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优质教案] 《乡村四月》说课稿其八

2022-08-03
四月工作计划

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头绪。当我们想要做某一个项目时,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策划并撰写方案,方案从目的来说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计划,是否有可以参考的方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质教案] 《乡村四月》说课稿其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说教材: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借助微课和注释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其教学重点、难点为: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

说教法学法:

采用微课学习法、诵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说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看微课,做进阶练习一,对文本进行深度预习。课堂上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是情境导入,出示课题。播放走近乡村微课,师生交流感受,出示课题:古诗词三首。齐读课题。

二是初读古诗,读出诗韵。先读前两首诗,出示两首诗。指名读诗题。并说出自己的感觉。接着让学生把这两首古诗自由地读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然后指名读,生自行评议,正音。并检查生字“蚕”“桑”,相机纠正。指导书写汉字。然后指名字正腔圆、有滋有味地把第二首诗读一读。交流进阶练习一。

三是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首先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首诗,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接着汇报点拨一二句写:景美;三四句写:人忙。课件出示第一句,交流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有哪些色彩?“绿”会是什么?“白”是什么?出示微课体会“绿满山原白满川”。指名通过读来表现出来。课件出示第二句让学生感受仿佛看到的画面。出示微课展示“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情景。出示养蚕图和名言。从诗句和这些养蚕情景,感受养蚕的辛苦以及农民的勤劳和忙碌。就“忙”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微课,让学生体会忙,并交流假设你作为其中的一员,你会忙什么?最后体会到忙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后进一步观看微课,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2、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说板书:

板书以其内容为结构,一目了然,后面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农民的勤劳和快乐。

教后反思:

作为运用微课开展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目的是如何借助微课提高经典诵读效率。

1,通过微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前置学习是很好,学生易于接受的策略,不过必须伴随作进阶练习才行。

2、在教学难点处出示微课也是很有效的。

3、在学第一首时,带出第二首诗,有效减轻第二课时的压力。

4、在交流进阶练习环节,有效体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注重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03kkk.cOm精选阅读

[优质教案] 优秀说课稿1篇


事在人为,而方案规划也需先行。在开始一项建设之前,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策划并撰写方案,方案从目的来说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计划,你知道有什么写方案的技巧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质教案] 优秀说课稿1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散步》。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一、课标与文本关系:

《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步》要想在“人生体验”中达到体验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体悟。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亲情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准则,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

三、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

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

六、教学过程

(一)、在轻音乐伴奏下激情导入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教学目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件显示朗读要求):

a、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b、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

c、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

d、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反馈、点评、小结:

(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

(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

1、展示:

(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

2、划分4人小组、要求:

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反馈、小结。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5、补充名人的话: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读,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六)、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2、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

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

4、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5、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6、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

(多媒体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进入下一环节)

(七)、凝神细想,独抒性灵

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

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

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①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①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②家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

在音乐的激荡下,学生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绪也随之荡漾开来,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变成了爱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于是下笔如有神助。

(八)、教学小结:

(继续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教师寄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

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

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九)、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

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结构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好了,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精选教案] 苏州园林说课稿其七


远大的抱负和雄心是需要的,但实际它们的方案计划更为重要。面临随时可能开展的建设工作,一份优秀的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好的方案对于行动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子的?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精选教案] 苏州园林说课稿其七”,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是语文版初中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出现说明文单元,本课则是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说明文,上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打好建构说明文知识学习体系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原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

叶老先生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非常适合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沿着作者的思路,去领略说明文的魅力,把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他们有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但更多的是茫然和由于说明文本身文体特点可能带来的枯燥感。同时,他们的年龄段心理特点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尚有待发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对说明文的四要素有初步了解,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而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说明顺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为初一学生来说,”逻辑”还是一个新名词。?如何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呢?

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多给学生看苏州园林的照片,甚至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教给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三、说教学方法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一)问答式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文章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

具体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小组合作交流法:在问答法中结合采用讨论法。

其优势在信息交流量更大,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民主气氛更浓。

同时在学法上,

本节课主要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朗读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课时计划为两课时。这里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本课时主要目的是明确说明对象特征,理解文章总分结构。

(一)导入教学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国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天下”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多媒体放映图片)有一位从小在苏州长大的著名作家,他以一双欣赏美的慧眼,以对故乡的丝丝眷情,写下了一篇质朴又典雅的文字,引领我们去探访苏州园林之美。这就是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设计依据: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增强直观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二)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1、作者介绍

2、检查字词预习

3、设疑引导速读课文

问: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具体一种什么样的美?

提示: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为一个词。

4、学生速读全文,教师佐以学法指导————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

5、提问并引导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概括为“图画美”

设计依据与目的:本环节主要是以问答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用一个提纲挈领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扫视法”这一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三)品读课文,交流探究美与思路?

1、提问式引导过渡

问:①为实现“图画美”设计者和匠师们是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他们的愿望达到了吗?

(“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③文中哪句话是为此证明?

(“浏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想着“如在画图中”的”)

④你读了作者的文章,也有同样的感受吗?

设计依据与目的:这四个问题紧跟第(二)环节,环环相扣,步步引导,答案都在第二自然段,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紧跟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本环节。

2、自读课文3—9段,划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在小组中交流互读。

3、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用刚才从文中找到的句子里所表现的“美”去鉴赏图片,说说“美在?”

设计依据与目的:充分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魅力,并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发现美,领略美,并学着鉴赏美,以图片和文字互相配合补充,全面深刻地领会苏州园林“图画美”特征,同时在让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

(四)小结拓展,引申练习

1、小结: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从主要设计到次要的细节都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2、拓展练习

多媒体出示本校多角度照片,让学生说说,如果写一篇关于我们的校园的说明文,你会抓住它的什么特点,用什么说明顺序去写。

3、作业:完成写作提纲,结合下节课说明方法等知识的学习后完成写作。

设计依据与目的:继续运用情境教学法,并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六、教后反思

1.由于情境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至始至终学生保持了较大兴趣,尤其是拓展练习部分,对于自己的校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热情。说明文在这里不再成为文体障碍。

2.强烈地感受到,在德育和智育之外,我们的学校亟需加强美育

教案范文: 适合四月第一天发的朋友圈文案


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头绪。针对我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考虑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写好方案应当从哪方面入手?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范文: 适合四月第一天发的朋友圈文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四月你好。

2、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3、四月的小雨,四月的微风,从我的脸上轻轻走过,带来一阵阵暖意。

4、每天像盛花热烈、像晨早清白。

5、四月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随处可见粉面桃花,笑迎春风,朵朵争奇斗艳。阳光照耀着田垄,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摇曳着春的美景,此情此景竟让我留连忘返。

6、我将沿途一路流泪,告别我曾不舍的伤悲。四月你好!

7、迎来了崭新的四月,抛开昨日的不快,迎接今天的美好,愿所有的烦恼,都有清零的机会,愿所有的忧伤,都能被笑容代替,愿以后的自己,遇见更多的好运。

8、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9、我要搭乘幸福的早班车,把第一声祝福送给我的。新朋老友、家人亲戚。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祝大家新的一月,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10、三月再见,四月你好,愿风里雨里,春风相伴,一路有你。

11、四月的雨,惬意悠闲。

12、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13、在四月,越自律,越优秀,与其羡慕他人的精彩人生,不如让自己学会控制惰性,抵抗欲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14、你接受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接受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5、敬往事一杯酒,愿无岁月可回头。愿你心里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释怀。愿你眼中有星辰,身边有海洋,心里有阳光。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16、4月的第一天,最美的祝福送给你,开启一月好心情!

17、四月沐风,空山凝云。与友信步闲游,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残阳冠于其顶,艳阳沸血,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

18、我刚亲了一口风,等会他会吹到你脸上。

19、愿多年以后,你我仍是旧友,共饮老酒一醉方休,唱一句青春不朽!

20、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21、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22、四月第一天,祝你春暖花开。

23、我喜欢四月,我喜欢春天,因为它赋予了万物生命,又一次将万物唤醒。随着牛年两场春雪的洗涤,漫长的冬季已一去不复返了。

24、四月,放下过去的悲伤,学会珍惜,开始明日的征程。

25、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

26、告别油菜花的三月,迎接暖阳的四月。

27、输了就是输了,没什么好去解释的,不过是一盘棋,何必去计较。

28、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莫负春光,莫负自己。

29、春光美好,春光易逝。四月,终是温暖而向上的。

30、心甘情愿爱上一个人,是世间再美好的事

31、人活世间不容易,努力打拼为生计,时有烦恼和压力,让人感觉常失意。送上祝福甜如蜜,送上关怀解压力,送上温暖表心意,送上问候永安逸。

32、心是苦的,人生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33、4月,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34、四月第一天,最美的祝福送给你,愿你幸福,一切都好。

35、“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四月,一场春暖花开正在向我们翩翩走来。

36、最有温度的距离,不就是我不言,你不语,心安,默契。

37、你那么平凡的一个名字,却影响着我那么多的情绪。

38、四月好事正酿,万物复苏,大家都要如愿以偿。

39、暖风将至,平安喜乐。四月,你好!四月,早安!

40、岁月带走的是记忆,但回忆会越来越清晰

41、四月,是跳着舞的爱与暖。

42、祝你新的一月,开心快乐,幸福甜蜜。

43、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处再寻梦中人。

44、有的多把握,没的莫纠结,不攀比富贵,不竞争工作,开心常笑,待人厚道,助人助己,少忧少恼。生活一首歌,知足自常乐。钱财不求多,够用图快活。

4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

46、轮回的渡口,彼岸花开了一季又一季,轮回了几世,谁又曾记得我来过。

47、你一走进我的生命,我就为你准备好一生一世。

48、心若向阳,生活就会春暖花开,四月你好!

49、最可悲的是,你喜欢的人以为你喜欢着别人。四月你好!

50、给予我全部希望的四月,对我好点,三月再见。早上好呀。

[教案范本]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之四


事在人为,而方案规划也需先行。当我们想要做某一个项目时,我们可以对行动的具体方案进行一个撰写,每一个方案的实施都有它的意义,你知道有什么写方案的技巧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案范本]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之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校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本人选择了孔子的《大道之行也》一文。现就本课的有关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一、说文本

这篇文言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文章紧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因为作者是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所以对人类美好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向往,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这就是作者描绘的“大同”社会。

初中生学习本文不宜要求过高,能粗知内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练地背诵全文,为将来进一步消化它创造条件。学习本文要理清:“大道”和“大同”两个概念。“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注重温故知新,从学过的《桃花源记》一文理解新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东晋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让人无限憧憬,那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界人人渴望,其实它只不过是《礼记》中“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及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可以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社会的关爱。

理清文章的思路对理解“大同”含义很关键,文章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本文文字不多,全文只有107个字。文短意丰,把人们追求和奋斗千百年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交待得明白、清晰。句式整齐,适合朗读。

二、说思路

⒈说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是能力目标: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是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⒉说重难点: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教学的重点

通过知识的迁移来突破学生对“大同”社会的理解。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⒊说教法:

一是朗读法。教师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

二是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是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教学过程

⒋说学法

一是指导朗读。①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②“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③“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④“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⑤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计划文本朗读10次。

二是指导运用教材和工具书处理字词。即①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③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④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⑤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⑥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⑦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三是指导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的层次,即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四是指导理解什么是大同思想、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等问题。

三、说过程

⒈导入新课。(2分钟)

⒉熟读成诵,积累理解。(15分钟)

一读课文,听一听,朗读节奏。⑴视频朗读,体会朗读停顿。⑵教师范读课,学生勾画生字词。⑶学生自读,注意文中停顿。⑷学生朗读,试着背诵。

二读课文,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完成练习。

三读课文,理一理文章层次。(第一层:总领全文。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总结全文)

四读课文,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3分钟)

⒊合作探究,大同思想。(8分钟)

五读课文,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5分钟)

六读课文,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3分钟)

⒋七读课文,体验反思,互动释疑。(7分钟)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⒌总结存储,课外延伸。在这个环节我选择了《怪哉》一文与课文比较阅读,期望借此拓展学生的视野。不过这个环节我打算留给学生课外去落实。

⒍课堂小结。以此来激励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是战争和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是实战检验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

[教案分享]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其五


综观成大事的人,他们对于重要事情的方案设计非常重视。当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项目建设,我们应该在事情开始之前做好一份方案,方案是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那么应该如何去写一份方案?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分享]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其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点搬家》。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说教材。

《小数点搬家》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3、44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习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运用所发现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情感目标:在玩游戏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教学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依据《小数点搬家》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探究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数字卡、纽扣、练习题等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第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第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

新课伊始,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去买包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平时我们买的包子都是0.50元一个,但昨天的标价却是5.00元。我大吃一惊,连忙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是我儿子在玩小数点搬家的游戏。”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会搬家吗?由此引出今天所讲课题《小数点搬家》。(板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首先是小数点左移的游戏。(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同桌之间拿出自制的数字卡片和纽扣来做小数点,一方先任意摆出一个小数,让同桌读出来。然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让同桌读出来,并要他/她说出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让同桌读出这个数,并说说这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左移动后前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小数点往左移动时小数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玩了小数点左移的游戏后,我会让他们每小组交流一下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并派代表总结一下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相信他们会很快说出所发现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

…… ……

之后我会补充说明:缩小1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即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缩小1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缩小10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板书)。然后我会要求他们读一读这个规律并背熟。接着让学生再来玩小数点右移的游戏。方法同左移的游戏是一样的。在把小数点往右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做完游戏后,我同样会让他们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总结他们的发现。我估计他们也会很快得出如下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

一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

然后,我再适当补充:扩大1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扩大1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扩大10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0;……(板书)。 同样的,当他们得出结论后,我会叫他们读一读并背熟。对于叙述得好的同学我都会让大家对他们给予掌声和语言的鼓励(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观看“山羊快餐店”的价格变化图,并提出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很容易说出答案。然后我对快餐价格进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从4.00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倍,可列式为:4÷10=0.4

从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原数缩小100倍,可列式为:4÷100=0.04

反过来看:

从0.04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可列式为:0.04×10=0.4

从0.04元到4.0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两位,原数扩大100倍,可列式为:0.04×100=4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的环节,我会准备以下题目给他们抢答: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开火车。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马过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检测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我会提问:今天我们有什么新发现?估计学生会很快说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说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规律来解决新问题。我会给学生准备以下题目:

1、填一填:

(1)2.34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254.8,这个数原来是( )。

(3)把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所得的数是原来的数的( )。

(4)4.6的100倍是( );5个2.4的积是( )。

(5) 把470缩小到原来的是( ) ,再缩小到原来的是( ) 。

2、小红在写自己的身高时,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写成13.5米。请你猜一猜,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3、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数吗?如果有,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小数。

以此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采用树形结合的方式,力求用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概念的意思,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热门教案】 《家乡的桥》教学思考其八


远大的抱负和雄心是需要的,但实际它们的方案计划更为重要。在开始一项建设之前,一份优秀的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案中必须妥善安排好我们每个人的行动,怎样写出一份优质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门教案】 《家乡的桥》教学思考其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家乡的桥》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家乡桥的形状多姿多彩,桥名的趣和桥所带来的乐趣这三方面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在设计教学时,我力图使传统与创新走向融合,既抓重点词,句,段的教学,体现对语文优秀传统的回归,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得到丰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一、回归传统,重说写技能的教学

认真而又扎实地教学说话和写作,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它应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学"撷取"时,我则是出示了王维的整首诗,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词的意思,为了理解"刚劲有力,飘逸潇洒"这两个词,我让学生逐一欣赏了篆,隶,楷,草四种不同的字体,然后再让他们亲身去体会,去感悟。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本篇课文的重点:利用小标题复述课文,我专门对其中的难点句子:或……或……或……或……,有的……有的……设计了练本领的练习。为了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主旨: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我还设计了迁移练习,借用学过的古诗来替作者表达思乡之情,从而达到学习上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整合不同的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我发现在课堂中所花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你老师稍加点拨,对学生却帮助很大。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关注这一点,要做一个有心人。

二、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与新课程接轨

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改倡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也很美,但没有故事情节,学生很难产生阅读兴趣,更别说产生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试图通过想象,感受,表情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体验,共同去感受美,表达美。

课文的第四节主要写桥不但美在多姿多彩,更是美在桥名的趣和桥名字体的各具特色上。在感受桥名字体的特色时,我则出示在网上找到的"如意"二字的篆,隶,楷,草四种不同的字体的写法,边读句子边欣赏字体,学生仿佛亲身经历般,边读边赞叹,既掌握了文本的内容,理解了桥名字体的美,又欣赏了书法艺术的美。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上,尽管我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意境,着重训练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了按照小标题复述课文,也领略到了课文所传递的感情。但是我觉得最大的缺憾是缺乏对朗读的指导。孩子们的朗读确实没有达到我预先想到的效果,那种江南水乡的悠悠文化的韵味还没有读出来。学生没能更好的读出意境,主要是教师从始致中都没有读的指导。教师只是在创设情镜中下了功夫,感染了学生,但是要读出韵味,语言情感还需要给予引导和点拨的。如:古筝曲相伴,读充满美感的桥名,或急或缓,或扬或抑,教师应点拨到位,激发学生语言情感。此外,在学习"乐园"和"造型"两部分时,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第四小节的学习方法小组自学的形式,交流时以组合朗读和复述的形式完成的。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张,这一个环节没有很扎实地进行分析,朗读。在课后的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得不扎实。

[优质教案]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对于重要的事情,事先作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成我们设定好的目标,我们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方案,方案是实施某项具体工作的文件,如何写好一篇方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优质教案]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色彩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雨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色彩美。

二、说教法、学法

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反复品读、深究、讨论,感受秋雨的美。

三、说教学程序

(一)欣赏图,感受美景,揭示课题

1、观看图,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画出课文的生字、生词。

2、同桌之间互相帮忙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幻灯出示词语、句子

(三)、品读课文,感受秋雨的美

1、同桌一起读课文,在秋雨里,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

(2)反馈

(3)朗读体会句子

(4)你觉得秋雨神奇吗?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品读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

(2)、你觉得秋雨神奇在何处?再次体会秋雨的神奇,读出喜欢之情。

4、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说说喜欢这段哪句话?

(3)体会银杏树、枫树的句子。(去词体会,比较句子)

(4)、把描写颜色的词画下来。(幻灯出示练习填空)。

(5)、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6)、同桌交流:你还知道秋天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按练习的句式说。

(7)、再次读课文,体会秋雨颜色的美。

(四)、拓展延伸

1、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清,你还知道有哪些美景?

2、学生交流讨论:说说秋天有哪些美景?(引导学生可模仿课文的说)

(五)、总结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起到有条理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它线索清楚,简单明了,概括性强,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是钥匙

11 秋天的雨 有颜料 丰收、快乐

藏起香味

吹起小喇叭

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秋天的雨》,题目是《创情境,品秋意》,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盎然秋意思我的设计思路。我的说课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秋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雨”,而是以“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理解“五彩缤纷、一把把”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初步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初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其中,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中那些艺术化的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

二、紧扣重难点,说教法学法

对于孩子们来说,秋天的美景就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却比较缺乏对美的发现,教学中适当选择能展现秋天美景的录像、图片等资源,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学习美、运用美。并在形式多样的训练中促说、促读、促练、促悟。

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将读与写巧妙结合起来。并通过读、演、背等实践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三、以学定教,说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欣赏秋色

(二)梳理文脉,体会秋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秋韵

(四)总结全文,升华秋情。

在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让孩子们品味盎然的秋意。

开课伊始,我引入介绍秋天美景的短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视听享受中,导入新课,此时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相机指导“扇”的不同读音:“扇子,扇哪扇哪”,重点指导书写“爽”:先写人,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四个撇点。之后,我出每段的第一句描写秋雨特点的句子,并使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自由朗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手一首欢乐的歌。”

教师相机小结:这是整篇文章缩写成的一首小诗,是文章的线索。再让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读读小诗,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钥匙、颜色、气味、声音”,以达到理清文脉的目的。此时,融入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像这样,把每段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教师动情而又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一走进秋天的大门,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你是想先看看秋雨那缤纷的颜色,闻闻那香甜的气味,还是想听听那动人的声音呢?”此时,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意愿,相机指导教学。这样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品读课文,感悟秋韵。

这部分的学习上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是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色彩,文字非常优美,引导学生赏秋色时,抓住词语“五彩缤纷”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再通过课件看看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和橙红的橘子,让学生深入体会,然后课件出示一组表示颜色多的词,指导学生朗读、记忆,积累语言。

这段文中出现了许多处生动的比喻句,三年级的孩子较难理解,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多美的句子呀!但学生很难一下子感受这种美,我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先出示银杏叶和扇子图片,让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体会它们的“相像”,然后出示银杏叶往下飘落的动态画面,引读,让学生体会“一把把”的含义。

“一片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两片黄黄的叶子像两把小扇子,满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相信,精彩的动画会让抽象变直观,让孩子们在美的情景中将文字的理解化难为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接着顺势让学生理解其他的比喻句。然后让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最后,大家跟着动情的音乐齐读第二自然段,练习背诵。这样层层加深学生的体会,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情感的升华。

品秋香时,首先展示一幅秋天水果图,让学生看着诱人图画,听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并激发想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好闻的气味?”适时引导“假如你就在硕果累累的树下,你想干什么呢?”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被那香味勾住的感觉,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之中。

在学习第四段听秋声时,老师和学生共同演绎情境。老师扮成秋雨告诉大家冬天要来的消息,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演一演课文内容,体会动植物热热闹闹准备过冬的情景。再练习说话,“秋雨姑娘把冬天要来的消息及时地告诉了大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在师生对话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抒发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浓缩文本,说板书

在学完文章之后,借助板书回归整体,总结全文。“秋天的雨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给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闻到了香香甜甜的气味,听到了冬天要来的消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此时板书:丰收、欢乐。

这样线索清晰、简单明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一目了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后拓展,说作业

最后,课件出示一组秋景图,配以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并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背一背:把秋天的美景永远留在脑海里

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

写一些:自己感受到的秋天

这样的作业背、画、写三者结合,能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总之,教学中,我巧妙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中,在读读、说说、写写中“品味盎然秋意”。

【教案参考】说课稿是什么意思四篇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根据领导新分配的任务,我们必须将方案给准备得当,方案要保证我们行动的可靠性,有关方案你知道怎样去撰写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参考】说课稿是什么意思四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说课稿是什么意思【篇一】

夏至是炎热的夏天来临的意思。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说课稿是什么意思【篇二】

不是的,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最热的应该在三伏天内。

主要的原因是大气层的作用。大气层有很强的保温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夏至以后,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日缩短,接收热量一天比一天少,散失的热量一天比一天多,温度就会逐日下降。但是,由于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一天中,总的日照时间大于黑天时间,也就是说总的接收热量时间,大于散失热量的时间,所以,在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下,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说课稿是什么意思【篇三】

那把伞给我们构建了雨中的一方晴天。我们慢慢地走着。刚才真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不好意思地对风说。

杨树妹妹就可爱了,它抽出了许许多多的花絮,那一条条花絮软绵绵,毛毛茸茸的,活像一只只毛毛虫。他们挂在树上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在树上打秋千,真有意思!

我呐喊,为什么孔乙己会生在封建时代,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我呐喊,为什么无才之人能够作威作福,有才之人却总是找不到属于自我的“伯乐”?我呐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封建制度残害人命,却见死不救?

鲁迅弃医从文,因为他明白再好的药也只能医治肉体上的伤,无法弥补一个民族精神上的空缺,他在阅读中立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向,创造出了《朝花夕拾》《阿Q正传》等大量民族文学作品,使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沉默中爆发”投身到了救国的队伍中。

说课稿是什么意思【篇四】

可爱的芭比就这样陪伴了我五年,我伤心的时候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安慰,我乱扔垃圾的时候,我看了看它似乎在对我说:“这是不可以的哦!快去扔进垃圾桶。”我就会不好意思地捡起来。

爸爸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抽烟。我和妈妈经常劝他戒烟,他也每次都答应,可就是不见行动。有一次我问他:爸爸,烟到底是什么味道啊?只见爸爸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指指上面的字说:瞧,香烟,味道当然很香喽。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园认真做好全体教工及幼儿的体检工作,积极把好晨检大关,做好每个幼儿的发药工作及全日健康观察工作,并做好记录。通过橱窗、讲座,向教师、家长、幼儿宣传保健常识、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有很多科学家发明了许多的玩具和日常用品。比如:手机、车子、门、洗脸盆......而我要发明的就不一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发明吗?读读下面的内容你就知道了。

文章来源:http://m.03kkk.com/fanganfanwen/39044.html

上一篇:【精品】销售人员求职的自我评价五篇

下一篇:月度推荐:给幼儿园小朋友的一封信模板集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