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的抱负和雄心是需要的,但实际它们的方案计划更为重要。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做一些项目,我们需要不断得完善好自己的方案,方案是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子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实用范文:雾霾调查报告汇编”,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看近几天的报纸,我发现,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诸暨的空气质量指数不断的下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先,这都是雾霾搞的鬼。
到底什么是雾霾呢?它有多大的危害?雾霾天气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又能为敢走雾霾天气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透过资料的收集和自己的了解,我找到了答案。
原先,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齐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的危害可大了!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超多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能见度很差,开车时,由于能见度差,就可能会引起车祸。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所以呢,在雾霾天气到来时,我们就应少在户外活动,必须要出去的话,必须要戴上口罩。少开窗,多补充维生素。这些都是预防雾霾的好方法哦!
这样害人的雾霾是怎样构成的呢?一大部分还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构成的原因有五个:
一、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二、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三、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四、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五、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其中,第二三四五条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那我们是不是要减少这些行为,为治理空气污染做出贡献呢?
此刻,城市里的汽车太多了,尾气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我们要倡导绿色出行,出门尽量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好能骑自行车,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
祖国是我们的家,我们就应保护她。让我们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让我们的家园更秀丽!
一、调查背景
新学期开始,但是还是依旧的雾霾不断,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呢?又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群众又有什么反应呢?为此,我们学院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对市区以及周边的农村进行了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流程概括
在年月日上午,我们一行13名调查员骑车来到北部村。调查人员两人一组随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以谈话的方式了解情况),并笔记记录。
当天下午,我们又分成两组,分别乘公交车来到和社区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记录。
三、调查结果
我们对记录结果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还是比较了解和关心的雾霾天气的,但是他们也就仅仅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未采取什么防护措施,原因是大部分人认为危害不大和带口罩不方便。这充分说明他们并不真正了解雾霾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建议: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雾霾危害的宣传。)另外,对于雾霾的成因大家也有各自的看法,但是人们还是比较同意鞭炮、尾气并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制药厂、发电厂等工厂造成的。在出行这方面呢,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戴口罩步行或坐公交车,一来是比较环保,二来也是比较省钱的。同时,在出现雾霾天气时,大多数人在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时还是选择了在家休息,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调查还显示,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几乎没有了,都采用了秸秆还田的方法,省事还环保。并且我们还了解到农村冬季有的农家是才用电暖气的方式供暖,这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由博物馆采访的情况分析,大多数市民都认为汽车的排放、烟花爆竹等都不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主要还是工厂污染严重。与此同时大家还给了一些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干预力度,例如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从点点滴滴做起!
四、雾霾天气的成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
6. 焚烧秸秆。
7.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雾霾天气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3.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4.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缓慢。
5.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六、防护措施及建议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身体。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有讲究:
A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B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对于冬季爱吃火锅的人群应尽量较少。
C多吃含有维生素和钙类丰富的食物,如鱼类,黑鱼汤是不错的选择。
D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
七、总结
的雾霾天气还会继续,我们仍然要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生活,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坐视不理,我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的责任,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并从自身做起,点滴小事,体现环保。希望的天气能恢复蓝天白云!
实践介绍:对于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居民们是什么态度?他们知道原因吗?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实践时间:年月日
实践过程:访问小区的居民,查阅资料,电脑查询
实践结果:对于近来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不管是交通还是环境,都被雾霾影响着,那么什么是雾霾呢?雾霾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雾霾对我们有何危害?我通过上网和查资料了解到:
形成原因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该如何拯救我们的地球呢?
1. 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2.居民需适当防护。尽量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减少开窗,长时间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实践感悟:
通过访问当地居民,了解到雾霾天气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不便,大家也感受到了危机感,所以,大家积极响应保护环境,开始了低碳生活,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而且今年为了低碳,大家打破了陈规,改变了以往过年要放鞭炮的旧习,不再放鞭炮,当采访到一位居民时,他说:雾霾天气这么严重,烟花炮竹的大量放出会更加重环境的污染,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太严重了,不重视起来不行啊...... 看来大家已经认识到了雾霾天气的严重性,让我们大家一起重视起来,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村。
调查时间:x月1日。
调查地点;迁西县城周围。
调查对象:车辆尾气、炼焦厂、吸烟等。
调查过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产生了雾霾天气,我们县城也不例外。这几天,我走到户外,抬头不见天日,直觉得天昏地暗,在空中飘浮着许多小颗粒,落在脸上脏兮兮的,罗在马路上也是黑乎乎的,还夹杂着不好闻的气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天气呢?
二月一日,我和爷爷一起走在大街上,发现城区的主要街道两旁停满了车辆,大街上各种各样的车来来往往,都冒着烟雾,为其向外散发着烟味和热量,特别难闻,对空气污染特别大。当我们走到彩虹桥再往北看,只见焦炭厂的两个烟囱冒着浓烟,有时还喷出火苗。听爷爷说,附近的铁厂还有很多这样的烟囱。平时那里的大地和村庄都被烟雾笼罩着。还发现很多烟民在公共场所吞烟吐雾。以上种种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我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不吸烟,国家多生产节能环保的汽车,工厂进一步加强改进烟气净化,共同保护环境,还祖国一片蓝天。
一、什么是”雾霾”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1)环境因素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2)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3)气候
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三雾霾的危害
1、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2、长期雾霾天易诱发心理抑郁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3、空气质量下降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上呼吸道感染
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5、小儿佝偻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已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初步研究发现:霾天气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6、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四、雾霾天气预防有效措施:
1、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停止晨练
人们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而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乳白色的雾会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其实雾中聚积着大量污染物,它可引发气道高反应,而雾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发因素。所以不建议在大雾天气晨练,这样是非常伤身的。
一、雾霾天气基本情况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xx年XX月X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济宁和邹城市也先后发布了大雾天气橙色预警。而济宁市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四、雾霾天气的防治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靠人为的力量还是无法控制雾的产生,这是自然现象。只有想办法控制各种小颗粒的产生,就会只有雾而没有霾了。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合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
五、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7、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怎么做呢?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结束的一项工作任务,经常会需要我们去写报告,报告的开头要先说明写报告的目的,然后分析相关内容。那么,关于此次的报告你会怎样写呢?经过收集,零思考方案网编辑整理了中国雾霾调查报告,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仍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 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家庭生活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别最突出的是意外伤害。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1.4和2.7个百分点,教师反映的差距更大。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较弱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他们学习态度和状态上的差异,既与学校教育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学习辅导
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5.8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非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帮助和监督者是父母,而留守儿童则是老师。接受访谈的留守小学生认为,父亲外出后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遇到难题没人问了。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祖辈监护人较多,他们学历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
(三)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1.留守儿童家庭支持弱化
父母和同学朋友是农村儿童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52.92%)、父亲(43.02%)和同学朋友(34%),留守儿童则是是母亲(41.54%)、同学朋友(34.92%)和父亲(30.38%),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获得祖辈的支持(17.02%)高于非留守儿童(10.9%),但远不及同学朋友。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朋辈性倾向明显,易受不良团伙影响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同辈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 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不明显
有47.8%的四年级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主要求助于老师,显著高于第二位的同学朋友(36.6%)。在青少年时期,父母与教师是儿童的两个“重要他人”,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当父母远离时,教师就成了情感依恋对象。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在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你和谁最亲近等情况中,老师在留守儿童身边的人群中排位都靠后。
4.两成留守儿童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有17.5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22.6%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本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留守儿童消极情绪较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5.7、5.7、1.5和1.1个百分点。这些消极体验降低了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有23.2%的留守儿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比非留守儿童高6.4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给留守儿童提供各种支持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使其更容易感受到外部支持的存在,而且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支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四)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在留守群体中,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显然低于男童,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
在留守群体中,有外显性攻击行为和内隐性攻击性情绪的女童比例都高于男童,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留守女童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其原因:一是性别的差异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爱抚;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满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负担。在留守群体中,36.4%的女童在家经常干活,比男童高9个百分点。有63.2%的留守女童要洗衣,35.2%要照顾弟妹,比留守男童高25.9和14.7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为家庭转移更多劳动负担的同时,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与父母外出带给她们的心理影响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发展。
调查也发现,留守女童人际交往状况较好,来自同学朋友的支持高于留守男童,这部分缓解了她们的心理压力。
(五)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在闲暇生活中,有13. 8%的留守男童每天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比非留守男童高3.2个百分点;在上网的儿童中,在网上玩游戏(64.9%)、讲脏话(41.8%)、浏览色情暴力内容(8.3%)的留守男童比非留守男童高4、3.5和1.7个百分点。
在学校生活中,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此外,有47.2%的留守男童没参加过学校的任何课外小组,分别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4.7和5个百分点;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某县综治委的同志说留守男童是当地犯罪青少年的重要群体,称他们为“110的后备大军”。其原因:
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这是留守男童不良行为相对突出的直接原因。男生成熟较女生晚,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监控,否则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理解、掌握和内化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价值观和行为偏差。数据显示,在留守群体中,男童赞同钱能解决所有问题(11%)和家里有钱或有人当官的命真好(27.5%)的比例比女童高1.9和6.6个百分点;赞同诚实守信的人容易受欺骗(55.1%)、一夜成名的人令人羡慕(47.1%)和做好事经常得不到好报(39.0%)的比例比女童高4—6个百分点。
二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男童影响较大,本次调查中有91.9%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或双亲外出。父亲外出缩小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不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外出的家庭中缺少权威形象,使男孩的管教和监督变得更为困难。对于男童而言,父亲还提供了男子的基本模式,供其参照和认同,父亲远离不利于留守男童的性别认同。
(六)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1.父母外出对四年级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影响最大
在四年级到初三6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过去一年,有3.6%的四年级儿童遭遇触电,比例最高,这个比例在非留守群体中是1.5%,在6个年级中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26.9%的四年级儿童玩网络游戏,仅比初二低0.5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在非留守群体中是20.7%,在6个年级中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9.9%的四年级儿童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内容,比例最高,这个比例在非留守群体中是5.6%,低于五年级。此外,有1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在生病后选择自己忍着。
外出父母及代理监护人,因为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长大了,已经适应校园生活而又尚未面对升学压力,容易对其放松监管。这不仅使得他们更易遭受意外伤害,也忽视了他们一些不良品德和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划分,十岁左右的儿童正是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2.四年级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后的负面体验较多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四年级留守儿童年龄还小,对父母依恋感强。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的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留守儿童最需要学习辅导。
3.父母外出对四年级留守儿童的交往行为有较大影响
四年级儿童人际交往状况总体较差,这与他们年龄尚小、社交技能不足有关,四年级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更差。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52.1%)、认为同学喜欢自己(68.7%)、愿意和别人说话聊天(8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比四年级非留守儿童低6.4、3.6和1.8个百分点,可见,父母外出对其社交技能和行为影响较大。
调查也发现,四年级留守儿童会更积极地寻求老师支持和参与社会活动,以缓解父母外出后的焦虑感。从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看,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但四年级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老师和父亲。在问到“谁监督或帮助你学习?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时,四年级留守儿童都把老师排在第一位,而四年级非留守儿童则把老师排在第三位。在留守群体中,有17.2%的四年级儿童参与很多的学校、社区公益活动,比例最高,也高于四年级非留守儿童(14.8%)。
(七)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1.初二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较差
有37.2%的初二留守儿童每天看电视1小时以上,较初二非留守儿童高2.6个百分点;有38.3%的初二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后更自由了,较四年级留守儿童高13.1个百分点。
2.初二留守儿童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较高
初二留守儿童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完成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的比例高于初二非留守儿童2.3—14.4个百分点。
3.初二留守儿童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初二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较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儿童4.1和8.7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儿童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38%),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重视。
初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变化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这被称为初二现象。对于初二留守儿童来说,青春期的影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叠加,放大了种种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是指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为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年市妇联通过县、镇、村妇联组织网络,对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形式,走访基层妇联干部、镇村干部、留守家庭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思路。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对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粗浅分析,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妇联系统20xx年3月的调查摸底显示,我市17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10万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2%。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有9万多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7%。阳山县、英德市所占比重最大,阳山县有3。9万多人,英德市有2。6万多人,两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了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70%。
(一)基本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境普遍不宽裕,生活依靠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外打工维持。据统计,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15909人。有的家中有病人,因病致贫情形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打工收入较微薄。部分留家的母亲,最主要的任务是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只进行简单的种植养殖来帮补家计。
2。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3。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年龄段以下的超过半数。据统计,小学年龄段以下的儿童共有6。2万多人,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65%。其中,读小学的占了36。4%,读幼儿园的占了12。3%,学龄前的占了16。3%。
(二)主要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等方面与其他儿童存在的差异性,使其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隔代教育负面作用,学习水平和心智水平难以提高。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由于祖辈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计,有的自己也体弱多病,对于管教孩子是无能力也无精力,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同时“隔代亲”现象的普遍存在,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祖辈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文化辅导和行为习惯、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对孩子疏于管教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如清新县禾云镇的小健,今年13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他的父母长期在广州打工,由奶奶负责监护其生活学习。奶奶不识字,对其也十分溺爱,少有对其进行严厉管教。小健对学习非常不自觉,成绩是越来越差。同镇10岁的小发读一年级时,有妈妈在身边监督、照顾,能上课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回家更会帮助妈妈做点家务。到了二年级,妈妈随父亲到佛山打工,由行动不便的外婆照顾他。结果他的成绩是直线下降,成为班中的差生。而且越来越调皮,和同学追逐打闹,有时更是不上学,骑着自行车到处游逛。像这样由于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辅导,造成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佳。部分更是因为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导致出现性格偏执或行为偏差,出现厌学、逃课、迷恋网吧和电子游戏等现象,甚至与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搞在一起,染上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2。缺乏亲情抚慰与倾诉沟通,心理问题显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正处于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正是极需沟通倾诉和正确引导的时候。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这些儿童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连山县上帅镇9岁的小琴,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外出务工,剩下她和正在读学前班的妹妹跟随年老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天长路远,父母对两姐妹的生活学习情况甚少过问。两姐妹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贴身照顾,性格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往。13岁的小豪读六年级,父母在广州打工,由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当他违反学校纪律时,班主任只能打电话给他的父母。远方的父母只能通过电话只言片语对其进行教育。为了加强沟通,他的父母甚至留下了手机,但手机却变成了“游戏机”,成为其学习的障碍。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差异大,巨大的代沟让两者难以交流沟通。父母忙于务工且身处远方,对孩子的情感沟通和心理关怀也少。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帮助。有的儿童和父母感情生疏,甚至怨恨父母无情,久而久之对家庭缺乏温暖感和归属感。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极易产生社会认知、行为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对于儿童人格的健全健康发展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3。缺乏安全监管,生命安全受威胁。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人或年纪老迈,或病痛缠身,对他们上学、放学途中、节假日的安全问题难以监管到位。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更加突显。他们上山捉蛇捕鸟,下河洗澡摸鱼,骑车到处游荡,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连州市龙坪镇7岁的小军,父母到了番禺打工,留下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去年12月,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军由隔壁50多岁的大叔帮忙接他放学,结果途中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政策社会因素。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其实都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由于现行户籍管理等相关政策和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无法更好地解决孩子进城后的入学、医疗保障和居住等问题,迫于现实的压力,把孩子留在农村就成了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无奈的选择。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极需得到家庭外的社会教育体系的更多帮助和疏导,弥补亲情、监管、教育等方面缺失对其成长形成的消极影响。但一方面,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农村学校中开设专门的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课程还是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社会教育相关服务体系更是还未发展成熟起来。这样的现实状况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的不断产生。
(二)家庭个人因素。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弱,传统种植业收入水平低,农民往外走是必然的。农民外出务工谋生,目的是想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希望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有的家长认为,毕业后没门路照样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就业。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再加上忙于务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就不太重视和关注。委托的监管人又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更加不会对留守的孩子进行更多的教育。这些都是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的因素。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应对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数已在加大,问题也正在凸显。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对国家人才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深远深刻的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影响的不仅是一代人,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为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推进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上的问题。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校配套建设宿舍,并不断改善寄宿条件,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尽量避免家庭教育缺失的弊端。
(二)多渠道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目前教育、妇联、关工委、团委、学校等部门、群团、社会组织都有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扶持工作。如市妇联去年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活动,一年来开展家教公益大讲堂1000多场,受教育家长35。6万人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28万份。招募4400多名(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集体和热心人士担任“爱心父母”,募得帮扶款130万多元,帮扶困境儿童1700多人。暑假期间还联合市关工委、团市委开展“携手关爱留守儿童缤纷夏日五个一”活动,让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开心而有意义的假期。这些救助扶持工作虽然一定程度上代偿了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但毕竟力量微弱,而且都是分散、间断行为,并没有形成长效、持续的工作机制,成效是有限的。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短期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利用社会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助。如建立综合性服务站、托管中心、心理咨询站等。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依托学校或有关服务机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家庭情况等进行登记造册并实行动态跟踪。根据相关信息,更好发挥各种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提供救助和帮助。
(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家教理念灌输。引导和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委托监管人提高责任意识,密切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尽量给予孩子温暖与关怀。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利用书信、电话、信息、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利用家长学校经常性开设家庭教育讲座,让“第二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
(五)重点关注,积极消除社会因素的影响。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逐步消除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政策障碍,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享有相应的权利权益,积极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根源复杂,涉及人员广泛,极需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从而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时尚饮食和真正科学的饮食观没有什么联系。它是误导性的医学科学和大众媒体结合的产物。
如果你只是对两周减肥食谱感兴趣的话,那么这本书不适合你。我希望你用智慧,而不用能力按照食谱做。我想给你提供一种更深刻、更有益的方法审视健康。我给你提供的处方是很简单的,也是很容易执行的,它给你带来的好处比任何药物或手术都要有效,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我的处方不是某种食谱,不需要你每天画图表,不需要你计算每天摄入多少热量,我想用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服改变你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这样能给你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好处。
那么,我的良好健康处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健康带来多种益处;吃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意料不到的危险,此类食品包括奶制品、肉类和鸡蛋.
很多证据都来自我本人、我的学生以及同事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的方法各式各样,目的也是形形色色,包括对菲律宾儿童肝癌发病率以及黄曲霉毒素摄入量关系进行的一项调查。这是在菲律宾进行的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是全国自助营养中心的菲律宾营养不良的学前儿童的项目。还有一项在中国进行的针对800名妇女的营养调查,调查膳食因素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影响。还有一项针对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该标志物的出现表明乳腺癌发生,主要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另外一项是全国性的、综合的膳食与生活方式因素与疾病死亡率的调查,该调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70个村庄中进行,即中国健康调查。
这些研究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复杂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些研究涉及被认为与各种膳食习惯做法有关的疾病,因此提供了全面观察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机会。我是中国健康调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健康调查的有关工作从1983年到今天仍在继续。
通过这些工作,我认识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深远、也更为有益的影响。这些好处是任何手术和药物治疗所不能比拟的。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脑卒中和高血压、关节炎、白内障、阿耳茨海默氏病、勃起障碍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慢性病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膳食预防。这些疾病都与年龄增长和组织退化有关,是导致多数美国人盛年早衰或早夭的原因。
我们现有证据证明,晚期心脏病、某些类型的较晚期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膳食实现逆转。
良好营养更令人鼓舞的一种益处是,能够预防本认为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我们现在知道,即使我们本身携带这样的致病基因,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遗传病。
良好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而且也能造就健康,在生理、心理上都能给你带来一种幸福、安康的感觉。有些世界级的运动员,如铁人戴维?斯科特、田径明星卡尔?刘易斯、艾德文?摩西斯、网球运动员蒂娜?那夫拉蒂诺娃、世界摔跤冠军克力斯?坎贝尔(和我没有亲属关系)以及68岁的马拉松选手卢斯?希腊德等都食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低脂膳食,这样的膳食能够让他们的竞技状态更好。在实验室中,我们给一组大鼠喂食一种类似美国公众日常饮食的饲料,其中有很高含量的动物蛋白;另外一组大鼠给予动物蛋白含量较低的饲料,将这两组动物进行对比。当我们比较两组大鼠的“蹬车轮”实验结果时,你猜怎么样?这组摄入低蛋白的大鼠的运动能力更强,更不容易疲劳。而那些摄入高蛋白饲料(和我们类似)的大鼠,其运动能力比较差。这个结果与世界级运动员的体会是相符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过度依赖于药物和手术。其实,只要保持合理而且平衡的膳食,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度使用和依赖药物,而且还能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一个简单的开局
现在是站起来、澄清疑虑和掌握我们自己健康的时候了。
关于蛋白质的很多基本的概念,人们都是混沌不清的:
●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是什么?
●一个人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
●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是否品质一样好?
●是否需要在膳食当中添加植物来源的食品,给你一种更平衡的蛋白质膳食?
●对于经常运动的运动员,吃蛋白粉好,还是吃氨基酸营养品好?
●你是不是一定要摄入蛋白质营养品,肌肉才能更强壮?
●有些蛋白质被认为是高品质蛋白,有些被认为是低品质蛋白,那么高品质和低品质是什么意思?
●素食者从什么地方摄取蛋白质?
●素食的孩子不摄入动物蛋白,他们的发育是不是正常?
产生这些疑问的根本在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蛋白质就是肉类食品,肉类食品就是蛋白质。
实际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酒精提供我们所消耗的热量。除了水外,被称为“宏量营养素”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食物重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剩下的少量物质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微量营养素”。每天身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量实际上非常少,通常在毫克级或是微克级的水平。
大约有8种氨基酸必须通过摄入食物来补充,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因为我们的身体不能合成这些氨基酸。如果饮食中缺乏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新蛋白质的合成就会延缓、甚至停止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强调蛋白质“品质”这个概念?高品质蛋白,简单说,就是指该蛋白质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方便我们合成新的组织蛋白。我们所说的蛋白质的“品质”,其意义就是:食物中蛋白质提供适当数量和种类的氨基酸合成新蛋白质的能力。
你能猜到哪种食物最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么?答案是人肉。人肉中蛋白质和我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恰好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人类不能吃同类,因此我们需要从其他来源获取那些“品质稍差”的蛋白质。其他动物的蛋白质和人体蛋白质其实是非常接近的,这些蛋白质能够提供我们所需的多数氨基酸,而且这些氨基酸也能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和利用,因此这些蛋白质往往被称为“高品质蛋白”。
在动物来源的食品中,牛奶和鸡蛋中的氨基酸和我们身体所需氨基酸的匹配性是最好的,因此也容易被认为是品质最高的蛋白质。相比之下,某种“低品质”的植物蛋白可能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但是从植物性食物整体来看,其中含有我们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当人们选择一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时,他们会问:“我们需要的蛋白质从什么地方来?”好像植物中根本没有蛋白质一样。人体有一个复杂的代谢系统,可以从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中获得所有的必需氨基酸,我们并不需要摄入大量的所谓“高品质”蛋白,或是精心计算每天吃什么东西,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流行的这种蛋白质品质的观念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我们知道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但我们发现,在当地杂货店中购买的29罐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量达到了美国食品规定量的300倍;而生花生的污染率则低得多,完全没有超过美国的规定标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告诉我们,花生酱和生花生之间的差异来自花生的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品质比较好的花生会经手工挑选出来,单独加工;而品质不是很好,有点发霉的花生会被送去做花生酱。
我们想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哪些人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影响,产生肝癌。儿童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影响的,他们是污染花生酱的主要消费者。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马尼拉和赛布,也是黄曲霉毒素摄入量最高的地区。花生酱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马尼拉,玉米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赛布——菲律宾第二大城市。
这些做肝癌手术的孩子往往来自富裕家庭。这些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好,他们吃的是我们认为最健康的膳食,营养水平达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营养标准。他们的蛋白质摄入量比本国其他人都多(高品质动物蛋白),但恰恰是他们患有肝癌。
这怎么可能呢?在全球范围来说,肝癌通常是在蛋白质摄入量最低的国家发病率最高。当时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肝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而这种蛋白质摄入不足正是我们去菲律宾工作、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要增加营养不良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但是根据卡多医生的说法,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儿童中,肝癌发病率却是最高的。
当时在一份不太知名的医学杂志上,我读到一篇印度的科研论文。在这个试验中,试验者比较了两组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组试验动物饲以黄曲霉毒素和含20%蛋白质的饲料,另一组给予同样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和含5%蛋白质的饲料。摄入20%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都发生了肝癌,或癌前病变;而摄入5%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没有任何一只发生肝癌。这并不是一个细微的差别,这是个100对0的差别,而这个结果和我在菲律宾儿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吻合的。那些最容易患肝癌的儿童,恰恰是那些膳食中蛋白质比例比较高的儿童。
我们调查了65个县130个自然村的6500名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看是否存在不同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模式。举例来说,如果肝癌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也比较高,我们说蛋白质摄入量和肝癌发病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为这个例子中,其中一个因子水平升高的时候,另外一个因子的水平也升高了。
但是,在我们的假设性的模型中,蛋白质摄入水平和癌症发病率之间有关联关系,并不能说明蛋白质是导致癌症的病因。
癌的三个阶段
癌症的发病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促进阶段和进展期。类比来说,癌症的发病过程就像种植草皮一样,启动阶段相当于把种子植入土壤中,促进阶段好像草已经开始生长,进展阶段相当于草长势过于旺盛,完全失去了控制,已经蔓延到了车道、灌木丛和旁边的人行道上。
所以,把草种“植入”土壤中是第一步,即启动易癌变的细胞,起启动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叫做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多数是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但是自然界中也会自发形成一些此类物质,如黄曲霉毒素。这些致癌物能导致我们的基因发生转变或突变,将正常的细胞转化为易癌变细胞。突变导致细胞内的基因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对dna造成损伤。
整个诱发过程,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这个时间是该化学致癌物被摄入吸收,进入血液、转运入细胞、转化为活性中间产物、结合到dna上、传给子代细胞所需的时间。当新的子代细胞产生以后,这个过程就完成了。这些新的子代细胞以及之后再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基因结构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致癌的概率大大增加。除非极少的情况下,诱发过程是不可逆的。
让我们回到草坪这个类比,现在草籽已经被种入土壤,已经可以发芽了,诱发过程结束了。第二个生长阶段被称为促进阶段,种子快要破土而出,长成一片绿色的草坪了。新形成的癌易感细胞已经蓄势待发,准备生长。它们已经开始复制,直至形成肉眼可见、可以检测出来的癌细胞团。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比诱导时间要长得多。对人而言,这个过程经常需要很多年。这种最初被诱导的细胞开始增殖,越来越大,直至长成临床上可见的肿瘤。
就像种子在土壤中一样,这种原始癌细胞可能不生长、不分裂,直到遇到合适的生长环境。打个比方,就好像土壤中的种子需要充足的水分、阳光和其他养分的滋养,才能长成草皮。如果环境中的要素缺失的话,种子就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到缺失的要素得到补充,种子又开始发芽生长。这就是促进阶段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促进阶段是可逆的,取决于癌的早期生长是否得到有利的生长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某些膳食因素变得这么重要的原因。
某些膳食因素,被称为促癌剂,能够促进癌的发展。而其他一些膳食因素,被称为抗促癌剂,能够延缓癌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癌的进展阶段或是说恶化阶段。当大量晚期癌细胞进入生长期,即为第三阶段开始,直到对机体造成破坏为止。就好像长疯了的草。同样,发展中的癌肿瘤可以从原发部位扩散到周围或是更远的部位。当癌具有了这样的特性,我们称其为恶性的。当这种癌从原发部位向其他的地方扩散时,即为恶化。
蛋白质与启动作用
蛋白质摄入怎样影响癌的启动呢?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考察蛋白质的摄入是否会影响负责黄曲霉毒素代谢的酶——混合功能氧化酶(mfo)。这种酶非常复杂,因为该酶也催化各种药物成分和化学物质的代谢。矛盾的是,这种酶既有激活黄曲霉毒素的功能,也有对黄曲霉毒素进行解毒的功能。这是一种特殊的转化酶。
像在印度科学家的研究中一样,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不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酶活性,而且降低的速率也很快。这意味着摄入低蛋白膳食降低酶的活性,就意味着更少的黄曲霉毒素被转化为有害的黄曲霉毒素代谢物,从而降低了代谢物与dna结合、造成dna突变的概率。
我们决定检验这种假说,首先我们想知道,低蛋白膳食是否能降低黄曲霉毒素产物结合在dna上的能力,并导致产生更少的dna加合物。实验证明,蛋白质的摄入量越低,黄曲霉毒素-dna加合物的量就越少。
现在已经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低蛋白质摄入能显著地降低酶活性,而且能避免有害的致癌物结合在dna上,这些研究结果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证据,说明降低蛋白质摄入量会导致癌症发病率下降,但我们现在想了解更多一些,而且我们对这种效果不太敢肯定,想寻找是否存在其他的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每次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蛋白质发挥作用的机制,我们都能找得到。例如,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或是同等替代品能通过下列机制降低肿瘤的发病率,例如:●能导致更少的黄曲霉毒素进入细胞;
●能让细胞的增殖速度减缓;
●导致酶复合物内部发生多处改变,从而降低酶复合物的活性;
●相关酶的核心组分的量减少;
●黄曲霉毒素-dna加合物的形成减少23,30。
从大量研究中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低蛋白膳食能显著降低癌的发生率。
蛋白质与促进作用
回到草坪那个类比,把草种种入土壤相当于癌的启动阶段。根据一系列实验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低蛋白膳食能够在“种植”这个阶段减少“癌性草坪”中草种的总数。这是一项令人不可思议的发现,但是我们希望了解更多有关的机制。我们怀疑:在癌的促进阶段(即癌可以被逆转的阶段)都发生了什么?
这时,我们看到了其他人刚刚发表的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指出如何检测启动阶段后出现的癌样细胞团。我们把这些极微小的成团细胞叫做病灶细胞团。病灶细胞团是成团的肿瘤前体细胞。尽管多数病灶细胞不会发育成成熟的肿瘤细胞,但是它们预示肿瘤的发展。
通过观察病灶细胞的发育,并且检测有多少病灶细胞团、形态大小如何,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肿瘤是怎样发展的,以及蛋白质摄入水平对肿瘤发展的影响程度。
我们的发现非常与众不同:病灶细胞团的发育几乎完全取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而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没有关系。
我们通过很多不同的途径证实了这个发现。首先是我的研究生斯科特?阿波顿33以及乔治?多内夫34的研究工作证明了这一点。经黄曲霉毒素启动后,用20%蛋白饲料饲养的大鼠,其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比用5%蛋白饲料喂养大鼠的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要快得多。
我们给两组大鼠不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诱发癌,同时饲以标准的基础饲料。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这两组大鼠在癌启动阶段接触的致癌物水平是不同的。然后在癌的促进阶段,我们给接触高剂量黄曲霉毒素的大鼠饲以低蛋白饲料,而给接触低剂量黄曲霉毒素的大鼠饲以高蛋白饲料。我们想知道,如果实验动物在开始接触到高剂量的致癌物质,低蛋白饲料是不是能够抑制高剂量致癌物的影响。
我们的实验结果再次让人大吃一惊。接触较高水平致癌物的大鼠,饲以5%的蛋白饲料时,病灶细胞团要少得多;而接触低水平致癌物的大鼠,饲以20%的蛋白饲料后,病灶细胞团要多得多。
我们在此找到了一条规律:病灶细胞团的发展,尽管在最初的启动阶段取决于接触致癌物的剂量,但实际上在癌的促进阶段,受到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的调控。蛋白质摄入量产生的效果要超过致癌物对细胞的影响,与开始接触到的致癌物质剂量多少没有关系。
得到这些实验结果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病灶细胞的生长可以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蛋白质来进行调节,并实现逆转,这种效果在病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观察到。
这些实验还证明,我们的身体能够记住早期致癌物质对身体的侵袭,尽管这种作用可能会因为低蛋白膳食的抑制作用而处在休眠的状态。接触黄曲霉毒素后,黄曲霉毒素会给机体留下“记忆”。尽管摄入5%蛋白质的膳食能够抑制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但是9周后,在20%蛋白膳食的影响之下,休眠的癌细胞可能会苏醒,形成癌变的病灶细胞。简单的说,我们的身体有记忆功能。说明我们过去接触过致癌物,并引发少量的癌细胞。尽管这些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但是如果我们以后摄入的膳食营养有问题的话,这种癌细胞则会被再“唤醒”。
这些研究证实对蛋白质摄入量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就会影响癌的发展。研究发现,如果蛋白质占膳食比例10%以下,病灶细胞不会发展;如果超过了10%,病灶细胞团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
这项实验最显著的发现是:病灶细胞团只有在动物摄入的膳食蛋白质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病灶细胞团才开始增殖。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水平达到或超过动物生长所需的水平,就会导致癌的发生。尽管这项研究结论来自动物实验,但是对人来说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根据蛋白质的日推荐供给量(rda),人每天热量需求的10%应来自蛋白质。这个摄入水平比我们每天身体实际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要高得多,但是因为每个人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尽相同,建议蛋白质摄入量10%,是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蛋白质补充。那么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有多少呢?实际上我们摄入的量比10%的推荐量高得多。平均而言,美国人热量摄入的15%-16%来自于蛋白质。那么这种膳食是不是会引起癌症呢?从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是这样的。
10%的蛋白质摄入水平相当于每天摄入50-60克的蛋白质,具体数值取决于个人体重和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美国人平均15%-16%的蛋白质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其中男性摄入蛋白质的量要比女性多一些。如果我们将其转化为食品量的话,可以这样计算。你从菠菜中每摄入100卡热量,你摄入的蛋白质是12克(15盎司菠菜);如果是鹰嘴豆的话,每100卡的热量摄入中含有5克蛋白质(两汤匙豆子);而100卡肉排中含有13克的蛋白质(1盎司半多一点点的肉排)。
还有一个问题,蛋白质的摄入量是不是能够改变黄曲霉毒素剂量和病灶细胞团形成之间的关系。如果增加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但是并不会引起癌症发病率升高的话,这种化学物质就不属于致癌物。例如,随着黄曲霉毒素剂量增加,病灶细胞团的形成和癌症的发展也应该相应地增多、变快。如果我们觉得某个化合物是致癌物,但是我们看不到这种剂量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化合物质是不是具有致癌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为了研究这种剂量-反应的关系,我们选择了10组大鼠,给它们饲以不同剂量的黄曲霉毒素,然后在癌的促进阶段给它们饲以正常水平(20%)蛋白质饲料和低蛋白质饲料(5%-10%)。
在饲以20%蛋白质饲料的动物中,随着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病灶细胞的数量和大小也在增加,但是在饲以5%蛋白质饲料的动物中,致癌物剂量和反应的线性关系完全消失了,病灶细胞没有反应。尽管我们给动物使用了其能承受的最大黄曲霉毒素剂量,但是病灶细胞仍然没有反应。再次证明,低蛋白质膳食可以抑制非常强的致癌物的作用,例如,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化学致癌物不会引起癌症,除非营养状况出了问题?是不是可以说,在我们一生中,我们肯定会接触少量致癌化学物质,但是只要我们的膳食不促进癌症的发展,我们就不会发生癌症?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营养来控制癌症呢?
泸溪县是我国古代楚国的故地,涵养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着古典的艺术气息,是一处孕育古老文明的风水宝地。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究和参悟,结合实地考察和走访乡镇居民的方法,对泸溪县盘瓠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充分结合理论和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深入剖析,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泸溪县盘瓠文化的地域分布和主要内容。深层次的解读了盘瓠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古典韵味,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性措施和建议,以便可以利用更好的方式来保护盘瓠文化,使其永葆历史的印记和饱经沧桑岁月洗礼所遗留下来的文化气息。
一,泸溪县盘瓠文化的地域分布。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东南方,东邻沅陵、辰溪两县,西连吉首市,北接古丈县,南邻麻阳县,西南与凤凰县毗邻,是湘西自治州的“南大门”。县境处于武陵山和雪峰山的过渡地带,是东起华东,西接西南的交通要道。地貌自东向西南排成“川”字,由西向东倾斜。沅江沿县境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大部分属于低山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泸溪县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神秘而秀丽,它那神奇的魅力,似乎要向世人展示它的内涵,它那婉约的英姿,更加从侧面彰显古老泸溪的独特韵味和其绚烂的文化特色。
二,盘瓠文化的历史沿革。
泸溪县历史悠久,文明古老,是古代盘瓠文化的发源地,据多种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先民就在沅水和武水两岸生存繁衍。据说三皇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其女与盘瓠结婚,隐居沅水流域,此传说亦渊源于此,且形成了千古不朽的盘瓠文化,为后世人所传诵。远古的盘瓠神话和盘瓠图腾崇拜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广为流传,当地的许多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和辛女的传说演变而成的民俗歌舞,绘画,雕刻,服饰等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盘瓠文化。中国盘瓠文化的内涵极其古老而丰富,特点突出,令人着迷,催人向往,发人深省,尽显古老文化的魅力。而在同时,有关哪里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历来众说纷纭,有会稽说、中原说等,就湖南而言就有怀化、沅陵、凤凰、泸溪之说,各执一词,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然而在1990年10月湖南省泸溪县召开的全国盘瓠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经过多方的论证和考查,确认了泸溪乃是中国盘瓠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三,泸溪盘瓠文化的主要内容。
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一种构成的艺术形式,因为其制作工艺简单,因此深受古代人民的喜爱。从广义上讲,剪纸实际上就是在纸上剪刻,镂空所出现的一种二维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塑造性,且发扬空间十分广泛充分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创造性。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剪纸主要是指用红纸或其他暖色纸做成,在世俗生活和喜庆节目中表达美好情感,营造热闹氛围的装饰品。而实际上,剪纸所使用的纸张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有暖色也有泠色,但若以制作工具和制订对象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剪纸和刻纸两种类别。其中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主要用于喜庆节目的窗花和其他装饰花样。其分布地区较为广泛,例如盛行于我国北方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的民间剪纸。刻纸主要以刻为主,以剪为辅,主要用于服饰的花样和喜笺的剪辑等,两种都寄托了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赞美。其中在湘西剪纸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及制作手艺,显示出其具备深厚的剪裁功底和文化底蕴,显示出湘西少数民族民间技艺的日臻成熟。
傩面具
巫傩文化是中华文化和盘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年代久远,早在商周时期就极其盛行,流行于各地,且各具特色。《周礼》,《论语》中对此有明文记载。傩面具就是始于这种“重祭礼,信鬼神”的巫傩文化。经过历代千百年的传承和演化,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分布地域十分广泛,我就县而言,傩面具种类繁多,已经现世的就有12生肖,36天罡及地狱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形式丰富,且造型多样,充分显示出少数民族的地域风格。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者由于科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人民价值观念的转变。近几十年来,巫傩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销声匿迹,所以现在从事傩面具雕刻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这种文化现象仅存在我县很少的几个地区。然而就在这仅存的几个地区中,他们没有让这种技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他们改进制作工艺,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并且融入了新时代的潮流气息和前卫风格,力求在艺术形象上有所突破,使这种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下去。他们雕刻的傩面具形象狰狞凶猛,怪异独特,咄咄逼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栩栩如生。表现手法上多采用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夸张变形手法,强化傩面具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达到震慑鬼神的目的,给人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另外,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抓住神灵性格特征,在眼,鼻,嘴等处进行了夸张的变形处理,显示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见识和非凡的艺术洞察力,在傩面具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菊花石
菊花石是一种燧石结核为核心的碳钙集合体,花蕊部分是坚韧的硅制燧石,花瓣是由方解石晶体组成,由于这种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价值很大,很受人民欢迎。它存在于迄今两亿年前的早二迭流栖霞浅海和沉积岩层中。菊花石的晶体呈灰色或黑色,石中显现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白色花朵,因酷似菊花而得名。因泸溪县碳酸岩石分布广泛,为其广泛存在提供了载体,故我县有很多菊花石,且种类繁多,形式各样。菊花石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并且有很多的风格和种类,它最先是用于家居的装饰,后来逐渐发展到送礼和变卖。
于是这一文化现象就当作习惯而流传了下来,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拓荒者的增加,大量的菊花石被挖掘了出来,开始大量出现在市面上,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部分识货的商人,政客或分或买,将其运往外地,雕刻创新,制作成价值不菲发商品,进行销售和变卖,使其逐渐商品化。在外流的同时,这时人们才认识到菊花石的珍贵之处,才通过各种手段采购和收集,可这时菊花石已经所剩无几,可谓是有价无市。另一方面,通过艺人们几十年的雕刻创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和突破,石雕工艺由原来的浮雕发展成现今的园雕,镂空雕透雕等。雕刻艺人利用花纹特点找出花团,理清花瓣,添枝加叶,把分散零星的花朵连接成有机的整体,雕刻出生机勃勃的形态和独一无二的珍奇怪石,符合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并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踏虎凿花
1,泸溪踏虎凿花的背景
至今仍流传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做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习惯叫它“扎花”或“锉纸”,又称“锉花”。凿花还有另一种说法,凿花在苗语中还被称为“压本”,“压”指加工的方式,相当于“凿”;“本”就是“花”,“花样”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却是用刻刀凿出来的,并且有的还保留刺绣的针法,以供别人参鉴。而剪刀只是在作为凿花的辅助用具,一般是杂作业完成之后,仅供修边时之用。清代,刺绣也曾被江浙一带的人称作凿花。如清末文学家余怀在《夫人鞋袜辩》中记载:“吴下妇人。..。..
有凿花玲珑,囊似香簏。..。..印香在地者”。说明了旧时“凿花”与绣花有很大的关联。在古代,人们只是消极的适应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只是使用最原始的方式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的思想,这就使得人们的创造性和发明性得不到解放。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仅局限于对传统物质文化的赞赏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原始力的赞美,而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然和世界。后来,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完善了传统手工技艺,由此便发展了纸上凿花这一传统技艺,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2,凿花的作用和意义。
苗族向来是个爱美善绣的民族,由于历来的传统风俗习惯,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因此苗族有各种形式的绣花,且色彩丰富,充分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特征。历史上先是有绣花,后来才有凿花,两者可谓相辅相成,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摸,绣花又促成凿花花样的不断创新,使得这两种微时绣花形式得以不断完善。苗家妇女一般是先将构思好的花样剪辑下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样穿针刺绣,遇到好看的花样,就用纸将它拓剪下来,这部分拓剪工序渐渐成为一个工种,从绣花流程中分离出来,就这样一些专门绣花的人就出现了。与单纯使用剪刀相比,剪纸花匠更加追求效益,因此利用剪刀可以批量加工复制的凿花工艺就应运而生了。湘西凿花多用于绣花底样,庆典和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而且后者颜色上有很多讲究,喜事一般采用红纸,丧事一般采用白纸,各表示不同的意思,渲染不同的氛围。
凿花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鸟兽、傩面等。凿纸花样不仅是苗族妇女文化生活的一种生产及装饰形式,而且更是能折射出苗族文化的想象符号的载体。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口头传达之外就是类似于凿花等图象语言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凿花这种原生态艺术很好的将苗族传统吉祥图形代代传承了下来。因此凿花这种“剪在纸上,绣在衣上,穿在身上”的图案形成,就成为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了。
3,踏虎凿花的制作工艺。
凿花的工艺特点形式多样,主要是以通过祖辈手把手教和直接摹写同辈人的作品的形式继承下来。沈从文先生曾经对凿花制作工艺作过如下描述:“这种花样。..。..先把纸张钉固在一片木版上,再用小锉刀(即刻刀)仔细戳镂而成,用细针在纸面上扎许多线路,提示绣法和重点,才算完工”,这就是对凿花这一工艺最形象的描述了。踏虎凿花有干,湿两种刻法,但常用的是湿纸刻法,其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创作画稿。用铅笔在白纸上推敲图案,这就是凿花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决定艺术品高低最重要的一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其初稿水平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及美感。
第二步:定纸层数。选择同画稿相当的薄纸,视纸质及厚薄确定要凿刻的层数。薄纸一般10——16层,稍厚可以定为8——10层。然后,把它们齐整的放在一起,并且每隔4——5层要抹一层粉,以便事后可以顺利剥离纸张,因为在刻纸的时候纸张会粘贴在一起。
第三步:定位纸钉。将画稿放在叠放的纸垛上,用针尖在画稿上要刻去空白部分的钉眼,用拉力较大的纸质做成纸钉,穿进针眼内撑紧,然后把两头多余的部分去掉,再用小锤锤实,防止纸钉脱落。此步骤是为了固定不要的部分而便于揭纸花样。
第四步:润湿纸样。将浸过的毛巾揪干后,把纸垛包进毛巾中浸润30分钟左右,要求纸垛拿在手上感觉湿润即可。
第五步:刻凿走刀。把纸垛放在特定的蜡版上,刻时先用小锤敲紧,落刀时要用左手食指按住入刀边缘,用右手手腕的力量运刀走刀,刻纸的顺序为先里后外,刻完一个地方后要注意检查是否刻到底了,可以翻过来核实,必要时可以再补上一刀。
第六步:剥揭花样。仔细检查正面,反面,确信刻完了所有部位后,将花样一张张揭开,凿花工序便全部完成了。凿花所用的特制蜡版一般采用木制细腻的硬木为宜,厚为3厘米,宽为8厘米,长为24厘米,内挖一深1.5厘米,宽6厘米,长7.5厘米的“堂心”。再把松香,黄蜡,茶油和桐木粉末融化搅匀,倾于木版“堂心”,压平之后即可使用。凿花时注意拿刀要正,用力要匀,走刀如游丝,刀口始终向内走动,收刀如脱兔,刀痕上下要整齐光滑。花纹之间注意留连缀线,免得剥揭花样时散架。凿出的剪纸要光洁干净,因为主要是刻刀在多达十几层的纸版上凿刻,所以刻出的凿花一般应有浮雕般的机理效果。
4,踏虎凿花的艺术特点。
第一:凿工精巧。线形考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把线条特色归纳为五个字:圆、方、尖、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石快,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刻剪技艺高超,工整细腻,刀法稳健精到,刻出的线条畅快,丝丝入扣,表现准确而生动,尽显流畅之美。造型上形象生动,构图工整,布局合理,具有南方剪纸特有的纤细灵秀,玲珑清丽的风格。
第二: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纸型粗糙简单的纹样不耐看,华而不实的东西不纯真,而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的形式,细腻而不见其假,粗犷而不失其真,并力求构图严谨饱满。在表现手法上是以阴刻为主,运用简单的原形进行合理的骨、骼布局设置。在表现风格上偏重于写实,但又不呆板入俗,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装饰性。且运用点、线来传递有个性特征的面,采用重复、疏密、对比等形式法则,巧妙的使用“通感”手法来营造画面。
第三:源于传统,敢于创新。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使其反映出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其达到传统与时代特色的和谐共存,并突出其自身特点。其艺术特点就像一幅山水画,画质不错而且不失其原汁原味,体现凿花这门技艺的独特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5,结语。
历史上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拓展而形成的,都会有一个结合人类生产和生活不断演进的流变过程。踏虎凿花也不例外,它也必须依附于湘西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才能形成这独具一格的凿花工艺。凿花开始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先有绣花后有凿花,凿花丰富了绣花的技艺。凿花的形成与追求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关,也符合当时的小农经济和生产力状况。因为凿花不仅体现了苗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更是记载了苗族“女红文化”的活的图象历史。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有其存在和挖掘的价值,那都是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理应对其加以保护。一种文化事物和一种文化现象都可以作为艺术瑰宝绽放耀眼的光彩,福泽后世之人,重现前辈创文明之路之时的辉煌。
四,关于泸溪盘瓠文化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时期,在文化领域给予的关注不是很多,相关的措施,法律也不是很完善,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有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又由于没有及时作好文化宣传,使得人们对于非文化遗产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形中的流失,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申遗。即申请市(州)、省、国家级的遗产保护,以便得到政府的专项保护,突出保护重点,将有力推动其保护进程。同时加强盘瓠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破坏了的`进行挽救和维修,对未破坏的加以保护。
2,立法。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法律是保护一项事物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还要展开普法宣传,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档案,还要政府、民族、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强效工作运行机制。
3,树人。大力发展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强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全面展开,突出重点。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和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强对盘瓠文化相关的法律宣传工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创造良好氛围。
4,传承。实施整体保护和多层保护,系列科技手段可以运用于抢救和保护过程中。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参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使得民间文化遗产和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针对多年来城乡义务教育的失衡,以及因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种种问题,本报两名记者历时三个月,走访了我省近20个县40所乡村学校、专家学者中国的乡村,始终是叫人牵挂的热土。当这一社会始终注目的焦点“乡村”与另一个焦点“教育”勾连起来时,热土中的焦点愈发炽烈。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人人有学上”到现今学杂费的全免除“人人上好学”,伴随着这个漫长过程的是中国乡村教育不可忽视的现实:
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城市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学校“大班额”比比皆是。
这一系列问题,是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改革引发的一种必然的普遍的阵痛与无奈,值得关注和思考。
带着这一课题,今年6月中旬至8月底,本报两名记者走访了我省陕北、关中、陕南的近20个县40所乡村学校,与基层教育职能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研究者等多个层面的近百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访和调查。
这里为读者呈现的相关调查报告和个案解剖报道中反映出的问题,其症结就在于多年来城乡义务教育天平的失衡。
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1月7日表示,要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空壳学校的典型性“样本”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县城的教学质量好,家住红旗小学隔壁的白永霞将儿子转到了县城上学
今年秋季开学,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榆林市清涧县下二十里铺乡红旗小学只剩下了4个学生。
和很多西部县城的乡村小学一样,下二十里铺乡的书所乡村小学也不得不面对“生源荒”的残酷现实。
当生源一点一点衰减的时候,经受考问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对学校逐渐丧失的信心以及乡村老师们对未来或多或少的迷茫。
撤校是迟早的事,红旗小学的老师几乎都这么认为。
这所距离榆林市清涧县城约15公里的山村小学正在走向空壳。尽管学校曾有高峰期400多名学生的辉煌历史,如今也不得不“忍受”6个老师10个学生的凄凉。落寞的学校空荡荡的教室
6月8日,星期一。记者一大早就从县城出发,本想从升国旗开始,拥有对这所学校最完整的印象。
红旗小学坐落在八斗岔村村口水泥路边的高坡上:一排八九孔窑洞正对着校门,门框窗棂清一色地刷成了浅蓝色;窗户上没有镶玻璃,而是用白纸糊着;久经风吹,有的白纸已七零八落,有的干脆已被撕掉。
可惜,还是“错过”了升旗时间。上午7时许,学校已经开始上课。后来,记者才得知: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城里不同,孩子们每天7时到校,半小时早读,接下来上两节课,9时放学回家吃早饭;中午12时到校,3时半放学。
一间窑洞里传来了讲课的声音。教室门开着,一个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男老师站在讲台上,正用特有的陕北普通话向孩子们讲授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紧贴着讲台的一角,放着两排两张课桌,坐着3个学生。这个至少容纳40个学生的教室里空荡荡的。
男老师叫白随宝,今年56岁,是数学老师。5年前,他从沟口的梨家湾小学调到这里,就开始面对学生流失的残酷现实。5年间,学校的人数从起初的七八十个,减少到了如今的10个。眼看着一间间教室空了出来,白随宝的心也变得空荡荡的。
三年级教室里,3张课桌正对讲台中央竖着摆放着。11岁的任旭和比他小一岁的赵小宝在教室里坐着,有些不安。
这个班的3个学生那天少了一个。没来的学生叫贺贤,是数学老师刘祝兰的儿子。老师和她的儿子竟然都没来,任旭分析:“估计赶事儿去了。”“赶事儿”是当地人对参加红白喜丧事的称呼。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任旭较为安静,坐在那里东张西望,而赵小宝时不时走出教室看看,再转回来。
上午就这样过去。6个老师只来了1个,8个学生中的5个就像没了领头羊的小羊羔。初次到访,这个学校多少让人觉得有些落寞。再后来,记者听说了一个更受打击的事情:上午并没有升旗。
学生没了学校秩序也没了
学生人数的锐减,打乱了这所学校本应有的秩序。就连上下课打铃这样最基本的事情,都落在了一个14岁的小男孩身上。
男孩叫贺露,是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最大,他成了这里的“孩子王”。
其实,贺露应该读六年级。去年秋季开学时,本应和他一起升到六年级的五六个同学都没来报名,只剩下了贺露一个。六年级这个班最终没有开起来,贺露只好回到五年级“重读”。对此,白随宝解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绩太差”。
上午8时10分,正在教室里自习的贺露突然从教室里冲了出去,跑到院子里的一棵大树前,敲响了挂在树上的一个生锈的铁铃铛——下课了。“我是自己愿意打铃的。”贺露笑着,露出两颗兔牙。自从一个多月前有了手腕上戴着的那块黑色电子表,他主动承担起了打铃的任务。“如果不打铃,就不知道啥时候上课,啥时候玩了。”贺露说。其实,学校以前有电铃,后来坏了,就再也没修好。
上午一节数学课,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没来,五年级的孩子只能回到教室里自习。另外两孔窑洞内,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几个孩子依然没有停止打闹。贺露似乎没法让自己静下来学习,隔一会儿就抬起手腕,看看几点了。
其实,和同龄人相比,这个14岁的小男孩眼中的学校少了本该有的东西,广播操已经好久不做了,缺少的还有家长会、联欢会等本该有的活动。
不过,经常去县城的贺露比他的同学见识广、本事多一点:他会简单地用电脑,还会打字、玩游戏。
学校“单纯”地只剩下了上课。虽然每天安排了六节课,但孩子们开设的课程却极为简单。除了语文、数学等县上统考的科目外,美术、音乐等课程一概没有。体育课倒是开的,因为人数少,只好将全校的学生集中起来上,发给篮球、排球,或者任由孩子们在校园里嬉戏。
和城里的小学生不同,他们不用参加英语考试。因为英语老师一直请不来,本该三年级就开始的这门课程一直没开,考试也就自然取消了。
对于外面的东西,“差生”贺露还是有一丝向往的。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放假一天。后来,贺露听转到城里上学的小伙伴儿说,他们的学校在“六一”节办晚会,表演节目,羡慕得不行。
一部乡村学校的衰亡史
上午9时,放学了。白随宝回到宿舍,打开电蒸汽炉,加热放在里面的两个馒头和一碗小米红豆稀饭。那是他的早饭。
早饭是他从家里带来的。自从到外村教书,白随宝的日子就变成了这样:每天早上,他会带上老伴儿准备好的早饭赶赴学校,早上上完课在学校里热热吃,下午放学回家再吃一顿现成的。
从老师、学生和村民们的讲述中,记者拼凑出了一段红旗小学不完整的历史。这所学校建于上世纪60年代,村子50多岁以下的村民大多在学校里读过书。1976年,学校还办过一年初中。90年代初,学生人数曾多达400人。
可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学生人数开始逐年下降。XX年,白随宝调到红旗小学时,虽然还有七八十个学生,但已经出现了在校生大幅下降的隐忧,七八十个学生大多分布在高年级,低年级一个班才三四个。
另一个让他们担忧的事实是:优秀的学生不断地向县城学校流动。XX年年,学生中还能发现几个好苗子;xx年,考过全乡第一;但从今年开始,剩下的这些学生已经让他没了信心,“好学生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要么是实在太差的,要么就是家里穷走不了的”。
期中考试,贺露的数学考了50多分,全班第一,其他几个才考了三四十分。“瞧瞧,最差的学生如今变成最好的了。”白随宝说。而今,这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只能靠回忆,才能拾起当老师的那份荣耀。
白随宝的家在清涧县下十二里铺邓家沟村,骑摩托车到红旗小学需要半小时。1974年,村里有个小学,还有七八十个学生,但“老师请不来”。于是,村干部找到了刚刚高中毕业的白随宝,希望他去教孩子们。
他应了下来,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10个工分,“顶得上一个好劳力”。再后来,不挣工分了,每月工资是30块钱,直到1994年转成公办教师,他的工资均在百元以下。
提起当年“人丁”兴旺日子,白随宝眼里泛光,“学生多了,就容易发现好苗子,哪个老师不愿意教好学生?”
一直以来,全县最好的初中——昆山中学都面向全县招收“重点班”学生。白随宝带毕业班,几乎每年都能考上一两个。最多的一次,全乡总共考进去了6个,其中4个都是他的学生。考上县重点班的学生,家长会请老师到家里吃饭,炒菜、喝酒,最好的要算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白随宝家里,至今保存着那些见证了他辉煌教学业绩的凭证。“学习标兵”,全县第一、第三的荣誉证书,“县模范教师”。最近这些年,他已经换了三所学校。而如今的这所,也不知道能待多久。
前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障日,慧聪化工网发布了国内化工行业采供供应商务交易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作为工业基础原料之一,化工类产品在国民生产活动中的采购行为是非常频繁的。跟据中国石化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石化协会跟踪的60余种(类)重点石化产品产量较同期相比,天然气增长8%,原油加工量增长6.4%,成品油增长7.8%,化肥增长14.3%,农药增长12%,乙烯增长3.6%,合成树脂增长8.7%,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增长10%,轮胎外胎增长15.6%。以上利好数据均显示出国内化工行业蓬勃向荣的健康发展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规模支持的特殊产业,化工行业的采购交易和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风险。
为了及时的反馈化工行业消费行为,并将行业消费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反馈行业,真正做到“取之消费者,服务全行业”的宗旨,慧聪化工网在XX年启动了“月月315”项目,每月对化工交易欺诈和质量缺陷等负面时间进行网络曝光,并及时跟进事件的维权进展。
在XX年3月初,慧聪化工网在网上开展“化工行业消费满意度调查”了,调查得到了化工行业从业者和网民的大力支持,两周时间收到的有效调查样本达到140家。调查从总体满意度、质量问题、投诉处理以及随机样本调查等不同和角度出发,从整体上基本可以把握中国化工行业市场的消费满意度情况。从调查数据的显示来看,中国化工行业市场的整体消费满意度比较理想。
一、化工采购和消费环境整体向好 虚假广告和性能低于预期是主要问题
网友的投票统计显示,对化工行业商务交易的总体满意度投“非常满意”的投票达到32.26%,“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投票分别为21.94%、21.29%、12.90%和11.61%。该项调查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整体的满意度达到75.59%,说明化工市场的交易环境和消费行为还是处于良性运转的;二是“非常不满意”的比率较为突出,也说明行业的欺诈行为还是明显存在的。
从对不愉快的消费统计来看,34.19%的人表示没有印象深刻的不愉快消费经历;但是也有25.81%的人认为目前化工市场中,虚假广告较多,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做出正确选择;除此之外25.16%采购方因为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性能,而导致消费失败;另外认为化工售后服务跟不上的消费者也有14.84%。
二、投诉权使用率偏低 消费投诉结果满意度不高
在对化工行业消费者的维权调查的数据,则与民用消费维权情况基本类似。首先是消费方不重视投诉权,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但是没有投诉的情况占到调查比例的18.71%,对于投诉处理的满意度方面,“满意”和“非常满意”两项的合计为47.74%,不足一半。从随机样本的电话反馈中得知,因为化工原料具有工业属性,因此消费者协会对此类事件无法处理,而从工商部门的维权角度出发,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翔实的记录,相关部门也很难开展有效的调查和调解。这也是化工行业对投诉处理结果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三、日化最受百姓关注 遭投诉品牌保持沉默
在化工行业的百姓消费维权投诉中,日化和精化两大类型的投诉量居高不下,尤以XX年发生的,与婴幼儿相关的“强生”婴儿用品“含毒门”最为突出。XX年3月,强生、帮宝适婴儿卫浴产品被国外一消费维权组织质疑含有甲醛等有毒物质,同时国内出现部分婴儿使用者皮肤红肿等过敏症状。随后多家网站和媒体进行了曝光和跟踪报道,但强生始终坚持认为“产品的安全性被曲解”,该事件也一直悬而未决。从慧聪化工网的专题显示,约有2331名调查者称“不再信任强生等卫浴产品”,有2693名调查者“不再购买同品牌的卫浴产品”,持否定态度的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50%,这一点不可谓不令人吃惊。
四、买卖通商铺大型企业电子商务信任度高
本次调查中,编辑还随机抽取部分化工企业的买卖通商铺,让消费者进行了诚信度的评选。随机抽取的几家商铺中,从规模大小各有不同。但是从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例如“云天化”和“烟台万华”这样的大规模化工集团型供应商,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数据也客观反映了作为消费者,或者是采购方,在消费和采购过程中对于供货方的资质更多的是从规模和企业知名度方面考虑。虽然这一判断有其片面性,但是却得到了消费者一致的选择。
(一) 市场状况
数码相机市场在20xx年呈蓬勃发展的势头,降价、厂商联合、像素提升、单反相机等成为这一年度搜索率较高的关键词,但也传出部分数码相机厂商退市的信息。在经过纷繁复杂的一年后,数码相机市场步入20xx年。但竞争仍是推动市场前进的主旋律,厂商的市场推广不断挑战着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这使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方式渐成主流。据此,某某中心在即将到来的黄金销售季节前,对数码相机市场进行实际用户与潜在用户的消费行为以及购买产品特征调查,为厂商提供参考。
(二)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站发放问卷的方式,从20xx年3月1日开始,于3月30日截止,历时一个月,期间共回收总样本量23923份,审核校对后获得有效样本量为19246份,样本有效样本率为80.4%。
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使得本次获得了大量的调研样本,这使得调查更为贴近市场,并为厂商提供参考价值。
(三)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某某中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从市场状况来看:
首先,目前数码相机市场仍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学生市场初步形成,而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用户对新兴市场兴趣较高。
其次,购买数码相机时间在1-2年以及2年以上的用户分别占据了26.6%与19.0%的比例,这类用户在市场上容易促成市场二次购机高潮的到来,换机用户市场较大,而像素的提升成为换机的最重要因素。再次,与实际用户相比,潜在用户计划购买单反产品的比例提升,在潜在用户中占据近20%的比例,潜在用户市场中单反相机产品将初具规模。此外,潜在用户对高倍光学变焦产品的关注,使得长焦数码相机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此外,假期时间较长的“五一”、“十一”与春节成为数码相机在市场销售的最佳时机。
2、从品牌的角度来看:
其一,佳能不仅是市场上品牌占有率最高的厂商,同时也是潜在用户计划购买产品品牌分布率最高的厂商。
其二,在二次换机用户中,佳能数码相机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最高,索尼、柯达、尼康、奥林巴斯、三星这六大厂商中三星数码相机的用户流失最大,其二次购机的用户将目光转向佳能与的居多。
3、从产品的角度来看:
首先,消费类市场仍是主流,但单反相机在潜在市场中发展潜力巨大。产品在市场主流价位停留在20xx-3000元之间,且中低端价位产品将成为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产品。
其次,500万像素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但高像素数码相机占据一定的比例,其将成为市场膨胀的最突出的产品。
再次,具有金属特色的数码相机在市场上多为用户所喜爱。而产品在外观上时尚化的倾向更为明显,大屏幕、轻巧机身等特征成为产品走向的一大亮点。
此外,产品的综合性能成为潜在消费者选购数码相机的一个衡量标准,光学防抖、高倍光学变焦以及快速响应时间这三大技术特征所占比例均超过50%。
4、从渠道的角度来看:
首先,网络媒体成为消费者获知产品信息的最重要来源,而市场终端销售者推荐作用降低,口碑传播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较大。
其次,网上购物的方式仍不成熟,专卖店与电子卖场为主要销售场所。
5、从消费行为来看:
首先,持币代购的心理以及等待降价的过程,导致消费者持币代购
在三个月中的表现最为明显。
其次,能够接受产品实际价位与心理价位出现500-1000元之间差距的潜在用户在市场上占据主导。
再次,“五一”与“十一”成为潜在用户计划购机行为最为集中的时间段。
此外,在促销方式中,降价成为最佳的促销方式。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国住房消费发展报告(1998—20xx)》、《中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调查报告(20xx)》24日在南开大学发布。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城镇居民中有超过80%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几乎4/5的城市家庭认为当前购房时机并不合适”。
报告基于对我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全面系统的入户调查数据研究而成,样本覆盖全国32个城市,共收集20xx个家庭户样本、5201个家庭成员样本,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
对于取消限购,“55.08%的城市居民认为其购房行为不会受到影响”“54.14%的城市居民认为限贷政策不会影响其购房行为”。报告认为,“在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取消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对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弹性影响有限,但会对居民住房行为结构产生影响。”报告显示,在城镇居民最希望房贷松绑类型分析中,“降低贷款利率是城镇居民最希望松绑的类型,有39.17%的城镇居民认为利率偏高,希望能够降低贷款率;22.32%的城镇居民希望能够下调二套首付比例。”报告反馈也与今年我国出台相应房地产政策及央行屡次降息相呼应。
报告同时发布的“住房价格风险指数”对全国70个城市近五年的住房价格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指数显示: 20xx年,住房价格风险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上海、牡丹江、广州、南宁、昆明、襄阳、锦州、合肥。
在未来家庭住房消费选择中,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城镇居民中有超过80%还是认为所在城市房价非常高或者较高”,在对于当前住房市场的评价中,“几乎4/5的城市家庭认为当前购房时机并不合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京奎教授为该项研究主要牵头人,其博士生、硕士生为核心成员;同时,项目邀请包括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天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湘潭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加入。
周京奎表示,希望该项研究在政府制定住房发展政策,企业制定发展规划,解决住房民生问题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咨询。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建设的发展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由市场层面转向消费层面的条件下,希望调查结果能够填补我国城市家庭住房消费领域的空白。
调查时间;20xx年
调查地点:中国
调查内容:中国消费者一季度消费意愿
调查对象:中国消费者
尼尔森xx日发布了20xx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回升至39点,为9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报告显示,xx%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非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其中,近五成(45%)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四成的消费者将增加在非食品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8点,与20xx年四季度持平,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5点(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点)。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以高于或低于100作为标准,其中,高于100表示乐观,低于100则表示相对悲观。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分析说,与前一季度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就业前景、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均保持稳定,这表明消费者对中国整体经济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则在当日出席“尼尔森中国消费者360”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仅是短期低迷,而非趋势性变化,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会较快速增长,消费也会出现乐观的增长。城镇化将会是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重要因素,且与以往产业发展推动的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未来将会是以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
宋立在演讲中还表示,过去10年中国的顺差率、消费率、投资率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并不高,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数据比较也支撑了上述判断。“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从来如此。”宋立说,但这个内需中消费和投资占据了约92%,与其他区域和国家相比,过去10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率偏低、但投资率明显过高。
而对于如何扩大消费,宋立认为,可以从城市、城镇、农村各个方面着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得以避免“硬着陆”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模式是,产业发展推动的以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而现在的模式将是,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具体包括:服务导向型农民工家属城镇化、消费升级型农村先富人口城镇化、以及消费升级型城镇人口大城市化。”宋立说。
宋立还表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会集中在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人均耐用消费品上,如家电等。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则预计,20xx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50%提升至60%,人口迁移将达到10%,而这种改变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消费意义重大。
9月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XX-XX)》(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以中国出境游客为研究对象,针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旅游业态新热点、新诉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力求指导旅游目的地城市如何提升对中国出境游客的吸引力和旅游体验。
本次调查的项目内容达97项,必填的问卷内容416条。通过线下以及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手段,对17810个在XX年4月之前一年内出境的旅游者作了定向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813份。调查中的出境游客不包括前往港澳台的游客。
XX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客源市场。XX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出境旅游消费在国际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1%。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出境游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必将持续增长,二三线城市出境游市场潜力巨大;选择长线旅游的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为频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中国出境游客旅游热情逐步提升,在旅游上的投入也较大,41.59%的游客将生活总支出的20%以上用于旅游;中国出境旅游形式更加多元,游客对旅游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要求逐步提升,“私人定制“式的组团旅游、跟着“达人“去旅游、特种主题旅游,最具市场吸引力;本次调查显示,67%以上的游客通过互联网预订酒店机票、搜索旅游攻略、查询旅游目的地信息和购买门票。
本次调查执行方益普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海岚在表示,很多调查结果非常有趣,比如,超过1/3的受调查者认为,旅游在生活中与恋爱婚姻、家庭财富、事业发展、学习教育、健康保障、子女成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内容。中国游客一旦走出国门前往境外旅游,脚步就不会停止。有37.7%的受调查游客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出境旅游,每年安排多次出境游的占比达36.86%。另外,对于亚洲热门目的地的选择与出游者的收入基本无关,而选择欧美目的地则与游客家庭收入正相关。
情感因素对中国出境游客旅游决策及行为的影响重大。调查显示,情感影响一方面来自“他人“的传播,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体验。良好的体验和旅游归来的意犹未尽是中国游客再次出游的最大动力,也是他们互相推荐传播和建立口碑的原动力。
“口碑“在中国出境游客选择境外旅游城市的过程中作用明显,有74.64%的受调查者会加入相关的微信群、qq群和论坛获取相关信息,44.12%的受调查者会向亲友咨询。“传播“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游归来后的自发常态行为,有90.52%和84.40%的游客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进行传播。87.05%的人在境外游结束后会发微博、微信传播,67.23%的人会制作图片和音像资料在网络上发布,65.30%的受调查者通过论坛和博客发布游记,77.60%的受调查者会向他人推荐。
李海岚介绍,与其他国家游客不同,中国出境游游客通常会兼顾多个目的,其中旅游观光为首要目的(占比83.60%),其次为休闲度假(占比67.57%),第三为购物(占比35.95%)。有趣的是,中国游客在选择境外旅行目的地时,是否是知名旅游城市是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XX年~XX年,超过一半受调查者因为“知名“而前往某个境外旅游城市。
降低签证门槛、简化签证程序、缩短签证审批时间(占比70.51%),依然是中国出境游客最期望的改善签证政策的措施。有58.92%的受调查者希望减免签证费用,57.10%的受调查者希望实现免签/落地签/过境免签。46.14%的受调查者表示开通直飞航班、邮轮、包机或专列会吸引他们出境旅游。43.99%的受调查者表示,提高商品退税比例或折扣比例会吸引他们出境游。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在,我们有时需要撰写一些方案范文递交给上级,方案范文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什么样的方案比较高质量?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模板]雾霾天气调查汇报最新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调查时间:x月1日。
调查地点;迁西县城周围。
调查对象:车辆尾气、炼焦厂、吸烟等。
调查过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产生了雾霾天气,我们县城也不例外。这几天,我走到户外,抬头不见天日,直觉得天昏地暗,在空中飘浮着许多小颗粒,落在脸上脏兮兮的,罗在马路上也是黑乎乎的,还夹杂着不好闻的气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天气呢?
二月一日,我和爷爷一起走在大街上,发现城区的主要街道两旁停满了车辆,大街上各种各样的车来来往往,都冒着烟雾,为其向外散发着烟味和热量,特别难闻,对空气污染特别大。当我们走到彩虹桥再往北看,只见焦炭厂的两个烟囱冒着浓烟,有时还喷出火苗。听爷爷说,附近的铁厂还有很多这样的烟囱。平时那里的大地和村庄都被烟雾笼罩着。还发现很多烟民在公共场所吞烟吐雾。以上种种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我希望人人从我做起,不吸烟,国家多生产节能环保的汽车,工厂进一步加强改进烟气净化,共同保护环境,还祖国一片蓝天。
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平常学习工作中,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是我们用心学习(工作)的最终成果。优秀的报告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我们精心整理的"雾霾调查报告小学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在教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孩子,健康、善良、真诚、勇敢的阳光孩子,都是被喜欢的,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让人唏嘘!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几个原因:
第一,自身的性格因素
小学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活泼、抑郁、冷静、偏执等。,都有自己固有的性格弱点。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引导不同的孩子,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自古提倡的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教育药方。但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班级太大了,这种经典的教育方式很难或者不可能实施。所以不同性格的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去管理,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第二,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复杂,父母离异,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孩子没有固定的父母监管等。,会使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不良思想。慢慢的,正常群体的孩子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第三,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儿童。但在我们的教育机制中,学生成绩的接力棒很难换,老师更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过程和性格差异。可想而知,老师对学生的成绩是用简单的方法对待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
第四,同伴因素
学生在学校与同龄人相处最多,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和威胁会在孩子心中造成压力。
第五,社会因素
至于社会因素,大家应该很清楚,社会环境的复杂,现代社会认知的扭曲,会让这些刚刚建立了辨别是非能力的小学生产生恐慌。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会迷茫,会焦虑,会模仿,会尝试。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理失衡或者疾病。
如何处理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中的心理问题?我们对厌学做了一些研究。具体方法有:
对于厌学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孩子的目标培养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需要目标激励,尤其是小学生。引导孩子设定自己的阶段目标,不仅会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乐趣,还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动力,让他们学会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快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实现目标时也会有失败。这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的机会。所以,目标训练很重要。
2、教师应该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
作为现代教育教师,我们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学生的特点。因此,时代要求我们提高教育的艺术,21世纪我们不能再用落后的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现代教育艺术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更注重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快乐地学习。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注意学生是否以合适的方式学到了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厌学情绪才会减少或不再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开动脑筋,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新的学习需求,开拓学生的广阔视野。视野更广,兴趣更广,老师马上把这种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各校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各种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在近期内,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调查在我区城乡12所小学,18所初中、5所高中中进行,共收到有效答卷4383份。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自我认识、基础文明、亲子关系、兴趣爱好、两性交往、法制意识、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调查兼顾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能反映我区中小学生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区教委组织各校德育骨干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以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态度。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城市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选择为自己而学习的比例均大大超过农村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利以及自我价值的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老师们似乎也不再喜欢用高尚的道理来教育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工作”等通俗的小道理来激励学生,他们认为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太过空泛,远不如小道理来得实在,但这些看似实在的小道理永远无法搭建起青年一带神圣的精神的殿堂。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明显的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传进来的种种基于个人本位的思想观念,既强化了中学生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意识,又强化了中学生注重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的思想,以及追求名利的人生观念。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从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进而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性。近年来,各中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数渐渐成为老师们最重要的追求。大家都忙于“授业”,却渐渐忘却了“传道”的责任。长期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让中学老师们对教育的神圣内涵日渐麻木。这一点在“非典”肆虐之时表现的尤其明显,危难当头,大战在即,中学老师们的热情与责任心远不如小学的同行。在这种功利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氛围之下,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表现出迷茫与困惑,这种困惑在初中生身上最突出,调查显示:初中生选择“说不清楚为什么学习”的比例远远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
2、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有过去“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远胜与前人。希望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或科技工作者的人数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选择做一个机关工作人员,这三项合计人数接近80%,想当老板的人并不算多,仅占16.7%,只有愿做知识分子的人数的一半。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但93.2%的学生还是趋向于收入稳定而丰厚的职业。
调查显示,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民的人数合计不到8%,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的确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而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更少。家长、老师仅对学生的成绩提出要求,甚至还向学生灌
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思想,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事实上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学生
中的大多数也将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大军,追求较高层次的职业本也无可厚非,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的态度既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对生产劳动的深厚感情是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3、长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仍是孩子们的首选。
69%的学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2.7%的学生不想参加任何政治组织,希望自己成为**党派成员的学生占8.7%。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党的知识了解很少,但长期的教育使他们对党有一种朴素的感情,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他动机的参与,但至少说明对党的支持与信任是当代学生思想的主流。这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文明
1、基础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4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4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基本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两项合计人数超过80%,这个比例应该远远好过成人。72%的女生和61.54%的男生在风景区会将吃剩的果核放在包里,遇到垃圾箱再扔;68%的女生、61%的男生在进敞开的别人的房间时会先敲门,这无疑是十分有礼貌的行为。有不少同学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处处展现着自己的道德素质,把口香糖吐在纸中扔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男孩子知道谦让和照顾女生等等。同学们都喜欢与有爱心,彬彬有礼,文明守纪的人交往,很少有人会喜欢一个总是不顾忌别人感受,行为粗鲁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已渐入人心。另外,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德育的方向从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转向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多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实习报告网
但也要看到,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道德水平与人们的感觉有很大出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感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在中小学生中十分普遍,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很多同学只是纸上谈兵,答案只是答案,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落实到行动上就不是这样了。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2、城市学生优于农村。
城市学生选择“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其中城市初中此选项比例为49.4%,农村为20.4%,相差29个百分点;城市高中为48.2%,农村为38.5%,相差近1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基础文明水平与物质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孩子的居住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学校环境都大大优于农村。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可喜的是农村小学生不随地吐痰的比例已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文明的习惯需要长期的积淀,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还会不断提高。
3、初中生行为习惯最差。
“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学生小学有45.6%,高中有43.4%,初中只有38.5%。而初中学生选择“能意识到,但做不到”或“认为做到做不到无所谓”的比例却远高于小学和高中。最通俗的解释是:小学生听话,高中生已经懂事,初中学生最难管。诚然,初中正处于反叛与激变的关键年龄,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对师长的指令言听计从,而且还没有像高中生那样的自我修养意识,许多人对个性的理解极不成熟,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学生把奇装异服当作“美”,把污言秽语,不拘小节当作“酷”,初中生的违纪率,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率都要高于小学和高中。
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小升初考试的废止,小学素质教育渐入正轨,小学生的基础文明习惯大大改善。高中生本就是优秀初中毕业生的集合(本次调查职高比例较小),诸多习惯差、学习也差的学生没有机会进入高中校门。因此,高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初中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校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对升学率片面追求,使初中德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实效性也大不如小学和高中。
初中是人生的关键年龄,此时的学生逐渐开始形成关于人生的最初的观念,行为习惯也渐渐定型,此时的教育往往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抓好初中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几点建议
1、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教育的氛围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合力。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政府要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利得因素加以监管,要在社区中加大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所建设,要鼓励兴办民间的旨在培养青少年多方面能力和对各种问题学生进行帮助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和进行各种教育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2、力戒教育的功利倾向,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阴云,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自然的成长。
近年来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无一不在表明党和国家的一种决心--教育要转轨,必需从应试教育的死胡同中走出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的发展。可实际情况是,智育一家独大,学业负担并未减轻,加班加点屡禁不止,德育只能在夹缝中坚难的生存。今天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辛苦。所有的新观念、新思想对他们来讲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身在其中的校长和老师们总是在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自己啊!其实身不由已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今天的教育太功利了!学校当以育人为本,育人当以立德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提高青少年一代的道德素质,是教育最要根本、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务。
3、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德育应该随着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研究意识、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课程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德育就要认真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渗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德育也要对自己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进行反思,从时代特征出发,努力弘扬主旋律,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发展需求出发,努力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心理学化。教育者更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素养,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生影响力正在降低的问题,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德状况,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教育行为,用丰富、美好、高尚的优秀文化去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4、现阶段的德育工作要努力抓好几个具体工作。
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对学生的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教育不能世俗化,不能只讲小道理,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共产主主义的理想与道德,信仰是精神之根,没有科学的信仰就会失去精神的家园。
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使道德、文明真正形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内化为稳定的信念并在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的精神与气质。
要特别关注问题学生群体的教育。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象是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岔道,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他的生命旅途很可能就会从此呈现另外的景观。同时,问题学生又象是生了病的孩子,他们自己最痛苦,最需要关怀与帮助。问题学生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的表现对校园的秩序,社会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
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以及性道德的教育。调查显示,好逸恶劳,缺乏责任感、敏感脆弱是当今学生的三大弱点。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感情,形成正确而又现实的劳动观念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咨询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网络道德、性道德的教育虽然刚刚为人们所重视,但可以预见,如果不以负责的态度去落实这些工作,很可能就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掉入成长的陷阱。
5、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以坦诚、务实、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新时期中小学生面临的新问题。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的每一点变化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对学生状况的调查应当经常化,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教育才会有针对性。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教育者应当更加虚心,对学生思想中的新动态,要报有宽容的态度。在新的教育氛围里,教育工作者不在再是道德的评判者,而是新旧道德对话中的一方,而胜利永远属于学生,因为他们才是新道德的缔造者。教育要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这并不意味这悲哀,在师生双方的矛盾斗争中,学生成长了,教师成长了,教育也就发展了。
近视是我们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常见眼病,被国家列为重点防治的6种学生常见病之一,近年中小学生健康调查显示,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那么,为什么近视越来越多?怎样预防近视?最近,我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做了一次调查。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目前青少年近视状况
3. 上网查与相关资料
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
1.从整体来看,多数同学作业负担较重,并且年级越高,负担越重;
2.多数同学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
3.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重视不够!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0%有赖于视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美丽的大千世界,如果不能从小预防、矫正近视,就会影响今后长远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关心小学生的视力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受访者中,80后占52.7%,70后占24.8%。22.8%的人每星期运动一次,21.6%的人xx天左右运动一次,2xx.7%的人坦言自己几乎不怎么运动。
⑥每个实习生都要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知识讲座、文学、艺术、体育等课外读物。
如何才能让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调查中,受访者首选“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71.7%),其次是“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62.7%),排在第三位的是“扩建公共体育设施”(58.4%)。
四是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大多数同学的零花钱来源于父母,有些父母每星期会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有些父母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奖励零花钱,也有些父母是顺从孩子的心意给零花钱的。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戴上了小眼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真替他们难过,现在都近视了,往后学习,生活,工作肯定会
不方便的。可他们确无奈地常开玩笑说:“我们是‘眼镜蛇’,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决定给还没有近视的同学一些帮助,预
防近视。
2.调查方法
1.看有关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浏览。
3.防问,了解学校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造势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近视的原因:在车箱里看书;在阳光下看书;在床上趴着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看书写字离书本太近了。
2.正确做法:
1.胸离桌子一拳,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桌子一尺。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写字时,心要静,人要坐正,脚放平。
2.多到外面去看看,不要用脏手擦眼睛,眼睛疲的时候多看看远方一些绿色的东西,注意让眼睛休息。
4.结论
如果大家不想近视的话,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这样我们就不会戴上小眼镜了。让我们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小学生暑假上网情况,我做了一个暑假小学生上网的情况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走访
2、抽象调查
3、上网浏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信息渠道:上网浏览涉及的方面:网络的利与弊具体内容:网络可以给我们查到需要的资料,但是如果把网络当做成玩具的话。学习成绩绝对会直线下降的。
2、信息渠道:抽象调查涉及的方面:同学上网时间及内容具体内容:本班14个同学,其中上网人数有11人。一天中10小时上网的有1人,2小时上网的有5人,玩游戏、看电影上网有5人。
3、信息渠道:妈妈的讲述涉及的方面:网络对视力的影响具体内容:以前小学生戴眼镜的很少,现在小学生的视力逐渐下降,都是由沉迷于网络引起的。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上网为我们暑假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暑期学生上网率比平时高、大多集中在娱乐方面,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这不同于平常。沉迷于网络的位数也不多。
建议:
1、网络是我们的工具,不能把它当做玩具,可以多增加一些网上阅读。
2、注意上网时间分寸,不要太长时间玩。
3、多关注国内外新闻。
1、你喜欢老师用哪些方式来评价你的作文?
问卷调查显示:20.1%的学生喜欢老师开辟“习作展示区”,贴上你的习作或装订成习作集;50.8%的学生喜欢老师创设情境,开展灵活有趣的作文评改活动,如“作文侦察队、作文医院”等;25.1%的学生喜欢老师现场(课堂)评价;3.9%的学生喜欢老师等级评价。
调查这一内容,想了解学生喜欢老师用哪种评价习作的方式。改进习作评改方法。
浅析以上状况存在的原因:
一、习作态度消极。
(一)老师指导不力。
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包办代替过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事物,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些什么和怎样写。而是喜欢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这样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自食其力磨练意志力的机会。学生势必会养成观察思维与积累的惰性,懒于阅读,疏于观察,怠于思考,必然不能练就观察、思维和表达。
(二)学生生活单调。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毕竟相对落后和闭塞,限制了学生课外学习、写作素材收集的空间,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小,接触社会时间少,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在习作中无东西可写。因此,学生在心理上对习作产生一种恐惧感。
2课业负担重,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由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老师在学生身上不断加大作业量,学生整天忙于写作业,身心疲惫,感情麻木,没有时间玩,更没兴趣研究习作,老师布置了习作大多是简单草率,应付了事,这样习作水平肯定不是非常理想,从而导致习作信心不足,所以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阅读并赏析评价,根源还是在于会不会的问题。
(三)家庭环境影响。
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早已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相关。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上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特点是日工作时间长,使他们难以兼顾孩子的学业状况;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指导不力,更别说习作指导,庭指导不力。
(四)缺乏课外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
1、阅读量少,语言材料积累少。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教育理念偏落后,他们大多认为能完成作业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一说起买课外书,买的.是优秀作文,阅读内容单一,导致随迁子女阅读兴趣缺乏。受电视、游戏影响,阅读时间也少。再加上家长也很难起榜样作用,随迁子女难以养成阅读的习惯。综合多方面原因,随迁子女课外阅读量少,难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阅读量,也间接地影响随迁子女的习作水平。
2、生活积累少,习作素材缺乏。
随迁子女知识容量匮乏,视野狭窄,生活单调,对生活缺少必要的有意识的观察,不会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写作素材,不善于选择习作材料,缺少感悟,习作素材缺乏。
二、对待习作评语冷漠
老师评改习作的评语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老师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又往往很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根本不接受教师的评改意见,把评改意见当作“耳边风”,教师的评语常常是: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有感情、有错别字等老一套通用语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修改的激情。每次发习作本下来,学生只顾分数,再加上教师批改习作的标准高,学生习作只能得70几、80几分,永远没有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厌倦了习作,把习作当成眼中盯,考试时干脆不写。
三、习作赏析评价目标不明确。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而学生写完后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了,草草了事,态度不端正,有的是错别字特多,而自己却熟视无睹。
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而很多老师认为:学生还小,不会改。重点指导学生习作、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而却忽视了习作评改方法的教学,挫失良机,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的习惯,也加重了老师的劳动负担。
四、习作评改方法单一。
习作评改方法单一,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喜欢的评价习作的方式来评价,打消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几点思考:
1.要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乐于习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切忌枯燥无味的写作知识讲解。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学会收集素材,真实快乐的表达。
2.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指导他们学会习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一定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一句话,不会观察,就不会习作。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习作的基本功,学会观察是写好习作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并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简单、或详细地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出很多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再愁没东西可写了。
3.要培养学生阅读感悟,注重积累为我所用。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阅读,只有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较好的阅读效果。还要养成阅读课外书籍和背诵的好习惯,因为语言积累不能靠浮光掠影的印象,而是要有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更要有深刻而牢固的记忆。
4.要培养学生自改能力,促进习作水平提高。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好习惯。而作为学生往往是写完后交上,没有想过修改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中年级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级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可见,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小学生修改习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说:不会修改习作也就不会写习作,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学生亲自修改习作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在反复动脑修改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思维,使表达、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自己受益。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要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长期训练,逐步培养。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修改,让每一个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要改善作文课堂教学,提高习作教学效率。
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比如把习作课上成劳动课、美工课、表演课、唱歌课等,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习作课才会上得更丰富多样、更精彩别致,才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习作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教师努力研究新课标,不断探索经验,反复实践,勇于创新,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他们的习作教学之路。
【内容导航】第1页:小学生习作情况的调查报告第2页:小学生习作情况问卷调查表
为了了解同学们在习作方面的有关情况,以便老师更好地指导同学们学习习作,请同学们认真选择与自己真实情况相符合的答案。
1.你喜欢写习作(对习作感兴趣)吗? ( )
①很喜欢写作文 ②老师要求的写,不要求的不写 ③不喜欢写,一写作文头就疼
2.你会认真翻阅老师对你习作的评语吗? ( )
①每次都认真读 ②有时读 ③不太在意,随手翻翻 ④从来不看
3.针对老师的评语,你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吗? ( )
①很认真修改 ②只修改一些错字 ③不修改
4.你希望同学对你的习作进行阅读并赏析评价吗? ( )
①希望 ②无所谓 ③不希望
5.你愿意对同学的习作进行阅读、赏析、评价吗? ( )
①愿意 ②老师安排就赏析 ③不愿意
6.习作前,你会认真审题、写提纲吗? ( )
①会 ②有时会 ③不会
7.习作前,你是否有读别人的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 ( )
①常常是这样 ②有时这样 ③偶尔如此 ④从不这样
8.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 )
①没有 ②老师布置才写 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 ④经常写
9. 你喜欢习作的原因是: ( )
①习作能让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对习作非常感兴趣 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10、你不喜欢习作的原因是: ( )
①习作很难 ②对老师出的习作题目不感兴趣 ③老师给的习作等级(分数)低
④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
11.你觉得习作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 )
①没有东西可写 ②缺少好词好句 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④习作题目缺乏新意
12.平时,你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吗? ( )
①观察很仔细,记得很清楚 ②知道,但印象不深 ③不太留意
13.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你会怎样做? ( )
①告诉别人②记在日记本上③动脑筋想一想④过了就过了,没放在心上
14.你喜欢老师用哪些方式来评价你的作文? ( )
①开辟“习作展示区”,贴上你的习作或装订成习作集。 ②创设情境,开展灵活有趣的作文评改活动,如“作文侦察队、作文医院”等。
③其他方式 (自由填写)。
调查过程中的相关事项:
1、调查对象:孙庄完小四年级部分学生
2、样本数量:45人
3、问卷形式:不定项选择
4、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的消费情况
5、问卷内容:
小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
1、你希望在过生日或受表扬时得到什么礼物作为奖励()
a文具b玩具
c衣服d书籍
2、你平时的零用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a文具b玩具
c零食d自己喜欢的小玩意
3、平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喜欢买什么零食()
a糖果类b膨化食品
c油炸食品d烧烤
e一些琐碎的小食物f不买
4、好朋友过生日时你最想送给他/她什么()
a自己喜欢的玩具
b好朋友喜欢的东西
c高档文具
5、周末希望父母带你去什么地方()
a公园b商场
c郊外d在家玩游戏或其他
6、课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
a和好朋友一起玩b到书城或图书馆看书
c在家看电视d在家打游戏
7、假期通常会做什么()
a和父母去旅游b补习
c参加兴趣班d打游戏
e和邻居玩
8、买东西时通常会由谁做主()
a听爸爸的b听妈妈的
c自己做主d父母听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听我的
e和家人商量后决定f不买
9、平时口渴时最想喝什么()
a可乐b果汁类汽水
c果汁类饮料d矿泉水
e运动类饮料
早饭其实很简单: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几片水果??。这样,就能让你一上午不忍饥挨饿、疲惫不堪,可是,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的早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例如:有一些家长是由于工作太忙或其它的原因,不能为自我的孩子做早饭;有的家长则是天天给自我的孩子做早餐。对此,我对几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询问,家长对关于孩子的早餐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如下:
(一)、做的家长的看法:
1、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当多补充一些营养,所以,早餐是必须要吃的。
2、如果不吃早餐,上午,孩子就会感到很疲惫。我有的时候早上起晚了,吃不饱,一上午都会感到很饿,感到很乏力。
(二)、不做的家长的看法:
1、大多数家长持漠不关心、满不在乎的态度。觉得早餐是很微不足道的,吃不吃无所谓。
2、一小部分家长提出应当关心,可是,由于种种其它的原因而疏忽了这一环节。
3、还有的家长提出要立刻改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不吃早餐的人占少数,那么——你就错了。
经过调查,在我们五年级(5)班上,一共有33名同学,有一部分的人的早餐不够科学。其中,吃的一共有16人,在家或在小摊上吃的各有8人,吃的均以包子面包、牛奶、鸡蛋为主。不吃的有17人。具体情景如下:
由此可见,在众多的同学当中,不吃早饭的竟然占到了全班的多一半!这是家长偶然的一次忘了吗?根本不是,那是家长压根儿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而在吃早饭的同学中,在小摊上吃得又占到了一半。大家要明白,小摊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极其不卫生的,吃了对人体不但没有好处,还会造成危害。日复一日地吃,一不留神恐怕就会染上疾病。
据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而我们(青少年)此刻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所以,早餐必须要吃一些有营养的食品。
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这样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当做到尽可能使营养早餐到达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经日本专家研究发现:如果平均下来,一餐约占三分之一的热量。早餐是高热量的,在吃完之后,燃烧脂肪的速度就会降低,再配合低热量的午、晚餐,脂肪就不容易囤积。而早餐不吃或吃得太简单的人,根本无法供给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精神也会比较差;等到午、晚餐的时光,脂肪消耗的本事变差,而又吃进高热量的食物,结果是吃进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早饭是人们在午前进行活动、提高效率的重要能源。如果没有吃好早饭,摄取的营养不够充分,就会使人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必须要都吃早餐。营养早餐中应当由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这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二份瓜果以补充一些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最终,我祝全天下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够幸福、欢乐、健康地成长!
一、 发现问题
我发现我们校门口的那条路非常拥挤,尤其是路口,拥挤的来一个缝都没有。我准备对校门口的那条路的拥挤现象做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自己在路上看拥挤的情况和问题的原因。
2、 走访交警,了解拥挤的情况和问题的原因。
3、 问一问经常路过的爸爸妈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经过我在路看拥挤哦问题。得知了,有钱的人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走一段路程,就开着车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准备要拐出去,向左拐有孩子挡住了,向右拐也有孩子,跟本拐不出去了。在加上还有其他人家也这样,窄小的街道就挤满了。
2、通过我访问交警,知道有些人占道经营。占着地方,一个卖东西占十几平方米,卖东西多了,路就会慢慢的减少了。
3、又通过我问爸爸妈妈得知,越是刮风下雨,越是越挤。因为:有的人家不想让孩子吃一些沙土,不想让孩子淋着就往前走。慢慢地就拥挤在一快了。而且放学时间都一样,我们又挨着一中,下放学,好几千人就出来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四、解决问题。
1、不让人占道经营。
2、不要家长的车近路口。
3、放学时,先让小学的人先放学,在让初中的在放学。这样路口就不会拥挤了。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