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值得参考!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汇总5篇

2022-04-30
大雁归来第二课时教案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都会用到一些实用的方案,方案范文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你理解中的方案范文是什么样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值得参考!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汇总5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二)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重点朗读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课文根据什么分的段?是怎样分的?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武松在店家喝酒时与店家的对话,主要谈了几方面的内容?

这段主要谈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关于酒的,这部分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另一方面是关于虎的,这部分也要抓住人物的语言。

2.精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酒,主要是想表现武松性格的豪放。写虎,是突出武松倔强无畏的性格。

3.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作了哪些细致的描写?请你们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这道题是想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从而体会武松的性格。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要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这一段,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在这一大段当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抓武松的三次思想活动。第一次:想转身回去又怕人耻笑,决定不回去。第二次:怕什么,只管上去。第三次:哪儿有大虫,是人自己害怕。这些心理活动突出表现了武松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自学课文第三大段。

1.提示学生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理清层次,抓住要点。

这段是写武松打虎的过程,武松先是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接着用哨棒打虎,最后拳打脚踢打死老虎。

2.勾画出表现老虎凶猛及表现武松打虎时勇敢、机智的有关动词,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写虎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用虎的猛衬托了人的勇。

3.交流自学情况,概括本段的内容。

(五)读最后一段,想一想第二段和第四段可否不写为什么?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这两段写了上冈和下冈,这是武松打虎这件事的起因和结果,不能不写。而且第二段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反映了人物倔强、无畏的性格。结果的心理活动:如再来一只大虫,怎么斗?让人觉得下冈合情合理。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第2题。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这件事的原因是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有三碗不过冈之说,所以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武松喝了十八碗。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

这是因为官家有榜文,店家劝武松不要上冈,而武松不听,走上景阳冈,果真遇上了吊睛白额大虫。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

因为武松打虎使尽了气力,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只好一步步换下冈来。

(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七)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冰花的千姿百态与美丽,了解冰花的形成。

2模仿句式,训练用()像()说话。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冰花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二名。表扬:看来上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今天,我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看冰花。哪句话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地自读课文。

2、指名回答3~5名说到完整为止。说完整后齐读。

3、现场采访:你们觉得冰花怎样?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美美地读一读:3~4名。

5、男女生比赛读,表扬:女生读得很美,男生读得也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给不给老师这个机会?

6、师读,生评价。谢谢大家的夸奖,老师接受大家的建议。你们猜猜老师怎么会读得这么美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既读又想: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7、老师的优点你们一定都学到了:齐读,相信集体的力量一定比我大。

8、这么美的冰花,昨天傍晚还没有,今天早上有了,小童真幸运,能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们想不想看?老师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现在请听我指挥:闭上眼睛,趴在桌上,集中注意听音乐。

9、播放录音、生想象:天亮了,请大家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睁开眼睛。瞧,看到了什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会惊奇地喊:妈妈,你瞧。

10、出示板书。指图说

11、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12、指导读如:啊!真漂亮。

13、小组合作完成冰花图。要求: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着画,两个学生上黑板画。

14、每组讲画的是什么,采访黑板上的小朋友。

15、每个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开花了,画了有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冰花是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会发出不同的光

16、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

17、师配乐,作解说。

18、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做的?

19、指名回答。

20、课文中的小童和我们一样,爱动脑,会思考。第三段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从哪儿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

1、自渎思考,画下有关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

2、指名回答,齐读。

3、老师告诉大家:冰花形成的原因。大屏幕出示。

4、生读。

5、师读。

6、读两句话,比较,哪句话更喜欢哪句话?

7、我们平时讲话时,也可以把话讲得有意思点。

8、屏幕出示:下雪了,树木、房屋,都盖着厚厚的白雪,怎样把话说得更有意思。

9、小组讨论。

10、指名回答。

四、总结课文。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每到冬天,就能看到千姿百态的冰花,你们想看吗?那就带着你们前往。再读课文,齐读课文,想象冰花的美丽。

五、作业:

问:冰花只开在小童家的玻璃窗上吗?生回答后,师述:当你看到冰花时,你相干些什么?师述:让冰花永远开在小朋友的心里。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确定依据: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使读者对小松鼠这种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

教学难点: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突破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结合内容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加深理解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一位学生读一下单元四的简介“动物世界”。

师:既然本单元主要是介绍动物,那么我们就姑且把本单元的学习当做是游览一次动物园···希望同学们在游览之后能够爱上这些动物,更能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现在我们就先和小松鼠来个亲密接触。

(二)精读: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同时摘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待会儿写在小组黑板上,我们来交流一下。

驯良矫健帽缨榛子榉实橡栗【读音li区别于“沧海一粟”,读音su】

蛰伏苔藓编扎【za,区别于zha】遮蔽

2、完成课时1活动2(1):之前预习过,刚才也读了课文,那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呢?举手回答。

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师:这是总括松鼠的特点,那么作者接下来就要具体地介绍松鼠到底漂亮、驯良、乖巧在什么地方了。

3、师: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语言除了准确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生动、活泼。那是因为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人格化,使松鼠显得更加可亲可爱了。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课时1活动2(2):圈画出课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说明小松鼠特点的语句,并说说其好处。组内讨论交流。(见课文标注)

明确:第2段,“清秀”原形容人长得秀气,不俗气。

第2段,写松鼠的吃相。

第3段,“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活泼可爱,如孩童一般。

第4段,被人家惹恼,发出“恨恨声”,赋予松鼠以人的思想、行为。

4、完成课时1活动2(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松鼠的?

明确:

总体顺序:总分:第1段总括松鼠的特点,2—6段分说其特点。

课文第1段先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下面几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最后再作补充说明。这样写的作用是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局部顺序:第1段,由表及里【这里可以用问题来提示学生: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先写外形,再写生活习惯,最后写性格。】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先主后次。主————详写,次————略写,主次分明,一目了然。

师总结:可见,说明文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目的来决定的。

5、课时1活动3:假想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选定一个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例:哈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松鼠。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注意:人称—第一人称“我”,语言—生动活泼,条理清晰。

6、学了这么多,大家喜爱小松鼠吗?那大家从课文中能不能看出作者对松鼠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抓紧时间,完成课时1活动4的内容。

明确: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2课时

1、完成课时2活动1,朗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A、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

B、为什么说松鼠不是肉食类的动物?

C、第6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明确:A、第2段,直立、使用前爪进食

B、第3段,捕捉鸟雀,但常吃坚果类食物

C、补充说明了松鼠的一些习性及经济价值。(师:老师有个疑问,作者写松鼠的讨人喜欢,是要倡导一种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态度。可这里他还说明松鼠的经济实用价值,这不是吸引人们去捕杀松鼠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大家可以课后思考交流一下)

2、完成课时2活动2:讲一讲,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平实说明的材料: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师: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课文和《辞海》中的语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欢哪一种介绍语言?为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谈谈。【请同学们找出原文使用的一些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作比较,找出一些能够体现文章语言准确特点的词语————第2段两个“非常”;第3段“经常”,“从来”“只”;第4段“稍微”···】

提示: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又称文艺性说明文。是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本文就是采用文艺性的说明方法,语言生动、准确,借助拟人化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形象化的描写,文章富有表现力。作者喜爱松鼠,把这份感情融进了人格化的描写和富含感情的语言中,所以才能把小松鼠写得这么可爱。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学习本文的写法,抓住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

3、课时2活动3(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考虑比较全面细致。

提示: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课时2活动3(2)自由发挥

4、练一练:“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下面也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也为小松鼠编一首儿歌。

范例一:小松鼠,乖又乖。范例二:小松鼠,讨人爱,长长的尾巴翘起来,面容清秀,尾巴长,当伞使,当被盖,吃松果,摘栗子,树上搭窝真可爱!巧手搭窝真能干!

5、课时2活动4:下面我来为大家读几条倡导爱护动物的标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尝试着拟写几条。

a、希望的眼眸不止你拥有,大自然的生命亦有······(这条表达比较含蓄)

b、同住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C、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个乍一看有点搞笑,但细细品味,就可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命运息息相关)

D、以爱护动物为荣,以残害动物为耻。(这一条上升到荣耻角度了,很直白的语言)

师:读了这些标语之后,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呢?

例:学习明星邓超,不穿皮毛,尊重动物的生命;建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帮助处境艰难的动物···

6、课堂小结

本文的说明语言准确生动,这得力于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选择。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尤其突出了它令人喜爱的特点。在学习中,我们要搞清楚其特点,并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的。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诵第2、4自然段。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凭借本课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句子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教学设计意图:

1、在大语文思想的指导下,从小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互动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碰撞。

2、以体验感悟、交流等语言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充分挖掘句子内涵,以读悟情,激活学生思维,全体参与,充分体验,为语言实践增添情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觉到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那么最能反映庐山云雾特点的'句子是哪一个过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齐读。

二、深入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2段录音,围绕“的确,庐山云雾……”这句话,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

2、小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选择其中一段进行研究。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最想学哪些句子,为什么?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4、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随机填表,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三、细读第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庐山云雾古往今来,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样赞美它的呢?学习课文第一段。

2、出示苏轼的诗,理解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体会清代学者的言行,感悟庐山云雾的令人心醉。

4、指导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四、扩展活动:赞庐山云雾。

假如你是一位庐山小导游,根据你的体会,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写片段、画画、唱歌)来赞一赞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15庐山云雾

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

云海

(大天池)壮观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篇五】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导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鸟类的意识。

【导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导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导学准备】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都对翠鸟产生了很大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指导“翠”的写法:上面是“羽毛”的“羽”,但是少两个钩;底下的一竖出头就行,千万不要写长,写长就把上面两个人分开了,这两个人就不高兴了。)

(二)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 回忆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翠鸟的?(学生反馈;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对照图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检查读文

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这一段话主要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生说,师板书)

(3)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哪一部分介绍得最详细?(羽毛,出示) 翠鸟的羽毛怎么样?(非常鲜艳)

(3)联系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4)作者讲翠鸟羽毛的颜色,先总的说颜色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具体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这些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名答)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也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相机教学“衬衫”)

(5)小结: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突出了翠鸟的美。大家喜欢翠鸟吗?让我们把对翠鸟的喜爱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写小动物的外形就有办法了。

3.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导语:从同学们刚才读课文的表情,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大家愿不愿意当翠鸟呢?我们来开展一项角色体验的小活动,老师当记者,同学们当翠鸟,一会我要就一些问题来采访大家。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a 你是怎样飞行的?

b 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你们是怎样叼鱼的?M.03kkK.COm

c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捕鱼的动作吗?(快、敏捷、迅速等)

(2)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是学会阅读、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教的着力点, 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和前提。】

(3) 学习“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体会侧面描写。

(4)师:你们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那你们捕鱼的本领跟你们的外形关系吗?(指名说翠鸟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导语: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假如你真的是一只翠鸟,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什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

(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03kkk.coM编辑推荐

热门精选:《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5篇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撰写方案范文变得愈来愈频繁,一些实用的方案能够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子的?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热门精选:《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四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

2、探究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的句段,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回忆,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腿疾讲历史提问题放风筝)

二、品味人物形象

(一)透过线索,引出人物

课文中有苏叔阳的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一个人能永远活在另一个人的心里,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所以我非常好奇,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二)走进课文,走近刘老师

出示课件:

刘老师是一个的人。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段--第10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刘老师的这些特点的?

1、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或(乐观)的人

教师板书:乐观

你能向刘老师那样笑着谈谈自己的腿疾吗?

出示课件,生读。

身体的残疾能让人近乎绝望,还记得《秋天的怀念》吗?谁为大家读读: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再看刘老师面对身体残疾的态度,从两者的对比当中,你想说什么?

让我们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谈谈自己的残疾吧!(全班读)

教师小结:面对逆境不悲观,面对困难不怨天尤人,这就是乐观。

2、刘老师是一位讲课极好的老师。

生答--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历史,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生小结:这样的课怎能不让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学生尊敬呢?

第5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从侧面写了刘老师的课讲得极好,找找。(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3、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老师。

(1)生答。学生如答不到位时教师请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式的点评:①刘老师听这样的回答时简直是一种享受,而学生在老师这样的称赞面前更是一种享受,他们会受到多大的鼓舞,会对学习产生多大的兴趣啊!②这会使同学感到多么亲切,畏难紧张的情绪也会一扫而光的。

(2)讲到这,我感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默契,那是心灵深处的对话!你们和董老师相处五年多,是不是也是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呢?看着第六自然段,我们来合作读。

师: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

生:他便静静地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好!好!”

师: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

生: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

(3)教师小结:看到这情景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不由得从心底为我和我的同学能在这样的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而羡慕不已,因为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好老师啊!

4、刘老师是一位(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的老师。

生答。能体现刘老师这一特点的在课文哪个段落?(第9自然段)

(1)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放风筝的情景,用心读第9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原因。

(2)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的地方,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交流划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批注并及时通过朗读表现。适时点拨: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热爱生活的老师

--意志坚强的老师

--他是一位虽然身体残疾,但却乐观向上的老师。

(3)是啊,刘老师虽然身有残疾,但从没对生活失去追求,他不但亲手放飞风筝,享受着风筝飞上蓝天的欢乐,更享受着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

女孩子读前半句,全班读后半句。

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起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做风筝)

他决不肯亲手失去把风筝放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放风筝)

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追风筝)

(三)追寻细节,品味人物

出示刘老师的画面,这就是刘老师啊,看到他,最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圆木棍)快速找出课文中有关圆木棍的这一细节描写,想想,你从中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拐杖支撑着。

他只靠着强壮的右腿和一根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刘老师是一个()的人。

(四)板书式回放,体会题目内涵

1、回头看,了解了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还觉得刘老师放飞的风筝,仅仅是风筝吗?那理想的风筝是什么?(乐观向上、坚强、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2、教师小结:一个年过半百、身有残疾的老师,却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追求,面对艰难是那样乐观、坚强(生读),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这就是风筝的深层含义。

3、所以,作者说--(再次出示课件一段话,生齐读)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三、品味情感

1、像这样描写“我”的心情、想法的句段还有很多,画出来,反复读读,边读边体味。

2、生汇报。

(1)(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注意这些红色的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又是因为。

(学生是笑刘老师的风趣,酸涩充满着理解与同情,尊敬反衬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孩子亲密无间,令孩子们敬佩。)

刘老师身体有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作者。

(2)出示课件: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3)课件出示: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3、齐读全部反映作者情感的句子,说说,字里行间渗透着怎样的情?

四、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30年即将过去,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是乐观,是坚强,是对生活纯朴的爱与追求,它将永远陪伴着我的心,飘荡在我的世界里,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这是怎样的一个30年,足以使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少年失去年轮的光华。

一起来看一段介绍:

课件出示(加入音乐):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历史学专业是受刘老师影响,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迫害,是刘老师的乐观与坚强激励着他笑对命运。199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肾癌。1994年切除了左肾,20xx年切除了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又一次想到刘老师那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在《苏叔阳文集总序》中这样写道:“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就这样,他一次次与病魔抗争,抗癌十几年中,他始终笑对人生,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他创造了人类战胜癌魔的奇迹。

难怪,作者这样说(生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师:面对命运不公不低头,是谁影响了苏叔阳?

生:刘老师

师:面对病魔不倒下,是谁给了苏叔阳力量?

生:刘老师

师:所以在文章最后作者发出这样深情的呼喊:“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屏幕出示这句话)

师:苏叔阳把他对刘老师的思念、感激和敬意都包含在这深情的呼喊声中--

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作者深深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思念是一种牵挂,思念是一种爱,思念是一首无韵的诗歌(一起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

深深地思念您……

2、孩子们,此时此刻,那身残的刘老师,那翱翔天际的理想的风筝或许也飘到你的世界里了。你对生活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3、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深情地读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本教学设计部分参考了网络资料)

板书设计:

26、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我

谈腿疾乐观尊敬

讲历史坚强感动

提问题思念

放风筝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冰花的千姿百态与美丽,了解冰花的形成。

2模仿句式,训练用()像()说话。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冰花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二名。表扬:看来上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今天,我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看冰花。哪句话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地自读课文。

2、指名回答3~5名说到完整为止。说完整后齐读。

3、现场采访:你们觉得冰花怎样?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美美地读一读:3~4名。

5、男女生比赛读,表扬:女生读得很美,男生读得也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给不给老师这个机会?

6、师读,生评价。谢谢大家的夸奖,老师接受大家的建议。你们猜猜老师怎么会读得这么美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既读又想: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7、老师的优点你们一定都学到了:齐读,相信集体的力量一定比我大。

8、这么美的冰花,昨天傍晚还没有,今天早上有了,小童真幸运,能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们想不想看?老师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现在请听我指挥:闭上眼睛,趴在桌上,集中注意听音乐。

9、播放录音、生想象:天亮了,请大家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睁开眼睛。瞧,看到了什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会惊奇地喊:妈妈,你瞧。

10、出示板书。指图说

11、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12、指导读如:啊!真漂亮。

13、小组合作完成冰花图。要求: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着画,两个学生上黑板画。

14、每组讲画的是什么,采访黑板上的小朋友。

15、每个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开花了,画了有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冰花是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会发出不同的光

16、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

17、师配乐,作解说。

18、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做的?

19、指名回答。

20、课文中的小童和我们一样,爱动脑,会思考。第三段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从哪儿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

1、自渎思考,画下有关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

2、指名回答,齐读。

3、老师告诉大家:冰花形成的原因。大屏幕出示。

4、生读。

5、师读。

6、读两句话,比较,哪句话更喜欢哪句话?

7、我们平时讲话时,也可以把话讲得有意思点。

8、屏幕出示:下雪了,树木、房屋,都盖着厚厚的白雪,怎样把话说得更有意思。

9、小组讨论。

10、指名回答。

四、总结课文。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每到冬天,就能看到千姿百态的冰花,你们想看吗?那就带着你们前往。再读课文,齐读课文,想象冰花的美丽。

五、作业:

问:冰花只开在小童家的玻璃窗上吗?生回答后,师述:当你看到冰花时,你相干些什么?师述:让冰花永远开在小朋友的心里。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篇三】

一、设疑自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上一节讲到短短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美丽而可爱的小动物,课文中哪里写了小松鼠的可爱和美丽呢?

出示自学提示: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的外貌描写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课文中画出。

2、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松鼠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学生齐读对松鼠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样的描写方法好吗?为什么?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可爱之处的描写部分。

2、松鼠不仅美丽而且还可爱,小组里说说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爱?看图自己说说这只美丽的松鼠。(指学生进行表达)

3、小组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4、学习第二段围绕松鼠的机灵进行理解。

读了这段你觉得松鼠怎样?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机灵?朗读这段,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

5、学习第三段围绕松鼠生活怎样搭窝进行学习。

这段中给大家介绍除了松鼠的什么?松鼠是怎样搭窝的?你对它有什么想说的?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

指学生回答,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自然段。

6、学习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习性进行阅读。松鼠做窝的特点是什么?

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段中有三个”它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

7、关于松鼠吃的食物,你都有哪些了解?自己读读第四段,课文第四段怎样描写松鼠吃东西的样子的?提问同学读出来,大家交流。

8、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把每一段用一句话来说说,哪方面表现了松鼠的可爱?

小组间共同讨论,不要求每段进行概括,根据自己组的情况,选择进行概括。小组间评价、补充。

三、质疑再探:

1、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吗?,你还有哪些知识点不明白/请你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

2、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写作中课文使用?学生讨论,老师大面积提问。

四、拓展练习

(一)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二)词、句训练

1、用“先8222;8222;再8222;8222;然后”描述做一件事的顺序。

2、仿例子写句子

毛茸茸ABB式

闪闪发光AABB式

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四、板书设计:

美丽: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松鼠

可爱:机灵、搭窝认真、自己劳动生活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篇四)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导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鸟类的意识。

【导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导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导学准备】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都对翠鸟产生了很大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指导“翠”的写法:上面是“羽毛”的“羽”,但是少两个钩;底下的一竖出头就行,千万不要写长,写长就把上面两个人分开了,这两个人就不高兴了。)

(二)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 回忆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翠鸟的?(学生反馈;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对照图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检查读文

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这一段话主要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生说,师板书)

(3)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哪一部分介绍得最详细?(羽毛,出示) 翠鸟的羽毛怎么样?(非常鲜艳)

(3)联系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4)作者讲翠鸟羽毛的颜色,先总的说颜色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具体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这些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名答)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也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相机教学“衬衫”)

(5)小结: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突出了翠鸟的美。大家喜欢翠鸟吗?让我们把对翠鸟的喜爱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写小动物的外形就有办法了。

3.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导语:从同学们刚才读课文的表情,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大家愿不愿意当翠鸟呢?我们来开展一项角色体验的小活动,老师当记者,同学们当翠鸟,一会我要就一些问题来采访大家。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a 你是怎样飞行的?

b 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你们是怎样叼鱼的?

c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捕鱼的动作吗?(快、敏捷、迅速等)

(2)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是学会阅读、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教的着力点, 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和前提。】

(3) 学习“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体会侧面描写。

(4)师:你们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那你们捕鱼的本领跟你们的外形关系吗?(指名说翠鸟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导语: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假如你真的是一只翠鸟,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什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

(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篇五】

《荷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荷花》教学反思。”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时预设了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大幅活的画?谁是画家?为什么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通过回顾前文内容、讨论交流,学生不但体会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领悟到了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和热爱之情。然而,我又想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如此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言说吧,教学反思《《荷花》教学反思》。

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了,张星悦说:“老师,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易金童说:“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李襄红说:“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孩子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其他学生有的说课后要去收集写荷花的诗歌,有的说要用彩笔画荷花,还有的说要查找其他作家写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说得多好啊!实在令人欣喜。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通用1130字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时常会需要撰写一篇方案范文,方案范文给我们证明了它存在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方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通用1130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二)能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重点朗读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课文根据什么分的段?是怎样分的?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武松在店家喝酒时与店家的对话,主要谈了几方面的内容?

这段主要谈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关于酒的,这部分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另一方面是关于虎的,这部分也要抓住人物的语言。

2.精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酒,主要是想表现武松性格的豪放。写虎,是突出武松倔强无畏的性格。

3.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作了哪些细致的描写?请你们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这道题是想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从而体会武松的性格。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要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这一段,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在这一大段当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抓武松的三次思想活动。第一次:想转身回去又怕人耻笑,决定不回去。第二次:怕什么,只管上去。第三次:哪儿有大虫,是人自己害怕。这些心理活动突出表现了武松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自学课文第三大段。

1.提示学生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理清层次,抓住要点。

这段是写武松打虎的过程,武松先是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接着用哨棒打虎,最后拳打脚踢打死老虎。

2.勾画出表现老虎凶猛及表现武松打虎时勇敢、机智的有关动词,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写虎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用虎的猛衬托了人的勇。

3.交流自学情况,概括本段的内容。

(五)读最后一段,想一想第二段和第四段可否不写为什么?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这两段写了上冈和下冈,这是武松打虎这件事的起因和结果,不能不写。而且第二段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反映了人物倔强、无畏的性格。结果的心理活动:如再来一只大虫,怎么斗?让人觉得下冈合情合理。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第2题。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这件事的原因是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有三碗不过冈之说,所以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武松喝了十八碗。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

这是因为官家有榜文,店家劝武松不要上冈,而武松不听,走上景阳冈,果真遇上了吊睛白额大虫。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

因为武松打虎使尽了气力,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只好一步步换下冈来。

(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七)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篇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三碗不过冈”,武松却喝了18碗,他有没有过冈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部分。(课前板书:景阳冈生齐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5-7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画出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课件出示: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无所畏惧、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

(2)武松看到树干上写的字为什么认为是店家的诡计?(他不相信店家说的话。)

(3)武松看到山神庙的榜文,明白了什么?(真的有虎)

(4)课文是怎样写时间变化的,为什么要写时间的变化?

课件出示:

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地坠下去了。

这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天容易黑。

(这样写说明这时候天已经黑了。)

3.齐声读第二段,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8-11自然段)。

2.思考讨论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四、阅读第四部分。

1.快速浏览描写武松下冈的语句。

2.画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

3.武松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他是怎么做的`?

(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五、总结全文。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体会,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3.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景阳冈

老虎:扑掀剪(凶猛)

武松:闪闪闪(机智、勇敢)

教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我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给每个小故事列小标题: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学习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感受武松形象。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学习本部分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武松打虎的动作,在旁边写感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闪”“揪”“按”等动词。再通过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然后想象武松打虎的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武松的豪放、倔强、勇敢、机敏的英雄形象。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篇三)

教学目标: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

重点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随文认识12个生字。

教学用具:多媒体生字卡片

一、导入:

出示一杆秤。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秤)它是做什么的?(称东西的)噢,它是用来称东西重量的。秤是由秤盘、秤砣和秤杆组成的。怎么称才行呢?咱们来试一试称一称苹果。现在我知道了苹果的重量了,怎么样?秤杆平了。提起秤,指着秤杆问:这叫什么来着?板书杆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秤,在认真观察一下杆字,你发现了什么?读秤杆。

它能称大象吗?(贴象的图片)古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要称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称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称象(板书:称)

二、初读课文,注意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看准字形。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同学和老师。)

2、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刚才同学们说不能称大象,为什么?

象很大,看看书,这头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

过渡:这么大的象,你说有多重呀?(指着一名同学问。)你问一问;另一位官员。官员们在做什么?(议论)

2、出示:议论。什么叫议论?(讨论)刚才我们就是在议论。议论离不开语言,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言字旁。

3、齐读议论

官员们又接着议论了。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5、官员们首先想出了什么方法?(指名说)

拿着板书指名读:砍一棵树造一杆秤

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很早以前,人们用来砍树的斧头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砍字是石字旁。

这种方法行吗?

6、官员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宰割

啊?他们竟然要把人家辛辛苦苦,不远万里送来的大象宰了?还要用这么锋利的刀个割了。读

读完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呀?

这种方法行吗?

7、谁想出办法来了?(曹冲)板书:曹冲

8、谁愿意把曹冲的方法读一下?(指名读)

9、看课件(咱们把曹冲称象的过程来看一看好不好?注意在看时,一定要用心去听,一会儿,老师让你来说)边看教师边叙述。(注意用:首先然后接着直到为止最后)

10、指名到前面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师适当给予指点)

11、曹冲真聪明,造不出大秤,可以用一艘大船来代替,船舷就相当于秤杆;不能宰大象,就用石头代替,他们想出了连大人都想不出来的方法,真了不起。我想咱们班的同学更聪明,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12、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一看,咱们黑板上还有哪两个字长得象?

注意秤和称这两个字的读音不同。读。

13、记住这个聪明的孩子,(曹冲)他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咱们班有姓曹的吗?((预设:如果有就说:你一定也和曹冲一样聪明,同学们一定早认识这个曹字了是不是?如果没有就说,那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这个曹字。跟老师读)

14、说到曹冲,希望你也要记住另一个名字曹操,以后咱们会学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

操字,咱们经常用,就是我们每天伸伸手,弯弯腰做的早操的操。

四、巩固识字,借助板书讲故事。

今天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曹冲。下面,谁能借助老师的板书,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名复述课文。

五、文章升华、拓展。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小礼物了,想不想要?咦,怎么锁上了?怎么办?哎呀,还有拦路虎呢!我们开火车大声喊一喊它们。

出示儿歌。自由读。一齐拍手读。

儿歌内容:

曹操一日好心情,众人观象真高兴。

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象到底有多重?

砍树造杆大秤用,秤大没人提得动。

先宰再割分成块,活活大象要送命。

曹操有子叫曹冲,小小年纪很聪明。

议论声中站出来,我有注意大家听。

一艘大船停水中,大向稳稳站船中。

船舷上面刻记号,再换石头容易称。

石头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题传美名。

我们立志学文化,中华少年出英雄。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冰花的千姿百态与美丽,了解冰花的形成。

2模仿句式,训练用()像()说话。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冰花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二名。表扬:看来上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今天,我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看冰花。哪句话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地自读课文。

2、指名回答3~5名说到完整为止。说完整后齐读。

3、现场采访:你们觉得冰花怎样?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美美地读一读:3~4名。

5、男女生比赛读,表扬:女生读得很美,男生读得也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给不给老师这个机会?

6、师读,生评价。谢谢大家的夸奖,老师接受大家的建议。你们猜猜老师怎么会读得这么美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既读又想: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7、老师的优点你们一定都学到了:齐读,相信集体的力量一定比我大。

8、这么美的冰花,昨天傍晚还没有,今天早上有了,小童真幸运,能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们想不想看?老师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现在请听我指挥:闭上眼睛,趴在桌上,集中注意听音乐。

9、播放录音、生想象:天亮了,请大家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睁开眼睛。瞧,看到了什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会惊奇地喊:妈妈,你瞧。

10、出示板书。指图说

11、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12、指导读如:啊!真漂亮。

13、小组合作完成冰花图。要求: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着画,两个学生上黑板画。

14、每组讲画的是什么,采访黑板上的小朋友。

15、每个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开花了,画了有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冰花是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会发出不同的光

16、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

17、师配乐,作解说。

18、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做的?

19、指名回答。

20、课文中的小童和我们一样,爱动脑,会思考。第三段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从哪儿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

1、自渎思考,画下有关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

2、指名回答,齐读。

3、老师告诉大家:冰花形成的原因。大屏幕出示。

4、生读。

5、师读。

6、读两句话,比较,哪句话更喜欢哪句话?

7、我们平时讲话时,也可以把话讲得有意思点。

8、屏幕出示:下雪了,树木、房屋,都盖着厚厚的白雪,怎样把话说得更有意思。

9、小组讨论。

10、指名回答。

四、总结课文。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每到冬天,就能看到千姿百态的冰花,你们想看吗?那就带着你们前往。再读课文,齐读课文,想象冰花的美丽。

五、作业:

问:冰花只开在小童家的玻璃窗上吗?生回答后,师述:当你看到冰花时,你相干些什么?师述:让冰花永远开在小朋友的心里。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篇五】

一、说教材

《曹冲称象》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说学情说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 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说内容过程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分别是:

(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了解秤是不能称大象的。所以称大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复习生字词。教师适时指导朗读。使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辅助动画,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2、播放动画,整体感受曹冲如何称象。

3、分步演示,深入理解课文。

4、按照课件的提示,复述称象过程。

5、独立叙述称象过程。

(四)总结全文,拓展积累

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事要想曹冲那样多动脑。

四、说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切入点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的整合。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故事

任何的一个历史故事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本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遥远,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所以在开课我以大家都很熟悉的秤来导入主题,进而出示大象的图片,大象是否能用秤来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化静为动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把教材比较抽象的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直接导入课题,便于学生很多接受知识。由于学生对于曹冲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出示一幅关于曹操和曹冲的图片,并且简单给孩子们介绍他们。他们生活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曹冲只有七岁。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二)多媒体游戏,复习旧知

二年级的识字是一个重点的内容,但是孩子们往往只是机械的记忆,达不到理想效果。我深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设计了游戏来复习生字,以多媒体游戏为载体,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了孩子兴趣。请看我的教学实录。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精力集中、积极发言,生怕丢掉一个生字,同学们在妙趣横生的摘苹果游戏中复习了生字,使原本枯燥的识字变得富有生命力。达到了复习生字的学习目的。同时又通过谁能赶走大象的游戏,来进行词语填空,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复习旧知。

(三)理解复述,突破难点

二年级的教学仍以朗读作为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这个环节我借助信息教育技术,让孩子们由浅入深的进行朗读学习理解。最初的朗读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直观的印象,所以将课文的重点句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图片出示大象的身子和腿都像什么,训练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重点句单独呈现反复连读语气“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让同学们把疑问的语气充分读出来。学生自读第二段课文,找到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并且理解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同时知道学生读出反驳的语气。

二年级的同学具有初步理解词语的能力,但是要让他们对整个故事进行复述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称象的过程,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动画来帮助大家理解课文。这样能轻松突破教学难点。首先通过学生自读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对曹冲称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抽象的理解。然后通过看动画片的方式,产生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享受,同学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聪明绝顶的曹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过程。为帮助他们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做好铺垫。最后通过再次分步看图提示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乏味化为有声有色的一个过程。这些动画能够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乐于表达。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重点,练习从低年级开始就能有序的说一段话。让学生在一种“现实感”中进行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爱学习、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的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五、说评价与反思

在本课,我运用了静态图片和动态动画结合的方式,针对重难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能突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曹冲称象说课稿第二课时(篇六)

遵循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才”等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交流、看动画、结合课后题等多种手段,根据步骤,用上表示顺序地词语,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实用范文:《ɑ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二


伴着社会工作的不断规范,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方案的重要性,方案范文以一种特殊的优势展现出来,怎样才能写好方案?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范文:《ɑ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第十一课——《ɑo ou iu》的部分,这课用两课时教学,现在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课时是三个复韵母ɑo、ou、iu及它们的四声,并用声母与ɑoou iu组成音节的拼读,课中每个复韵母都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冬天到了,小朋友穿着“棉袄”到泳池边去为游泳比赛呐喊助威,“袄”提示ɑo的读音。第二幅图是海鸥低飞的情景,“鸥”提示ou的读音。第三幅图是小朋友比赛游泳的情景,“游”提示iu的读音。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小学一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几条课时目标:

㈠知识目标

1、学会ɑoou iu三个复韵母,能认清形,读准音,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ɑoou iu的四个声调,能正确读出带调韵母。

3、练习与声母拼读。

㈡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比较熟练地读准ɑoou iu的音,认清它们的形的能力。

2、培养孩子记忆、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㈢德育目标

通过拼读、书写,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目标,我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

1、复习单韵母和三个已学复韵母ɑi ei ui,为学习新的复韵母作铺垫。

2、借助课件指导孩子正确读出ɑo ou iu。并读准读音、认清字形、四声拼读学习。

3、创设情境,练习拼读,在孩子准确掌握ɑo ou iu及四声后,我再带孩子进行复韵母与声母的拼读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首要的目的是练习拼读音节,熟悉复韵母的发音;其次是,扩大孩子词汇量、帮助他们积累词语。正如小语教学指导意见中所说“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积累词语,准确地运用词语,注重在生活中扩大识字量。”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ɑi、ei、ui及六个单韵母的读音。

2、出示课件:冬天,小朋友在游泳场玩耍,海鸥低飞的情境图,并配上复韵母ɑo、ou 、iu,四个单韵母及四声,孩子读完房子打开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焰火。

3、揭示本课要学习的复韵母,板书:11 ɑoou iu

(二)学习ɑo 、ou 、iu

1、看表音图提出ɑoou iu三个复韵母。

⑴第一幅图师: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袄”的音是第三声,读第一声是什么音?(老师打手势引导)出示拼音卡片:ɑo,齐读ɑo。师:为什么说ɑo也是复韵母?注意观察老师读ɑo时的口形变化。师:老师读ɑo时,口形有什么变化?说明:复韵母是两个单韵母组成的,读音时,口形变化要快。看卡片练习读音。(开火车,分组读,教师检查口形)

⑵第二幅图孩子自由交流,ou怎样读?读到时要注意什么?汇报结果,指名孩子读ou音,大家评价,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言,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正视自身缺点并改正。

小结:两个单韵母快读就是复韵母的音。(开火车正音)

⑶第三幅图方法同上学习(略)。

(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上新课时观察老师的口型,师指导发音,并用手势引导,是因为更夸张地把口型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来,孩子更容易看清复韵母的口型变化,掌握发音。)

2、复习ɑo 、ou、 iu三个复韵母,用卡片按顺序和打乱顺序认读。

3、练习读ɑo 、ou 、iu的四声。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师问:谁能读出ɑoou iu的四声?(出示ɑoou iu)出示顺序读四声和打乱顺序读。

4、引导观察、抓住特点、指导书写。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注:第一次制作四线三格不懂拉整齐,请教教)

(板演:边写边讲解,指导孩子正确的书写格式,注重孩子写完之后的反馈,看看有问题再做个别指导。)

5、接龙游戏:出示复韵母ɑo、ou、iu与所学声母相拼,上一个孩子刚读完,下一个孩子快速接上读,看谁读的既快又准。

g t q

出示:d ɑo h ou n iu

m z l

(有趣的游戏既可以巩固孩子对韵母的拼读记忆,又可以提升与声母的相拼练习。)

(三)总结(略)

(四)板书设计。

ɑ——o o——u i——u

āo áo ǎo ào ōu òu ǒu óu īu íu ǐu ìu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玩好动,我将板书设计成了一个可爱的小房子,我想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指导书写时我把学习拼音和培养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实践,书写复韵母时提醒孩子“一家人相亲相爱,要靠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范文优选(1270字)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方案范文,对于方案范文的撰写一般要用到规范性的语言,对于方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考]《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范文优选(127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会认“小、桥、台”3个生字,理解“小桥、流水、垂柳、桃花”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复韵母“ɑo ou iu”的发音。拼读有关音节。了解“iu”的标调。

2.难点:学习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补充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板书:ɑo ou iu

2.听录音读→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

3.读读四声。

(1)自由读→同桌指读。

(2)师任意写“ɑo”的四声,学生读,开火车读。

(3)生标“ou”的四声→纠正→各种方式读。

(4)生标“iu”的四声,注意与“ui”比较,儿歌记忆——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时强调“iu”的声调标在“u”上。

三、归纳总结

四、拓展延伸

iū ,iū ,什么iū ,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 ,iú ,什么iú,鱼儿鱼儿水中游;

iù ,iù ,什么iù ,上下楼梯要靠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出示板书:

1.自己试拼。

2.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3.指名拼读。

4.请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拼。

(二)出示板书:

1.结合三拼音的拼读方法自己亲自实践。

2.同桌小伙伴互相拼读,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3.指名拼读,全班共同学习。拼的不准的学生,请会拼的学生帮助。

4.在练习时可以把音节加上声调如jiào jiǎo qiào qiáo xiǎo xiào……增加拼读的广度。

三、借助插图,认识字词

(一)学习“小桥、流水、垂柳、桃花”

1.在词语中找出“小、桥”2个生字,指名读。

2.“小桥、流水、垂柳、桃花”说一句话。

四、朗读儿歌,体会童趣

出示带拼音的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1.学生自由读一读,找出会认识的字“台”。

2.老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3.齐读儿歌。

五、学写“xiǎo niú”

教师强调书写注意,老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拼读有关音节。了解“iu”的标调。

难点“ao”的发音是难点,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iu”的教学也是难点。发“iu”时,中间有“o”;“iu和“ui”的字形相近,学生容易混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拼音朋友,老师这儿就有几位老朋友很想念大家了。来,小朋友,咱们和它们打个招呼。

出示单韵母卡片a、o、e、i、u、ü。(齐读)

2、谁能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们已经认识的三个复韵母?

出示灯片读(ai 、ei、ui)及四声。

3、出示灯片,认字读词语。

4、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形

1、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

看图说故事。(同桌交流)再欣赏课件里的“欣赏”部分。

2、师板书10 ao ou iu

3、学习发ao ou iu的读音。看课件里的口型读(正音)

4、说说发音规律,编顺口溜(注意“iu和“ui”的字形相近,学生容易混淆。)

5、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

6、读读四声。自由读→同桌指读。

三、游戏

1、猜口型。

2、打电话。

四、休息

五、书写练习

1、说说先写哪个字母,再写哪个字母。

2、示范在四线格里写ao ou iu,要求要*拢;要匀称;写中间。(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在拼音本里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拿笔姿势要正确。

六、音节练习

1、拼读(看课件)

2、出示灯片认读带有ao ou iu的同学姓名。

3、打写给几个音节组词,写句子。

【教后感】

这堂课依据了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民主和谐,师生交往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

六岁的孩子一上一年级,就要学习抽象的汉语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倾心教学情境的设计。如“猜口型”、“打电话”的游戏设计,创设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适时地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融入了拼音的读音复习。

在学习“ao、ou、iu”的读音时,充分利用课件看口型,听读音,尝试读(亲自体验),并以学生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3个新的复韵母。在教学复韵母的四声时,我大胆地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在带着学生学完ao的标调后,让学生尝试ou和iu的标调。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既体现了老师导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互学互评的生生交往。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也注意营造一种强烈的学习的氛围。我把自己当成学生,和他们一块儿学习写字母,让他们帮助老师,评价老师,老师和他们一起争夺红花,仿佛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巩固音节的环节,我注意拼音在生活的运用,把带有ao ou iu的同学姓名出现在灯片上,让出现了姓名的学生感到很光荣,也让学生感到拼音就在他们的生活中。

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情绪很高涨,思维很开放,充分凸现了学生主体性,张显了他们的个性,解放了他们的创造性,把课堂的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

但由于在书写环节中,师生的评价花时稍多,故未能进行扩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打写也未能进行。在今后的教学环节设计时还要注意适时安排。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三)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第十一课——《ɑo ou iu》的部分,这课用两课时教学,现在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课时是三个复韵母ɑo、ou、iu及它们的四声,并用声母与ɑoou iu组成音节的拼读,课中每个复韵母都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冬天到了,小朋友穿着“棉袄”到泳池边去为游泳比赛呐喊助威,“袄”提示ɑo的读音。第二幅图是海鸥低飞的情景,“鸥”提示ou的读音。第三幅图是小朋友比赛游泳的情景,“游”提示iu的读音。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小学一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几条课时目标:

㈠知识目标

1、学会ɑoou iu三个复韵母,能认清形,读准音,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ɑoou iu的四个声调,能正确读出带调韵母。

3、练习与声母拼读。

㈡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比较熟练地读准ɑoou iu的音,认清它们的形的能力。

2、培养孩子记忆、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㈢德育目标

通过拼读、书写,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目标,我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

1、复习单韵母和三个已学复韵母ɑi ei ui,为学习新的复韵母作铺垫。

2、借助课件指导孩子正确读出ɑo ou iu。并读准读音、认清字形、四声拼读学习。

3、创设情境,练习拼读,在孩子准确掌握ɑo ou iu及四声后,我再带孩子进行复韵母与声母的拼读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首要的目的是练习拼读音节,熟悉复韵母的发音;其次是,扩大孩子词汇量、帮助他们积累词语。正如小语教学指导意见中所说“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积累词语,准确地运用词语,注重在生活中扩大识字量。”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ɑi、ei、ui及六个单韵母的读音。

2、出示课件:冬天,小朋友在游泳场玩耍,海鸥低飞的情境图,并配上复韵母ɑo、ou 、iu,四个单韵母及四声,孩子读完房子打开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焰火。

3、揭示本课要学习的复韵母,板书:11 ɑoou iu

(二)学习ɑo 、ou 、iu

1、看表音图提出ɑoou iu三个复韵母。

⑴第一幅图师: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袄”的音是第三声,读第一声是什么音?(老师打手势引导)出示拼音卡片:ɑo,齐读ɑo。师:为什么说ɑo也是复韵母?注意观察老师读ɑo时的口形变化。师:老师读ɑo时,口形有什么变化?说明:复韵母是两个单韵母组成的,读音时,口形变化要快。看卡片练习读音。(开火车,分组读,教师检查口形)

⑵第二幅图孩子自由交流,ou怎样读?读到时要注意什么?汇报结果,指名孩子读ou音,大家评价,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言,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正视自身缺点并改正。

小结:两个单韵母快读就是复韵母的音。(开火车正音)

⑶第三幅图方法同上学习(略)。

(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上新课时观察老师的口型,师指导发音,并用手势引导,是因为更夸张地把口型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来,孩子更容易看清复韵母的口型变化,掌握发音。)

2、复习ɑo 、ou、 iu三个复韵母,用卡片按顺序和打乱顺序认读。

3、练习读ɑo 、ou 、iu的四声。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师问:谁能读出ɑoou iu的四声?(出示ɑoou iu)出示顺序读四声和打乱顺序读。

4、引导观察、抓住特点、指导书写。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注:第一次制作四线三格不懂拉整齐,请教教)

(板演:边写边讲解,指导孩子正确的书写格式,注重孩子写完之后的反馈,看看有问题再做个别指导。)

5、接龙游戏:出示复韵母ɑo、ou、iu与所学声母相拼,上一个孩子刚读完,下一个孩子快速接上读,看谁读的既快又准。

g t q

出示:d ɑo h ou n iu

m z l

(有趣的游戏既可以巩固孩子对韵母的拼读记忆,又可以提升与声母的相拼练习。)

(三)总结(略)

(四)板书设计。

ɑ——o o——u i——u

āo áo ǎo ào ōu òu ǒu óu īu íu ǐu ìu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玩好动,我将板书设计成了一个可爱的小房子,我想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指导书写时我把学习拼音和培养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实践,书写复韵母时提醒孩子“一家人相亲相爱,要靠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活动,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2、参与游戏活动,正确书写“ao ou iu”。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ɑo ou iu”的发音及正确书写。了解“iu”的标调。

教学难点

学会ao ou iu的正确发音。区分“ou”和“o”发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字母卡片;纸制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是火车的声音,谁来了呀?原来是单韵母朋友呀,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单韵母口腔体操吧。

1、复习单韵母a o e i u ü

(1)学生看课件做口腔体操。

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

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

(2)复习标调歌。

a oe i u ü特别爱戴声调小帽,可是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该给谁带呢?为了让他们的帽子不带错,我们要记住标调歌。

有a 标a ,没a 标o e,i u并列标在后。

2、复习复韵母ai ei ui

a o e i u ü这6个单韵母可是神奇的魔法师,瞧,它们变变变,变出三个复韵母。

(1)学生看课件齐读复韵母ai ei ui 的音。

(2)看口型,说一说复韵母ai ei ui 的发音方法。

教师朗读,学生看口型说发音方法。

教师总结:原来读复韵母时要先发前面音,再发后面的音,口型也要相应的变化。

3、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太能干了。为了奖励你们,接下来,老师将带领你们去超市看一看大家爱吃、爱玩的东西。你们想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复韵母ao、ou、iu的音形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超市。超市里的东西按类别摆放得特别整齐。瞧,这是玩具区,这是蔬菜区,这是生活用品区。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区?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玩具区看看吧!

(一)学习复韵母ao的音形及四声

(课件出示玩具区,奥特曼特写。)

1.出示奥特曼的图片,认读ao。

哇,玩具区里的玩具真多呀!这是大家最熟悉的玩具——奥特曼。奥特曼的奥与这个复韵母的读音一样,谁能试着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读这个复韵母?

你们听清楚了?看清楚口形了吗?

老师范读:学生观察。

说说老师的口形怎么变?(先张大,再拢圆)

领读:ao ao ao

指名读,开火车正音,齐读

总结发音方法:先发a来后发o,a 音响长o音轻。嘴巴由大变拢圆,一气呼出ao ao ao。

2.练习ao的四声。

(1)复习标调口诀,为ao标声调。

呀,老师发现,玩具货架边还有这面特殊的旗帜——奥运五环旗呢。谁知道奥运五环的意义?

教师补充:五个环分别代表着五大洲,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州是绿色的。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我们真为祖国感到骄傲啊!

奥运会的“奥”该戴哪顶小帽子呢?可是,帽子要戴在谁头上呢?你怎么知道的?

复习标调口诀,为ao标声调。

(2)练习读ao的四声。

A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B游戏“比耳朵”,巩固ao的四声。

师读带调韵母,生上台指出韵母。 读对了,其余学生拍手齐说“对、对、对”;错了,就举手帮助他,

C儿歌巩固ao的四声朗读。

见到小朋友们那么能干,ao把朋友们也带来了,你们看。

课件出示:图片和带调韵母,每幅图配有相应的带调韵母。出来一幅读一句,最后四幅图同时出现在一个界面上。

āo,āo,老虎一吼āo āo āo上次刘老师说到这个叫声不是特别像老虎,能给最好改,不行的话,就算了, áo,áo,妈妈熬夜真辛苦,

ǎo,ǎo,我有一件新棉袄, ào,ào,奥运健儿了不起。

(二) 学习复韵母ou的音形及四声

(课件出示蔬菜区,莲藕特写。)

1.课件出示蔬菜区和o,复习o的朗读口型。

看着看着,我们就来到了蔬菜区。小朋友们,你们看,调皮的o也跟着我们来了。你能读一读吗?圆圆嘴巴ooo。(注意嘴型)

2.出示莲藕,简单介绍莲藕。

咦,老师在蔬菜区发现了这一截一截的蔬菜,它是什么呀?噢,原来是莲藕呀。莲藕是荷花开过以后在根部长出来的胖乎乎的东西,特别有营养。把“藕”读成一声,就是ou的发音。

3.学习ou的音形。

(1)请学生说一说:ou与o的区别。

教师总结:ou比o多了一个u,那么在读ou的时候,要先发o的音,再发u的音。

(2)注意发音方法,尝试各种朗读。(教师范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发音方法:先发o来后发u,o 音响长u音轻。嘴巴先圆后突出,一气呼出ou ou ou。

(3)“比眼睛”游戏,巩固ou的音形。

师生游戏:教师摆口型,学生举卡片o或者ou。

同桌游戏:照着师生游戏的方法,与同桌玩一玩。

4.练习ou的四声。

(1)请学生指导老师给ou标上声调,并练习朗读。

ou也想带上小帽子,它该带在谁的头上呢?

对啦, 因为有a标a,没a 标oe 。所以声调应该标在o 的头上。

自读——互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复韵母iu的音形及四声。

(课件出示生活用品区,游泳衣特写)

1.由游泳衣引到游泳。

小朋友们,你们看,超市的游泳衣正在促销呢?你们会游泳吗?游泳可是一项好运动,既能强身,关键时刻又能救命。

2.学习iu的音形。

学生尝试发音。

教师范读正音。

发音口诀:小u读成ou,先发i来后发u ,i音轻短u音长,一气呼出iu iu iu.

3.复习标调口诀,练习iu 的四声。

(1)复习标调口诀,练习朗读四声。

看到ao 和ou都带上了声调小帽子,iu也想带帽子,它的小帽带在谁的头上呢?谁来给它戴一戴?(请一生上台演示)

你是根据什么带的 ?是呀,标调口诀中说了,i、u并列标在后。所以该带着u的头上。各种形式地朗读。互读——开火车读。

(2)“比嘴巴”的游戏,巩固四声朗读。

出示图片和文字(大拇指表优秀、游泳、朋友、右手),教师说前面部分,学生举相应的卡片说后面部分。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优秀优秀 iū ,iū ,iū; 游泳游泳 iú ,iú ,iú ;

朋友朋友 iǔ, iǔ, iǔ; 右手右手 iù, iù ,iù 。

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很快认识了三个复韵母,他们是——ao ou iu。

三、巩固并书写ao ou iu 的音形

1.认读四种动物的名字。

(1)我们去超市看了那么多好吃、好玩的商品,这事被几个小动物知道了。瞧,它们迫不及待地来了。

出示:xiǎo māo xiǎo gǒu xiǎo niú xiǎo mǎ

小猫 小狗 小牛 小马

谁能来叫一叫它们名字?个别读;齐读。

(2)这些动物的名字可真有趣,里面藏了好多今天我们学的复韵母朋友,你能找到吗?

2.学习句子:谁爱吃什么。

小动物想在超市里找到它们爱吃的食物,它们爱吃什么呢?

(1)个别说。

(2)出示句子。朗读。 Xiǎo māo ài chī yú

小 猫 爱 吃 鱼。

Xiǎo gǒu ài chī ròu

小 狗 爱 吃 肉。

Xiǎo mǎ hé xiǎo niú ài chī cǎo

小 马 和 小 牛 爱 吃 草。

(3)情感朗读:谁能为这些动物送上它们爱吃的?学生贴相应的图片和字。

这些动物都有了爱吃的食物,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我也特别高兴,听我来读一读。师示范读。

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3.情境书写。

小朋友们,小动物有了爱吃的食物,它们可高兴了。那么,超市里有你们爱吃的食物吗?个别说。

看看这些食物你们爱吃吗?老师好像都喜欢吃,我特别喜欢吃……(出示图片:面包、蛋糕、肉松、牛奶)

咦,这些拼音中少了一些韵母朋友,你能写出来吗?要写好这些朋友,我们还得仔细观察,

A.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靠拢、居中、匀称;基本在中格。a 和u的最后一笔。)

B.教师示范写,学生观察。

C.学生书写。

D.教师评议,学生修改。

四、游戏巩固,小结全课

超市经理看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要给我们送礼物呢!

1.复习巩固aoou iu 的四声。

(出示教具:纸做的红苹果上写着带调的复韵母。

游戏要求:学生认读音节。说对了,小朋友说:对对对,苹果送给你;假如不对,就说:苹果还没熟,好好加把油。)

(1)请学生朗读,对的奖励一个红苹果。

(2)苹果送完之后,请拿到苹果的小朋友教大家读一读上面的韵母。

小朋友们真能干,很快认识了三个复韵母。下节课还有动物朋友也会来超市跟我们一起学习。下课。

板书:ao ou iu

小猫 鱼

小狗 爱吃 肉

小马和小牛 草

卢丹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五)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声母。

2.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续。

4.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5.了解关于小动物的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教学难点:

认识8个生字;培养学生礼貌习惯养成。

教学准备:

卡片、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韵母。

1.师:小朋友们,我们以前认识的字母娃娃ao ou iu今天又来我们班做客了(教师出示字母卡片),你会读吗?指生读──全班齐读。

2.给他们标上四声你还能读吗?(卡片出示ao ou iu的四声),开火车读。

二、拼读音节,说话训练。

1.小朋友们真能干,听说呀森林爷爷要过生日了,他邀请了许多的动物,你们看,他们都是谁呀?

出示音节:māo抽生读—齐读

gǒu抽生读—齐读

niú抽生读—齐读

2.小马也来了。(直接出示马)

3.小动物们到森林爷爷家来吃饭了,森林爷爷不知道他们爱吃什么,你们最聪明了,谁来说说它们最爱吃什么?

(小马爱吃草,小牛也爱吃草,就可以说小马和小牛都爱吃草。)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三、学习句子。

1.请小朋友翻到课文29页,这里面就有写小猫、小狗、小马和小牛爱吃什么的一段话。请小朋友自己拼拼音读一读每个句子。

2.小朋友真棒,都手指着,眼睛看着认真的读。现在请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3.老师把书上的句子打在了大屏幕上。

课件出示句子:

Xiǎo māo ài chī yú

小 猫 爱 吃 鱼。

Xiǎo gǒu ài chī ròu

小 狗 爱 吃 肉。

Xiǎo mǎ hé xiǎo niú ài chī cǎo

小 马 和 小 牛 爱 吃 草。

A.谁来把“小猫爱吃鱼。”这句话拼读一下?──齐读

B.谁来读读小狗爱吃什么?──齐读

C.最后一句比较长,谁能把它读好?──齐读

4.要是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谁还会读?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男女读。

5.看,谁没了?小朋友还会读吗?去掉拼音读。

课件出示:māo gǒu ròu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指名读──齐读。

7.这回小猫吃到了味道鲜美的鱼,小狗吃到了香喷喷的肉,小马和小牛在青青的草地上吃嫩嫩的草。看到它们吃得这么津津有味,你们高兴吗?那就再高兴地读读这几句话。师范读──学生读。

8.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爱吃什么吗?(小羊爱吃草,熊猫爱吃竹叶,小白兔爱吃萝卜和青菜,小鸟爱吃虫子……)。

9.说得真不错,你们了解的动物知识真多。我们再一起美美的读读这些句子吧。

四、学习生字。

1.如果我把生字朋友请下来,让他们单独站在你面前,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2.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生字,请拿出笔来,在文中圈出来,并试着拼一拼。

3.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吗?

4.出示卡片。按顺序指名领读生字──生跟读,师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5.打乱顺序读。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小结: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些字,(出示图片)看看图片的哪些字是我们这节课才学过的?你们看,汉字朋友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见到它们的时候,别忘了跟它们打个招呼。

五、学习儿歌。

1.小朋友,看大家学的这么开心,公鸡也来和我们打招呼呢?(出示公鸡图)

2.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大屏幕出示儿歌)来读一读这首儿歌,答案就藏在儿歌里面呢!(生读)

3.儿歌中的红色音节你会拼吗?

课件出示儿歌中的红色音节:yǒu mào jiù hǎo xiào

指名读带读。

4.谁会读整首儿歌?指名读。你是怎么学会的?(爸妈教的,自己多读拼音学会的……)学好拼音的用处真大呀,可以帮助我们读书识字呢。

5.有多少小朋友会读这首儿歌?都会读了,真好,能当小老师读吗?

6.自由练读──指生读、评读──齐读。

7.小朋友,现在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这只大公鸡这么有礼貌,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好)

①出示“hǎo好”。齐读2遍。

8.大公鸡有礼貌,见了太阳就问好,太阳公公高兴极了,让我们再一起美美的读读吧!

9.我们站起来,加上自己的动作读读吧!

10.拓展:大公鸡有礼貌,你是有礼貌的孩子吗?(学学有礼貌的大公鸡向我问声好)真是有礼貌的孩子!

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用语呢?(请、你好、谢谢、对不起)真不错,我希望在平时处处都能使用文明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六、小结:

孩子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汇报)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六】

教学要求

1会正确认读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会正确书写飞、马、鸟。

认识新笔画竖折折勾和4个新偏旁三撇儿、反犬旁、小字头、宝盖头。

2初步感知课文,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说“影子”

1、 师:孩子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它像一条小黑狗,跟着主人到处走,太阳在前它在后,太阳在左它在右。(影子)对,孩子们真聪明,刚才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在阳光下活动时,那一会儿在地上,一会儿在墙 上,黑黑的就是——影子。 (正音:影yǐng子)

2、 说“玩影子之趣”。(把你在操场上看到的、玩后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有个小朋友,他也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师背诵课文。哪句话你觉得很有趣?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随机正音:常常(cháng)、跟(gēn)着(zhe)、朋(péng)等

2、比比谁读得正确、读得好。

3、试读课文。(读通、读准确)

4、理清脉络:孩子们再读读课文,这首儿歌有几节?每一节写的是哪一幅图的内容?

5、再读课文。(读流利)

三、 巩固字词

1、词语

大屏幕显示:影子、前后、常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比比谁交得太阳宝宝朋友多。

2、 分开词语,开火车认读生字。

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3、 偏旁显红,看看哪些字的偏旁,你已经认识了。

4、 学习新偏旁:三撇儿、反犬旁、小字头、宝盖头。

5、 找偏旁游戏

将字的偏旁和字分开,进行组合游戏。

四、 课间操

拍手歌:师:我们大家来拍手,上面拍拍。

生:下面拍拍。

师:前面拍拍。

生:后面拍拍。

……

五、 小组认字比赛

以五人为一单位,拿出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卡片,围成一圈,让圈中间的同学介绍手中的字。

如: 我的前面是马字,一匹马的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飞字,飞机的飞;我的右面是鸟字,啄木鸟的鸟。……

如果有说错的小组成员可及时纠正,比比谁说得又快又对。

六、 写字练习

1、教学新笔画竖折折钩。

2、学生根据书上的笔顺自学“飞、马、鸟”笔顺。

3、交流自学成果,并做小老师提醒小朋友哪些地方不要写错。

《ao ou iu》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七】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时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个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谜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影子。

2.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5课《影子》。

板书:影子。齐读。

二、自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文中的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认真读课文。

2.师: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新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

(1)齐读卡片。

(2)去拼音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男女学生比赛读。

3.师:生字朋友我们都熟识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看图学文

1.学习第一节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课文1”。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

提示:太阳、小男孩、影子、路、草、树

(2)师:想一想,小男孩在干什么?

提示:他在对着太阳走,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3)师:要是小男孩背对着太阳走呢?学生回答。

(4)师:再看看小男孩的表情怎样?

提示:好像在和影子做游戏,很高兴的样子。

(5)师:这一节告诉我们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常常跟在我们身边,是那么调皮,又是那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吗?那我们该怎样读第一节呢?自己练习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 师:请同学们用同样轻松愉快的语气自由读第二小节。生读。

(2)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课文2”。

(3) 师:为什么说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有这样的一位好朋友,你开心吗?生答。

提示:因为影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3.通读全文,指导背诵

(1)观察图上小男孩的表情,自由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2)加上动作表演背诵课文。

写作示范: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5篇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已经慢慢开始接触了方案范文,方案范文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何才能写好方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写作示范: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5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篇一)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 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flsh动画、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

4.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6.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

7.创设实践情境: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 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篇二】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孩子们走出学校,走入社区,亲身调查有关小食品的情况,促进学生对小食品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当主人,自己想办法从多种渠道去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来他们比教师知道的还多,因此我在活动过程中的身份是学生的伙伴、参谋。学生在活动中完全是自主的,他们根据本专题活动的要求设计活动计划,自主地进行调查、采访;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PPT、WORD文档、手抄报……

古人云:“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可见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文明社会,学会与人合作更是现代人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合作能将个人的孤军奋斗转化为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们分工合作,共享成果,本次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学生们自由组合,分成了六个小组,并选出了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再定出活动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因为我班的学生小组活动能力强,所以这些环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驾轻就熟。

资源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资源准备,所以我带领学生们拟订好外出调查、采访、拍照等方法来收集资源,学生的学习激情已被点燃了,他们恨不得马上就行动起来。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要突破教室,要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独特的体验。学生很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于是他们将自己辛苦了解到的资料整理、,制作成精美的电子作品,与同学们分享。

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篇三)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为此,我设计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重点难点:

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及歌曲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环境激发,引发主题。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 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幼儿自由发言。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幼儿自由坐)

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

(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提问: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3、歌曲叫什么名字?

(二)打节拍感受音乐旋律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

四、讨论谈话。

1、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表演)

2、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反复强调)

3、对比两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体,分组)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或换角色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手拿树叶)

七、主题升华讨论: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联想。可以做创编替换练习。

八、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九、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或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植物变化与奥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情感与兴趣。

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辅导员老师们:

大家好!

一、活动主题:

我是xx学校的大队辅导员何xx,我说课的主题是“向谁翘起大拇指”,授课中队是二4中队。

二、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队员认识到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

2、寻找身边的学习榜样,为他们翘起我们的大拇指。

3、对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客观的评判自己。

4、让队员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程重点

通过活动在队员中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课程难点

让队员积极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前准备:

1、准备好测试题、视频

2、提前编排“短剧表演”

3、课前了解队员的学习情况。

六、活动环节:

(一)、(中队长主持)三级汇报:

(二)、出少年先锋队中队旗(奏出旗曲)

(三)、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1、短剧表演:放学回家

情境1

小刚:“妈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好吗?”

小刚:“好!我在班上数学测验得了第一呢。”

妈妈:“不错!妈妈很高兴。”

小刚:“现在我去做作业了。”

小刚走到书房,开始做作业。他把今天语文老师教的课文复习一遍,找出生字,翻阅字典,非常认真。不一会他的作业全做完了。

情境2

小强:“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情况怎样?”

小强:“妈,先别问学校的事,我想吃东西。”

(边说边往厨房走,打开冰箱,吃饼干,喝汽水。)

妈妈:“你看你,一回家就回家只想到吃,快去做作业,等会儿就可以吃饭了。”

小强:“好了好了,我就去做作业。”

小强拿起饼干、汽水走到书房,他一边吃,一边做作业。过了一会儿,他嚷起来:“妈,这个生字我不认得,快来帮我。”见妈妈没有来,小强就东看西玩,既不专心学习,也不自己查字典。

2、队员讨论:

(1)、你喜欢谁?为什么?

(2)、像小刚这样的行为,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小强这样的行为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害处?

(3)、我们应该向谁翘起大拇指呢?

这个环节,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情景表演,让队员们在轻松、愉悦、贴切的事例中对比,在激烈的讨论中辨别小强和小刚的学习习惯谁好谁不好。

3、观看课堂实录、寻找身边的学习榜样

(1)、观看课堂实录

课堂上我们的学习情况如何呢,让我们走进自己的课堂去看一看。

(2)、夸夸身边的好队员。

这个环节,展示了平日里上课和上公开展示课的视频片段,让队员走进自己的课堂,站在观看者的角度真实的评判,找出身边的学习模范。

4、心理小测试:实话实说

在学习上你是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心理小测试。(课件展示,队员独立完成测试题)

测试也是队员喜欢的一个活动形式,同时也能让队员们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表现情况。对自己有一个真实的评价。

5、“智慧树上表决心”

1、展示队员们制作的智慧树,

2、队员在叶片上写好自己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一起装扮智慧树。集体加油表决心。

6、辅导员和队员互动

辅导员:我将为谁翘起大拇指

队 员:为我翘起大拇指

通过在智慧树上表决心这个环节,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让队员们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并有决心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五)辅导员带领队员呼号。

(六)、退队旗

(七)、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效果:

本节少先队活动课有别于我们的语数等科目,做到了用少先队组织的魅力吸引队员,让队员喜欢上这样的课,其次,让队员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再次,激发了队员的学习兴趣,锻炼了队干部的协调、组织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就是课堂实录的视频有些短、涉及的优秀队员有局限。

以上就是我的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内容,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最新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来了,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感知各种植物在春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硬板纸上有一张白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气候有什么变化?

2、师:春天来了,你知道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下面,我们带上纸板一起到户外,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春天的植物"

二、引导小学生到户外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师:请小朋友在指定范围内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小学生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①观察大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春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小学生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②师:请小朋友观察树皮?猜一猜,树皮有什么作用?

③观察小草: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春天的小草怎么样了?小草是什么颜色的?

4、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回活动室后组织交流。

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春天来了,植物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2课件] 《观潮》说课稿模板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由于需要展开一个项目,我们或多或少都应该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妥善无误,好的方案都有哪些内容?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课件] 《观潮》说课稿模板》,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四年级语文。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四上教材:

先来说说教材。今年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第一次采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都知道,部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阅读、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因此,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应该尽量透过课文,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加大学生的古诗词教学。

在这一册教材中,共有八个单元。内容涉及自然奇观、中外童话、观察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人间真情、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等。《观潮》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奇观”,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4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组成。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后的习作是: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因此,我们在整个单元的授课中,要在每篇文章教学中渗透写景作文的教学,同时也要引入类似写景文章的学习和写景古诗词的积累。

2.《观潮》这篇课文: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文章从“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个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雄奇的景色。

(二)学情分析

下面是学情分析,简单讲讲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因此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其次,由于这一课生字词较多,而且又是开学第一课,学生可能还不能马上进入状态,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会在字词意思的学习上多花点时间,同时也要求学在上这一课之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包括:读课文、认识生字、查找字词意思等。

(三)教学目标

结合小学课标要求、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观潮》这篇课文我将设计两个课时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会认绿线格内的12个生字,理解“笼罩”、“逐渐”等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读懂文章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作的;

3.学习第一小节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5.通过观潮人的描写学习,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尝试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学习,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感受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难点:1.边读边想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二、教学策略

(一)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通过文字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观”。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呢?

1.教学中,我将使用朗读法,即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老师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进行朗诵。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使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真实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二)学法

1.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首先,课前预习一定要学生单独完成。其次,在上课过程中要通过多提问学生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写景的作文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程导入、详细教学内容、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教学板书六环节。

(二)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预习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词圈出来,并尝试通过查字典解决。

3.“——?”用问号划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课注意听。

(三)课程导入

1.在黑板上书写“观潮”二字,并分别询问学生“观”是什么意思,“潮”是指哪里的潮?然后引出钱塘江大潮。

2.顺势列举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的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诗句。

比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

3.本文作者是如何赞美钱塘江大潮的?文中有一句话,请学生找出来。从而引出全文主旨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板书:天下奇观。

5.那究竟何种景象能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又是如何来写天下奇观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四)教学内容

1.生字词学习。

教师指名读,并相机正音。

2.将这些词语放进文章的句子中,再让学生开火车读。

3.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句子分别是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这些景象,你一定有印象深刻的画面,指名让学生分小节进行朗读。

第一段学习:主要掌握写景文开头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4.再回到文章第一段:读一读、品一品第一段这样的开头,好吗?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读,同学之间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回答:这样的开头言简意赅、点明中心、深入人心、读来简短有力。

5.引申到写景作文:其实很多经典的写景文章,都喜欢使用这样的开头。

比如:我们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的第十八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句就是“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接下来,课文就描写西沙群岛如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如何可爱。

再比如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黄果树瀑布》,第一句就是“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今后我们在写景时,也可以用这种干净有力的开篇。

综上,作者开篇点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他先写了潮来前,再写潮来时,最后写潮来后。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变化。(此时板书)

第二段学习:找关键词,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1.默读第二段,画出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除了写潮来前的平静,还写了什么?

3.结合第二段每一句话,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赏析。

第三、第四段学习:

1.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在朗读前关注文中的小泡泡。引出这两段的阅读要关注两点:样子和声音。

2.谈谈读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感受。

3.利用表格,让学生整理第三、第四段时间、地点、潮声的变化,潮形的变化来感受潮水浪潮扑过来之快、潮声之响、潮形之壮阔。

时间、地点潮声的变化潮形的变化

午后一点左右,远处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东边响声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很快,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两丈多高的水墙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4.引导学生欣赏欣赏第三、第四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顺势引导学生看着表格进行背诵。

第五段学习:

1.朗读第五自然段,提问学生还有哪些词用得好。引导学生关注“还在”、“依旧”“好久”“已经”等词。赏析他们的妙处。

2.呼应首段,难怪作者会写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学习侧面描写——观潮人。

1.提问学生作为天下奇观,作者观到的仅仅是潮吗?还观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2.提问学生为何需要侧面描写,从而引出侧面描写的作文。

3.再一次呼应首段,这么多人看,就是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为被称为天下奇观。”

(五)课堂小结

1.提问学生“写景文章应该如何读?”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提问学生以后如何写写景文,从而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第一段开门见山、修辞手法、侧面描写。

(六)课后拓展

结合自己暑假的经历,模仿这篇文章的写作方式,写一篇写景文。

(七)教学板书

1.观潮

潮来前——平静

天下奇观——潮来时——汹涌澎湃

潮过后——余波未平

四、教学反思:

1.由于不了解学生学情,因此,很多教学引导布置能否顺利进行。

2.学完这篇文章,练笔是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因此要妥善安排好授课时间。

3.第一次与学生磨合,一定要抓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在课程中利用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新精选:《观潮》说课稿怎么写七篇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对于上级领导委派的任务,我们要对其做好万全之策,每一个方案的实施都有它的意义,是否有可以参考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精选:《观潮》说课稿怎么写七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观潮》说课稿(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辽宁师范大学营口教学区09小学教育一班24号贺鸿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潮》。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理论依据、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观潮》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本,本单元共四篇课文,分别是《观潮》、《雅鲁藏布大峡山》、《鸟的天堂》、《火烧云》都是展现大自然的神奇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本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课文结构清晰,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超过后的顺序以及大潮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介绍了观潮人数之多,从侧面表现了大潮的奇观,选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们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之情,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了四年级学生教学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2、3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实际来理解体会字词的含义。

感受大自然壮观,受大自然美丽熏陶,能把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结合教学目标,我计划用2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是让同学们学会生字生词,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继续学习课文,理解作者描写观潮的写作手法,真切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今天重点讲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及教学特点,我拟定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抓重点词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过程和方法: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大潮来时”的内容为课文学习重点部分,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

心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表达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领悟是突破难点关键。

二、 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体会大潮来时的宏伟景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品味,更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 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合作交流法和自主探究法,便学生在自主能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清顺序

上节课,我们读了《观潮》一文,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按着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从整体入手来把握课文的思路和观潮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自主读书,感受奇观

交流学习方法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读这篇文章,感悟大潮的壮观(学说出自己喜欢的读法,教师也说出自己的读书方法,供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导探索,让学生对比分析,自由质疑情景而探索,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阔、更活跃的探究平台,不断专研,最终形成积极探究的心里想法(江面平静) 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天下奇观”的意思,区别“观潮”的观与天下奇观的观的不同意思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江面平静,观潮人多

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想象人们观潮的热闹场面,体会作者多的手法

设计意图: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才会引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更像一位专业的主持人

(二)、品读重点领悟奇观

看录像,初感奇观

潮来时是怎样壮观的景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钱塘江大潮,让我们边看边想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调动其情趣。(天下奇观声音形状由远及近)

感情朗读 感受奇观,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字里行进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学习结尾段,引导学生通过“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体会潮过后水势之大的奇观(恢复平静(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三)、总结课文、归纳升华

江潮景美,作者文更美,为什么作者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四)、课外延伸,积累运用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处自己喜欢的风景。

五、说板书设计:

观潮

观潮之前 江面平静

观潮之时(天下奇观) 声音形状(远近)

观潮之后 恢复平静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六、说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依照本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在教学中做到“以读代讲”,“从读而悟”,因此,我主要采用了

情景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渗透了思想教育。

《观潮》说课稿(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潮来时的奇特景象。

3.背诵3、4自然段,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感受潮来时奇特壮观的景象,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去钱塘江边观观潮,齐读课题《观潮》。

2.钱塘江就在我们浙江省,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总有很多人慕名来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4.课文已经预习过了,请拿出练习纸,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王老师听说( )班的孩子写字写得特漂亮,我来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笼罩、薄雾、沸腾、横贯江面、依旧、恢复)

5.反馈:都写对了吗?检查一下,把写错的马上订正在边上。这位同学的字也写得十分工整漂亮。

二、整体感知

1.好,把练习纸放在一边。现在老师再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去钱塘江边观潮。看,课题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呢!)

(时间顺序)

那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你怎么知道的?(你在预习的时候关注了课后习题,可真会学习!)

2.作者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时间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三、研读3、4自然段,感受“奇”

1.这三个部分,哪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潮来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潮来时的景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潮来时的景象?(3、4自然段)

2.默读3、4自然段,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呢?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预设:(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哪里能让你感受到奇?

犹如,这是个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我们来看一看,比喻得多形象啊!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还有谁找到了这个句子?从“浩浩荡荡”中体会气势大

“山崩地裂”山崩塌了,地也裂开了,这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啊!请你读一读。

指导朗读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你为什么找到了这个句子?(因为响声越来越大,响声越来越大,就说明潮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请你读一读这个句子。

这句话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受到大潮的奇特壮观?

“一条白线”,请看,这就是著名的一线潮。出示图片。看了之后你又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吧!

指导朗读: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指导朗读:

师: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生:激动。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师:一丈约3.33米,两丈相当于两层楼房那么高呢!多么奇特,多么壮观啊!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吧!

(5)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你为什么找到这个句子?

师:作者把大潮的声音比作什么?

生:闷雷滚动。

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男生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3.这两个自然段学完了,现在你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在描写潮水的变化的吗?是的,作者就是从声音、形状、颜色三个方面写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的。

四、体会顺序,背诵3、4段

1.刚才我们再学习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是。不小心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2.填一填。我们班哪位同学读书特别棒,我请他来填一填,读一读。

出示: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观察一下括号里的词,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从远到近)

4.作者不仅按照时间顺序写清楚了观潮的整个过程,还运用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把潮来时的奇特壮观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5.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钱江潮!(播放视频,教师解说)

6.欣赏完了,你想说什么?

7.从古至今,有很多人被他的奇特壮观所折服。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人苏轼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

五百多年前,王在晋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

8.让我们把这种种的感叹,再化为优美的文字,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齐读、背诵)

9.同学们真能干,才读了几遍就会背了呢!

五、结课

1.写话:你们知道吗?海宁市一直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要求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列为世界遗产。为了帮助钱塘江大潮提升知名度,我们来给钱塘江大潮写写广告语吧!

2.交流。生在练习纸上写广告语

师:可以交流了吗?谁来把你的广告语与我们分享

生:八月十八钱江潮,壮观天下谁不知

师:有个词语叫“知晓”晓也是知的意思,建议你把知改为晓,你读读

生:

师:读起来押韵,就更朗朗上口了。

(通过改字,使表达效果更好。指向运用语言)

生:此潮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

师:你真了不起,活用古诗词的句子,写出了这么有水平的广告语。

生:你若不观钱江潮,枉在人间走一趟。

师:建议把趟改为遭,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押韵

生:钱江大潮,让心潮和浪潮一同起伏!

师:多好的广告语呀,如果你能读好,就更好了

生:

(指向朗读指导)

师:多么精彩的广告语呀!真是神来之笔。

3.小结: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奇特壮观,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和潮头过后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观潮》说课稿(篇三)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四年级语文。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四上教材:

先来说说教材。今年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第一次采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都知道,部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阅读、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因此,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应该尽量透过课文,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加大学生的古诗词教学。

在这一册教材中,共有八个单元。内容涉及自然奇观、中外童话、观察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人间真情、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等。《观潮》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奇观”,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4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组成。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后的习作是: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因此,我们在整个单元的授课中,要在每篇文章教学中渗透写景作文的教学,同时也要引入类似写景文章的学习和写景古诗词的积累。

2.《观潮》这篇课文: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文章从“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个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雄奇的景色。

(二)学情分析

下面是学情分析,简单讲讲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因此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其次,由于这一课生字词较多,而且又是开学第一课,学生可能还不能马上进入状态,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会在字词意思的学习上多花点时间,同时也要求学在上这一课之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包括:读课文、认识生字、查找字词意思等。

(三)教学目标

结合小学课标要求、新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观潮》这篇课文我将设计两个课时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会认绿线格内的12个生字,理解“笼罩”、“逐渐”等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读懂文章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作的;

3.学习第一小节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5.通过观潮人的描写学习,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尝试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学习,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感受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难点:1.边读边想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涌来之时的雄伟壮观。

二、教学策略

(一)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通过文字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奇观”。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呢?

1.教学中,我将使用朗读法,即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老师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进行朗诵。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使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真实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二)学法

1.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首先,课前预习一定要学生单独完成。其次,在上课过程中要通过多提问学生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写景的作文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程导入、详细教学内容、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教学板书六环节。

(二)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预习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词圈出来,并尝试通过查字典解决。

3.“——?”用问号划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课注意听。

(三)课程导入

1.在黑板上书写“观潮”二字,并分别询问学生“观”是什么意思,“潮”是指哪里的潮?然后引出钱塘江大潮。

2.顺势列举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的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诗句。

比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

3.本文作者是如何赞美钱塘江大潮的?文中有一句话,请学生找出来。从而引出全文主旨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板书:天下奇观。

5.那究竟何种景象能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又是如何来写天下奇观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四)教学内容

1.生字词学习。

教师指名读,并相机正音。

2.将这些词语放进文章的句子中,再让学生开火车读。

3.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句子分别是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这些景象,你一定有印象深刻的画面,指名让学生分小节进行朗读。

第一段学习:主要掌握写景文开头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4.再回到文章第一段:读一读、品一品第一段这样的开头,好吗?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读,同学之间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回答:这样的开头言简意赅、点明中心、深入人心、读来简短有力。

5.引申到写景作文:其实很多经典的写景文章,都喜欢使用这样的开头。

比如:我们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的第十八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句就是“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接下来,课文就描写西沙群岛如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如何可爱。

再比如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黄果树瀑布》,第一句就是“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今后我们在写景时,也可以用这种干净有力的开篇。

综上,作者开篇点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他先写了潮来前,再写潮来时,最后写潮来后。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变化。(此时板书)

第二段学习:找关键词,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1.默读第二段,画出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除了写潮来前的平静,还写了什么?

3.结合第二段每一句话,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赏析。

第三、第四段学习:

1.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在朗读前关注文中的小泡泡。引出这两段的阅读要关注两点:样子和声音。

2.谈谈读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感受。

3.利用表格,让学生整理第三、第四段时间、地点、潮声的变化,潮形的变化来感受潮水浪潮扑过来之快、潮声之响、潮形之壮阔。

时间、地点潮声的变化潮形的变化

午后一点左右,远处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东边响声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很快,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两丈多高的水墙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4.引导学生欣赏欣赏第三、第四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顺势引导学生看着表格进行背诵。

第五段学习:

1.朗读第五自然段,提问学生还有哪些词用得好。引导学生关注“还在”、“依旧”“好久”“已经”等词。赏析他们的妙处。

2.呼应首段,难怪作者会写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学习侧面描写——观潮人。

1.提问学生作为天下奇观,作者观到的仅仅是潮吗?还观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2.提问学生为何需要侧面描写,从而引出侧面描写的作文。

3.再一次呼应首段,这么多人看,就是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为被称为天下奇观。”

(五)课堂小结

1.提问学生“写景文章应该如何读?”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提问学生以后如何写写景文,从而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第一段开门见山、修辞手法、侧面描写。

(六)课后拓展

结合自己暑假的经历,模仿这篇文章的写作方式,写一篇写景文。

(七)教学板书

1.观潮

潮来前——平静

天下奇观——潮来时——汹涌澎湃

潮过后——余波未平

四、教学反思:

1.由于不了解学生学情,因此,很多教学引导布置能否顺利进行。

2.学完这篇文章,练笔是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因此要妥善安排好授课时间。

3.第一次与学生磨合,一定要抓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在课程中利用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观潮》说课稿(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宋代周密的《观潮》

我按以下五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首先,我说教学分析。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观潮》是山水游记的佳作,南宋文学家周密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展现在读者面前。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成功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2、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学生对文言知识和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基本句式,能运用已学知识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②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③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多修辞、多侧面摹状的写景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提供句式,教给学生赏析优美词句的方法。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钱塘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本文形象逼真的描写方法。

《观潮》说课稿(篇五)

[说教材]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神奇的大自然”,要求学生在一边读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方法。《观潮》的写作思路清晰,通过生动的语言以及富有层次的写作顺序,对“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进行细致地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和有条理的描述一处景物。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若隐若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说教法与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生活经验有限,对稳重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地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开始我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通过图片、音乐、影像等艺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观潮情境,把学生带到真是的情境中去,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将阅读时间交给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感悟,通过朗读感悟法,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在师生和生生的互相探讨中实现教学目标。

[说教学流程] 最后,我来谈谈我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 多媒体导入,揭示课题

1. 播放潮水涨潮的声音:请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身处江边,感受潮水来时的景象,说一说你的体会。

2. 多媒体介绍钱塘江、钱塘江大潮:钱塘江的大潮更是一绝,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一下?

3.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观潮》,跟着作者到钱塘江边感受江潮的壮观(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生互读,教师指导,注意多音字“闷(men)雷、薄(bo)雾、风号(hao)浪吼(hou)、涨(zhang)

潮、颤(chan)动”

2. 整体感知

(1) 说一说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八月十八,海宁盐官

(2) 钱江大潮——天下奇观:这个“观”和“观潮”的“观”有什么区别?天下奇观 观:景物,即天下罕见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观潮 观:

观看

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为什么说钱塘江是天下奇观:读2-5自然段,试着分段,说说你是怎么分的?2-潮来前,3-4潮来时,5潮头过后

2. 读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来说说江面此时的特点和人们的心情,还有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板书 江面:平静;人们:等

着盼着)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声音轻,语速慢)

3. 读第三自然段:此时江面的特点和人们的心情(板书 远处:江面 风平浪静 人们 人名声鼎沸 近处: 一条白线 沸腾起来)

5.读第四自然段:此时江面的特点和人们的心情(板书 江面 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 )人们(同学自己想象,并说明理由)

6.小结,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作者配合着人们的反映,由远及近得描写江面的变化。

7.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江面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仔细品读,你有什么感受?心情又如何?

请带着恰当的心情再读一次课文

五、拓展活动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象?请在课后去搜集一些资料,跟其他同学分享一下你所感受到的视觉盛宴吧!下节课交流。

《观潮》说课稿(篇六)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六组的第22课《观潮》。

《观潮》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内容绘声绘色绘形地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从远到近,写得有序。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写得直观形象。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作者观察用心,叙述有序,从声音、气势、形态几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又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这篇课文的选篇意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继续练习抓住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鉴于上述对教材的初步分析,根据四年级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体会课后题3两处比喻的好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

由于本组既是继第五组《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项目,又是第七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过渡,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课文描述的景象学生很难见到,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四、教法、学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我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一原则,坚持导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导读中分析、综合、比较,在分析、综合、比较中导读,以读代讲,寓讲于读,使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索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取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学生对大潮缺乏感性认识,给学习课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巧用课本照片、挂图、影视资料等,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场面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实在、有序、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紧扣文题,质疑问题;读、找、议,培养自学能力;有机地运用教学插图,挂图等强化感性认识;反复训练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熟读成诵,积累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动机

上课开始,我先用一段饱含激情的话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观赏过潮水吗?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国钱塘江大潮那样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绝的,却不多见。你们想不想也去见识见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去感受感受江潮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象呢?”然后指导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课文。让大潮的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等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最后叫同学们打开课本看描绘大潮雄奇的插图。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陶醉于大潮奇特的境界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抓住文眼,整体教学,体会感情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观奇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首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思考题: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观潮的,作者抓住了什么来体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2、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小组讨论,再填表(在小黑板上出示表格:填出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景物)。由于引入新课时,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兴致勃勃地通过读、划、议,明白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些词语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插图之后,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从潮水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的景象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三〉指导朗读,感受景象,深化感情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感情,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我指导学生们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比赛读、表演读等,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然后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品文析句,理解课文,学习表达

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赏竟悟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在教学“白线向我们移来”那段时,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大潮形态和声音的句子,并要求他们说说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从近处观察钱塘江大潮时,所听到的声音和所看到的景象,充分体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这样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表达方法。

〈五〉总结全文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把教师的“一人言”小结变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小结”。要求学生把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或最想说的话讲给大家听(指导从写作、词句、思想等方面来考虑)。这样形式独特新颖,能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本人根据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总结,设计了以上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又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效果很好。

《观潮》说课稿(篇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板块进行说课。

说教材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 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边读书边想像,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篇幅不长,但“天下奇观”的景象极为少见,因此,我将借助电教手段(录相、录像等)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宏伟的气势,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会文——入境——动心——吐情”

1.导课

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课,课题是什么?观潮)“观”是什么意思?“观潮”是干什么?回忆上节学习内容,本课是写作者在哪儿观什么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天下奇观)“天下奇观”四个字说明了什么?这个称号何时有的?从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来”一词)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这天下奇观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

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大纲对四年级阅读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即培养学生理解题目的能力,懂得题和文的关系,养成读文先读题的习惯,学会以题目为线索去阅读文章,并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语和句子。同时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阅读课文,回顾写作顺序,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接下来由整体插入部分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课文

(1)过渡学习第二段

过渡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一定壮丽、雄奇、令人神往,遗憾的是这么壮观的景象,老师却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准备?(带什么去?)老师建议大家带好两样东西:“眼睛”和“耳朵”。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明白,要用心听、仔细看),现在做好准备了吗?好,我们现在马上出发,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下一步能带学生入境界奠定基础,其次以幽默的语言,告诉大家要用心听、仔细看,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接着教师利用文中的语言继续渲染气氛: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时浪潮来了没有?关于潮来之前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书上哪儿告诉我们? 引导学习第二段,自由朗读第2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江面平静,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依照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江面很平静。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非重点地方,且语言通俗易懂,教师略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之后,谈谈“潮来之前”的景观特点,使学生理解这些特点反衬了“潮来时”天下奇观的“奇”,接着引入下段的学习。

(2)过渡学习第三段

教师过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放江潮来时的录音)请大家发挥耳朵的作用,用心听,一会儿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在文章哪儿详细告诉了我们?引导学习第三段(3、4小节),完成教学思路中的“入境”。

a.请2名同学来朗读3、4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描写的?(板书、声音、形状)潮来时是先听到的?还是先看到的?为什么?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自由朗读,用“____”划出有关词句。

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理解“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齐读“哪声音”指什么?“山崩地裂”还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震耳欲聋、地动山摇、山呼啸……)?相比之下哪个词更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颤动”可否换成“抖动”、“震动”?(不行,颤动是指短促而频繁的振动,幅度最小,用于此处较恰当),引导读这句,要读出排山倒海之势。请同学们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把描写江潮声音的句子朗读一下(自由读、分组读)。

b.江潮由远及近滚滚而来,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好,不过老师呢要提两点要求,第一要用心听,仔细看;第二把你看后的体会告诉大家(师放录象) 听录音、看录像、说感受,可以让学生对“潮来时”先有感性认识,随后再学习文章,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是怎样描写的?轻声读文,划出有关词句。

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从远处看怎样?抽读相关的这句话:“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理解“这条白线”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条白线”呢?“逐渐”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它练习说句话?再近些呢?抽读“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联系实际(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两丈多高”有多高,它怎么会是“白色城墙”?这与“线状”相比如何?再近些呢?抽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c.比较句子,说一说逐步添上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投影显示)

(1)浪潮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4)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

(5)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①意思已完整,②写出了颜色,③突出了数量,④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它开阔,横贯江面,它势猛,有进无退,所以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此则呈“万马并进”状。⑤写声势大,前面“千万匹”也写声势,但写的是客观的实景,这里则写主观感受。)

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读这五句连续写形状变化的句子,读出由远到近气势越来越大的变化,(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及时点拔)

通过以上对江潮声音、形状的分析,完成教学思路中的“动心”即首先通过分析语言文字,犹如身临其境,让学生动真心。其次为了突出声音与形状的前后对比,打破教材穿插介绍的格局,依照本地学生从未见过浪潮的特点来分别进行教学,即先理解声音的变化,后体会形状的变化。

d.指导朗读第三段。我们能否把刚才描写声音与形状的句子合起来读一下呢?注意要读出江潮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声势来,抽读了3、4自然段,大家评议,指出优劣,体会读法,接着再自己试读、抽读。完成教学思路中的“吐情”,即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读表达出来。

e.复述重点段落。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能复述出来吗?再放录像,先看着画面,师生共同复述,再让大家各自试着复述。 这3、4自然段是全文的精华,也是重点部分,所以我想通过本段词句的训练,作为契入教学重难点的一个突破口,先是理解,辨析句子中的词意,再深入体会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要求复述,力求使学生能够把这一段精彩的语言积累下来,为完成课后作业中的背诵作铺垫。

(3)过渡学习第四段,大潮正浩浩荡荡地从东飞奔而来,霎时,潮头向西奔腾而去,这时的江面又是什么情景呢?依照前面的方法自学课文第四段,检查你读懂了什么?同时引导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霎时,过了好久)用“△△”标出,各说明了什么?“依旧”、“恢复”各是什么意思?能否用“恢复”说句话(板书、恢复平静)?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也与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了一次潮,钱塘江大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那么壮丽,那么雄奇(板书,壮丽、雄奇),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江潮的景美,作者的文更美,为什么作者会写得这么生动、形象、逼真呢?回味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板书:按顺序、抓特点)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回味一下这美、这壮、这奇!

教师的小结渗透了德育,渗透了文章的写法,达到了情感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同时,又引导学生由部分回归整体再读全文,给人一种“课已尽,趣无穷”的感觉。

4布置作业:我国能称得上“天下奇观”的景点很多,比如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等,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图片,互相交流,

(四)板书说明 1、观潮

潮来之前 江面很平静

天下奇观 潮来之时 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状 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过之后 恢复平静

壮丽、雄奇 按顺序 抓特点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篇板书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线、重点词语线和感情线,三级交叉按照观察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助于教法的实施和方法的落实,

文章来源:http://m.03kkk.com/fanganfanwen/21288.html

上一篇:推荐!辩论赛策划书合集5篇

下一篇:小编分享: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培训模板7篇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