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计划推荐]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1600字)

2022-07-08
秋季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我们可以开始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规划了。工作计划,就是合理安排将要开展的工作量、任务数、时间进度等,做好一份工作计划,我们对某件工作做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那么如何写一份工作计划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计划推荐]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1600字)”,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达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上,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初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2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篇二)

一、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数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成为愉快生活。

三、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六)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的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篇三)

一、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周

(一)长度单位

第2、3周

(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习、我长高了

第7周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

(四)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

2、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第12周

(五)观察物体

第13周

(六)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

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

(七)统计

第18周

(八)数学广角

第19周

(九)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篇四)

一、实验班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实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羡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提高实验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五、关于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课外活动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巩固数学知识,发挥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把学习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学期,在第三单元后,安排了"剪一剪"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掌握有关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第七单元后,安排了"有多重"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巩固有关克和千克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这一活动中还运用了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测量的知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经常的开展一些小型的数学游戏活动,如:算术棋,算术扑克,算术套圈等。同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小知识,通过数学家的故事,还可以激起学生当数学家,勇攀数学知识高峰的愿望。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篇五)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二)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表(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材分析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2、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为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3)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4)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克和千克。

4、课时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安排

第一周

2月24日—3月2日

数据收集和整理

第二周

3月3日—3月9日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除法

第三周

3月10日—3月16日

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周

3月17日—3月23日

图形的运动

第五周

3月24日—3月30日

表内除法(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六周

3月31日—4月6日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第七周

4月7日—4月13日

两步式题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第八周

4月14日—4月20日

有余数的除法

第九周

4月21日—4月27日

解决有余数除法问题,小小设计师

第十周

4月28日—5月4日

五一假

第十一周

5月5日—5月11日

期中复习检测

第十二周

5月12日—5月18日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十三周

5月19日—5月25日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十四周

5月26日—6月1日

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第十五周

6月2日—6月8日

可和千克,数学广角。

第十六周

6月9日—6月15日

分单元复习

第十七周

6月16日—6月22日

分单元复习

第十八周

6月23日—6月29日

期末总复习

第十九周

6月30日—7月6日

期末总复习

第二十周

7月7日—7月13日

期末检测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研读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并能与教学相结合。加强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向40分钟要效率,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以充分地关怀,使他们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3、加强口算练习,鼓励算法多样性。

4、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6、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7、长期抓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03kkk.CoM小编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打造学科特色,搞好团队文化建设。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使我校数学学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内强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严格执行新标准。加强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继续学习小学数学学科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助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认真学习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的运用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二)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1、继续严格>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师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备课、听课情况及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本学科本周及下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加强沟通,展开研讨,步调一致,共同前进。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每一次集体备课要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集体备课要做到三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

3、优化作业环节,减轻学生负担

每一位老师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作业布置要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筛选,精心设计。对于每一种作业,必须自己做过,必须及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各位教师要抓好课堂关、单元关,严格实行;四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师最好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做实、做细个别辅导工作。严禁随意性、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依托质量调研,提升管理效度。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平时的质量调研工作,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调研,严格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讲评、分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质量调研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从本学期起,每次质量调研的试卷都要注明;命题人,每次质量调研的成绩要进行汇总,充分运用调研手段,检测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开展听课活动。

听常态课。包括听推门课,点名听课等。强调课堂教学要情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学习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

6、注重过程管理,力求教研实效。

继续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课堂,分管领导、学科主任和教学骨干率先上好研讨课;多听课,多交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过程管理,期初认真制订好计划,落实好活动内容,主讲人。每位上课老师要依托本学科组、教研组,反复讨论,试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研活动时要精心组织,形成热烈的、有深度的交流氛围,使大家真正研有所得。上完教研课后,教者应先进行说课,再进行评课,在组织开展说课、评课、上课活动过程中,要求把体现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所有教研活动的资料须在上课后两周内完成,使教研活动真正形成制度化。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2、在复习中,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查漏补缺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所复习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可按两部分复习,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容易掌握的部分、较难掌握的部分。容易掌握的部分:第一单元千克、克、吨、的认识、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四单位置与变换、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

较难掌握的部分: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这些内容是本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着重进行复习和分类指导。

2、各部分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

(1)乘除法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等。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2)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

通过不同形式复习,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特别是对吨、千克、克的理解。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单位之间的进率。

(3)位置变换与周长的理解、计算。

理解周长的意义,能通过测量、平移等操作方法找出不同图形边的和,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4)混合运算和智慧广场:

通过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及推理练习。混合运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班级整体状况:学生整体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差,每次作业都难以完成;学习中注意力差,书写普遍差。但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数学能力情况: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复习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三、复习措施

1、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优先领跑全班之首,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党史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学好党史可以让我们深刻洞察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秘诀、科学把握我们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可以鼓舞我们的斗志、坚定我们的信念、启迪我们的智慧。我们党的历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知识性、关联性较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将探寻初心、感怀党恩、增智明理之;念贯穿始终,把党史知识转化为认知和行动,切实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干事创业的;成效、提能砺为的;功效。

怀揣探寻初心之;念,在学习党史中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取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了党章……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持探寻初心之;念,在学习党史中感悟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岁月,厚植为民情怀,坚定不移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评判标准。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以群众合理需求为导向,抓牢抓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责任,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实效性。

怀揣感怀党恩之;念,在学习党史中增强干事创业的;成效。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全体共产党人的顽强奋斗史,其间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党的历史,感怀党的恩情。我们党立足于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火把,从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打碎禁锢在人民身上的枷锁、冲破黑暗笼罩、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到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张张艰苦奋斗的画卷,是为人民而绘制,一处处热血挥洒的场景,是因人民而形成,一次次奋勇冲锋的号角,是因人民而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持感怀党恩之;念,在学习党史中记牢党的教诲、歌颂党的伟大、铭记党的恩情,不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守土尽责、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党的恩情。

怀揣增智明理之;念,在学习党史中增强提能砺为的;功效。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处处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里边的智慧之光灿若星河、力量之强无穷无尽,我们要开展沉浸式学习,在体悟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中,吸收进步的智慧和思想,汲取前行的力量和勇气。广大党员干部要怀揣增智明理之;念,在学习党史中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大历史观,既要坚持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真思考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探究红色火种成功燎原的原因,读懂、弄清我们党;来时路,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深化学习中提升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能力,在深入思考中砥砺品质、淬炼思想、坚定信念,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提高政治;三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00字12篇


为了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写一份好的工作计划需要我们用心去写。一份优秀且合理的工作计划,能帮助自身有序的开展工作,在写工作计划时有没有没有技巧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 数学思考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

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关键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突破本册教材重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一)、将数与代数的知识摞列到一个知识板块去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

(二)、在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借助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可以以学生周围的数据作为统计的资料,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引导学生分段统计,并逐步学会统计的方法。

六、建议

我建议首先以新的课标为依据,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的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的,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如何愉快地度过自己幸福的童年,并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较强的各项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各个环节中,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想无论再难的知识,大家只要有了超前的理念,教学工作都能干的很出色。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材分析及特点

建国以来历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又汲取了大量的国外的课程、教材建设的成功检验。同时,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也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力求形成以下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二、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的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三、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和交流。

教材特点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二、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与综合。

三、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教材内容具有适当弹性。

四、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教材总体设想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感。

2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数数,认数,理解数所表示的意义,感受到生活中数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尊重别人的想法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4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有关的加减法。

5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册内容共计九个单元,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一)、数一数与乘法

(二)、乘法口诀

(三)、观察物体

(四)、分一分与除法

(五)、方向与位置

(六)、时、分、秒

(七)、乘法口诀

(八)、除法

(九)、统计与猜测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13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同学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敏捷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不够或智力反应较慢,没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书写习惯不好,不爱学习,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待于家长和老师配合指导,养成好的学习方法。本学期,老师更应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有效和先进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择优促差措施

1.首先要促进学习困难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素质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3、在班级里能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

4、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

5、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争取家长们的配合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48人,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5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上期考试结果,及格率100%,优生率49%。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位数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

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刮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刮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没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五、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教学用具: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学习了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

六、教学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七、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1)除法的初步认识(7课时)

(2)平均分(2课时左右)

(3)除法(3课时左右)

2.(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2)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我执教的两个班级共有88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相对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班级分析:

本班同学共32人,18名男孩,14名女孩。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课时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周

(一)长度单位

第2、3周

(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习、我长高了

第7周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

(四)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

2、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第12周

(五)观察物体

第13周

(六)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

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

(七)统计

第18周

(八)数学广角

第19周

(九)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实验班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实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羡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提高实验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五、关于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课外活动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巩固数学知识,发挥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把学习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学期,在第三单元后,安排了"剪一剪"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掌握有关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第七单元后,安排了"有多重"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巩固有关克和千克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这一活动中还运用了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测量的知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经常的开展一些小型的数学游戏活动,如:算术棋,算术扑克,算术套圈等。同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小知识,通过数学家的故事,还可以激起学生当数学家,勇攀数学知识高峰的愿望。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 教学内容

1、数据收集整理

2、有余数的除法

3、表内除法(一)

4、万以内数的认识

5、图形的运动(一)

6、克和千克

7、表内除法(二)

8、数学广角

9、混合运算

10、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

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一共有22名学生,全是农村子女,家长对教育教学不够支持。在升二年级时从上一个年级降下来5个差生,然后在城关一小和二小读完一年级后转来了3名差生,再加上到我们班入学时学生年龄改小到六岁,我班升二年级时一个差生都没留级,本班大多数学生学习环境比较差,种种原因,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向困难挑战,努力工作吧。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3.3---3.7 一、数据收集整理 3

第二周 3.10---3.14 二、表内除法(一) 14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三周 3.17---3.21 三、除法的初步认识 4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周 3.24---3.28 四、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整理和复习

第五周 3.31--4.4 五、图形的运动(6) 4

第六周 4.7--4.11 六、图形的运动 3 清明休一天

第七周 4.14---4.18 七、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 4

第八周 4.21---4.25 八、表内除法(二) 4

第九周 4.28--4.30 九、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5) 4

第十一周 5.5---5.9 十、混合运算 4 劳动节放假三天

第十儿周 5.12--5.16 十一、有余数的除法(6) 4

第十三周 5.19---5.23 十二、有余数的除法七、万以内的认识(10) 4

第十四周 5.26---5.30 十三、万以内的认识 4

第十五周 6.2---6.6 十四、万以内的认识 3 端午节休一天

第十六周 6.9---6.13 十五、万以内的认识八、克和千克(2) 4

第十七周 6.16---6.20 十六、数学广角——推理(3) 4

第十八周 6.23---6.27 十七、总复习 (4) 4

第十九周 6.30---7.4 期末考试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实践活动

在从事“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以及“小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排列问题,表内乘、除法,观察物体,统计,认识1000以内的数,方向和路线,千克与克,四边形和加减法九个单元。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48名,其中女生26人,男生22人。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认识千以内的数;认识质量和质量单位千克、克;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和千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2、经历观察几何体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图形;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图描述和表示一些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

2、学会与人合作,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乘法和除法,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与克,四边形。

教学难点: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认识千克与克,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5、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7、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同学掌握知识情况:

本班有同学36人,一年多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同学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排列问题、表内乘法和除法(二)、观察物体、统计、认识1000以内的数、方向和路线、千克和克、四边形、加减法。

三、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排列问题

1、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稍复杂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2、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积极参加操作、拼摆、交流活动,引导同学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同学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同学初步的数学意识。

第二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

2、经历归纳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与同伴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形状。

2、在观察、辨认等数学活动中,初步获得立体和平面视图的直观经验,发展同学初步的空间观察。

3、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的奇妙,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单元统计

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能根据数据完成简单统计图。

2、能对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调查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五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

1、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个、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图形表示1000以内的数。能用10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3、在估计、按规律数数、写数和掷点写数等数学活动中,感受1000以内数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了解可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方向与路线

1、经历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根据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用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路线。

2、在辨认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感受方向与路线跟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

第七单元千克和克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培养估计的意识。

3、在测量、比较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有趣的比较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单元四边形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图。在拼图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妙,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第九单元10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1、掌握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2、使同学经历尝试、探索个性化算法的过程。在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表达计算的思考过程。

3、激发同学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3、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

4、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5、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

6、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

2、关注解决问题策略,区别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

3、要通过观察、想像、拼图等多种方式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防止空对空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扬与鼓励。

二、班级分析:

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的重点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我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认真备课备学生,在上课之时做到胸有成竹。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习。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和练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经常对学生进行补缺补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至少掉得不太远。

7、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者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数的大小。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4、能认识钟表,能在时间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景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经历主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图。

6、会进行除法的竖式计算,能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回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8、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二、数学思考领域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景,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简单平面图形与角的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经过。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在他人帮助下,对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和探索规律。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体验。

3、在数学学习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本册教材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册提高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

2、上课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备课,并且作好课前准备,讲练结合,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与教学之中。

3、教学中注意应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6、练习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习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习。

7、每周进行周末练习。

8、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

9、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

10、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

周次进度周次进度

第1周1———7页第11周期中考试

第2周8———20页第12周86——93页

第3周21—30页第13周94—99页

第4周31—38页第14周100—104页

第5周39—44页第15周期末复习

第6周45—55页第16周期末复习

第7周56—61页第17周综合复习

第8周62—68页第18周综合复习

第9周69—78页第19周综合复习

第10周79—85页第20周期末考试

【优文推荐】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70字)


为了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就是对自己下一阶段的预先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监督自己是否按既定方向前进。写工作计划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文推荐】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7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新的学年刚刚开始,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跨上新的台阶,能使孩子们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现将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做如下分析和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

(一)和总复习等。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一)班有学生( 77)人,男生(39 )人,女生(38 )人。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思想开小差,和同学说话,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扬与鼓励。

二、班级分析:

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的重点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我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认真备课备学生,在上课之时做到胸有成竹。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习。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和练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经常对学生进行补缺补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至少掉得不太远。

7、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数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成为愉快生活。

三、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六)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的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实验班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实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羡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提高实验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五、关于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课外活动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巩固数学知识,发挥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把学习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学期,在第三单元后,安排了"剪一剪"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掌握有关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第七单元后,安排了"有多重"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巩固有关克和千克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这一活动中还运用了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测量的知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经常的开展一些小型的数学游戏活动,如:算术棋,算术扑克,算术套圈等。同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小知识,通过数学家的故事,还可以激起学生当数学家,勇攀数学知识高峰的愿望。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二)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七】

一、班级分析:

本班同学共32人,18名男孩,14名女孩。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4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xx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年级(5)、(6)班共有学生92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一共编排了10个单元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数学吧]“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米和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直观认识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并分别计算。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你能跳多远》是专题型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跳。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四、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9.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xx

一、学情分析:

本期新接任二(1)班,二(2)班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二(1)班共有学生45人,二(2)班45人。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同学们学到了不少基础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大部分同学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从而为下期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有个别差异。有少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不明白题目的要求,有的对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能一口说出得数,还要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想出来,而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还需要要用数小棒或数手指节的方法来辅助完成,对应用题的理解非常困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只有少部分学生能通顺连贯地叙述题的要求和意思。除了识字量的原因外,还有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的能力。因而本期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学困生的辅导和提高。

通过一年的培养、训练和理解,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上的事情。但还是存在有少部分的小朋友,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正确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毛病,从而造成学习中更多的困难。因而在本学期还要加强习惯方面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5篇


根据公司的指示,我们会把以后的工作进行一个妥善的安排。通过认真规划自己的工作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加顺手!这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5篇》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篇一)

新的学年刚刚开始,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跨上新的台阶,能使孩子们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现将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做如下分析和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

(一)和总复习等。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一)班有学生( 77)人,男生(39 )人,女生(38 )人。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思想开小差,和同学说话,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篇二】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扬与鼓励。

二、班级分析:

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的重点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我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认真备课备学生,在上课之时做到胸有成竹。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习。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和练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经常对学生进行补缺补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至少掉得不太远。

7、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篇三】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

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你的好朋友

9、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1名学生,男生4名,女生7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篇四)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篇五】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二)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推荐]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860字)


为了改变自身在工作中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需要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预先做好准备。工作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那么有哪些优秀的工作计划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推荐]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860字),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努力培养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内容分别是“学习要专心”、“创造在身边”、“独立做作业”、“我愿当班干”、“诚信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能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控制力,正确认识自我。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2、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3、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4、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的良好关系。

5、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人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

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 篇2

本学期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具体目标

⒈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做好班干部的培训工作。

3.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自身素质

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⒉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⒈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

咨询途径:

⑴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⑵班主任老师访谈。

⒉设立“知心信箱”心理咨询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⒊协助板报组办好“心灵之友”栏目,并黑板报中辟出一角为“心理健康园”。

4.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十月份:

⒈制订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做好班级保健员的培训工作。

十一月份:

1.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⒉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⒊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十二月份:

⒈继续指导心理健康保健员在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一月份:

做好学期总结

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 篇3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根据目前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竞争与合作,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当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在其中养成学生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涉及过多过深的理论,应紧密联系我国中职生的实际心理情况进行教学,结合职业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

(2)坚持知行并重、知行统一的原则。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结合理论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提高

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做好课堂管理。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准备校内检查和业务考核,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和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充分发挥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四、教材及教学对象

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实际中,将对教材做适当处理,增删有关内容。

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年)》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坚持培养学生“积极心理、阳光心灵”的育人理念,针对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力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下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大力营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1.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谋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年。省教育厅思政处牵头、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心育中心”)协助组织专家团队认真研究制定《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省心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心育指导中心要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校认真学习《省心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和有效发展。

(二)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全力提升学生积极心理素质

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学校幸福感”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根据广东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1.省心育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学生积极心品素质培养的方案,构建培养学生积极心品素质的课程体系和组织编写相关教材。

2.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育中心要加强对学生积极心品素质的培养的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教材和师资。

(三)加强指导和管理,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

1.重点指导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中小学校创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各市的省级“示范学校”指标数,按各市中小学校总数的1%计算。省级“示范学校”指标未用足的地区可以组织申报。省级“示范学校”的评审确定按照“条件合格一所,及时评审一所”的原则进行,各市可以随时向省心育中心申报评审。

2.省心育中心会同各市加强省级“示范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个别因故没有发挥示范效应的省级“示范学校”进行督促整改直至摘牌。

(四)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培养工程

1.省教育厅思政处会同省心育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培养工作方案》。各地可依据省的方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培养实施方案。

2.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育中心要支持和协助省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做好名师培养对象的遴选和培养工作。

(五)启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乡、街道)工作

1.为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今年将启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乡、街道)的评审确定工作。省教育厅思政处会同省心育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广东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乡、街道)工作方案》。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乡、街道)的建设,将以专职教师、心理辅导室、示范学校、科研课题、教育活动等为主要衡量指标。

2.各市教育局和心育中心要支持和协助省组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乡、街道)工作。可遴选1-2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出色的乡镇或街道,按照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镇(乡、街道)的衡量指标要求,予以重点扶持和指导。

(六)配合教育部有关课题组做好学生“积极心理”的调查测试工作

今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有关课题组将在有关省市县(区)的中小学开展学生“积极心理”的调查测试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决策依据。本次调查测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和要求严格。请有关市教育局和心育指导中心高度重视,组织有关学校认真负责地按要求完成调查测试任务。

有条件的市心育中心可借助本次调查测试,组织专家对调查测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本地区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基本现状,及时调整本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工作对策。

最新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表最新 篇5

根据民办教育的特点和高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小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教学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生活。

2、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现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自我接纳、自信心等。

3、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技巧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合作与竞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计划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壹篇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们应该尽快提交自己的工作计划。我们常说的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经常制定工作计划,可以提升自己对一项工作的掌控程度和规划能力。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比较清晰明了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计划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壹篇”,还是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达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上,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初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2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最新实用!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六篇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要开始准备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了。简单地说,工作计划就是自己为工作提前做出的一些安排,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我们怎么动笔去写工作计划呢?为了让您用的更省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实用!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六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新的学年刚刚开始,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跨上新的台阶,能使孩子们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现将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做如下分析和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

(一)和总复习等。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一)班有学生( 77)人,男生(39 )人,女生(38 )人。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思想开小差,和同学说话,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扬与鼓励。

二、班级分析:

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的重点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我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认真备课备学生,在上课之时做到胸有成竹。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习。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和练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经常对学生进行补缺补差,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至少掉得不太远。

7、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数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成为愉快生活。

三、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六)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的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二)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一、班级分析:

本班同学共32人,18名男孩,14名女孩。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


为了更好的处理公司来年的工作业务,我们需要好好写一份工作计划。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撰写自己的工作计划。那么,关于工作计划你了解多少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1】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根本性进步,非一朝一夕之功。现在我所教学生是八年级,共60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可以。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第十一章 三角形主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多边形的内外角和。本章节是后两章的基础,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教学时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开展好数学活动。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 分式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性质、能用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重视和分数类比,加强分式、分式方程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2】

1.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2.二年级体育、 美术、品德教学工作。

1.教学成绩努力保全镇第一,必保全镇前三。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课时安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3】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4】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

通过了解二年级有将近一半学生学习不主动,课堂上好动,但学习积极性很高,还有学生接受能力慢,作业完成的慢,课堂十分被动,不举手回答问题。基于以上情况和对一年级数学课程的了解,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观察、理解、思考的能力和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但鉴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和习惯仍未养成,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一年级所学课程掌握的不够,在新的学期里,仍需教师下大力度引导和培养,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方法与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预设好每一个问题,课堂生成加强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计算教学注意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各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4、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结合生活情境,安排丰富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5、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和“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

6、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以上是本学期对所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初步设想,如有不妥将及时予以修改。展望本学期的教学也期待着作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5】

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配合学校达成“安全校园”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愿望。积极深入探索“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二章 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 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 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认真批改作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有效,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分备好每个教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率,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

七、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合作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补充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扩充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6】

1、做好常规工作。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做好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工作,培优、促中、转差紧密结合,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2、教学进度安排。

(1)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讲解试卷,完成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二、三周:完成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四周:完成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五、六周:完成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七周:完成第五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八、九周:完成第六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周: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进行期中检测。

第十一、十二周: 完成第七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三周:完成第八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四周:完成第九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完成第十单元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进行单元检测。

第十六周:复习第五至第十单元。

第十七周:进行全面复习,进行期末检测。

第十八、十九周:查缺补漏,迎接期末统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放假。

(2)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动员学生复学,注册,讲解试卷。

第二至第四周: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

第五至第七周:完成第三、四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

第八至第十周:完成第五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进行期中检测。

第十一至第十三周:完成第六、七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

第十四至第十六周:完成第八单元的教学和相应的练习、检测。复习第五至八单元内容。

第十七至第二十周: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查缺补漏,迎接统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7】

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二(4)班数学教学工作, 本班现有38人,全部是老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本班的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合作互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比较有兴趣。学习成绩较优秀而稳定,但是学生之间两极分化较明显,基本没有中间层。大部分学生思维敏锐冷静,成绩稳定;有小部分学生在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上有所欠缺,需要更多关注。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的激发和韧性的培养,更要满足优秀生的跳一跳“摘苹果”的愿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针对学情采取的教学措施:

针对这些学情,本学期数学课不但要上得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以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要踏踏实实检查好每次作业,尽量逐一面批,每课每日每周过关,以此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本班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如下培优措施:

(1)开展二年级奥数每周一讲,每日一练活动,以帮助他们开拓视野,锻炼思维能力。

(2)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开展小组长负责制活动,每天按时协助老师完成教学工作培养领导能力。

针对本班需要帮助的学生,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保证每节课都有发言机会。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优先面批,优先辅导。

(3)采取小老师“一帮一、一教一”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附重点培养名单:佳宸、若君、海璇、明轩、镱瀚、柏霖、�W定、鸿义、大介、若儒、伊诺、达鹏、宇航……

附重点关注名单:栩嫣、益轩、懿霖、瑷如、乾育、恩铭、佳霓、浩冉、嘉航、贤亮

9、总复习。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措施:

1、扎实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坚持做到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混淆点;坚持三不讲:可自学可以理解的不讲、学过的知识点不讲、过于难的不讲。

2、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每节课十分钟的练习时间。

3、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每课围绕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开展教学,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互说与互教帮助理解数学内容。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通过算法、解法多样化及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

7、分类(新授、练习、复习、试卷讲评)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8、通过作业的书写示范和检查,作业纠错的及时性检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8】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也可以从其他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有段对这几,用右端的数字减去左端的数字就是几厘米。

在整个过程中尺子一定要对正。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法:①先点“点”,②放上尺子,用0刻度压住“点”,③找到长度,在上面画第二个点④连线⑤标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如: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要求:①用尺子②标角的符号(直角标直角符号)③画规范④如果在方格纸中画,顶点在方格纸的“十”字交叉点上

画直角的方法:①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②课上教的把角画画直的方法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例如桌子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同样大。

④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写在个位、十位之间,

④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再减(借一要在头上写点),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不借位不写点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四舍五入”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方法:①根据已知,判断出与要求的未知,谁多谁少②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③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3个4相加或4个3相加都能用3×4表示,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2个5相加是多少?5+5、

2个5相乘是多少?5×5、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属于镜面对称。能够找出与其镜面对称的图形

看镜子里钟表上的时间,两种方法:

①以6、12这条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折,画出来对称的指针,就是真实时间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根据所给图形,画出对称的另一半方法: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

三种类型:

要求:涂时看清每个格子表示数量几,涂得美观大方方、有半格时要在格中间画一条直线

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已知找对数字,

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要求:一定要提出与前几题不一样的、要用问号、要解决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握手、搭配的题:先固定第一个分别与后边搭配;再固定第二个,分别与后边搭配;依次类推

搭配钱的题:先固定最小面值,以最小面值的0张、1张、2张、3张……来判断有多少种

路线的题:左边第一条小路,与右边小路分别搭配,左边第二条小路与右边分别搭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9】

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1米 =100厘米

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两个角是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

6、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作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与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7、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8、比直角小或说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或说小大于直角的角叫钝角。

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未知数就等于谁加上几。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写乘法算式时,可以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但读乘法算式时,只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去读。

3、乘法口诀要用汉字数字形式表示,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乘数×乘数=积 例:一个乘数是3一个乘数是5,求积是多少?3×5=15

乘加:就是先观察图形有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加上剩下不同的图形。如:上图圆圈。就是前面3个相同都有4个○,后面还有3个○。写成算式就是:3×4+3=15

乘减:把全部图形看做都是一样多。再减去多数了的图形。 如 :上图圆圈。把全部看作都是4个。写成算式就是:4×4-1=15 因为后面图形只有3个,把他看做4个。就是全都是4个圆圈。所以减去一个1。

7、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10、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11、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例: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133个 5 就是5的3倍。

14、分清:

2和5相加是多少? 2+5、

2个5相加是多少? 5+5 、

15、像3×3+2这样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是乘加算式,像3×4-1这样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是乘减算式。在计算乘加、乘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人物。站在上、下、左、右、前、后去观察。

2、正方体无论从哪个面观察都是正方形;球无论从哪个面观察都是圆形;圆柱从正面和侧面观察都是长方形,上面观察是圆形;长方体从正面和侧面观察是长方形,上面观察是正方形。

3、当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时,它有可能是正方体,也有可能是长方体;当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时,它也可能是长方体,也有可能是圆柱;当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是圆形时,它有可能是圆柱,也有可能是球。

1、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1小时=60分钟。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也就是60分钟,走一圈是12小时。

3、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

小时 。

6例:时针从12走到5是(5)时;时针从3走到9是(6)时;时针从3走一圈又回到3是(12)时。

分针从12走到5是(25)分;分针从3走到9是(30)分;分针从3走一圈又回到3是(60)分。

解析: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从12到5有5大格,所以是5时。从3到9走了6大格所以是6时。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从12到5有5大格,所以是5×5=25,是25分。分针从3到9,走了9-3=6,6大格,所以是(9-3)×5=30,是30分。

7、认识钟面时间时,可先看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走了几大格,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故用分针所指的数字乘上5就是走了多少分。(例如:时针刚刚走过5就是5时,分针指向7就是7×5=35,是35分,也就是说这个钟面的时间是5时35分)

8、当分针的时间没有超过10的话,一定要记住在前面加0,如5:05.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2、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分别是12、13、21、23、31、32。

3、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分别是40、47、70、74。 4、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5、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可以用连线法。4个人就要握6次手。(3个人进行某项比赛也是一共3次)

6、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 分别是5+7=12、5+9=14、7+9=16。

7、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8、握手、搭配的题:先固定第一个分别与后边搭配;再固定第二个,分别与后边搭配;依次类推

9、搭配钱的题:先固定最小面值,以最小面值的0张、1张、2张、3张??

10、判断有多少种路线的题:左边第一条小路,与右边小路分别搭配,左边第二条小路与右边分别搭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上册【篇1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一)

5、观察物体(一) 6、表内乘法(二)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一) 9、总复习

三、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5、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课时安排

1、长度单位 (5课时)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6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 (4课时)

4、表内乘法(一) (13课时)

5、观察物体(一) (2课时)

6、表内乘法(二) (11课时)

量一量,比一比 (1课时 )

7、认识时间 (3课时)

8、数学广角 (2课时)

9、总复习 (4课时)

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其二


为了确保新的阶段性的工作如预期进行,我们常常需要一份工作计划来约束自己。常说的工作计划,是对我们下一阶段目标的罗列。你能写出一份合格的工作计划吗?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范文其二”,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一、学情分析

二一班有__人,男生__,女生__,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本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一)。

5、观察物体(一)。

6、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一)。

9、总复习。

(二)单元分析

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

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观察物体(一):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二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

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文章来源:http://m.03kkk.com/gongzuojihua/31835.html

上一篇:【热搜计划】 新学期教学工作规划精选一篇

下一篇:我在时光深处等你的感人句子收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