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品

2024-02-0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下面我们为您呈送了“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题的相关内容。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成功和成就!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全册教材安排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仍然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继续教学整数的除法和乘法,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应用这些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首次教学小数,有一位小数的意义、读与写、大小比较、加减计算等知识;还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较大的质量单位吨。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初步教学轴对称图形;继续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较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达看到的形状;教学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平均数的含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用平均数描述和分析一组数据的基本状况。联系上面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了六次实践活动。我们的试验田是场景型的活动,在试验田场景里提出并解决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专题研究型的活动,用统计的知识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引起的脉搏和呼吸的变化情况。其它都是操作(制作)型的活动。

另外,还编排了十多篇你知道吗,大致有两类内容。一类是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如划分一年四季的温度标准、大自然和建筑里的对称现象、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只是在地球上的等。第二类是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如我国明朝铺地锦的乘法计算、古代和近代测量长度和物重的工具、出土文物上的几何形状、古代表示小数的方法等。这些内容能拓开学生的视野,增多知识,激发对数学与学习数学的热情。编排了十多道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满足部分地区、学生的需要。下面分单元介绍教材,提出的教学建议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一 元、角、分与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该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时间:总第1课时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3.归纳小结。

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练习一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第9题、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

(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8÷29÷35÷5

口答。

4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95里面有( )个十( )个一。

8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73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小棒可以演示。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60÷364÷255÷5

50÷580÷484÷436÷3

4、教学竖式计算。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统计知识点

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

(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

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读法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

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1

一、我是小小神算手。

1.口算。

30×4= 1500÷5= 4×21= 405÷5= 96÷3=

0÷5= 34÷2= 720-8= 45×2-50= 42÷7-6=

2.用竖式计算,标乘以的要验算。

202÷2 720÷4 乘以856÷7

3.脱式计算。

645÷3÷5 49×9÷7 (902-284)÷6

二、填一填,我能行!

1.24×30就是24与3个十相乘得(

)个十,也就是( )。

2.52×69的积的个位上是(

),25×69的积的个位上是( )。

3.小文静去上学,她先向北走到商场,再向东北走到学校。

她放学后按照原路返回,应该先向( )走到( ),再向( )走到家。

4.一本《少年百科全书》是100元,一本《故事书》是4元,一本《少年百科全书》的价钱是一本《故事书》的(

)倍。

5.要使□64÷5的商是两位数,“□”中能填(

);

要使664÷□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小能填( )。

6.在○里面填上“>”、“

114÷3○38 6×72○435 505÷5○550÷5

68×10○34×20 20×30○20×25 32+30○32×3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绘制的。

( )

2.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有可能是两位数。

( )

3.457÷3的商是三位数。

( )

4.12个80连加的和是960。

( )

5.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 )

四、快乐手拉手。(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英的座位在小红的南面,小明的座位在小英的东面,那么小红的座位在小明的(

)

A.西南面 B.西北面 C.东南面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B.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C.小华说:“我爸爸2月30日才从温州开会回来。”

3.要使□2×23的积是三位数,□填(

)

A.5 B.4 C.3

4.一个数除以8,商和余数都是6,这个数是(

)。

A.48 B.44 C.54

5.小玲语文、数学总分182分,英语85分,她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

)。

A.89分 B.134分 C.90分

五、用数学。

请你标出它们各自的家。

“从公园回家,明明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

丽丽先向北走,再向西走到家;鹏鹏先向北走,

再向东走到家;慧慧先向西走,再向南走到家。”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奥林匹克火炬在中国某省4天传递了816千米。

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2.服装厂一个星期生产了708套服装,每9套装一箱,可以装几箱,还剩几套?

3.有一马场,有6个马棚,每个马棚里有5匹马,一天共喂300千克饲料,平均每匹马每天要喂多少饲料?

4.24×20表示每行24格,每页20行,冬冬写了18页日记,他大约写了多少个字?

5.下面是阳光小学二年级208和209班男生夏装征订情况统计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在地图上,人们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来绘制地图的。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3、418÷6的商是( )位数,商的位在( )位上。

4、今年全年共( )天,合( )个星期又( )天,二月份有( )天。

5、1991年小红11岁,可是她只过了两次生日,她是( )年( )月( )日出生的。

6、□54÷6,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中填( )。

7、4日=( )时  24个月=( )年

8、用24时计时法,晚上9时是( ),中午12时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8分。)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2.一位数除四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

3、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 )

4、1900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

1.下面公历年份是闰年的有( )。

A.1982年

B.2002年

C.2012年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两位数或三位数

3.805÷8的商的末尾有( )个0。

A.0个

B.1个

C.2个

四、计算。(23分)

1、口算。

(9分)

560÷7 =3000 ÷ 6 =0 ÷39 =

4900÷7 =120÷3 =720÷90 =

82÷9 ≈181÷2 ≈323÷4 ≈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目需要验算。

(3+3+4+4=14分。)

240÷5=46÷2=

﹡413÷7= ﹡409÷4=

五、辨一辨,填一填。(每空2分,共12分。)北

1、健身中心在小青家的( )方向。2、公园在小青家的( )方向。

3、广场在小青家的( )方向。4、学校在小青家的( )方向。

5、加油站在广场的( )方向。6、广场在加油站的( )方向。

六、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星期( )卖出的饮料最多,是( )箱;星期( )卖出的饮料最少,是( )箱。(8分)

2、超市上星期平均每天卖出( )箱饮料。(2分)

七、解决问题。(19分)

1、花店今天运进490枝花,每9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几枝?(5分)

2、筑路队要修800米的公路,已修了240米,余下的要在8天内修完,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6分)

3、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8分)

出发地  开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运行时间

北京 13:00 沈阳 当天22:00

西安 19:50 北京 第二天 9:35

(1)请计算火车的运行时间,将上表填完整。(4分)

(2)火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多少千米?(4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3

一、计算题。(26分)

1.直接写得数。

(10分)

46+18= 71-48= 100-13= 100×40= 30×90=

43×20= 0÷6= 7200÷8= 2000÷4= 960÷3=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分)

78×34= 29×35=   328÷4=

630÷6=  ☆ 804÷5=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东在泰山顶上看日出,他面向太阳,后面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2.小红向东南方向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

)方向走。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上体育课时,同学们面向东站好队,体育老师喊口令:

“向右转!”这时同学们面向( )站立。

A.东 B.南 C.西 D.北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要使 34÷6的商是两位数, 能填5。

B.45×8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C.0除以任何数都得0。

D.从280中连续减7,要使结果是0,需减40次。

5.90的30倍是(   ).

A.270 B.30 C.2700 D.3

6.与25×30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25×3000 B.2500×3 C.250×3 D.250×30

7.在右面的竖式里,64表示( )

A.64个十 B.64个百

C.64个千 D.64个一

8.最小的两位数乘的一位数,积是()。

A.90   B.19   C.909 D.900

9.两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可能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D两位数或三位数

10.在下列算式中,乘积小于1500的是(

)

A.42×41  B.48×29  C.31×53

11.57×48的积(

 )48×59的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

12.下面算式中,商是三位数的是(

)

A. 264÷2   B. 264÷4   C.264 ÷3 D.264 ÷5

13.商最接近70的算式是(

)

A. 254÷5   B. 487÷7   C.304 ÷5 D.564 ÷7

14.6 4÷6,要使商的中间有“0”,而且没有余数, 能填( )

A.0   B.1  C.2 D.3

15.÷3=103……

,被除数是( )。

A.309   B.311  C.307 D.41

16.有一种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

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

可以插几页?列竖式计算如右表示,其中的“24”表示( ) )。

A.4页相册插入照片24张。

B.40页相册插入照片240张。

C.还剩24张照片。

17.多功能教室有18排座位,每排有22个位子,460个同学来听课,(

)坐下。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18.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卖

45元。一箱保温壶多少元?列式为( )

A.5×45 B.5×12

C.12×45 D.5×12×45

19.羽毛球6个装一盒,8盒装一箱。

960个羽毛球可以装多少箱?列式为( )

A.960÷6÷8   B.  960÷6×8   C.960÷8×6 D.960 ÷6

20.……

按规律往下摆,第164个图形是( )。

A.B.C.D.

三、看地图。(6分)

1.图书馆在大门的(

)面,

操场的西面是( )。

2.从大门进去,往(

)面走,

再往( )面走可以到达体育馆。

3.艺术馆在操场的西南面,请用“

”表示出艺术馆的大致位置。

四、解决问题。(28分,8+4+4+4+4+4)

1.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某小学开设了“种植园”“科学实验室”“DIY手工坊”“书画园”这四个活动区,下面是三年(3)班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区人数统计情况。

种植园 科学实验室 DIY手工坊 书画园

男生 3 16 3 4

女生 6 9 10 5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区是( ),女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区是( )。

(2) 三年(3)班共有男生( )人。

(3)星期五,老师打算带全班同学去同一个活动区活动,你建议选择哪个活动区?为什么?

2.学校礼堂里每排有23个座位,有20排,礼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4.聪聪平均每分钟走64米,9分钟能从家走到学校吗?

5.李老师为外出游玩的同学购买矿泉水,如果买大箱,需要买15箱,如果换成小箱,需要买多少箱?

6.乐乐生病了,查询药品的说明书(部分)如下:

这瓶药够乐乐服用几天呢?请列式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2)○+□=91

△=□+□+□△+□=63

△=?△+○=46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数学广角(二)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二第1、2、3题。

5、练习二第4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文章来源://m.03kkk.com/fanganfanwen/156014.html

上一篇:幼师个人工作总结(精品10篇)

下一篇:兰花的日记15篇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