉你的。
提醒:谁仔细听,下次我会邀请他。
(儿童白板操作:点击青蛙-放大-儿童歌曲声音片断)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鸭子在雨中干什么
让我们跟着小鸭子,把它完整地说出来(白板操作-点击青蛙旁边的区域来听一段童谣。)幼儿一起跟着说——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鸭子“呷呷呷”唱着歌,淋着雨,真快活。
谁会学着说一说请1----2名幼儿单独说
(3)*小鱼儿(难点)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鱼儿在雨中在干什么谁来点点小鱼儿,让它来告诉大家
提醒:你们准备好了吗,好我们一起认真听一听
(儿童白板操作:点击小鱼-放大-儿童歌曲声音剪辑)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鱼儿在雨中干什么小鱼儿唱着歌吗它在雨中干什么呢”
它在怎么跳着舞,谁会完整说一说
这一次,请向小鱼学习,边做动作边说话。
孩子们的表演:春雨下,滴答滴答,小鱼来回游动,跳舞,淋在雨中,真的很开心。
4、集体学说儿歌第二部分(操作白板演示课件3幅画面——3个动物的总画面)
春天在下雨。滴答,青蛙、鸭子和鱼在雨中做什么?我们谈谈吧。
这些小动物在雨中玩得很开心。我们再谈一次吧。
学说: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青蛙“呱呱呱”唱着歌,淋着雨,真快活。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鸭子“呷呷呷”唱着歌,淋着雨,真快活。
下春雨了,滴答滴答,小鱼儿游来游去,跳着舞,淋着雨,真快活。
4、 讲述整个故事,感受春雨带来的欢乐气氛。
(老师操作白板显示6中动物的全貌)
下春雨了,小兔、小鸡、小蚂蚁、小青蛙、小鸭子、小鱼儿在雨中玩得真快活啊,让我们把所有的小动物在雨中干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滴答滴答,又下春雨了,小兔、小鸡、小蚂蚁们,我们也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小伞,一起到雨中和儿歌里的动物玩一玩,说一说诗歌吧!”
五、延伸活动,拓展讲述
春天在下雨。让我们看看哪些动物又来了
(白板示范,逐一拔出6种动物**拔出雨伞和雨牌)老师介绍标志。
请帮我把动物送到相应的标记处,并告诉你春天下雨了。滴答滴答。谁要打伞还是能淋雨。(让4个孩子操作白板,并将动物支架放在相应的标记旁边)
让我们去邀请这些小动物们也说《下春雨了》的儿歌,并把它们在春雨中干什么也编到儿歌里去吧。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2、知道有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螃蟹的奇遇》多媒体课件、自制大图书一本、螃蟹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螃蟹图片,提问:这只螃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只螃蟹少了一只大螯)?
2、幼儿猜测:
(1)猜猜这只螃蟹大螯断掉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
(2)断了大螯的螃蟹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二、理解故事
1、观看多媒体FLASH(螃蟹被捉)。
(1)螃蟹的那只大螯怎么会断的(因为被人捉住关进了竹篓里,它为了脱离险境,结果失去了一只大螯)?
(2)没有了大螯的螃蟹好担心啊!它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可能会被同伴欺负;可能会不方便捕食猎物:可能会影响游泳的速度……)?
(3)如果你们是螃蟹的朋友,你们会怎么安慰它呢?
(4)教师小结:看到螃蟹这么担心,你们都会安慰它,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朋友。
2、阅读大图书(重点:螃蟹遇见壁虎和蚯蚓的情节)。
(1)重点讲述:螃蟹与壁虎的对话。
① 猜一猜,螃蟹遇见壁虎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可能说“别担心,我会照顾你的”;可能说“你有什么事情我来帮你做”;可能说“别太着急了,你的伤会好起来的”……)?
② 小结(听画外音):壁虎究竟是怎么安慰螃蟹的(别担心,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重新长出一只新的大螯来的)?
③ 提问:壁虎对螃蟹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观察大图书中的画面)观察理解“云记号”里的内容:壁虎遇到青蛇的时候是怎么逃脱的(原来壁虎遇到青蛇,被青蛇咬住了尾巴,壁虎就是靠挣断尾巴的方法顺利逃脱的)?
④ 壁虎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壁虎具有再生的本领,螃蟹和壁虎一样,也有再生的本领)?
(2)幼儿分别扮演壁虎和螃蟹,表演壁虎和螃蟹的对话。
(3)继续阅读大图书(螃蟹遇见蚯蚓的情节),重点讲述:螃蟹与蚯蚓的对话:
① 哎呀!这条蚯蚓怎么了?
② 如果你是螃蟹,你会对蚯蚓说些什么?
③ 过渡:蚯蚓也有再生的本领,不过蚯蚓再生的本领和螃蟹有点不一样。
④ 蚯蚓的再生本领和螃蟹的再生本领有什么不一样?
⑤ 螃蟹听了蚯蚓的话,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⑥ 大图书里什么符号告诉大家,螃蟹对蚯蚓的话是半信半疑的?
⑦ 这个大的“云记号”里还有一个小的“云记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表示说话的蚯蚓在回忆以前的事情,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大图书上的秘密)?
(4)幼儿扮演螃蟹与蚯蚓。
① 谁愿意来扮演螃蟹和蚯蚓,说说它们之间的对话?
② 小结:一些动物虽然都有再生的本领,但是它们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
三、留疑拓展还有许多动物也有再生的本领,大家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找找看,下次请你们来讲讲各自的发现。
活动反思
本活动取材来自大班学习活动动物大世界这个主题,在结合二期课改教材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我园以故事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采用了看图片进行猜测,听录音进行描述等环节,培养幼儿对图片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幼儿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和记忆能力,通过这个故事的教学也让孩子们能够了解部分动物的再生本领。此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分类再生与不再生动物,大胆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充分发挥想象,把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合理的思考有了更深了了解,孩子对于动物的再生现象也是非常感兴趣,兴致勃勃的探索着,猜测着,看书的环节让他们恍然大悟,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更多动物的兴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两种话是不一样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一样方言就应主要参考(C)
A.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
2.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
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
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好处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光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音位是透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光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D)
A.文字编码 B.语音识别 C.文本检索 D.机器翻译
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
A.[k, ] B.[m, n] C.[n, ] D.[k,p]
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n],但“面包”却读作[mi?mp 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C)
A.弱化 B.增音 C.同化 D.异化
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
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
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
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
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
A.席卷 耳鸣 地震 B.打倒 切断 推翻
C.发光 散热 出气 D.天地 欢乐 爱好
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状况的一组是(D)
A.丹麦 挪威 法兰西 B.沙拉 咖啡 麦当劳
C.卡车 啤酒 立邦漆 D.香波 克隆 好莱坞
12.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能够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
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实词和虚词
C.典型词和兼类词 D.体词和谓词
13.语法现象能够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D)
A.词语搭配问题 B.好处表达问题
C.语音实现问题 D.句法结构问题
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C)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
15.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能够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向切分到词为止
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向组合到词组为止
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好处”
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
17.“汽车”和“卡车”是(A)
A.上下位词 B.同义词 C.等义词 D.近义词
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B)
A.这样做不值得 B.他跑过去开门
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 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
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C)
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
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
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
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
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B)
A.笔画 B.字符 C.偏旁 D.部首
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
A.词语文字 B.语素文字 C.音节文字 D.音位文字
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C)
A.语族 B.语支 C.语系 D.语群
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潜力是(C)
A.语音潜力 B.语汇潜力 C.语法潜力 D.语义潜力
24.“萨丕尔(E。Sapir)-沃尔夫(B。 L。 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B)
A.思维决定语言 B.语言决定思维
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 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
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
B.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C.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
D.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从声音产生方面分析,音质的不一样取决于(ADE)
A.发音体不一样 B.发音体振动频率不一样
C.发音体振动幅度不一样 D.发音的方法不一样
E.共鸣器形状不一样
27.关于“常用语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E)
A. 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不是一回事
B. 常用语汇是和十分用语汇相对而言的
C.常用语汇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D.常用语汇是和一般语汇相对而言的
E.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
28.汉语“妈妈买的”这个词组属于(ADE)
A.体词词组 B.谓词词组 C.向心词组 D.离心词组 E.特殊词组
29.下列关于社会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
A.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B.社会方言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构成的
C.社会方言是在不一样语言相互接触中产生的
D.社会方言有自我特殊的结构系统
E.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30.义素分析的作用和优点有(ACE)
A.能够简洁地说明词义结构 B.有客观的分析标准
C.有助于语义描述的形式化 D.几十个义素便能够描述整个词义系统
E.有助于描述和说明词语的组合条件
三、名词解释
1、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能够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2、基础方言(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构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语言获得(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潜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4、语言迁移
(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四、简答题 1.《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 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一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好处”和“科学好处”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
1、(1)词的通俗好处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好处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好处,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好处。
(2)尽管通俗好处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能够起到使不一样的事物相互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好处,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一样的事物。
(3)词语的科学好处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照通俗好处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2、文字改革有三种类型: 文字改革有哪些类型,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在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类型没有变,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将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3、简要说明语言起源务必具备的三个方面的条件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以及现代科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人们认为,语言的起源务必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潜力要发展到必须的水平,就应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必须的记忆和想象、决定和推理的潜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务必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务必发展到必须的阶段,产生了相互交往的迫切需要,即“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务必产生语言。
五、分析题 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 ]和[e]能够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
[mei35]煤 [tuei55]堆
[m u35]谋 [tu n55]蹲
[m n35]门 [ti u55]丢
1、(1)[e]只出此刻韵尾[i]前。
(2)[ ]不出此刻韵尾[i]前,而能够出此刻韵尾[u]和[n]前。
(3)[e]和[ ]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为能够归并在同一个音位。
2、下列A、B、C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状况不一样,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
A.大车
B.铜壶
C. 唱歌
(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好处就会改变。举例(略)。
(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好处没有明显改变。举例(略)。
(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能够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举例(略)。
六、论述题 “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好处?
1、(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就应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能够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好处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具有重大好处,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2、语法好处的类叫作“语法范畴”,其中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好处的类是“词法范畴”。请参考下方的答题示例,试定义和举例说明语言中其他几种词法范畴(答出5种即可)
示例:“性”范畴是一种体词属性范畴,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俄语用词尾表示,德语用冠词表示。动物词语的性往往跟动物本身的雌雄有关,但其他词语可能与事故的性属性不一致。如德语“Das Sofa(沙发)”是中性,法语“le fauteuil(沙发)”是阳性。“太阳”一词在德语、法语和俄语中分别是阴性、阳性、中性。
(1)“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与词汇上表示事物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不一样,一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
(2)“格”范畴: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我”主格形式“I”,宾格形式“me”,属格形式“my”等。
(3)“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好处。如英语“the book”是有定的,“a book”是无定的。汉语中要用“这本书”或“一本书”等形式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
(4)“是”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射时光和说话时光的关系的一组特征。包括此刻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英语此刻时“He works(他工作)”,过去时“He worked(他工作过)”。
(5)“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英语“I am reading the 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I have written the book(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完成体。汉语在动词后面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相应的好处。
(6)“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The cup was broken by Mary(杯子被玛丽打碎了)是被动态。
(7)“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此刻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将来时主语是第一人称用助动词“shall”,其他人称用“will”。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试着去模仿。
活动准备:***课件、**《我想要飞》。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
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了?”)
老师:猜猜,你能飞到**吗?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出示*** 课件,幼儿*****,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如果他们也飞向大海,飞向森林,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就能飞到**,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老师:孩子们,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模仿飞一飞,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变成了什么?
4.**背景**,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四)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延伸:
请张开你的翅膀像只鸟一样飞出教室。(**伴奏)
《如果我能飞》教学设计
————中班语言活动
中一班冯莉娜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 课件《小蝌蚪找妈妈》。
2蝌蚪、小鸭、鱼、海龟、鹅和青蛙的头部装饰品。
活动过程:
一 . 讨论
教师**课件[**欣赏]和[**欣赏]丰富了孩子们对蝌蚪的了解。
教师:你们见过小蝌蚪么?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二 .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课件[故事欣赏],孩子们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1-2次。
2. 教师**课件【故事教学】,教师请幼儿观察画面回忆故事或者指向 " 小蝌蚪第一次遇到了谁 " 等文字按钮。
老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遇到了谁?它们怎么说的?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子?
三 . 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根据这个故事,孩子们讨论蝌蚪如何成长为青蛙。教师可结合“成长**”课件进行此项活动。
延伸活动:
幼儿分角色进**景剧表演。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根据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的含义,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伞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不同结果的现象。
3.认识伞的特点与功能。
活动准备:
1.公主表情图微笑2张、生气3张;四个仆人分别各自1张;伞面图4张;文字“爱画画的公主”。
2.伞一把。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我们班有个小客人。你认识她吗?她是位公主,不过这位公主脾气有点古怪,她不爱说话,只爱画画,所以大家都叫她“爱画画的公主”。
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这个“爱画画的公主”的故事。
二、课件,讲述故事。
画面1:有一个脾气很古怪的公主,她不爱说话,只爱画画,有一天,她带着四个仆人去爬山,太阳很毒,晒得大家满头大汗,公主拿出纸和笔,画了一幅画,请她们去找画上的东西。
提问:你知道公主要的是什么?
仆人给她找来的是什么?
框架二:编辫子的仆人找对了吗?公主高兴还是生气?
图三:公主生气了,拿出纸和笔,又画了一幅画。你知道公主要的是什么?仆人给她找来的是什么?
画面4:红裙子仆人看了公主的画,跑回皇宫拿了公主平时最喜欢吃的棒棒糖,跑回来,这回公主该笑了吧,小朋友你说呢?
图五:公主又生气了,拿出纸和笔,画了第三幅画。孩子们,请快帮帮仆人。别让公主生气。公主想要什么?
图六:一个胖胖的仆人看着公主的画,跑到山上,拉了一棵松树,跑了回来。公主这次不应该生气。
然而,公主更生气了,拿出纸和笔,认真地画了第四幅画。孩子们,你告诉仆人,公主想要什么?
图七和图八:一个瘦弱的仆人仔细地看了看公主的画,跑回皇宫,拿了把伞,举起来,小朋友,她说得对吗?你猜公主这回是什么表情?
展示公主微笑的画面:公主笑了,仆人也笑了。
3、 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感受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果。
提问:1.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中的公主是什么样的公主?
一天,公主带着四个仆人去爬山。天气怎么样?公主其实想要的是什么呀?她一共画了几幅画?
3.为什么两个辫子的仆人要蘑菇? 蘑菇在**像雨伞?
4那为什么穿着红衣服的仆人要找棒棒糖呢?为什么棒棒糖看起来象伞?
5.那又为什么胖仆人会找来松树,松树又什么地方像伞呢?
6最后,公主仔细地画了第四幅画。哪个仆人找到了她想要的?
引导认识伞的功能
1.公主为什么要伞啊?
2伞除了遮住太阳还能做什么?
四、小结延伸。
原来,伞不仅可以遮挡太阳,还能遮风挡雨。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必需品。它真的是我们的好朋友。
请回家后再想一想:除了在生活中与我们成为好朋友之外,我们的学习伞还能做些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能够任意改变
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C)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B)
A。[u, ε] B。[α, Λ] C。 D。[o, a]
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B)
A。[d, 1] B。[b, k] C。[p, n] D。[t, v]
5。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C)
A。句首部分 B。句中部分 C。句终部分 D。句首和句终部分
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 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 这是语流音变中的(A)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 B。“语”的好处是若干词的好处的加合
C。“语”是能够拆分的语言片段 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
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区别多义词的不一样义项 B。减少同音词C。减少同义词 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
1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C)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1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D)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A)
A。虚词 B。重叠 C。轻重音 D。词形变化
1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此刻时有6种变化,比如“je (我) suis (是)”,“il (他) est (是)”,“nous (我们) sommes (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D
A。时 B。体 C。态 D。人称
1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A。分布标准 B。好处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C)
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 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
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 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
16。下方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一样的一组是(B)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1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D)
A。成功—失败 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 D。勤劳—懒惰
1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
A。老王昨日买了一台彩电 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C。他觉得不就应这样做 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
1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D)
A。一词多义 B。不一样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一样的语义结构关系 D。不一样的层次构造
2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 B。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
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 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
2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C)
A。古埃及文字 B。古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 D。中国的甲骨文
2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
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光内创造出来的
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2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B)
A。借词 B。仿译词 C。意译词 D。音译兼意译词
2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感性思维不必须借助语言进行 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
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 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
2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潜力的阶段是(A)
A。单词句阶段 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B)
A。《永乐大典》 B。《汉语成语小词典》C。《小学生作文词典》 D。《北京地名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贴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机制上看,一个舌面元音的特征取决于( ABC)
A。舌位的高低 B。舌位的前后 C。嘴唇的圆展D。声带振动不振动 E。送气不送气
28。下列汉语复合词在构词方式上属于支配式的有( BE)
A。视力 B。司机 C。写作D。食物 E。护膝
29。下列哪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示)属于“组合关系”( ACE)
A。语素→语素组 B。语素/语素组→词 C。词→词组D。词/词组→句子 E。句子→句组
3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BCD)
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好处B。义项不包括词的临时好处
C。义项是从词的具体用例中概括出来的D。分析词的好处和用法应以义项为基本单位
E。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并非总有关联
31。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CD)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C。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E。以历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语法规范
40.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一样,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一样。
A.妈妈 奶奶 姐姐 妹妹B.音位 泉水 纳米 函数C.汽艇 火车 地铁 飞机
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2、[参考答案]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能够构成有区别好处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能够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能够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能够构成语调。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3、[参考答案]语系
(1)语系是按照“谱系分类”的方法,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所分成的不一样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反之则属于不一样的语系。
(2)比如汉语、藏语、壮语、傣语、苗语等是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能够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秤锵怠⒙砝—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九大语系。
34、[参考答案]文化局限词语
文化局限词语: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一样,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hot dog(热狗)” 、“沙拉(salad)”、“芭蕾(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35、[参考答案]中介语
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一样于母语而又不一样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例如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到必须程度之后,虽然已经能够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但外国人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外语“不地道”,这是因为学习者所用的“外语”只但是是较为高级的中介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参考答案]说汉语的人能够用“苹果”这个词指称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苹果,而不必为每一个具体的苹果设立一个名称;另一方面,当人们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之类的话语时,又很容易确定话语中的“苹果”具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苹果。请根据语义的性质说明其中的道理
从其中我们能够发现这样的道理:
(1)词义具有概括性的重要属性。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能够使一类事的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苹果”这一词能够指称各不相同的苹果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2)同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好处都是概括的、一般的,而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闪谈论的对象却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表达概括好处的语言形式要同个别的对象联系在一齐,就要依靠上下文和交际环境对语言形式所指的限定作用。当他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时,人们很容易确定“苹果”的具体所指,就反映了这个道理。
37、[参考答案]结合实例说明字符与一般图形符号的异同。
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字符不一样于一般图形的地方在于字符眼必须的语言单位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不论是音位、音节,还是语素或词语。
字符与一般图形也有相同点,即字符本身是一种视觉图形,不论是由直线、折线,还是曲线组成的图形。
38、[参考答案]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同一种语言内部构成不一样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即地域方言。地域方言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上都有所差异,比如北京人把“叫”字读做[t?iau51 ] ,广州人却读做[Kiu33 ] ,北京人说“客人”,广州人说“人客”;北京人说的“自行车”,广州人却叫做“单车”;北京人说“你先吃”,广州人却说“你食先”。
另外,在同一个方言区内,由于社会的地域分化,仍存在着分岐,产生次方言和土语。比如在“北方方言”内部,又可分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参考答案]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要明白 / t / 的音位特征,必先对这几个音位作一下比较分析:
音位 语音特征
/ p / 双唇 闭塞 清 不送气
/ b / 双唇 闭塞 浊 不送气
/ t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 d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 ts / 舌尖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 t? / 舌面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从图中我们可知,这几个音位都是不送气音,帮“不送气音”不能成为区别特征,而 / t / 以“舌尖前” 与 / p /、/ b /、/ t? / 相区别,以“闭塞”与 / ts / 、/ t? / 相区别;以“清”与 / d /、/ b /相区别。故音位 / t / 的区别特征就应是“舌尖前、闭塞、浊”。
40、[参考答案]
A组:“奶奶”一词不一样于其他诸词。因为其他三个词都是重叠词,属于合成词;而“奶奶”一词则是叠音词,属于单纯词,故不一样。
B组:“纳米”一词不一样。其他三词都是由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而“纳米”一词,则是音译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故不一样。
C组:“地铁”一词不一样。其他三词都是表示偏正关系的复合词,而“地铁”一词则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第41、4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参考答案]试各举一例说明语法与语音、语汇、修辞、语境、逻辑等现象之间有必须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整体。语法和语音、语汇、语境、修辞、逻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此刻:
(1)语法与语音。
语音形式有时可能影响语法。
比如说:“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这种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起来”要分别轻读和重读。
(2)语法和语汇。
词语的好处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
如“过意不去”的两个意思也会造成语法差异:在表示“不安、抱歉”时,只需要联系一个名词。
(如“我很过意不去”);但在表示“刁难、苛待”时,就务必引出另一个对象(如“他跟我过意不去”)
(3)语法和修辞。
修辞也可能影响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能够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比如在“别这么近视眼”、“太阿Q”、“很女性”这样的句子里,名词就话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作了谓语。
(4)语法和语境
语境对语法的影响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比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其它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话的特定场所(公共汽车上)的成分省略现象。
(5)语法与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达资料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十分紧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一般人们说话既要贴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合语法,却不合逻辑,所以就不是正确的句子。
42、[参考答案]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环境的不一样而产生的两种语言变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述中;带有书面语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书面写作和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
比如:“头”,在口语中,人们经常会用“脑袋”来表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用“头颅”;
又如:“散步”一词,在口语中,人们会说“溜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可能用“徜徉”。
口语和书面语也是紧密相联在一齐的,它们都以我们所共用的语言为基础,在语言用法上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往往会有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通用词语与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语相对应。如口语中的“好看”,书面语中的“美丽”其实都表达“漂亮”的意思,二者的意思是等同的。
语言学概论论文4
韩语作为东方语系的一支,中国邻邦的语言,与英语等西方语系相比,无论在发音和词汇上,都更为接近汉语,对中国人的学习还是很有优势的。下面分几个部分,简单介绍一下韩语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助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臂之力。
? 词汇
韩语词汇基本由汉字词,固有词和外来语构成。而汉字词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D汉字词‖,顾名思义,就是由汉语转化为的词语(由于中韩两国从古至今的邻邦关系,韩国在语言上受到了汉语的多方影响)。这些词语的特点是,一个韩语对应一个汉字,比如D??‖分别对应D学‖D校‖,
D??‖分别对应D生‖D活‖,那么D??‖就是D学生‖了。这些与汉字相关联的词语,构成了我们记忆词汇的基础,也是让大脑熟悉韩语的最快途径。有了一定的汉字词积累,便可以在遇到一个新词时,通过联想与之对应的汉字,猜测其含义。比如D??‖对应D大门‖,联系我们前面举的例子D??(学校)‖,那么D???‖就是D大学校‖,也就是D大学‖的意思,而D??‖就是D校门‖了。这样的汉字词在韩语的高级词汇中出现的更为普遍,很多韩国本国人和西方学习者觉得很难的词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比如D????‖对应的汉字就是D一举两得‖。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养成记录汉字词的习惯,了解每一个韩字对应的是哪个汉字,虽然在最初阶段会感到有些麻烦,但是你很快就会感受到,这绝对是一个事半功倍,回报多多,举一反三,令你融会贯通的好方法!
除汉字词外,韩语主要由固有词和外来语组成。固有词,就是地道的韩国本土语言,这类词一般都很短,两到三个字,比英语那一长串的单词可好记多了,多读几遍自然就能记住。而外来语是指除中国外,从其他国家借鉴过来的词语。这些词以音译为主,根据英语翻译的居多,因此读起来非常有趣,它们多是些高科技用语和新生事物的名称。这类词的好处在于学习了韩语的同时,还帮你复习了英语,法语,德语……特点是一般比较长,超过5个字以上的词基本上都是外来语了,读音和其他的韩语词有明显的区别。不过别担心,这样的词并不多,见到一个消灭一个即可。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你大可以不必区分一个词语究竟属于哪个阵营,无论采取那种手段,只要将它们背下来就好。但是建议你在入门之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将学过的词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这是第一步,然后努力去探索每一类词语的特点。词汇既然是人发明的,必然符合一定的思维规律。你可以试着自己去总结,或者把自己当成语言的创始人,这样的思考会让你站在一个高度上去看待词汇。会让你在那个看似毫无联系,浩如烟海的词汇世界中发现一条细细的线索,沿着它走下去,前方的道路便明朗的多。即使你在思考之后一无所获,但是这个思维的过程让你对单词加深了印象,至少已经记住了这些单词。
有的同学可能会抱怨单词背了很多遍依然记不住。这在初级阶段非常正常,因为你的大脑还没有适应这套文字系统。其实只要你的大脑开始适应这种新的文字符号,记忆就会开始变轻松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左右。所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啊。
总结: 汉字词占据了韩语词汇的半壁江山,是我们大量扩充词汇,猜测生词含义的基础。固有词短小精悍,多读几遍即可搞定。外来语读起来很有趣,通常可以引起大脑的兴奋,并且可以联系英语等其他外语帮助记忆。
? 语音
韩语为表音文字,也就是说看到一个字,便可以根据它的构成拼读出来,不像汉语一样还需要单独的拼音系统。这种表音文字的好处在于,一旦你记住了音标,那所有的韩语你都
可以读了,虽然你可能一个字也不认识。一个韩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元音,辅音和收音,收音由部分辅音来担任。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共40个音标。它们的很多音与汉语极为相似,个别音标经过一段时期的练习也可以完全掌握。一般来说,一个星期之后,记住所有的音标,读出所有的韩语,是不成问题的。
与汉语相比,韩语对唇形和口腔肌肉的紧张度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在送气音和紧音方面。这些音读起来并不难,在学习发音的最初几课,每个人都能说的很好,问题在于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后,对发音规范的意识便放松了。建议大家在三个月之内要时刻提醒自己复习发音规则,巩固发音,如果在初级阶段,有5天没有接触韩语,那一定要从发音开始复习。因为发音一旦定型,以后再改,是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而且不标准的发音对于你的听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在最初阶段辛苦一些,为将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语音学习的方法方面,建议大家准备一面小镜子,一边看着自己的口型,一边对照老师的进行练习。因为你自己感觉的动作并不一定是你真正做出的动作,特别是对于你看不见的嘴唇和舌头。如果在课堂上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照镜子的话,也可以回家打开电视,找一部韩剧,在欣赏优美剧情的同时也请注意一下他们的唇部变化,现在要将你的动作向他们统一了。也可以找韩国朋友帮助练习,建议最好找说首尔(汉城)标准语的女生。因为女生的发音相对清晰,很适合初学,而且女生也比较有耐心。
1. 音韵特点(??? ??)
韩国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共有40个字母,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由单个元音或者辅音和元音构成音节,再由音节构成单词。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发出,而是连续的发出的。这样的韩国语语流中一个语音往往受临近语音的影响,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有连音化、辅音同化、腭化、送气化 紧音化、中间音等音变现象。
2.形态特点(??? ??)
从形态方面来看,首先韩国语的助词、词尾非常发达(??? ??? ?? ???? ??)。韩国语属于胶着语,胶着语是指在词干后添加助词或词尾等语法形态素来表示语法关系或形成单词的语言。例如:
(1) ?? ?? ?? ???. (他吃得很多)
(2) ??? ?? ?????. (哲洙称赞你了)
(3) ??? ?? ??? ?? ??. (1加2等于3)
(4) ? ?? ?? ???? ?? ???. (饿了很长时间,多吃点吧)
(5) ??? ?? ?? ??? ??. (天气好的时候去旅行吧)
在这些例句中??、?、?、?‘等是助词和??、?、?‘等是词尾。如果把这些助词和词尾删去,就不能表达句子原来的意思。韩国语中,词干后所附着的助词和词尾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大部分重要的语法关系,都是靠这些助词和词尾来表示的,这种黏着性特征可以说是韩国语最显著的特点。
其次韩国语中的接头词和接尾词发达。????(长子)、???(老师)、???(不规则)‘等单词中的`??、?、?‘等都是接头词或接尾词。韩国语中此类接头词或接尾词非常多,其中汉字接头词或接尾词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3.句法特点(??? ??)
从句法上看,世界上的语言按照 DS‖(主语)、DV‖(谓语,韩国语称为叙述语)、DO‖(宾语,韩国语称为目的语)的排列顺序的不同大致有六种语序,其中常见的是:SOV、 SVO、VSO。韩国语的语序是SOV, 即D主+宾+谓‖。此外,韩国语的语序比较自由。
(1)?? ??? ??? ??.(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2)??? ?? ??? ??.(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3)??? ??? ?? ??.(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4)?? ????? ?? ???.(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5)?? ?? ????? ???.(我在图书馆 借书了)
(6)????? ?? ?? ???.(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这三个句子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语序的自由只是相对的,不能随意调换句子成分的位置。某种句子成分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例如谓语通常出现在句末,修饰词必须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出现等。另外,韩国语的疑问词可以不出现在句首。 例如:
(1)? ?? ??? ?? ??? ( 为什么昨天没来 学校?)
(2)?? ??? ? ?? ??? (为什么昨天没来学校?)
(3)??? ???? ??? ???? (什么时候 开始上课?)
(4) ???? ??? ??? ????(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以上的例句都是正确的句子。韩国语一个句子中主格 助词(?/?) 或宾格助词(?/?) 可以出现两次。象 ??? ?? ??.‘和 ??? ??? ??‘这样的句子。 ???‘在意义上直接修饰的是??‘,所 以,可以把 ??‘ 叫做间接主语,把 ??‘ 叫做直接主语。
.活用特点(??? ??)
韩国语的主语、宾语等成分经常省略,有时谓语也可省略。例如:
(1)?? ???? (吃饭了吗? 主语省略)
(2)?? ? ????.(已经都读完了! 主语 宾语省略)
(3) ?? ???????(什么时候回国? 主语省略)
(4) ? ??? ??? ??? ??????(为什么要辞退努力工作的人? 主语省略)
(5) ??? ???? ?? ??? ??? ???.(想来的话先跟我联系一下。 主语省略)
(6) ---- ?? ??(去哪儿? 主语省略)-???.(回家。 主语 谓语省略)
5. 韩国语的敬语极为发达。(???? ??? ???? ??.)
韩国语的敬语按照尊敬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主体敬语法(?????)、客体敬语法(?????)和听者敬语法(?????)。按照尊敬的方式可划分为直接敬语法(?????)和间接敬语法(?????)。
(1)????? ???? ?? ?????. (妈妈把饭给了民浩。 ?????)
(2)??? ???? ??? ???. (民浩把饭给了妈妈。 ?????)
(3)??? ???? ?? ?????.(民浩把饭给了弟弟。 ?????) 直接敬语法是直接对对方表示尊敬,例如:??? ???
??‘间接敬语法是通过尊敬对方的?家‘?时间‘?话‘等对对方表示尊敬,例如????? ?? ??? ?????‘
敬语的实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通过词汇的变化,如:??―????(吃) ?―?(家)
②通过助词或词尾,如:???―????(?????) ?/?C?? ??―?等 ③通过派生接尾词―? 等
此外,韩国语中,性和数的概念不严格,这一点与英语不同。韩国语中性的差异没有在语法形态上反映,虽然也有复数表现形式但使用不严格,表现方式也是不规则的。韩国语中,一般在名词或代词后 面
加D?‖表示复数概念,有时D?‖可以省略,但为了强调复数概念最
好还是使用。有些词使用前后并无明显的意思变化。如 D??‖ 和D???‖.
(1)?? ??? ???? ??? ?? ???.(我的妻子正在厨房做饭)
(2)??? ??? ???.(公园里树很多)
(3)??? ???? ???.(公园里树很多)
(4)??? ??? ???? ????.(我们想到韩国留学)
(5)???? ??? ???? ????. (我们想到韩国留学)
例句(1)中的??? ??‘不是?我们的妻子‘的意思,而 是?我的妻子‘的意思。例句
(2)和(3), (4)和(5)的意思没有多大差异。
韩国语的时态不明确,虽然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将来时态与两者的区别不大。例如:
(1) ? ?? 3? ??? ????.(那件事三年后可以完成)
(2) ? ?? 3? ??? ?? ???. (那件事三年后可以完成)
韩国语特征
一、句子:
1,韩文是以动词结尾的语言,它的主要句子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 2,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前面.
3,省略句子主语的现象较多.
二、词:
1,韩文是助词,词尾发达的粘着语.
2,敬语系统发达.
3,没有语法方面的阴,阳性区别.
三、音节:
韩文音节分首,中,尾三部分.
1,忌讳词头首音出现闪音或辅音群.
2,对词末尾音节出现的辅音有限制.
四、音韵:
1, 有元音和谐现象.
2, 有松音,送气音,紧音的区别.
五,词汇:
1,词汇的种类:
A,不变词:体词:名词,代词,数词;
修饰词:冠词,副词;
独立词:感叹词;
助词: 格助词,补助词;
B:可变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2,词的来源:
固有词:韩语原有的本国词:
外来词:绝大部分来于中国,通常称之为汉字词,是以汉字为基础构成而读音是韩国语读音的汉源韩字,这部分词很多,在现代韩语中占有比例较大.因此,韩国语中普遍存在着固有词和汉字词的双重系统,包括数词.
固有词,汉字词
如:国家:?? ??
人:?? ?
5 ?? ?
这些词有些能互换,有些不能互换.
其次是从法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中吸引来的词.如英语,日语等.
如:
电脑:???
韩国人对外来词的态度.外来词, 顾名思义, 不是老祖宗用过的单词。 外来词的范围比较广, 泛泛的外来词可以包括来自中文、英文、日文等多个外语。 但是很多人不认为中文词是外来词, 因为使用的时间较长, 所以早已被普遍接受。而且这个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很多韩国人甚至不清楚哪些是中文词。
外来词产生和被使用都是有历史渊源的。 中国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韩语中有很多中文词。 而日语外来词则要考虑日本在上世纪初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日本不仅占领朝鲜半岛, 还要求朝鲜人学日语、说日语, 禁止使用朝鲜语(韩语)。 3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 无疑使不少日语单词变成了韩语单词。
我今天要说的主要是大量来自英文的外来词。 我们都知道韩美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英语对韩语的影响也非常大。 韩语和中文,英文有一个区别就在于, 韩语很难创造出来大量新的词汇, 所以往往直接使用音译作为翻译, 这在IT领域非常普遍和明显。 比如computer这个单词, 在中国叫电脑, 但在韩国只能叫computer的音译“???”。 Windows的中文可以是“视窗”, 但韩语中不可称为“??”, 而只能是“???”。 为什么韩语不能创造更有韩国特色的韩语单词呢? 笔者愚见, 中文的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含义, 是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语言, 而英语则有数量众多的词缀和雄厚的文化基础(中文也一样)。 年轻的韩语则没有这些, 韩语的灵活性和强项在于发音, 所以自然而然选择了音译这条路。
眼下的问题是并非所有的英文单词都找不到韩语, 但年轻人倾向于使用音译的外来语,因为这看起来时髦。 但并非所有年轻人都倾向于使用英语外来词, 因为这在有些人看来是强.奸韩国文字和文化。 比如网络语言“评论”这个词, 在韩语中就有两种, 一个是音译???, 另一个是??。 冷眼看待美国流行文化大一统的人, 如笔者, 倾向于使用后者, 因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韩语。 但有些人则不以为然, 因为这看起来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原则问题是, 不要把韩语说得连自己人都听不懂。
最后, 我们发现大部分严肃的文章倾向于使用固有的韩语。 目前, 虽然外来词流行, 但明智的人都知道流行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不持久。 中文可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基础, 以至于很多老外到中国后名字也变成中国人的名字, 比如马克思、白求恩都是中
式名字。 没有人能改变和影响中国的文化, 只能是中国文化包容其他文化。
作者:李静静
**:《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0期
【摘要】幼儿园语言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方式之一,学前期处于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学目标设计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性质和结果,而语言教学目标设计受限于教育目的和所具备教育理论知识。幼儿教师应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纲要》指导下,以尊重幼儿为基础规范教学目标设计、提升语言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082-02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1]由此可见教育是有目的行为,且教育目的反映着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而教育目标则指“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对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即教育者所期望形成的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2]。
可见,教育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确立的,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层次。学前教育目标仅指幼儿园和早期教育领域依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对象而提出、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的质量和规格,它不仅是教育实践的构成要素之一,还通过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性质。而学前教育目标各功能的实现则依托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实现情况,各领域教学目标确立同样依据于教育目标及幼儿发展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学前教育各领域教育目标有明确规定,并给出教育建议。学前幼儿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评价、反思的过程中理应参考《指南》,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仅成为教学者,更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一、对功利性教学目标的批判
一、术语解释题
1、孤立语
孤立语:不经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各结构意义,而是经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认识人类的语言
2、语言借用
语言借用:一种语言用了另一种的语言的成分,另一种语言又用了这种语言的成分。例如汉语中“沙发”从英语借入的借词。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3、正迁移
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语言迁移会对第二语言迁移有进取的影响。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语言学习的类型
4、串对
串对:对偶句的一种形式,前后两句意义相关联,又叫做“流水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
二、分析题:
1、“甲:今日午时去逛街吧。乙:今日晚上要英语考试。”违反了会话原则的哪些
(1)该会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相关准则要求会话要说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2)“甲”说的是逛街,而“乙”回答的是考试,是与话题无关的话。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
2、说说下头这些字声符、意符、记号
箕汉鱼裁
(1)箕:意符:其、
(2)汉:声符:氵;意符:又
(3)鱼:意符
(4)裁:声符:
;意符:衣
【考点】文字——文字的形式和类型
三、简答题:
1、多义词同音词的区别
(1)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2)如“花钱”中“花”表示“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考点】语义——词语的意义
2、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答案】语音的物理四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3)音长:声音的长短
(4)音质:声音的本质和特色,音质是不一样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特征,任何语言都必须利用音质的特征来区别意义。
【考点】语音——语音概说
四、论述题
1、单纯词和单音节词,合成词和多音节词的关系
(1)单纯词和单音节词
①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如汉语中的“人、病、咖啡、蜘蛛”。单音节词指只一个音节的词。
②单音节词一般都是单纯词,如“人、喝”等,但单纯词不必须都是单音节词,如连绵词“蟋蟀”、叠音词“姥姥”、拟声词“叮咚”等是双音节词,拟声词“噼里啪啦”、音译词“奥林匹克”是多音节词,。
(2)合成词和多音节词
①合成词指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能够分解成更小的各自有意义的几个语素。例“道路”可分解成“道+路”两个语素。多音节词指由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②合成词和多音节词没有必然的关系,合成词大部分是双音节词如“开关”,也可能是多音节词如“平平安安”;多音节词既能够是单纯词如“噼里啪啦”,也能够是合成词如“沉甸甸”。
【考点】语汇——词语的构造
2、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词的组合:一类是两个词的组合,即两个词合乎规则地结合在一齐仅有一种关系就都是简单词组。简单词组可分为两大类:利用语序的语法手段的叫做基本词组;利用虚词的语法手段的叫做特殊词组。另一类是多个词构造的有许多关系的复杂词组可能有什么样的组合关系。
①简单词组的组合,主要利用了语序的语法手段。
A: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如“他很聪明”。
B:动宾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词组,如“修理汽车”。
C:偏正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关系的词组,如“个人电脑”
D:动补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如“洗干净”
E:联合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如“坚定沉着”
②特殊词组主要利用了虚词的语法手段。
A:介词词组,如“在墙上”
B:数量词组,如“一个”
C:“的”字词组,如“吃的”
③复杂词组的组合关系,是词的组合的层次关系,如“中国革命的经验”。
(2)词的聚合是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不一样的语言中各类词的分布有差异,总体看各种语言的词类划分特点有:共同词类和特殊词类、词类的大类和小类、典型词类和跨类词类。
【考点】语法——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选自编辑精心整理的“光的课件”,或许能够扩展您对该话题的了解。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撰写优质的教案和课件,但这并不是一件随意进行的事情。仔细研读教材对于教案的编写非常有帮助。这将是您所需要的!
自由研究1. 了解生存环境是由多种不同物质和生物共同组成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元素相互影响,共生共荣。2.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能按照要求完成探究活动。3. 喜欢大胆想象。4.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建议一、复习和整理1. 上节课我们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谁来说一说调查结果?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2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环境污染与保护》。我们通过各种目的不同、方法各异的调查和大量的讨论交流活动,了解了污染环境的几种原因和人们保护环境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都调查了哪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用到了什么调查方法?3. 小结:我们用到了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访谈、实验等方法,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4. 通过调查我们有哪些收获?二、确定自由研究的内容1水、空气、土地、矿产、森林、草原和各种动物等组成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你们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预测一下: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减少、变质或者消失,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吗?2. 你能够用我们前面学到的调查方法,详细的列举出人们为保护某一部分自然资源所采取保护措施吗?说一说自己准备研究那一部分,并且讲讲自己研究这一部分的理由。3. 你准备采取哪些研究方法?4. 在调查之后,请评价一下人们这些保护措施的优缺点并且提出自己的新建议。
导语:南宋文人周密观钱塘大潮后写下的著名文章《观潮》,本文描写了时南宋期钱塘江海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场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篇文章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 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教学重点: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绮( ) 溢(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发纹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渐进( ) 既而儿醒( )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DV短片,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在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课时2课时
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乐于助人。
教学准备
1、课文的插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2、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1、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⑴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⑵同桌同学互读。
⑶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⑷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⑴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⑵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
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1、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
2、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3、学生书写。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
⑴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1、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2、小组合作学习。
⑴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⑵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⑶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1、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2、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3、书写指导“共、汽”两个字。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了解长沙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对长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和历史意识。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长沙的美丽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长沙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谈论长沙的特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长沙的了解和感触。
二、学习地理特点(10分钟)
1. 学生观看长沙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等相关视频资料。
2. 教师解释长沙的地理特点,如湘江、岳麓山等。
3.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长沙地图的绘制,标注长沙的地理特点。
三、了解文化传统(15分钟)
1. 学生观看长沙的传统文化视频。
2. 教师介绍长沙的传统文化,如湘菜、湘剧等。
3. 学生分组讨论长沙传统文化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四、学习名人事迹(15分钟)
1. 学生观看长沙名人事迹的相关视频。
2. 教师介绍长沙的历史名人,如杜甫、岳麓书院的叶圣陶等。
3. 学生个人撰写自己最喜欢的长沙名人事迹,并与同组分享。
五、拓展活动(10分钟)
1.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长沙的名胜古迹宣传手册。
2. 学生陈述自己所做宣传手册的特色,并交换意见。
六、总结与展示(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长沙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名人事迹。
2.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所做的宣传手册。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对长沙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名人事迹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2. 学生展示宣传手册时,观察他们表达的流利性和对长沙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教师布置学生继续了解和研究长沙的作业。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对长沙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名人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和历史意识,增强他们对长沙的认同感和热爱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和个人撰写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观看长沙的美丽风景图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长沙的魅力和骄傲。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长沙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名人事迹,还能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希望学生在了解长沙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对家乡的感情,增强对地理和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 ability。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会更加热爱长沙,更加热爱学习。
本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诵读是古代散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文言知识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高二的学生在古代散文的学习上,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功底,文言知识的掌握也已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总的来说,还要经过更深层次的学习,才能有质的飞跃。
鉴于以上两点,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品味探究,走进文本,贴近人物形象。
在《中国文学》一书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项羽之死》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出项羽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不经反复品味,实难深度认知。因此,师生共同品鉴本文,以期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学效果。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自读,概括故事情节。
2、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
2、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品评项羽这一与众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塑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霸王别姬》,渲染气氛。
介绍不同性格侧面的项羽,以引出本课的项羽形象。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探究项羽的性格。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再三品读《垓下歌》及“泣”中包含的项羽情感及其性格侧面。
3总结品鉴人物形象的方法:品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及侧面烘托等。
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探讨,赏析东城快战中的项羽形象。
勇猛善战,临危不惧,气概豪爽,不知自责自省。
2、找出文段中最打动自己的文段,并交流。
多愁善感、勇猛善战、气概豪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极度自负、心地善良。
参考李清照和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
2、可以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和细节为事例。
本节课,我们用塑造人物的方法共同品鉴了《项羽之死》这篇文章。品文如品酒,品人亦如此。细细品味,方能深解个中滋味。反复品读,方能读懂文意,读懂形象,读出见解。此法不唯品“项羽”,亦是古人鉴赏之通则,举一而反三,乃品文之真境界!
从时间上看,善良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话题,从感情色彩来看,善良是一个带有人性光辉的褒义词。但是“善良”在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因而“善良”又常常被人们所怀疑甚至否定。这就是善良的复杂性。当代作家王蒙的《善良》,应该说就是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一个作品,文章从现实中人们的善良观(“善良……过时”、“善良即愚蠢”)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并试图在思辩上进行“抑恶扬善”,事实上文章也确实表达出了这种价值观念,它没有过多的说教味道,而是借助独有的“王蒙式语言”强有力地弘扬了“善良”的力量、属性、内涵、结果等正义的一面,在这样精彩有力的语言中,读者很容易在阅读之中被其折服。我认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善良》并没有明确地答复“人们是否需要善良”这样的现实问题,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善良的芬芳,读者可以从中领会到“向善”的旨意,显然这就是作者所要表露的观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一向主张“惩恶扬善”,从这点出发,王蒙的观点并没有多大的突破,然而作为一篇富有时代色彩的议论散文,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社会性。本文写于1995年,正值商品经济大潮涌来之时,可以看出,它是基于人们价值观出现摇摆之时的社会现实而写成的。
“善良”是一个道德词语,像《善良》这样具有浓厚道德色彩和人生规劝意义的文章,学生应该学什么呢?换句话说,通过接触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善良》是议论文单元里的基本篇目,我们可以从文体着眼,以文章为范例,以议论文要素为框架,进行议论文教学。我们也可以从思想教育着眼,从文章观点出发,进行“善良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水平。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学习着眼,理解、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出发,分列不同的学习目标。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一篇文章的教学点是多角度的,然而在有限的40分钟内进行教学,多角只能变成几角,这就存在一个教学取舍的问题,那么,本文应该取什么,舍什么呢?
文本是学习之本,阅读教学的基点建立在文章上。《善良》这篇文章,从接受层面的角度讲,我认为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明白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做到“读懂”文章,同时,从文学层面看,学生还要感受好作品的语言,做到“欣赏”文章。因此,从文本研习的角度,我由此引申出两个学习目标,设定为:(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2)能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文以载道,从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很容易设定另一个学习目标,比如树立正确的善良观念、端正学生的善良态度、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界和人等等,归结起来就是要学生学会善良和践行善良。很多文章我们几乎都可以这样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也希望达到这样的教育意义,但我以为,一节课不足以解决人的价值观等许多精神层面的问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认识的提升要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我们课堂上的努力也许只是使学生“受熏陶”,而不是使学生“能做到”,更何况本文只是思辩上的.“崇善论”,(认真研究,会发现作者并没有讲清楚“善良”与“一味善良”的区分点),因此,对读者(学生)而言,本文与其作为一个“善良教育”的作品,还不如作为一个“善良讨论”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善良》的作品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宣扬了善良的正面,而在于它启发了读者(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很多人生观、价值观的普遍性内容,我们不是没有价值,缺乏的是主体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此,我认为文学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设定学习目标,我想既符合文章实际,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将第三个学习目标设定为: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只要学生读完这个作品之后,对善良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进而形成比较独立的看法,我想就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了,作为一个高一的学生,已经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分辨一般意义上的善恶,我想无须担心他们会走向异端,他们所要做的是就是思考,以及思考后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上的思考永远比课堂上的结论重要,没有答案的课堂并非一概坏事,反而会更具精神张力和筛选空间,这也许就是作品的“立人”意义。
综合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
(2)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3)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学习过程也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在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呢?怎样学习才能积极欢乐高质高效呢?这其实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像《善良》这样具有很大讨论空间(内容、语言、思考等方面)的文章,我打算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进行,在对话中提出问题,在对话中领会文章,在对话中激发思考,在对话中产生疑问,在对话中研究问题。
根据这三个学习目标以及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本课的学习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就是思路、观点、语言和讨论四大内容,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阅读--感受--理解--思考四个程序,阅读与感受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属于感性认识;理解与思考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属于理性认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提升,整体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过程。
具体来说,过程如下:
首先,学生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这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做好这一点,分两步走:一是上课前让学生各自至少自读文章一两遍,二是讲课前学生再阅读一遍。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文章的结构如何?争取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在文中划出作者对善良的一些观点。
(3)你是如何看待善良的?争取能用生活实例加以解说。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把握文章结构,这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一环,是从感知整体到感知局部内在联系的学习转移,这个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点评,同时我也把自己的看法拿出来跟学生交流。我的看法是:全文可从“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这一段划开,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作者谈善良的现象(现状)和自己对善良的叩问(思考),后一部分作者对善良进行阐释和表明自己的态度。从“现象”到“阐释”,从“叩问”到“态度”,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比较有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太符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其实本文也大体上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这一逻辑思维),我所考虑的是是否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认识过程,是否能有一种更符合文本的解说方式。
第三,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对善良的看法。这个内容,也拟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结果,要注意的是作者所批判的观点和作者所表明的观点。
第四,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本文语言运用的两大技巧是排比和对比(我更愿意将其说成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不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在于从修辞的角度讲解和学习,学生会有更好的体会,而用“对比论证”来分析,虽然扣紧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但削弱了语言欣赏的效果)。当然还有疑问、设问、语言的准确性等欣赏点。
第四,跳出文本看文本,引发学生对善良进行思考,重在激活学生思维,答案不必求同,
从作品的解读、目标的设定到过程的设计,整个教学设想体现了我的一些教学主张,应该说大体上是比较完满的,当然课堂始终是个动态的过程,相关的因素众多,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待教学实践来检测。
1、议论文的文体教学重在文体知识的学习还是文本内容的探讨?两者兼顾就一定是最好的教学吗?如果不是,轻重问题怎么判定?
2、是否可以根据不同的篇目而判定文体知识或作品内容探讨的学习侧重?是否可以完全分离?
3、文本是否可以作为一个话题、问题,而进行探究式的讨论或对话?阅读教学一定是先文本后拓展吗?如果不是,拓展就一定属于“失败之举”吗?
4、文体的写作知识对于学生的写作究竟有多大意义?“四不像”文章一定不是好文章吗?文章的好坏由文体来定还是由语言思想定?
5、阅读教学上成“人生探讨课”是否就是“政治课”?上成纯粹的“人文”课,是否就没有了语文味?工具性和人文性一定要在一节课中都体现吗?这样的课就一定是完整的课吗?可否分情况而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ァ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ァ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ァ
“往事知多少”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追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冰凉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所共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李煜的“月明中”与以上二人不同,李白是潇洒,苏轼豪放而豁达,李煜剩下的只有凄清与无奈。他乡与故乡,可能唯一相同的只有月亮。故国只能回映在汴京的月面中。“举首见日,不见长安”和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ァ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有花纹。试想一下,汉白玉制成的台阶栏杆,回映着清冷的月光,是一幅多么水冷的图画啊!作者回想故国的宫殿,却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凭记忆来诠释,这样的痛楚,不是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不是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只是独属于李煜的`满目伤怀,下阕主要写对故国的追思和亡国的苦愁。“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留下的只有已老的宫女。古诗词中有许多慨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但都不如此句。“雕栏玉砌”本是华丽的宫殿”,“朱颜”本是多么美丽青春的词语,用在此处立刻就换了一种悲哀的意境。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不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不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周星驰那叫俗文化,像可乐一样只有那么一股子气,后来啥也没有。苏轼此时“故国神游”“雄姿英发”,这一江之水也充满豪气。李清照是个妇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绝佳。“春水 ”带点花瓣,有形有声有色,把“愁”字立体化了。一个“向东流”,最近的联想是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向东流”含义更深了,东流之水可理解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会成“眼泪汇入长江”之意,可谓“千古一愁”。ァ
这首词里看不出比较猛烈的反抗意识,没有“长使英雄泪满襟”,没有“卷土重来未可知”,只有那种沉郁的哀思。人言“不畏金刚怒目,只怕菩萨低眉”这样自怨自艾的哀愁,一下子惹恼了宋太宗,招致杀身之祸,李煜这首词的感染力可见一般。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总会遇到关于方案范文的撰写,方案范文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信,怎样才能写好方案?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精选课件]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反思模板合集(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部分学生会解这样的题目了。这节课还能上成新授课吗?批改预习作业后,发现新授的内容还是有的。譬如“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譬如,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一个重点是如何寻找“可以依据它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我就是围绕这三点展开教学的。
结果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书面检验“练一练”第2题,有的只写了一个检验式,有的不动脑筋地写“8463=147(棵)”——事实上题目中根本没有“种蓖麻和向日葵一共147棵”这样的条件,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检验的实质。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以及掌握合适的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
关于练习四的第4题,由于我没有作出统一的作业要求,所以有学生用算式方法解来解决。我要求他们再用方程来解。这道比较题还没来得及比较——依据的数量关系式相同,但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就已经下课了。
课前,还想到让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一题多解,这个念头被自己否决了。如果那样做,就冲淡列方程的主体了。
教学效果:一般。
遗憾之处:对个别学困生的当堂辅导只有三四个,面不广。
《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何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等数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成了本单元学习的目标。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其实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以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算法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其实质是用一种特定的形式(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无论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关键都是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把什么量看作标准,即我们通常说的单位“1”。
例如:求A是B的百分之几?是A与B两个量直接比较,以B作标准,列式:A÷B;求A比B多百分之几?可以理解为求A比B多的部分相当于标准量B的百分之几,可以用(A-B)÷B,也可以用A÷B-1。其实两种算法、两种思路最终都是求A比B多的部分相当于B的百分之几。至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增加了百分之几”、“降低了百分之几”等等,只要同学们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含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都是一样。
二、以分数乘法的意义为主线,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算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是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关于纳税、利息、折扣的实际问题,还是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都离不开对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只有切实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并沟通各种具体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对百分数的应用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如:纳税就是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实际问题中寻找数学问题,如营业税是按营业额的5%上缴,即求营业额的5%是多少,把这种数量关系纳入原有的经验系统,学生就会想到用乘法计算。关于利息和折扣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进行思考。如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基本数量关系是“原价×80%=实际售价”,根据乘法算式因数与积的关系,想必同学们会清楚,当告诉我们原价怎么求实际售价,如果知道实际售价也不难求出原价。
解决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以下两点。一数量关系理不清;二为图省事,该列方程不想列方程。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根本还是要抓住“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如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可以得出“男生人数×80%=女生人数”;十月份的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可以得出:“九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20%=十月份的用水量”。从这些关键句里我们一定要找准单位“1”,即理解题中的百分数是表示什么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理清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为了降低理解难度,请同学们在分析题意时,首先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个基本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
有关“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利息)”的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是个很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但从调查学生对银行储蓄的经历时,我班只有一个女同学表示她平时会将自己零花钱存在一张卡(银行卡),我便让她来介绍她是怎么进行存钱的,该同学表示她存钱是要以后上大学用的。
师:计划未来,储备未来,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是一种理财方式。
师:那储蓄罐也可以存钱吧,它与银行的区别是什么?
生:较多的钱可以放在银行里,而储蓄罐(容量)有限;存银行有利息取,而储蓄罐没有。
师:原来同学们考虑得蛮细心的。那你们能说一说对于银行储蓄你了解多少?
自评:生成学生对话,引出什么是储蓄,储蓄的好处以及说明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税后利息等与储蓄有关的专有名词的意思。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隐约感知到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紧接着我又抛出本课问题:假设你们每人手上各有400元,将它存入银行,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息?相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具思考性。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几个利率,分别计算按定期存五年、定期存三年、定期存一年所获得的利息分别为400×2.52%×1=10.08(元),400×3.6952%×3=44.28(元),400×4.14%×5=82.8(元),
学生一下子看出,定期时间长,利率比较高,利息也比较多。我没有满足于此,我继续抛出一个问题。同样400元,如果我想存五年(整存整取),有几种方式,所获得的利息又是多少?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研究发现:可以采取一年一年存,利息是10.08×5=50.4(元);也可以采取先定期存三年,再一年一年存,利息是44.28+10.08×2=64.84(元);第三种就是直接定期存五年,利息是82.8元;可见第三种方案获得的利息比较多。
计算过程中,有个同学将表格提供的利率(百分数)误认为是一个,算式书写为400×4.14×5=8280(元),结果结果比实际利息扩大100倍,远远超出本金。大家开玩笑地跟这位同学说:希望你快快长大工作,开银行,我们都把钱存在你的银行里。轻松的玩笑让同学们都不敢再疏忽大意了。
之后我们还折算了一下这部分利息应该纳多少税、扣除税收我们实际得到的是多少?学生俨然是一个理财专家,算得可认真了。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地只会用利息公式进行计算的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学会乐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者,教学,也只有把学生放在一个参与者、思考着、探索者的位置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让数学在生活中绽放
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我紧接着追问:“请大家比较一下,在解答这些具体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时,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我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我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我决不插手。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预备方案可以提高效率为了让下一阶段工作开展有序,我们要策划出一份最佳方案,方案有着锻炼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的作用你是否正为写方案而犯难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小学德育工作方案合集,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要求,学校特制定落实方案。
二、总体目标: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方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在立德树人、德教融合中培养培养习惯良好、学习主动、兴趣广泛、快乐健康,具有友善、博爱、奉献的水之品格的源源少年。
三、实施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德育队伍的政治素养与看齐意识,牢记“四个自信”,始终把握德育目标内容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致性;
2.坚持遵循规律。是把握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包含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相关的教育规律,开展德育工作专业化建设,用感染力、吸引力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坚持协同配合。强化家庭教育,突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活化社区教育,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延伸德育时空,加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
4.坚持常态开展。将德育工作机制体制制度化,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全员性,注重德育活动的序列化、体系化,实施德育内容的课程化、日常性,保障德育阵地的专门化与稳固性。
四、实施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普及x、国史教育,利用国庆、建党日、建军节、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假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层落实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家国情怀教育与人格修养教育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展“爱家乡”的实践教育。
4.生态文明教育。从垃圾分类入手,从节粮节电节水开始,从“环保小卫士”做起,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创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等契机,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建设,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为未成年人的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与服务。
五、实施途径:
(一)加强全员学习,深刻领会指南精神
1.领导带头学习。学校主要负责人、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学习,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修改学校20x——精神,强化德育工作意识与责任,形成积极主动的全员育人格局,并能按照指南要求开展好德育教育和实践。
3.家长参与学习。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帮助家长理解文件精神,突出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品格养成。
(二)及时认真梳理,分析学校德育现状
围绕指南要求,对照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摒弃不合时宜的德育活动形式与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德育课程意识,注重德育内容的完整与内在科学性;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学段之间德育目标、方式手段的有机衔接;对照德育指南提出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规划、活动的设计立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深刻理解“育什么样的人”,做到眼中有人,坚持儿童立场,行动上从小微入手,从具体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深化水丰“小水滴双十习惯”教育,普及“三爱三节”等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仪习惯。
(三)全面精准实施,深度贯彻指南要求
1.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学校课程依然是德育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肯定是德育的主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从“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的转变。构建德育课堂新范式,推进教学内容在鲜活、生动、有趣中明理,使课堂教学呈现强烈的感召力,真正为学生喜闻乐见;依据好习惯培养“双十”体系完成《小水滴双十习惯》校本课程的编写,用好“好习惯好生活”创新实验室,借助好习惯银行评价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
2.精心打造“如水文化”。通过20xx—20xx校园重建工程,挖掘水的内涵,精心打造“如水文化”,做好新建校园的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重视全过程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走廊文化、墙壁文化,让整个校园润物无声,步步是景,处处育人。让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水文化的内涵。开发运用网络德育资源,研究“互联网+德育”模式,开拓德育工作的新路径。
3.不断创新活动阵地。以学校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主题周节、社会实践及兴趣社团为阵地,发挥学校整体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会等活动,结合仪式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节日教育、生命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实践。科学统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工作,指导社团活动,形成工作合力。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社会志愿者为学生社团做指导和服务。
4.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中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美”实践活动,由学校提供劳动锻炼岗位,鼓励家庭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实践;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场馆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组织好研学旅行,磨练学生意志品德,提高沟通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
5.落细落实德育管理。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完善管理制度,守住德育工作的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阳光教师和五佳班主任、五佳搭班老师、五佳好事的评选,党员教师亮身份、我心目中好老师核心词征集、幸福点滴分享、捕捉魅力瞬间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发现幸福、践行幸福、传播幸福。明确学校各个岗位的育人职责与要求,画好全员育人的网格线。细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标注好学生道德品质的起跑线。健全面向全体、关注特殊群体的关爱机制,撑好特殊群体的保护伞。
6.不断推进协同育人。继续以“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亲子公益活动”“智爸慧妈工作室”等形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开放校园,让家长走进学校。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家长可以学习掌握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法,寻找教育契机,与学校共同做好发展学生的工作。结合区域发展、学校工作、学生学情等内容,借助、晓黑板、家理会微信群、公众号等传播学校育人理念及途径,尝试拓展家校互动的新途径。主动对接好共青团、关工委、社区等组织与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搭建育人平台。改善学校的外部教育生态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六、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德育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统一认识,积极落实,深入推进。
2.组织保障。学校成立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负责指南的宣传、学习和实施、检查、评价。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抓落实。
3.资源保障。精心编制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年度预算,高效使用资金,提供德育工作必须的场所、设施,配齐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等。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德育网络资源,加快信息化推进,强化现代技术的保障作用,通过大数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4.评估保障。改变德育工作由班主任“单打独斗”的局面,发挥学科教师及家长的德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估、监督、考核体系。规范化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反映学生成长实际状况,为评优评先提供重要的评价依据。
德育是一个需要智慧、呼唤智慧的领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教师们肩上的责任重大,需要勇敢地在挑战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创新。
我校在“无痕教育”的引领下,实施以学生为重、育人为本,践行德育生活化,努力建设学生精神家园。本学期,学校组织“德育管理交流、智慧资源共享”
德育工作交流系列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能更理性地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和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努力提升德育的服务能力。
一、活动时间:
20_年2月25日
二、活动承办:
五年级组
三、活动安排
1、上午第三节课,所有空课教师进五年级组听课,听课教师按自己所在的班级序号进入相应班级(例:1班的教师就到五(1)班听课)。
开课教师:五(1)班伊x、五(2)班张x、五(3)班叶x五(4)班谢x、五(5)班翁x
2、午间,老师们深入到五年级所有班级进行参观交流。
3、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德育工作论坛。
①、各年级组代表发言:钱x、陈x、邵x、李x、余x。
②、五年级组经验介绍:伊x。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和谐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二、工作目标:
在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简单的纪律约束性德育转变为引导发展性德育;由教师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活动;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德育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立足目标小一点,内容实一点,距离近一点,切入深一点,方法新一点,手段活一点,开展好德育工作。
三、工作内容:
1、养成教育。以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2、道德品质教育。即以明理、诚信、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家庭、爱学校、爱劳动、爱科学、爱祖国”的意识,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3、遵纪守法教育。即从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起,加强对学生的有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
四、德育主题操练目标:
1、低年段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内外相结合,说教与训练相结合,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2、中年段以学会学习,诚实守信为重点,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加强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报效家乡的远大理想。
3、高年段以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磨练学生意志,正确面对各项挫折,结合关爱留守子女,教育学生不忘恩情,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社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材。
五、具体措施:
1、构建关爱特殊生工作体系,成立特殊学生关爱委员会,认真做好贫困生、单亲、留守子女暨家庭教育滞后学生的关爱及疏导工作,让这些在家庭德育中不能正常受到教育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德育中也享受公平教育,均衡发展。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育家长做好子女的德育示范作用,树立家长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学习观。举办临时监护人职责培训班,让所有临时监护人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及正确的育人方法。
3、从对教师的评价上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改变以分数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方法,把对学生德育及教师个人的师德表现纳入到业绩评价中,把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及本身言行示范作用作为常规考核及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意识深处提高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水平,从管理评价上把德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
4、彻底改变师德考核以量化为主的作法,把职能部门量化考核,学生对教师示范作用的评价及师德督查三方面的考核作为师德月考核的主要内容。使师德评价主题及内容多元化,从教师思想深处转变观点,真正把学生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
5、针对目前社会德育的缺位,主要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利用德育基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及进行感恩操练;另一方面开展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历练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专项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勇对挫折的精神风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文道统一”,学文与悟道应同步进行,教育不仅是为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在语文教学教程中应该重视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学期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1.确立“以德治年级”观念。通过听报告、听讲座、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明确教书育人的责任。通过政治学习,强化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端正教育思想,自始至终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2.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创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平时的育人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把每个学生作为真实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差异的人、有潜能的人来看待,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正面教育。
二、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德育基地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安全教育。抓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加强每周值日工作,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文明的有益活动,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3.诚信教育。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精神,以创建文明学校、诚信学校、诚信班级等为载体,积极倡导学生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倡导教师“以诚待生,重诺守信,言行一致”,成为诚实守信的榜样。
4.法制教育。组织学生收听收看法制教育讲座和录像,加强法律常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推进社会法制化进程。
三、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1、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设想通过各种学科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受到美的陶冶,发展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要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感受到用词造句的语言美、人物塑造的形象美,表情达意的情感美,环境场合的意境美。
数学课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美,图形的对称美,数理演算的推导美,习题运算的思维美。
2、养成教育融于对活动中,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语文人格教育
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活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德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内容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确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参与阅读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1、教育学生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对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进行亲情教育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雨润物无声,本学期我教研组严格贯彻执行学校的德育工作,力争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努力高效地完成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会竭尽全力,争取更好,使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均在所提高。
为贯彻落实《宝安区“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纲要》,根据教育局印发的《宝安区“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沙井街道“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学生进社区,教师进家庭”、“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发动教师走出校园、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大运宣传活动,为学生家长和广大市民宣讲大运文化和文明理念,倡导文明礼仪行为,营造良好精神文明氛围;家访外来劳务工子女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问计学生家长,为实现我区教育十二五规划目标献言献策。
二、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 员:xxx
三、工作任务
(一)宣传大运理念和文化。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大运会知识,倡导文明礼仪行为,争做文明城市人。
(二)家访。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情况、亲子关系状况、学生在家成长、行为表现,建立家访档案,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结队帮扶;发掘成功开展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及时在班级、校园进行宣传。
(三)宣传家教新知识,传播和谐家庭理念。将我区家庭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见附件3、4)印发给家长,使科研成果惠及各个家庭;推荐优秀家庭教育书目,赠送家庭教育指导类书籍,使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子的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
(四)问计学生家长,为教育献言献策。为实现我区教育十二五规划目标,就学校教育发展、家校合作等方面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13日-2月25日)
各中小学、职校、幼儿园根据方案要求,做好宣传发动,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
(二)组织实施阶段(2月25日-6月上旬)
1、各班主任组织本小组教师利用傍晚、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进入学生家庭,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
2、家访学生,由各班主任、科任教师自行协商好。
3、小组内要做好拍照及记录等分工。
(三)经验总结阶段(每月小结,6月中旬总结)
家访后,请班主任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把家访反馈登记表填写好并于每月26日前(每月至少15户学生家庭)前传到校园网“德育处——万名教师访万家”文件夹中。
五、有关要求
1、家访工作列入教师绩效考核。
2、教师以2-3人为小组进入家庭,做好过程记录,家访后及时填写活动登记表、统计表和家访反馈登记表,撰写家访札记。
3、坚持“普访、专访、随访”相结合的原则,耐心倾听学生家长心声,真诚交流教育话题。
4、保护好家长、学生个人隐私,做好相关资料的保密工作。
5、班主任要在本周一前对学生基本情况全部摸清,对家访学生情况要“一口清”(姓名、年龄、身体状况、学业情况、家庭情况等)。
6、每个班级最少两个教师组成一组(从安全着想,要求尽量安排女教师与男教师搭配,术科老师安排到相关班级,见《教师家访安排表》),应做好以下具体的准备:①确定好家访对象;②家访时携带好被访问家庭的电话号码、通知好家长准时等候;③家访前要跟家长打招呼(预先在周一通知一次,通过“校讯通”联系,正式家访前再打一次电话,以便家长做好准备,不造成空无一人的局面)。④教师认为需要携带的其它准备资料,比如:作业、试卷等。
7、各位教师要注意安全,组内教师要一起行动,不要造成组内教师互相分开、联系不上的情况。
8、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得接受家长礼物及宴请。
一、工作思路:
走德育特色之路,就是在德育工作做强做实的基础上做精做细,特色建设的项目是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校园环境,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还要适宜于绝大多数师生参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长期坚持与保留,具有延续性。工作内容上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以“善走自己路”的特色教育理念,开展以“三美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社会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年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德育目标和特色建设活动的目标按阶段化实施,分别由近期、中期、远期三各阶段来完成。
远期目标:“三美教育”的德育特色享有盛誉,品牌活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有品味上档次。以学生在校学习满6年为远期目标。
中期目标:出形象,有成果,家长满意,学生优秀。每两年为一个中期目标,以养成教育,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小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行为。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三美教育”,即“人要美、学习美、环境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自尊自爱、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经受挫折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明辨是非、控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近期目标:每学年为一个近期目标。
三、工作内容
(一)、 主题突出,德育特色
开展以“三美教育”为特色的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对学生进行“三美教育”,即“人要美、学习美、环境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1、开设校本德育课程“三美教育”。
2、组织全校优秀班主任和“科研型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三美教育》,印刷成读本,全校师生人手一册。
3、按“三美教育”的要求,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抓“三美”教育,创文明校风
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对学生进行“人要美、学习美、环境美”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各年级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活动,使各年级德育内容专题化、规范化。
一年级:迈好学习第一步——以“养成教育”为主题。
二年级:迈好成长第一步——以“守纪教育”为主题。
三年级:迈好文明第一步——以“环境、礼仪教育”为主题。
四年级:迈好理想第一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
五年级:迈好人生第一步——以“感恩教育”为主题。
六年级:迈好成才第一步——以“成才教育”为主题。
2、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月为“开端教育月”。根据年级德育主题,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守则细化成训练表,按时间分月、周、日;按内容分卫生、课间操、路队、文明,然后列出相应的训练要求。(比如:上学、放学的路队;全校性集合排队,进退场秩序的训练;每天进校时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倡导队员们在实践体验中着重培养10个道德好习惯:①微笑待人;②主动打招呼;③每日为父母做件事;④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⑤按规则办事;⑥说了就要努力做;⑦用好每一分钱;⑧集体的事情一起干;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⑩爱护环境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各年级按照训练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力求使本年级德育内容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而不致流于空泛和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
3、多元的激励评价。形成“班级递进式”、“学校多样化”的“做好事得奖票”的评价模式。(“班级递进式”——一位同学在班内得了2个奖票,可以换一张喜报,2张喜报可以换一张奖状,2张奖状可以……20张奖票可以获的“校长餐”的奖励;期末根据学期表现与学科成绩一起进行评选,可以获得“校长杯”。“学校多样化”——学校在表彰时遵循以前的特长生、进步生等种类。)
4、创设校园德育文化。
成立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课间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德育宣传;对学校涌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各班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本班的德育活动。
5、建立督导机制
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建立学校值日检查评比制度,对全校各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评比,并每天对全校各班级的评比结果进行公布,每月对全校各班进行“星级”评比,并且与德育经费的拨付使用挂钩。
(三)、开展“红领巾小社团活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天生我才,各具禀赋。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帮助其挖掘出自己的才赋,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可以因势利导,一顺百顺。以龙岗区区级和谐教育研究课题“开展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中的“红领巾小社团活动”,促进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
1、“红领巾小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校成立16个“红领巾小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创造性地开展“红领巾小社团活动”。 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教师、定学生”开展红领巾小社团活动。为少先队员们营造了快乐成长的氛围,为队员们搭建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各学科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①开展教育性小社团活动。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结合,组织“数学智慧树”“趣味数学小社团”“科技制作小社团”“小记者”等。同学们利用队活动互相帮助,提高学习兴趣;互相探讨研究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研究。这种活动没有分数限制,消除了压力,学生自已组织管理,心情放松,学习效果很好。
②开展兴趣类小社团活动。如“童心童话馆”、“羲之书法小社团”、“星光话剧小社团”、“小精灵画社”、“夜莺合唱团”、“小天鹅舞蹈队”等,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正当兴趣爱好,弥补了校内时间有限,不能完成此任务的缺憾。
③开展能力培养性小队活动。主要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如“手工小社团”、“虚拟世界网络小社团”、“快乐田径”、“花式篮球”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提高。
④开展拓展性活动。即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全校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并掌握校外的一件新鲜事物,回校后要写一篇社会实践的体会。
2、快乐大舞台
为了巩固“红领巾小社团”的活动成果,展示师生风采,定期举行“红领巾小社团”展示活动,也可与上级的艺术节、重大节日的庆典合并举行。
3、快乐课间
鼓励学生们在课间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等。每逢课间老师们、同学们会一起做课间操、踢毽子、做游戏,在大声喊着童谣中一起嬉笑玩耍,甚至在欢笑中闹作一团,这样一方面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情谊以及规则意识、公平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4、家长同乐
为配合“红领巾小社团”的建设,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且我们实行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制度和家校联谊制度。规定每年级的学生家长可自由参加、参观学生的课堂活动;可以参加、参观“红领巾小社团”的表演和展示活动。
(四)家校联动,开展“三美”教育。
对孩子的“三美”教育,要从父母抓起。现在很多家长不重视自身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也影响了孩子。学校是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主课堂,家庭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我们计划家校联动,学校主导,家庭监督配合,从在家学习,生活行为,爱护环境等等,家长对学生进行评议,月份对比,跟踪指导,渐渐地养成家里、学校一致的“三美”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四、组织机构
1、成立下李朗小学创建德育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xx校长
副组长:xx副校长
成 员:xx
2、成立下李朗小学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工作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全校各班主任
五、制定实施
本工作方案自制定日起开始实施。
德育是一个需要智慧、呼唤智慧的领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教师们肩上的责任重大,需要勇敢地在挑战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创新。
我校在“无痕教育”的引领下,实施以学生为重、育人为本,践行德育生活化,努力建设学生精神家园。本学期,学校组织“德育管理交流、智慧资源共享”
德育工作交流系列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能更理性地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和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努力提升德育的服务能力。
一、活动时间:
20_年2月25日
二、活动承办:
五年级组
三、活动安排
1、上午第三节课,所有空课教师进五年级组听课,听课教师按自己所在的班级序号进入相应班级(例:1班的教师就到五(1)班听课)。
2、午间,老师们深入到五年级所有班级进行参观交流。
3、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德育工作论坛。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的指导,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新局面,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结合我校实际,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德育导师制,特制订蓬朗中心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二、目的意义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一对一”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发展轨迹。
三、组织机构与导师队伍:
学校成立由校长室、学校行政班子为领导的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1、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德育导师队伍
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决定自本学期起试行德育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导师工作,人人成为学生的德育导师。导师队伍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及部分任课教师组成,其中学校领导分到各年级组,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分管领导 各班班主任
二年级:分管领导 各班班主任
三年级:分管领导 各班班主任
四年级:分管领导 各班班主任
五年级:分管领导 各班班主任
六年级:分管领导 各班班主任
四、主要职责:
德育导师要有重点地与部分学生结对,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并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学校德育导师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全校德育导师制工作的实施,制订工作计划,召开有关德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对德育导师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于学期结束时对各德育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和评定。
2、德育导师工作职责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工作中的支持。
(6)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他教师随机交流情况与工作经验。
(7)认真学习有关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导”的素养,利用谈心、集体活动、家访等形式履行好各项应尽职责。
(8)德育导师应为学生做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相应做好有关记录,要及时积累撰写德育导师案例,每学年不少于1篇。
五、具体做法及要求:
1、摸底调查:调查各班需要导师辅导的学生,选择确定受导,尤其是家庭教育有缺失、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
2、成立辅导小组:每位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原则上1位导师指导1—2名学生。
3、要求:
(1)德育导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
(2)导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3)导师必须做到:
每周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谈心、辅导等;每月必须与家长联络一次,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
定期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要帮助学生改掉一个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兴趣爱好,要努力改变受导学生的现状。
要全面了解学生,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进行教育引导,要尊重学生,依法执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六、德育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
1、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对成绩显著者给予表扬与奖励,对工作薄弱或失误者提出批评。
2、德育导师制工作考核结果记入导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与年度考核、奖励、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