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

2024-03-10
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写好心得体会是建立个人发展轨迹的基础,有没有尝试寻找一些可借鉴的心得体会优秀模板呢?栏目小编认真筛选后特别推荐一篇题为“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的文章,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希望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到满意!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1)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__中学听专家讲座,专家老师讲的内容非常符合我们教师的教学实际,他着重讲了:教师研究什么?其一,教师要研究学生;其二,教师要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其三,教师要研究课堂,其四,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如何做。他讲的内容既简明扼要,又非常符合我们教师教学的实际,真的给我们教师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报告能力为重点。而课改的目的也在于此。

其次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大胆进行改革,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实验,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和资料,聆听专家讲座,并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好各种业务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做到教学方向明,路子对。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进行实践,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再者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应该牢记三尺讲台才是自己的归属,要把日常教育教学摆在首位,我希望:学校成名,我成才,最终是学生受益。因此,在设计活动中,要把握整体,全面考虑课程目标,尊重学生的实际与爱好,并保留已开发出的较好的课题,不断完善修改,同时,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2)

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上课堂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本着促进优秀教师发展的思想理念,3月19日下午,在信息楼四楼会议室,我们州常第五中学四级梯队的老师迎来了一场真诚的盛筵,一个教育者言传身教的指引。会议由z主任主持,z校长和z副校长出席了会议。来自州常市第一中学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z老师,就教师的自身发展,从自身的经历、感受出发,做了真诚而热情洋溢的报告: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换一种心态;老师的压力越大,往往激发出来的潜能也越大。

作为一名教师,要立足三点:教学不马虎;教研不含糊;做人不邪乎。

作为老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掌握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认真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做到“以研促教”,这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z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于漪老师每节课都能做到三次备课、两次反思,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学习。

如果把每一堂课当做公开课、精品课、评比课来上,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处追,向深处追,就不会有止境了。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定会将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用一颗温暖而执着的心,裹挟着内心的那份纯粹与期许,陈老师给予我们五中老师更大的期望:时间是挤出来的,提前布局,平时做一个有心人,要耐得住寂寞,追求心灵的宁静,相信会有收获的一天。

最后,李校长道出了我们每一位听者的心声:听君一席言,激情心中生。相信我们五中的老师一定会以陈老师为榜样,坚实地走在自己开垦的土地上,希冀着我们成功的收获。

在响亮而有力的掌声中,我们感觉到了听者们一颗颗执着而澎湃的心!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3)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全心全意和无怨无悔。这一闪耀的特质,我在杨老师的身上看得真切: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杨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诗与远方——从教三十多年来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还给大家展示了好几个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相处的案例,其中妙趣横生、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极品少爷的成功转型”那个案例。这个“极品少爷”人长得又帅却心思不在学习上,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个放浪不羁、处处留情的楚留香,这样一个喜欢沾花惹草的高富帅,在经历了“兰姐”(学生对杨青兰老师的爱称)春风化雨的“降龙十八掌”之后拜倒在“兰姐”的石榴裙下,收敛自己的脾性,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高中三年,还考到了较为理想的学校。这位“极品少年”在毕业后还常常感念师恩,与杨老师保持着联系,时常不忘对自己的“兰姐”嘘寒问暖,能够让班级里如此顽劣的浪子回头,足见杨老师平时和学生相处时的全心全意,尽心尽力!

杨老师的讲座深度与幽默并存,新老师们的听讲氛围非常活跃,掌声笑声不断,她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调侃自己:老师和学生的相处容易存在很多矛盾和摩擦,她将这样的摩擦的状况戏谑为“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就会比较容易走火。”大家一时间心领神会,哄堂大笑起来。我想,恰恰是杨老师这种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幽默又不失风度、深度的风格,才会让学生们对她爱得“如痴如醉”吧。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4)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阅读更多”。

在我国,阅读一直被誉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和环游世界。如今,我们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上网聊天、玩小游戏或查资料上。一年里,我们学习的时间甚至不到一个月。当我们不能说出来时感到羞耻时,我们不会感到羞耻。我会想,如果我多读书,多积累知识,那该多好。闲暇之余,罗主任静下心来静静地阅读和思考。程公明校长几十年来一直在看剪报、写文章。虽然身边的朋友不屑地指出它的不真实,但作为我,我还是很佩服这些优秀的领导者。是的,如果只是片面的说法,就不会有那么多精彩丰富的语言训练;如果只是片面的陈述,鲜活的案例背后也不会有那么多真实的意见;如果只是片面的说法,就不会有那么多综合性的教育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希望自己能效仿他们,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新老师多读书是多么重要!阅读可以是和平的、乐观的、宽容的和令人满意的。我相信,一个能够继续阅读并从中学习的人将是一个成功的人。

其次,对我县乃至我市教育现状的了解。

有朋友说,这次培训其实是彻底的洗脑。的确,很多老师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大力反对其他学校的成绩,让我无语。不过,在洗脑的乐观方面,我还是从培训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我们县乃至合肥市教育现状的信息。晚上,一位老师在电视上再次提到了钱学森的问题。以前很少关注这类问题,一直觉得这是一个与我的生活和工作无关的政治问题。

不过,现在想来,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与我们有关。目前,肥西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质量,比如学生大量流失,比如优秀教师外流……等等。教育部门的原因是教师乃至社会对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在我们看来,管理部门的大方向是有偏差的。是的,我们的教育这么多年没有产生诺贝尔奖的应试教育,但我们不能把它归结为唯一的原因。

我们要改变应试教育,倡导素质教育新模式,但素质教育不是口头上的喊叫,而是形式上的把握。教案、作业、学校集体活动等等等等,都可以看出教育管理的不完善。首先,让我们谈谈课程计划。自古以来,教案一直是教师备课的先决条件。课程计划是为学生计划和有针对性的。我想有责任心的老师会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但是,我们教育部门规定,教师代的每一个教案都必须有详细的案例,每节课后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在农村学校,有些老师代课上三门课是很正常的,所以要写三本详细的书,课余时间通常会写教案。如果他们坚持写它们,他们就会使用它们。更多时间。

要不是班主任还好,一旦班主任的牌子在他身上,他就真的很忙了。更别说自学了,自己写教案已经来不及了,怎么才能做到教育部门规定的三门课教案,而且是详细的计划,我只能通过复制它。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学校的课外活动。现在很多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做着不负责任的工作。

素质教育是提倡不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学生表现的因素,但绝不能以此为借口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的学校举办运动会,把这个成绩作为班主任成绩考核的因素之一,让老师在上课时间带孩子出去练习;占用上课时间,连孩子的心思都没有放在学习上。请问:这是为了提高孩子的体质教育,但这样的素质教育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素质教育吗?恐怕很多人的回答都不能接受吧?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5)

李凤遐讲座心得体会聆听李凤遐老师讲座心得体会一篇

3月8日上午,在五楼会议室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李凤遐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李老师对人生与工作的看法幽默与智慧的工作艺术,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总结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李凤遐老师的报告始终贯穿一个字“爱”,爱自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

大爱之爱自己:李凤遐老师六十多岁了,但走上讲台的她,衣着大方得体,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声音铿锵有力,富有激情。这我想正是得力于她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这也正是我们能够努力工作的基础。其二,爱自己的家人,使家庭和睦,我认为这是李老的大智慧之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亲人都不爱,你能相信他会去爱他人吗?通过自己对家人的爱,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人,尊老爱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爱之爱教育事业:李老师刚毕业时放弃从政的机会,走上社会上最被歧视的教师行业,这是很多人所做不到的。她从教三十二年,干了三十一年班主任,足见她对教育的爱之深。正是他对教育的大爱,才激发了她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需要大智慧,教育需要我们百分之百的投入,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激情,这一切的一切的前提是要爱教育事业。

大爱之爱学生:其一,教师爱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着想对他们负责让他们乐意接受,要善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一步步地去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其二,爱在细微之处,在每一次大考的试卷上送给每位同学一句体己的话,每一句体己的话都能抓住孩子的心灵,让他震憾,使他受到感染。接到一个班后,她会对每个学生做细致的的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爱好,揣摩施教良方,用心良苦换来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理解。其三,爱一定要有智慧。只要教师有智慧,就能使贫瘠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土地,使差生变成优生,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

李凤遐老师的淳淳教诲让我们真正明白了爱才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只有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正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李凤遐讲座心得体会聆听李凤遐老师讲座心得体会二篇

今天上午,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聆听了徐州一中的历史特级教师—李凤遐的讲座。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或者可以说是震撼!

她是个一线的教师,她的经历是如此的丰富,听她讲她的故事,简直是种享受,对,完全可以这样讲。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愉悦,一种轻松,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但更深刻的是我感受到了一种希望,来自心灵深处的期望——原来当老师可以这样幸福。

她朴实,她坚韧,她执着。她是个很成功的老师,母亲,妻子。我相信,她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聆听者。一线教师,就是因为她也在一线,她每天的生活似乎应该很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又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我反复问自己,是心态,是她对生活的激情。用李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一个人的心有多远,他才能走多远。”

对于一个你年过半百的老人,能在讲台上,依然绽放出生命的光彩,真的是让我惭愧。当谈到她对教育的韧度,教育的温度,教育的高度时,物品感受颇深。“热爱”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能很好的诠释她了,在李老师的身上,我读到了“热爱”。

李老师最丰趣的地方就是她说除了生她的宝贝儿子的时候,就没就进过医院,更是让我敬服至极,身体健康,是现在多少人一直在追求的啊!而她是既成功了,身体也没有毁掉。我想我们每个人也希望如此吧!用李老师的话来说,为什么一定要当“红烛”,一定要牺牲自己呢?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很羡慕吧!但是“嫉妒”、“恨”就不要了!嘻嘻!

她的感染力,她的激情。打动了我,是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打动了所有人。从老师们情不自禁的掌声里,就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当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要是能这样就好了。她的学生写给她的那些信件,听得我掉了好几次眼泪。

奉献,这些都源自于她对于她的学生的热爱。她对学生的平等、尊重、理解、宽容、信任、自信,都已经在我的内心里有了烙印。她说的多精辟啊!谁不希望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啊!那种幸福和温暖折射出来的不也是幸福和温暖嘛!不漠视学生的弱势,不迁就家长中的强势,能以一颗童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

一个永远是“十七八岁”的李老师给我上了人生的一课。这位亦师、亦母、亦友的“凤妈”让我对前途充满了光明,给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李凤遐讲座心得体会聆听李凤遐老师讲座心得体会三篇

今天我有幸能听到江苏省优秀特级教师——李凤遐老师的讲座,真的有一种相遇恨晚的感觉。从教了33年当了32年的班主任,她始终如一,与学生打成一片。从学生对她的称呼中,我能感受到她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凤姐(李姐)到凤妈再到李奶奶,我能体会到学生这样对她的称呼可见她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地位。

在这次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爽朗的笑容和她那充满着激情的情怀,给人一种很想亲近的感觉,很有感染力,我也可以想象的到她讲课肯定很受学生的欢迎,一点也不像60多岁的人。从她的讲座中,我知道她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是如何的始终如一日的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她放弃了从政的机会而始终都和学生在一起,而且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作为班主任是多么地出色。她的工作艺术,作为班主任的艺术、她的大智慧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暗暗下定决心,在工作中我决定戒骄戒躁,向她学习,多去学习和体会她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她把班主任这一岗位、教师这一职业做得如此极致,真羡慕她的学生们在人生的启航途中能有这样的智慧大师的指点。

这次讲座培训所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6)

长安镇教办开展了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专题讲座后,我受益匪浅,下面几点值得我借鉴:

一、用好教学用书、教科书。

黄老师在演讲中着重讲了教科书的重要性怎样去读好教学用书?怎样运用?

(1)站在编者的角度去看教材;

(2)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教材;

(3)站在教师者的角度去看教材。

读懂教材,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和重、难点,在教学中应如何去展开教学,学生对我的这种方法是否接受?学生在阅读例题时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都要考虑好。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专研教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教材,做到活学活用。

二、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会中,黄老师提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正好与我校开展的数学“学案式”的教学法相吻合。听了他的课后,我学得这点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先提前预习,再抓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然后进行大容量的课堂练习,当堂消化,不留或者尽可能少留家庭作业,提倡减负工作,这些不正是我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模式吗?

我校从三至六年级开始正在尝试使用“学案式”教学法,今学期我也开始尝试使用学案进行教学,在尝试使用教学的过程中,我曾产生了一些疑问,遇到了一些问题,听了黄老师的讲座后,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对策,懂得怎样更好的运用“学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坚定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继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三、勤写教学反思,养成经常阅读教材、文本、书刊的习惯。

作为站在教学一线的我,深受启发,只有不断的积累教学心得,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要经常性的阅读教材、书刊等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对知识面的宽度。针对性的对阅读的书刊进行“勾、点、画”等记录的标示,并写读书心得,如有可行的方法可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和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7)

通过听高金英老师的讲座,我深深的被她的乐观和幽默感染了,被她对教育事业的敬业和对学生殷切的关爱所感动了。高金英老师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人民教师,她在讲座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用一个个蕴含大道理的小故事,以及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生动的教学事例,向我们诠释了“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的真谛,令在会的老师们无不向她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高老师近六个小时的讲座中,我感想颇多,受益匪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使我从中得到了深深的启示。

一、如何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高老师在讲座开始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也是整个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当汤普逊老师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时候,她对她的'学生们撒了一个谎,说她会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很不喜欢坐在前排的泰迪·史塔特,那是一位邋遢、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小男孩。事实上,汤普逊老师很喜欢用红笔在他的考卷上画大大的叉,再写上不及格。但后来汤普逊老师发现,原来泰迪以前一直是个深受老师喜爱、成绩优异的小男孩,可是自从他的母亲过世后,他的成绩便一落千丈。汤普逊老师深感羞愧。从那以后,汤普逊老师开始对泰迪赋予了更多的关注,她给泰迪鼓励、支持和关心,她就像泰迪的母亲一样去爱他。慢慢地,泰迪又做回了从前那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还成为了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以后的几年内,泰迪经常会给汤普逊老师寄来节日的祝福,并一再告诉她:您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在泰迪的婚宴上,汤普逊老师对她的学生——泰迪·史塔特博士说:“泰迪,是你教导了我,让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变。直到遇到你,我才知道该如何去教书。”

在这一则故事中,我看到了师爱的伟大的力量,师爱虽然不同于血缘之爱,但也在无止境的靠拢。同时,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将是你生命中的转折点。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好好思考,如何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它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能够使学生走向成功。

二、教师需要一股静气

高老师说:“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没错,昨为一名教师,应当能够静下心来备课,静下心来批改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总结教育规律,静下心来对自身进行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教育的深刻内涵。

现在,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老师的思想非常烦躁和激进,他们大多喜欢“折腾”,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不满意,对职称地位不满意,对学生不满意,对同事看不顺眼,甚至于迁怒到了家人的身上,对妻子(或丈夫)和孩子不满意,最终开始抱怨生活。高老师就说:“静下心来教书,收益的是学生,但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这就是告诉我们所有的老师,静下心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不仅能让我们的学生成材,让学生更爱戴我们、喜欢我们,同时更能让我们自己的心态得到一种平衡感,这样我们的教育生活将不再只充满烦躁和“折腾”,而是充满了快乐和和谐。

三、读好书,交高人

高老师说:“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重要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就充分的证明了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少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原本你很优秀,原本你有着远大的理想,但你却成天和一些思想消极的人在一起,慢慢的他们的消极就会影响你,使你对未来逐渐失去了信心,开始质疑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这样长期下去你就会缺乏向上的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从此变得俗不可耐和平庸。

所以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而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我觉得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同时也教育着我们自己——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与勤奋刻苦、力争向上的人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让我们自己变得更有自信,更加睿智,更加优秀。

四、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高老师喜欢以故事来说明问题:唐王御赐给玄奘法师取经的马在取经回来后遇到了正在拖磨的马,拖磨的马很羡慕取经的马,说他完成了一件很伟大的事,走了那么远的路取经归来。但取经的马的回答却让我们深思:“其实你走的路程并不比我短,只是咱们目标不同而已,我的目标是去西天取经,而你每天只是在原地打转。”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呢?能像那只每天只在原地打转的马吗?当了一辈子教师,却还是在原地踏步。那又该怎么做呢?高老师虽没直接告诉我们,但是我想每个人心中应该答案明了——每位老师都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在现实教学的同时朝着目标努力向前。倘若是只满足于自己目前所取得的一点小小成绩,就止步不前,那么我们就永远也成不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五、小错严惩,大错宽处

刚听到高老师讲这话时,我心里还真有点怀疑,这学生犯了点小错还要严惩,犯了大错却要宽处,是何道理?但听了高老师的分析,才让我茅塞顿开。

因为学生经常犯的都是一些小错误,如果不杜绝,小错则会引起大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要杜绝这种坏习惯的养成,当学生犯了日常的小错误时就要严惩,要班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而当学生犯了大错的时候,我们却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因为错误已经犯了,不好的结果已经造成,不可改变了。这个时候再怎么责骂和惩罚学生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倒不如用宽容的态度去教育和感化学生,将事情的利害关系耐心的跟学生讲清楚,只要学生下次不再犯便可以了。没有必要非得记过处分甚至开除,或者说一些难听的话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有的学生承受能力较弱,很可能会给他的心理上造成一种负担,给他带来心灵阴影。

因此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学会把握好“度”,什么错误必须要严肃教育,什么错误可以宽容教育,老师一定要注意,因为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六、全方面提高自己的魅力

高老师提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名杂家。”当我看到高老师给我们变的魔术,听着她给我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和小段子时,我心底的惊叹和佩服油然而生,我没想到高老师居然懂得这么多的东西,这不禁就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现在的中小学校甚至是大学里,总有一些这样的老师——他们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足够丰富,能力足够强了,甚至觉得身边的同事谁都不如自己,孰不知“活到老,学到老”,世界上有那么多知识,那么多的学科,“学无止境”,自己怎么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呢?无论任何时候,我们老师都应当去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而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比较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就我而言,我的爱好比较广泛,什么都会去试、去学,我特别喜欢英语、唱歌、打篮球、画画和摄影。我也在努力提高着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我觉得一个人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停止学习,特别是作为老师,更不应该只局限于只会自己所教的那一科,而应该更深更广的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都会一点的“杂家”。试想,当学生看到老师在舞台上的演出时;看到老师画的漂亮的墙报时;看到老师在球场上投篮的英姿时??学生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我想学生更多的肯定是一种自豪和崇拜之情。

我想,当我们的老师能将自己的魅力提高到能让学生崇拜的这种程度时,我们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顺从于老师的教诲,我们就无须再苦口婆心甚至升高自己的血压挥动教鞭,而是能让学生完全倾倒于我们教师的魅力之下。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再做起教育的工作来就能够轻松自如、得心应手了。

以上六点就是我听完了高金英老师的讲座后最主要的六点感想,我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只是几点愚见,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完善我的教学理念,提高我的各方面能力,希望老师多多提出批评和指导。

老师的讲座的心得体会(篇8)

师德培训讲座心得体会

12月30日,我有幸倾听了全国教育专家老师的报告。高老师用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幽默风趣的言语,生动丰富的事例,让我同意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使我收益匪浅。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立师先立德,亲其师才干信其道,脚以看出教师的任务别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这一点上,让我感觉最深的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高金英老师,高老师说我们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日子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日子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高老师三个小时说座,我感受特别短暂,她用诙谐生动、简洁易知道的语言,把当老师的真谛说得淋漓尽致。一句句平庸朴实的话语给了我别平庸的感触和考虑。类似的话太多了,我虽别可能立刻达到高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我会好好体味她的理念和心得。

二、坚持读书,别断丰富自己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惟独提高自已的人文素质,才可能在工作中成为学校的能师。要提高自已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经过培训学习,使我知道得在平庸、琐碎的工作中更要忙里偷闲地静下心来读书。三个小时的说座思路明确,条理清楚。由此可见,他们的文学功底是多么的深厚,没有成年累月的积存、缺乏博览群书的能力是很难达到这样之境地的。并且也知道了专家成功的秘诀之一算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三、勤于反思,提升专业素质

叶澜教授说过:一具教师写一辈子教案,别一定会成为名师;假如一具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假如我们能别断反思、别断学习,把教和学两个方面发觉的咨询题和成功之处加以细心平复地考虑和总结,把有效的教和学的办法灵便地运用到未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那么将来教学的活动才干得到更优化,教学的效益才干得到提高;相反,别及时反思,许多失误会稍纵即逝。

短暂的培训尽管结束了,专家教授们的谆谆教诲我仍深深铭记在心,激励着我别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将来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运用所学知识,别断体验、感悟、反思、总结,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坚信,只要专心去做,成长的道路上我能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文章来源://m.03kkk.com/fanganfanwen/166478.html

上一篇:幼儿健康教育方案系列

下一篇:店庆活动宣传语89句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