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扶贫心得(热门5篇)

2023-12-27
扶贫心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考。对于这些观点和想法,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是非常有益的。经常进行心得体会的撰写能够提高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我们是否应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呢?

分享心得体会有着一定的利与弊。首先,通过与他人分享,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反馈和看法中获益。他们可能会提供新的观点和见解,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此外,分享心得体会也能够激发他人的思考,从而与他人一同探讨和解决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然而,也需要注意分享心得体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的观点可能与他人存在差异甚至冲突,这可能导致争论和摩擦。而且,并非每个人都对我们的想法感兴趣或愿意倾听,这可能导致我们感到被忽视或冷落。此外,有时候我们的心得体会可能过于主观,不能得到客观评价,分享可能不具参考性。

因此,在决定是否分享我们的心得体会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我们可以先对自己的心得进行反思和总结,将其完善成较为客观和有条理的文章。此外,在选择分享对象时,也可以优先选择那些对我们的观点感兴趣或有相关经验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扶贫心得 篇1

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贫困山区,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__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__年以来,__县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分批组织实施了47个整村推进脱贫奔小康及温饱示范村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已经成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今年5月,我县又在马白镇坝尾、南捞乡塘房和都龙镇茅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就此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主要根源还在认识和方法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新农村建设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险。由此,对于我县这样的贫困山区,在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良好政策机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我,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当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是:村庄布局散、建设乱、规模小,村镇规划滞后于建设;农村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偏大。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文秘杂烩网成为一个重要原则。从过去的实践情况看,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前瞻性。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现在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为本。要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样,不能雷同于城镇,不能简单地抄袭城市,搞“小区化”,防止“贴瓷砖、住洋楼、扛着粮食上高楼”的现象出现。但也要注意改变传统的陋习和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与改水、改厕、改圈、改院结合起来,使民居上一个层次。要考虑群众经济实力,新的村庄规划建设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线村的实力强,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点;偏僻村、薄弱村实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规划一次到位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到位。在农村村庄和人口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选址不准、预留不足或“空壳化”。总之,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优惠政策先行,试点先行,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实施起。

新村庄建设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从目前全州各县组织参观的重点和经验介绍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实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从整体和长远看,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扶贫心得 篇2

20xx年3月,我从上任帮扶干部手中接过3户贫困户的基础资料,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帮扶干部,踏上了让我成长的扶贫路。

蔡姐的“繁忙”,他们好像不关心我所说的

作为一名刚出大学校门不久的理科生,我喜欢用问题导向开展工作。所以,在入户的前一天,我加班到深夜,把3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家庭成员、享受政策等基本情况弄得清清楚楚,准备第二天跟他们讲问题、聊规划。但入户时我的“算盘”落空了,他们好像并不喜欢我的“开门见山”。

蔡姐今年48岁,有一儿一女都在读书,前两年丈夫因工地事故去世,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进门后,我只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便开始大谈我为她“量身打造”的脱贫致富规划,但蔡姐对这些并不关心,听我说完便急匆匆地要到田间劳动。“小徐我先去劳作了,等下留下来吃饭吧。”蔡姐起身时客套地说。但我却不太好意思,因为我觉得我的第一次入户有些“突兀”了。

黄叔的“教导”,原来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帮扶

经过第一次入户,我发现扶贫工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便向老同事请教。“扶贫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你不能只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不只是帮扶关系,你必须与你的贫困户建立起感情。”扶贫办陈主任的话点醒了我。从那时起,我开始真正关注、关心贫困户,与他们聊聊家常、说说心里话,扶贫工作不再是冰冷的手册和表格,他们真的成为我的“姐姐”“叔叔”。

黄叔今年已经62岁,是一名独居五保户,因为慢性病长期服药,行动也不是很方便。黄叔爱聊天,在我与他较为熟悉后,他打开了“话匣子”:黄叔年轻时是一名中医,靠采药卖药维持生计,后来因病致贫。他说他这辈子最感谢共产党,在他丧失劳动力后保障他的生活。他说他以前读书还行,但因为时代原因只读到了初中,这是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他教导我,让我趁年轻多读书、多积累,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某次节日,我提了一桶油去拜访他,他却执意不收,对我说,“你们现在年轻人也不容易,不用为我花钱,就陪我聊聊天吧。”原来,无儿无女的黄叔最需要的是陪伴。

冯姐的“感谢”,其实我的收获更多

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帮扶有了成效:蔡姐评上了低保,房屋翻新了,两个孩子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黄叔家里卫生更加整洁,身体也有了好转,偶尔还出去串串门。我与他们的感情也渐渐深厚,他们常对村上的干部说我的好,令我十分感动,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冯姐的一个电话。

这两年我与冯姐基本都是电话沟通,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冯姐是残疾人,她的丈夫早年间就去世了,她与女儿一起生活。在我帮扶冯姐时,她就已经脱贫了,她女儿很争气,赚钱在城里买了房,把她也接了过去。去年中秋冯姐与我通话,“小徐,感谢你长期对我一家人的关心,我感觉得到你是真的对我好,祝你家庭幸福。”挂断电话后,我感动得差点落泪。其实,我并没有为长期在外的冯姐争取到什么政策,只是每月与她通几次电话聊聊家常,冯姐如此真诚的感谢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

我一直在思考,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我,表面上是我帮扶他们,其实他们“帮助”我更多。在扶贫路上,他们帮我脱去了学生的稚气,让我懂得了感恩和珍惜,获得了成长!

扶贫心得 篇3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城出发去往德峨镇水井村龙吓屯,一路蜿蜒陡峭,路旁几十米深的悬崖令人触目惊心。

盘旋过一座又一座大山,终于在一处山坳处,龙吓屯展露出真容。在这里,苗族村民穿着传统民族服饰,有的在家忙农活儿,有的聚在村委前的广场上聊天,孩子们则围着在村里新建的健身器材玩耍嬉戏。

20XX年,这个屯的17户村民中,贫困发生率达78%。水井村党支部书记罗文新指着屋旁的一座大山说,从前,村里的水泥路没有修通时,孩子们只能从山上的羊肠小道徒步两个多小时到村里的教学点上学。那条山间小路,陡得让人几乎难以站稳,记者手脚并用,扯着路旁的树枝才能勉强前行。交通不便,让山里的这些苗族老乡,一年四季只能看到云雾、大山,还有山里的牛羊。

基础公共服务的缺乏是制约当地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为此,隆林县的定点扶贫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把发展农村道路作为打通小康之路的关键,20XX年9月在隆林县投放了广西区第一笔通屯水泥路建设项目贷款2亿元,为16个乡镇38个行政村173个自然屯修建通屯水泥路。通屯道路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孩子们上学的路好走了,村民种植的杉木等土货也卖出好价钱了。

龙吓屯村民罗文开是邻村弄杂小学的一名教师,记者跟他交谈时得知,短短几年时间,硬化道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学校建起了砖混楼房,教室里安装了电脑多媒体,村里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看到外面的世界。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生活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

之前,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家庭生活贫困,不少人年纪轻轻便外出打工了。但现在,龙吓屯的孩子都上学了,可喜的是,近3年来龙吓屯出了6名大学毕业生,有的当了老师,有的返乡发展产业。如今,龙吓屯除了两户村民因病、因残未脱贫,享受低保政策兜底,其余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

记者深切感受到,只有脚踏实地到基层蹲点、到一线采访,才能更深刻体会到在中国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和艰辛。这一条条通往大山深处的路,凝结着多少人的决心和汗水。记录龙吓屯村的变迁,可以真实地看到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哪怕是最边远的山区,党的惠民政策也会“一个都不少”地覆盖到。这一条条通往外界的路,是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求学路,是村民们的增收致富路,也是青年乡村振兴的创业路。

扶贫心得 篇4

(一)大爸的新工作

“大爸,这么早就去吗?““早点去,早点回嘛”,大爸一边应着,一边扛着扫帚和铲子走向村里新修的垃圾场。这是大爸的新工作,负责维护村里两处垃圾池和一段硬化水泥路的清扫工作。小时候,因为一场疾病,大爸的手脚有些不灵便,生活过得拮据,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单身汉。20xx年年底,他又突发脑溢血,幸亏抢救及时,虽然生命没有大碍,但是以后再也不能出门务工了。因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这让他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两年来,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年中,村里找上他,原来是村里计划要再修一批垃圾池,让他负责清扫一下垃圾池周围的垃圾,别让垃圾全倒在池子外面了。这样的一个公益岗位,让大爸每个月可以拿到600元的补贴,也算是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现在,每月的补贴对于大爸来说,已经完全够他自己的生活开支了,生活也没有以前那么潦倒了。前两天一算,大爸这一年来的收入,已经完全达到了脱贫标准,再也不是贫困户了。

(二)二姨家的新房子

“快上来耍(玩儿),家里有网,也有住的地儿了”,二姨又在给我妈打电话,让我们一家子去她们那儿玩。每年,二姨都会叫我们很多次去她们那儿玩儿,但是,我去得不多,有时候是太忙,有时候确实是不愿去。二姨家的位置很偏远,有时候手机信号都没有,家里两个女儿嫁到了外地,两个老人就守着两间土房。每次去,稍微人多一点就没地方坐了,上厕所还得跑到别人家楼下的大厕所,非常不方便。不过去年年底,他们村里的扶贫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就跟他们老两口说要把房子给重新修一下,没到过年,房子就修好了。这一下,二姨他们两个人住得也宽敞了,厕所什么的都有了。于是,二姨的电话就打得更多了,邀请我们去她家玩,留下来住。

(三)大舅家的新羊圈

要说这两年拜年有什么好玩儿的,那就是陪大舅一起去放羊。大舅家只有他和舅妈两个人,住得偏远不说,家里两个人还常年身体不好,他们家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为了脱贫,20xx年开始,大舅家就响应号召开始养羊,“这几只羊都是政府出钱给买的,卖了钱还有补贴哩”,这是20xx年和他一起放羊时他对我说的。今年过年,大舅家的羊已经发展到30来只了,两年来,养羊每年都给家里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羊都成了大舅的宝贝疙瘩。大舅开始担心羊圈太小了,不敢多养。驻村扶贫干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将大舅家的羊圈翻新扩建了。今年一测算,大舅也能靠着他的“宝贝疙瘩”成功脱贫。

无论是新工作、新房子、新羊圈,这些扶贫带来的变化,是我亲眼可见、亲身体会的,但是在我没有看到的背后,是无数驻村扶贫干部的努力,是他们的辛苦与奉献,让脱贫致富成为了现实。在这里,我想对万千驻村干部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扶贫心得 篇5

M.03KKK.cOM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区以开展“千名党员员进千家”和“百名干部包扶百家企业”为载体,在全区上下掀起了扶贫帮困的新高潮,全区党员干部从机关走进了千家贫困户和百家贫困企业,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思想扶贫要先行。

不管困难居民,还是困难企业,压力面前,他们总是处在低谷阶段,要想让他们脱贫致富,首先让他们必须从思想上站立起来,如果自己在精神上不能直立,那么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首次入户对接过程中,就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困难面前不委靡,压力面前不倒下,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足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做到先从精神上扶贫,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观念扶贫要注重。

不论是居民还是企业,身居困难境地,他们免不了悲观和消极,畏难情绪也很严重,等靠要思想也无时不在。为此,观念扶贫犹为关键。所以必须注重引导他们彻底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正视眼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只要前行,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鼓励他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别人帮是一时的,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会彻底摆脱贫困。观念更新了,思想端正了,他们才会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

三、对策扶贫是保障。

扶贫可以有多种渠道和方法,解决一袋米,一桶油、或者给几百元钱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和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但都不是万全之策,要想帮助他们彻底走出困境,必须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做些根本的事情,出主意,找对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你不可能一辈子供他们钱花,要想让他们脱贫,必须找出脱贫的办法,除帮助他们落实低保政策外,帮助他们的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以小养老治困。对困难企业,帮助他们找到致困原因,从政策上倾斜,从技术上引导,从人才上支持,循序渐近,逐步加以解决。

四、真心扶贫是关键。

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如果只做表面文章,那只是解一饥,但不能解百饱。所以不能流于形势,应付了之,必须秉承组织厚望,不负人民重托,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干点实事。并以此为契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既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的初衷,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章来源://m.03kkk.com/fanganfanwen/143559.html

上一篇:七夕送给客户相关句子129句

下一篇:物业维修部年终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