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办公的关键在于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文件,越来越多的人对范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优秀的范文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你是否正在寻找与"副园长工作总结个人2000字"相关的范文和样本呢?为了满足你的需求,零思考方案网特别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
内在的管理是幼儿园发展的灵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我园用心倡导一种平等宽松的管理氛围,追求一种更具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充分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来。在决策上集群众的智慧,在行动上聚群众的力量。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发挥团、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实行园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园内的大事、热点、难点问题都让大家共同讨论,构成认同感、归属感,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园内的管理工作,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敬业精神,增强园荣我荣的主人翁意识。
当然,严明的纪律也是一个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一套完善、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干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在实行约束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抓好三个环节。首先建立一套贴合本园实际、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其次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增强职责感和事业心,变制度为自觉行动;第三是认真做好检查评比、奖惩兑现及每月一次的考核工作。这一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家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效果,也关系到制度的生命力,所以作为行政检查人员,我们在工作中要求必须要认真谨慎,实事求是,大公无私。除常规的检查外还加强日常的巡视,使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这样就能够避免偏听偏信或主观臆断。
我认为业务园长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种职业,如果是一种职业,就务必有更多的知识和潜力,把握各方面的信息,务必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具备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一切素质,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然而,我却深感自己是如此的贫乏,内存不足,因此,对自己提出:知识要向更宽领域拓展,业务要向更深处延伸。于是,常在工作之余,学习《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管理创新》等书籍,每当阅读到精彩之处,对照自己的工作,寻找差距,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并在指导过程中得以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我们都有烦恼、茫然的时候,把握不住课程,把握不住孩子,把握不住预计和生成……每当茫然的时候,查阅资料、总结反思,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并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承蒙专家的指导,感受新的教育理念。每当幼儿园老师参加各种比赛时,如:优质课、教坛新秀评比,公开观摩活动,我都认为:虽然参赛的对象是一线教师,但也是我学习、锻炼、展示的机会。我认真对待,对指导工作一丝不苟、竭尽所能,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我园课程设置以《纲要》为基础和指导,同时结合我园教育特色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为实现我园课程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课程内涵,将课程园本化,我将园本课程设为两个板块: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基础课程:艺术、健康、社会、语言、数学、科学。特色课程:幼儿英语、徒手操、律动、弟子规、美术、音乐、园本课程。特别是我园自编了一本《园本课程》从安全、礼孝、环保等八个方面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并且这些年我园一直打造着“国学校园”坚持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特别开设了《弟子规》这门特色课程。通过朗读、领悟、游戏、儿歌、表演唱等形式让我们的娃娃从小就懂得仁、义、礼、智、信,帮助孩子们继续并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园的课程设置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基本经验的感受与获得,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我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我校“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治校方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办学方针,坚定地走内涵提高的发展道路,通过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许多领域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一)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截至“十一五”末,学校设有29个本科专业和方向,本科生在校人数(包括7年制)达到8832人。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校硕士研究生2842人,博士研究生251人, 比“十五”末分别增长159%和172%。临床医学院学生4809人,成人教育学生达到近万人规模。20xx年,学校首次规模化招收来自19个国家的51名国际学生,开创了我校留学生教育的新局面。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落实《安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案》,开展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转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增《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两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展教学水平中期评估,建立健全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推进临床学院制教学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完善教学基地准入评审制度,推进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三级管理模式已经形成。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研究实力显著增强
学校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以高层次人才的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稳步推进“四个培育”工程。科研水平在全国高校排名大幅提高,自然科学研究保持安徽省属高校的领先地位。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7项,连续3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领域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易感基因”研究成果被科技部评为20xx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达1.45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了20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计划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和资助经费连续9年保持递增,稳居省属高校首位。承担的科技项目,实现了以省内资助为主为向国家级资助为主的跨越式转变。
20xx年学校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准为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增1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学校积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异地实体共享,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三)夯实学科学位点平台,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
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xx~20xx)》,打造特色学科群。继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增强新建学科、一般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和平衡发展。
皮肤病与性病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药药理学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实现学科建设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12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达到42个。新增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卫生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四)深化干部人事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再创佳绩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创新用人机制,完善以全职聘任为主、兼职聘任为辅的用人形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海外兵团”,多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xx年首次面向海内外选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学校连续第三次获得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四百工程”,选派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或研修,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出国培训的长效机制。深入落实“百名博士”培养计划,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目前,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8.8%,比“十五”期间增加32.1%。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7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3人,省高校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 3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分会的主委,5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10多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新增各类用房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完成了科教大楼、新图书馆、体育馆、研究生1、2号公寓楼、和平苑职工点状楼、南校区基础实验楼、连廊工程等10多个较大建设项目。完成教学用房、学生宿舍、老图书馆、第二行政楼、职工住宅及荷花塘维修改造工程,校园面貌修葺一新,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20xx年我校荣获省“绿化模范单位”称号。3号学生公寓楼、教学实验综合楼、一附院肿瘤治疗中心、附属医院医疗集团东区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投资1.7亿元用于教学、科研设备购置,获得国家财政部5050万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专项经费,打造优质实验教学平台。
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校园数据中心机房如期完工,建成学位论文、教学参考书、虚拟参考咨询等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电子文献及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使用。实验动物中心成为省内第一家SPF级实验动物中心。推行电子政务,实现网上办公。
(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治校能力进一步提高
成立学校发展规划工作领导组,加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办学指标体系研究和应用,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重视调查研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学院管理体制改革。顺应高等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形势,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医院管理处、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所等机构。
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完成校办企业改制工作。成立学校招标工作办公室,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严肃财经纪律。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健全审计工作制度,加强工程领域的审计监督,促进管理工作中的内涵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和校内行政监察,规范干部责任追究行为。
(七)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办学声望显著提升
牵头组织成立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安徽省大学生村医工程”研究,为推动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北京地区6所军队临床学院建设成效明显,临床学院已达45所。与德国乌尔姆大学、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日本千叶大学、九州大学、意大利巴里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等建立友好关系,在科研合作、师资建设、学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八)大力抓好民生工程,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在和平苑集资建设高层教职工住宅216套及点状楼10套,职工住房补贴和公积金大幅提高,生活待遇进一步改善。重视办好学校食堂,学生第一食堂和南校区两个食堂均获“A级”食堂称号。积极开展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慰问活动,坚持看望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和帮助经济困难户。积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形成以“奖、贷、勤、助、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体系。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学校连续获得全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重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施行校长与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和防火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了集监控、报警、消防、调度为一体的全天候监控报警系统,制定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确保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在二级机构开展年度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考核,逐步建立我校安全稳定工作长效体系。
(九)推进附属医院建设,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
依托学校品牌效应,整合优势资源,成立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在4所直属附属医院施行目标管理,推动直属附院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医教研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附院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医疗、教学、科研指标连创历史新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外科和门急诊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保持省内龙头地位。二附院于20xx年建成开诊,各项医疗指标快速攀升,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教学科研成果初见成效,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四附院于20xx年顺利揭牌,发展步入正轨,拟选址迁建具有20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已获省发改委批准,被列入20xx年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附属口腔医院医疗业务工作量不断攀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扎实推进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工作,继续拓展临床教学基地,继附属省立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一院)之后,新增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二院)、附属巢湖医院(巢湖市人民医院)等非直属附属医院。形成以10所附属医院为龙头,45所临床学院为骨干,36所教学医院为补充的临床教学基地网络。
(十)大学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大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举办“校庆80周年”和“内迁安徽60年”纪念活动,开设素质教育的品牌栏目“医学与人文大讲堂”及“东南学堂”,建设档案馆、校史馆,深入挖掘大学文化建设资源和建设内涵。举办以“好学力行、造就良医”和“求真、求精、求新”为核心内容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加强校风、学风督查,加大对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继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庆祝北京奥运会等过程中,广大师生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连续两次获得省“文明单位”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和新突破,每一个安医人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同心协力,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行政,向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办学空间不足,办学经费紧张,办学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要求;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一些关系师生医护员工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还需继续努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全校上下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的发展眼光,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十二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重点突破,全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我校“一校跨两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深远的发展前景。80余年的办学积淀以及“十一五”期间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学校实现事业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氛围。我校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创新机制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升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增强文化引领能力为引擎,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保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当前,学校党委、行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今天上午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审议了规划征求意见稿。我们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要稳步发展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长学制和研究生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发展海外(境外)留学生教育。到“十二五”末,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达到12000人左右,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4000人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400人左右。临床医学院学生6000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人。境外学生400人。
二要积极打造“国家级”品牌。新增药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8个。新入选国家“__”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以上,国家级创新团队1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有新突破。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突破100项,国家科技奖1项以上。争取实现“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目标。
三要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后五年,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努力实现质量工程项目在国家层面全覆盖,保持在省内的领先地位。力争办出35个在国家级层面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本科生考研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进入国内先进院校行列。
四要显著增强科研实力。年均科研经费突破6000万元,立项科研项400项以上。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以上,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5支。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以上,年均获省级科技奖20项。年均发表科技论文3000篇以上,SCI等三大论文检索收录论文300篇以上;年均申报及授予专利20项以上。
五要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在全面提高二级学科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完成护理学、医技等一级学科的建设布局。力争3~5个二级学科进入国内排名前10%。增设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6个。建设整体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重点学科20个,
六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生师比调整为16:1左右,稳步增长教师总量。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__%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以上,高级职称比占4550%,正副高比为1:2左右,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达70%左右。重点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100名海内外特聘教授和学术领军人物,培养、选拔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造就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七要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巩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的多层次交流合作关系。建成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2个。推动学术骨干、管理骨干海外培训。扩大青年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八完善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改革,健全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构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能。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机构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作用,保证民主渠道畅通。
九全力提高硬件保障水平。超前布局,完成新一轮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一校四区”的战略布局,较大程度解决制约发展的硬件瓶颈,为教学、科研、医疗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支撑。
十要加强附属医院建设。完善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推动医、教、研共同发展。推进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学院制建设,优化整合医、教、研资源,组建安徽医科大学医疗集团。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形成34个国家级特色学科群,学科建设和医学研究跻身全国省属医学院校一级方阵。第二附属医院成为省内领先,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第四附属医院完成附属医院医疗集团东区建设项目并对外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积极为建设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创造条件。附属口腔医院完成独立建制,完成新院址建设规划,为建成三级专科医院准备条件。
总之,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学校的办学实力将会有更大的提升,学校的面貌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十二五”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业已发给各位代表,大家要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把学校办成我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政策研究的重要支撑而努力!
三、关于20xx年的工作
今年全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造就良医、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为目标,以“谋划、发展、改革、提高”为主题,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医疗和育人质量。
(一)突出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转变。落实“教学质量工程”,继续加强专业、课程和团队的建设。从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能力等方面入手,逐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培训”、“双语教学培训”等项目。全面推行学年学分制改革。着手开展第二专业学位辅修工作。开办精品教育班,逐步打通“五七互通”、“国内外互通”的精品教育渠道。做好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和药学、中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参赛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推动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开展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试点。开拓地方医教资源,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入推进临床学院制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抓好多种形式办学。三本教育重点抓好规范秩序和提高质量,推动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强学科学位点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新增一级博士、硕士学位点及新增专业学位点建设工作。继续组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参评和安徽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强化学术道德,严格学位授予。
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化导师负责制。认真落实研究生“千人培养计划”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作,组织参加“研究生自主创新论坛”和“博士生企业行”对接项目。承办全省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发展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推动我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作。
提升科技竞争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努力扩大国家级项目立项渠道和份额。确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稳步提升,实现在“973计划”、“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支撑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的新突破。强化人文社科研究导向和培育,力争医学人文社科研究获得国家级项目和奖项。提升科研工作的集团作战能力。加大科技成果产出激励,力争省级科技奖励实现更大突破。
筹建转化医学中心。探索打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通渠道,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做好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高素质科研学术队伍建设。加强“四百人才”工程内涵建设,继续实施“博导国外访学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国外访学计划”。依托安徽省“百人计划”和“皖江学者”计划,重点引进有海外博士研究生学历背景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启动设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技能竞赛和培养力度。开展高层次人才效益调查研究。筹备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继续加强和完善博士后管理工作。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医护、技术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党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才队伍建设。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同国外、境外知名高校合作交流的途径和领域,积极构建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模式。继续深化与德国海德堡大学、乌尔姆大学的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深造。完成与日本千叶大学、意大利巴里大学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欧洲、澳新等地区高校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质量。办好《自然遗传》杂志编辑部与我校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
主动适应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进程,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学研联合水平。
加快校园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教学科研建设土地。主要完成八项具体工作:一是加快学生公寓3号楼建设,确保下半年开学启用;二是加快实验教学综合楼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实验室、图书馆、档案馆、校园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启动和平苑二期工程;五是积极稳妥处置好腾空旧套房;六是做好暑期学生宿舍维修工程,努力改善学生宿舍条件;七是完成附小教学楼重建与综合楼加固工作;八是积极开展水、电增容工作,制订全校水电线路管网图。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出台实施“十二五”规划。结合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学校 “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发展3个专项规划。
制定《安徽医科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积极开展效能建设,建立并推进学校二级机构及各直属附属医院年度目标责任制,构建各类目标责任管理体系。
建立干部年度工作、任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人员聘用与管理制度。建立各类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制度。完善绩效分配制度,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探索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推进校院二级组织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强化财务和监察审计工作。在学校预决算委员会的指导下,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年度财务预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引入精细管理,推进办学成本核算和目标管理。强化对权力运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专项审计。完善合同管理,切实规范招标管理。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进一步开源节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学生学风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筹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举办第十期思想政治干部队伍培训研讨班,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颁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等形势政策,开展对大学生重大国情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助学解困体系,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工作。
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与服务,加大毕业生就业信息畅通渠道建设,以实习基地为依托,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医疗一线服务,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服务的意识,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效率,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构建后勤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食堂社会化管理,重点抓好伙食稳定,推进学生宿管中心目标管理,加强宿舍安全、卫生安全及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师生医护员工身心健康水平。
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的包保责任制,继续实施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完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继续开展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着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进一步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建校85周年为契机,强化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五大工程,完成校史馆、图书馆壁画建设,完成新一轮《校园文化丛书》选编和出版工作,完成《校歌》创作。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构建校园形象识别系统。继续办好“医学与人文大讲堂”。积极发挥校友会、董事会在传承大学文化、汇聚校友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附属医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完善安徽医科大学医疗集团的建设。立足新一轮发展,依托学校综合实力优势,整合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教学医院的优质资源,完善医疗集团建设。
全面促进各附属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加强各直属附院临床学院建设,强化临床技能中心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继续与各直属附属医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奖惩制度;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升附属医院对学校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一附院要以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和“三甲”复审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推进肿瘤中心大楼和高新医院项目建设,处理好两个项目建设的关系。二附院要巩固“三甲”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深化内涵建设。四附院要积极稳妥地开展东区项目建设,做好人才储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附属口腔医院要不断提高办院效益和医教研水平。
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建设。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医教研工作的指导,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基地工作质量考评,筹备召开第二届临床学院工作会议。发挥附属医院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新的临床学院和教学医院。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我们的使命神圣而又光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关键一年,谋划好、落实好今年的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凝聚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跨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扎实实地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实现“十二五”开局良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服务安徽省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安徽加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召开六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我受学校党委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校在师党委、师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努力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全面加强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员工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爱校如家,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
(一)以“创先争优”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1、20xx年,学校党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农四师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等作为主要学习任务,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2、按照《学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党政工作若干规则》的要求,严格执行校党委工作准则和集体议事制度、行政议事制度、公物采购公开制度、项目公开招标和校务公开制度等;
3、各党支部把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党员“先锋岗”的“五个一”活动,并认真开展了党员公开承诺和“下基层、知民情、送服务、解难题”大走访活动。走访学生300余名,送去慰问金、物品近6万元。由尹书记带队,对各党支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和学校20xx~20xx工作要点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查看有关档案资料台帐、问卷调查等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
4、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干部选拔规定和程序。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等程序。今年学校按照程序提拔中层干部1人,同时积极推荐3名中层干部参加师公开选拔处级干部的竞聘。
5、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年初召开了六届一次教代会;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成功举办“和谐一中,建设美好家园”美术、书法、摄影展;举办第八届教职工运动会及首届女教职工手工艺品展;用于节日慰问、生病住院等经费20余万;设立“金秋助学”基金,开展了“助学帮困行动”,募集发放善款14万元,减免学费13万元;为8名生活贫困教师申请每人每年1万的贫困资助;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学校团队组织生力军作用。
通过学习和开展各类活动,班子成员在政治上能自觉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能够自觉维护领导班子在教职工中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在思想上互相学习,政治上互相帮助,组织上互相监督,作风上互相促进,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互相尊重的良好风气,是一个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
(二)以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为中心,不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努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建立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以各种培训讲座提高教师认识;开展“三提倡三反对”活动,与教师签订禁止私定教辅资料、有偿家教、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责任书。
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活动,对教师的师德进行严格的日常量化考核,并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派110余名教师前往疆内外学校交流学习,组织40名教师参加网上远程培训;邀请镇江市一中等10余所学校的校领导、专家来我校做报告交流。各类培训经费已投入32余万元。
2、落实教育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抓好常规教学管理,扎实开展“爱心课堂、有效课堂”、“创先争优,勇当教改标兵”、“2+1+1”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出台并开展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促进月”活动,分成四个考核组从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平安校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我组听课130余节次,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8场次,进行学生问卷调查1500份,各检查组对检查情况下发督查通报,表彰先进,查找不足,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突出抓好教科研工作,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优势,达到资源共享。举办年轻党员教师教书技能竞赛和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汇报课的展示,各类展示课、技能竞赛共计800余节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省级奖励163人;教师的论文、观摩课及课件获国家、省级奖励38人。
狠抓中考、高考的备考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分析中高考改革的形势,下达指标,制定培优方案。在高三实行领导包班制度,要求领导深入班级调研,对教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次模考后均召开家长会,进行反馈。今年高考重本上线率达33%,本科上线率达90%,其中有15名学生考入全国十大名校,中考成绩保持80%以上的升学率。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开展冬季长跑、文艺会演等;举办了“第29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承办了农四师中学生篮球比赛;组织高二900余名师生前往64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校篮球队代表农四师参加伊宁市学生篮球赛,荣获第二名;参加兵团中学生运动会,荣获第三名,乒乓球队获得团体第七名。
4、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近两年投入70余万元为老师们配备笔记本、网本,大大方便了教师的教育教学。
(三)强化德育教育,营造“让爱与责任充满校园”的育人氛围。
1、学校坚持“让爱与责任充满校园”的育人理念,提出“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目标管理,和谐发展”的创建目标,健全德育处—年级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班级四级责任教育网;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举办家长开放日,开展新课程家长汇报课,开办了家长学校,今年累计培训家长2000多名。
2、各德育处认真开展以“庆祝建党90周年”、“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廉洁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近5000人次;开展“敬廉崇洁、诚实守信”、“我是兵团好少年”、“光辉的旗臶”“红领巾 心向党”的征文活动,参与人数近1800人次;开展以“学习弟子规”、“弘扬兵团精神”、“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参与人数达1600人次。
3、开辟以兴趣训练和个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和科技、美术、篆刻、体育、团队等系列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为主题的知识讲座、班会课、座谈会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和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1、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了安全排查力度,安全常规检查9次,流动人口检查10次;在每一个敏感时期,实行校领导、中层领导义务24小时轮流值班制,带动广大党员,团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到群众的好评。民、汉餐食堂卫生安全检查每周1次,全年投入近3万元更换消防设备;对周边娱乐场所进行检查,使学校周边环境得到了治理;全校共开展法制教育活动5次,参加人数6500余人次;组织各学部进行地震、消防疏散演练15次,参加人数达2万余人次;投入30万元安装了一套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实行 “四定一包”责任制,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由校领导亲自挂帅,落实化解措施,全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事件3起。目前,学校安全工作呈现良好局面,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认真宣传落实各项人口计生措施,全年免费体检近500人,组织宣传学习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完成人口信息普查,全年投入资金10余万。生育政策符合率、晚婚晚育率、一胎孕检率均为100%,圆满完成师人口计生委下达的各项指标。
(五)精细管理,提高质量,提升后勤保障水平。
1、校党委把后勤保障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基本实现了后勤保障工作由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目标。并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
2、着力打造“放心食堂”。一年来,坚持食堂“公益性、服务性”的原则。投入50万改修汉餐餐厅,投入150余万新建民餐餐厅,投入32万更换设备,使食堂的经营条件、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观。
3、为了做好对住校生的管理工作,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除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外,学校领导每天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制。
4、投入700余万加强学校硬化、绿化建设:新建公寓楼、公寓A楼、清真餐厅,食堂各类设备添臵整齐,改建学生浴室、汉餐餐厅、暖气管道和家属区自来水工程;学校硬化、绿化面积达到99%,投入近30万种植了50余种名贵花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体现出“让爱与责任充满校园”的育人理念。
(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加大舆论宣传报道的力度。 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营造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图片、板报、网络、宣传栏、电视台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学校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典型人物等宣传报道工作。不断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使我校的宣传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今年在电视台、广播之声、垦区报、伊犁晚报、绿河谷网、校报等媒体上发表新闻达168篇。制作校园文化专题篇3部,校报《育贤》、文学刊物《寻梦船》也已创刊并发行,校园网发布学校新闻消息120余篇。
(七)集中力量,筹措资金,十件实事基本完成。
20xx年,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基本完成了教代会提出十件实事。通过各种渠道培训教师110人次;对教职工近500人进行专项体检一次;举办首届教职工摄影大赛、书法展,举办第八届教职工运动会;更换1200套学生课桌椅,建成一个教师小型停车场;建好了小学加餐房,重建了学生澡堂,解决了学生用热水的问题;完成了清真餐厅和学生宿舍楼的装修和相关设施投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硬化了、绿化了、亮化了、美化了校园。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办学规模与质量的矛盾,班额固定、班级人数多;由此会带来对师资的培养、教学及管理难度的增大,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
(二)教学部分设备陈旧,教学用房不足,医务所和行政业务办公室条件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学生、教师的.运动场所以及现代教育校术设施需进一步加大投入;校园周边安全还需进一步整顿。
三、20xx年的主要工作思路和设想
1、具体目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中考上线率不低于80%,高考重点上线率达到40%以上,二本率达到65%以上,力争有一个州直状元或清华、北大。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抓好常规教务管理,从信息采集、集体备课、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等环节均要做到制度化。
3、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办出学校特色,开发和落实8门以上的校本课程和进一步抓好综合实践课和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数字化建设,完善校园网,努力实现与疆内外优质校同步课堂的教学手段。
5、抓好学校教科研工作是落实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用新时期课改理念指导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全面落实课改的精神和手段及做法。
6、采取有效手段,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的作用。
四、20xx年力争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组织好校庆60周年活动;
(2)举办疆内外教科研活动周;组织60—80名教师到外地考察
学习;
(3)配齐一线教师上网本120台;
(4)改善教师办公桌并配备书柜;
(5)在学生公寓楼内安装监控设备;
(6)更换小学、初中课桌椅800套,更换小学、初中多功能厅内的座椅;
(7)校园的改电和暖气管道更新;
(8) 东面的篮球场塑胶化,新建校园人文雕塑;
(9)争取新建师生图书馆;
(10)在本年度启动第三届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学新秀的评选活动。
各位代表、老师们,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展望未来的发展,仍然有一种紧迫感,可谓重任在肩,有许多工作仍然需要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志们进一步努力。
20xx年是我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正是我校建校60周年。全体教职工一定要确定目标,迎难而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去严格要求自己,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中高考成绩的历史性突破,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预祝本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全体教职工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1、我们首先从教师职业道德入手,狠抓师德教育。帮助教师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敬业、爱业、精业、创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次,我们从优化教师素质和礼仪入手,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苦练基本功,从基础教育知识的熟悉到灵活运用教育实践,不断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们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加强教育技能改革,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进修。
2、本学期计划完成较好,为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们开展了教研活动,每周一、二进行业务学习,每次学习后的做反思交流,老师们苦心专研,还主动制作自制教具,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活跃性
3、家园联系
家园共育作为扩展教育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为此我园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努力探索家长工作的特点。我们要求教师要建立家园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同时切时做好家长工作,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等,帮助家长建立全新的育儿观。赢得家长称赞。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同时,也是大有希望的。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振奋起来,携手共进、顽强拼搏、埋头苦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幼儿园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大家好!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不经意间,我们又欣喜的迎来了渝水一小20xx年六届四次教代会的胜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校行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对莅临大会指导工作的教体局领导阮主席、汤主席表示衷心感谢!对光荣当选本届教代会的代表们表示崇高敬意!现在,我代表校行政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一、上年度工作回顾
回首过去的一年,是拼搏与收获同在,付出与回报并存的一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下面就20xx~20xx年度学校重点工作情况作简要回顾。
1、深入推进课改、打造高效课堂。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秉承“接地气,善扬弃;强心智,提能力”的课改理念,打造“独思后教,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走切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课改之路。学校发挥自身创造的力量,结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围绕课改的中心环节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教室四周安装了小黑板,学生座位由以前的排排坐改成了团团坐,每个班都设计了小组评价表,学生课改风采栏,每月评选“板书之星、帮扶之星、质疑新星、进步新星、自学能手、点评高手”进行表彰奖励。一年来,每一名教师都经过了“试水课、过关课、优质课”的三次课改大练兵。现在我校的课堂教学基本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很多班级已成为常态,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学校每周二组织老师进行一次课改知识业务培训,还先后组织了语数老师分两次到区委党校参加课改基地校专业培训。今年4月10日,我校承担了全市教学开放月教研活动,活动共展示了宁春梅、蒋瑜琦、刘脉香、陈小敏等老师的4节示范课,来自全市各学校160多名教师观摩了课堂。课堂所展现的“独思后教,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另外,课改教师参加各级竞赛也是成绩显著:4月中旬夏侯田珍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英语课堂教学选拔赛和决赛,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全区众多英语优质课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区唯一英语录像课资格并将送省级参评。6月12日胡小芳、夏候田珍老师参加全区首届课改名师(现场编写导学案和课堂教学)竞赛分获数学、英语总分第一名。
2、营造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
书香润泽校园,阅读丰富人生。一直以来,我校都在广大师生当中倡导以读书为荣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以读书为乐的生活习惯。一年来,我们以“悦读渝水”建设为契机,围绕创建书香校园做了大量的工作。
4月23日,召开渝水一小首届读书节,启动“悦读渝水,书香校园”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课外阅读氛围;重新装修一个“教师阅览室”,定期更新书报杂志,每天定时开放;每个班级建好一个图书角,购买近三万元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在学生当中做好图书交换和漂流工作;学期末每个年级评选一个“书香班级”,每班评选5名“读书小能手”;学校网站办好一个“读书频道”:定期学校或由语文教师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书、推荐读书文章、读书故事等;每个楼层设一个“读书展板”: 张贴学生的读书宣言、读书名言录、读书明星榜、阅读书目龙虎榜、读书成果展示窗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迅速在校园当中营造出了浓厚的读书氛围,目前学生晨诵午读蔚然成风。在今年全区读书活动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6月13日参加全区“阅读渝水,美文诵读”活动,选送了集体组和个人组共四个节目参赛。四(1)班30名同学表演的《我的想,中国梦》、六(1)班30名同学表演的《中华少年》分获一、二等奖。个人组曹瑾慧琳表演的《绿叶的交响》、胡佳怡表演的《葵花第七十三封信》都获得了一等奖,在全区各学校中总成绩名列前茅。
3、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推行校务领导安全值周轮流制度、综治值日制度,谁值班,谁主管、谁负责,严格实行学生安全事故“首遇责任制”, 明确岗位人员职责,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问责制,学校与每位教师签定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为全年安全工作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多措并举,改善办学条件
一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修缮美化:改造了操场,新建了篮球场,重新铺设了塑胶跑道,走廊墙面贴了瓷砖,增设了一块足球人皮等体育设施,还重新开辟了一个教师阅览室、制作了年级书香展板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搞好了班级课改文化建设,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20xx年度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悦读渝水”读书活动,全面做好一校一品德育品牌“EQ大本营”系列活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争取新学年在课堂教学改革、书香校园建设、体育艺术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质量为本, 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以课改为契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办好区局“高效课堂改革走进一小”“五个一”等系列活动,争创全区课改先进学校,。
3、德育为先,继续做好“EQ大本营”德育特色品牌,与区关工委协调与合作,强化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终生发展夯实基础。
4、注重内涵发展,继续深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继续做好学校艺术、体育、EQ大本营、经典诵读和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学校。
5、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在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科学调度资金,杜绝铺张浪费。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不动摇,不懈怠,改革创新谋发展,重点突破上水平,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更加扎实的工作业绩,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园长2023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作为园长,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致力于优化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在我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在,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我在2023年度的工作总结报告。
我专注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以确保师生能够良好地工作和学习。通过建立更有效的教育管理系统,加强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提高了学校的运行效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教学计划,确保老师们正确地实施课程。我定期与教师们开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支持。同时,还加强了与家长的合作,通过家长会议和家访活动,加深了家校之间的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努力,成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我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我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研讨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与大学合作,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授课,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我还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这些努力,的教师队伍不断成长,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三,我着眼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这些举措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显著改善。
第四,我注重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邀请社会名人、企业家和人才来学校进行演讲和授课,为学生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还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学校得到了更多外界资源的支持,并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才能发掘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自我评估,并制定了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我将继续加强教育管理,培养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我还计划加大学生活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的学校将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2023年度,我承担了园长的责任,并以全身心的投入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我深感荣幸能够领导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并与老师、学生和家长们一起共同成长。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我相信未来将继续努力追求卓越。谢谢!
在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我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幼儿园的存亡与发展。作为一个管教学的负责人,分明感到责任的重大!尤其是每次参加各项评比活动,我的心情与参赛者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沉重,一样的紧张,但我把压力变为动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的技能比赛,如:教研体育活动:《丛林大战》,授课者:许碧艾得到了姐妹园的园长、老师肯定,获得了好评。并荣获二等奖,我园教师张丽青、张世红参加钢琴比赛,获得了三等奖。集体教师一起努力手工制作,获一等奖,美术作品获三等奖,舞蹈赛一等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业务能力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师队伍已不断地成长起来。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能力,有力地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我园组织部分幼儿参加画画比赛、围棋等比赛均获得好名次,其中宋瑜宣小朋友“美术作品”悉,获得三等奖,董晨瑾、黄焕阳小朋友“围棋比赛”四等奖,同时园里也获画画最佳组织奖,围棋获团队银奖。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第一部分工作回顾
自第五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做到顶层设计有战略、重点工作有成效、常规工作有亮点。
一、党的建设引领“新方向”
胜利召开了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积极实施党建和思政工作“三个带动”,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敢担当、攻坚克难创一流”大讨论活动,扎实推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用好用实“三项机制”,顺利完成了第三轮科级干部聘任,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改善和优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违规收送礼金问题工作”专项整治,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探索形成了“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了高质量的思政工作体系。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成效显著、大统战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党建“双创”工作成效显著,校党委首批入选陕西高校“双创”示范党委、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入选陕西高校党建“标杆院系”、电子工程学院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党支部获批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二、追赶超越成为“新引擎”
全力推进追赶超越,科学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20xx年追赶超越专项任务。全校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点(校内)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圆满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高质量实现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高标准达成国际化专项目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科研任务,全方位达成追赶超越各项指标。在“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26名,比上一年度位次提升53名,位列陕西省高校第11名,陕西省属高校第5名。
三、学科建设构筑“新高地”
学校进入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全国排名进入前25%。信息与通信工程进入前4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前50%。获批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和会计3个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顺利通过。
四、教育教学收获“新成果”
成功召开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培育质量文化、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重点工作思路,明确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一流专业”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教学质量保障等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扎实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为抓手,构建了“乐学辅学督学优学勤学导学”的“六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受到教育部关注并在教育部网站宣传报道。探索形成的“专题+实践+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受到《陕西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教学成果成绩喜人,5项教学成果被评为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两部教材分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二等奖,1名教授获评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称号,3名教授荣获第十一届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准设立邮政管理、邮政工程、电信工程及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专业,获批金融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获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2个高等继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逐步推动西邮特色专业群的形成。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证书,成为我校第一个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本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5个工程专业认证获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6个专业完成第三方评估,10个专业正在进行第三方评估。
五、人才培养凸显“新成效”
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35项,省级奖励近389项,其中“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大学生电子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陕西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金奖4件、银奖5件、铜奖6件,总成绩位列全省高校第六,学校捧得“优胜杯”,获该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件、铜奖2件,获奖层次和数量创我校1999年以来参加该赛事的历史新高。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获得国家级特等奖,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专题报道。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4—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榜,我校位列陕西省高校第12名,陕西省属高校第6名。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第四季20个孵化项目、创客空间等的入驻工作。精心打造西邮“双创汇”、西邮创业论坛等活动30余场,有力提升了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校被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授予全国首批“百城千校”试点院校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被陕西省人社厅授予“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
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本科在陕录取最低分理工类超出一本线40分,文史类超出18分,稳居省属高校第4名,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较上年增长44%,录取人数增长10%,生源质量明显提升。根据软科正式发布的20xx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生源质量TOP200),学校位列全国第166名,比20xx年位次提升61名,位列陕西省高校第10名,陕西省属高校第4名。就业质量持续向好,本科就业率93.07%,高职100%,研究生98.16%,建档立卡等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居省属高校前列。根据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发布的《陕西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报告》,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位列陕西省50所本科高校第7名,平均月收入位列陕西省50所本科高校第3名。
艺术创作佳作迭出,教师设计作品先后入选第三届波兰霍茹夫、俄罗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俄罗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日、第三届国际戏剧海报、“第二届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字酷”、“客家印象”等国内邀请展40余项。学生视频作品《扁担上的山》获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作品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微电影大赛中荣获“百校微电影·十佳影片”。竞技体育捷报频传,在多个国际国内马拉松、竞走、空手道、足球等项目中摘金夺银,涌现出杨柳静等一批世界冠军。承办了第六届全国邮电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爱心青年帮”公益团队荣获“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20xx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团队奖、第十七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陕西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示范学校”称号、“万名学子扶千村”专项实践活动“先进高校”。
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引导优势,成立青柚新媒体中心,搭建“西邮青年”微信公众平台,荣获20xx年“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积极开展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开发“我在校园”智慧学工管理平台,逐步实现精准管理、精细服务。成功举办首届少数民族文化节,积极促进民族大团结。
六、科研创新培育“新动能”
先后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科研配套经费管理办法》《西安邮电大学重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西安邮电大学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认定办法》《西安邮电大学科研项目分类办法》《西安邮电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权威学术期刊认定办法》,圆满完成了“百场学术讲座进校园”计划,活跃了学校学术氛围,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立项18项,获得资助经费665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均比2017年增长80%。其中面上项目立项8项,较2017年增长167%,青年基金项目立项10项,较2017年增长4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5项,获得资助经费100万元。获批纵横向科研项目724项,科研经费突破1.2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5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4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申报各级各类成果奖励34项,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7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6项,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出版学术专著13部,获得发明专利47项,发表SCI、CSSCI、EI等高水平论文170篇。2篇论文入选Top1% ESI高被引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Physics Reports》的论文影响因子达到20.099,创历史最高。获批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技术研发中心、陕西党史人物与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市现代物流工程实验室、西安市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科普基地等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
七、师资引育呈现“新局面”
成立了西安邮电大学无线通信研究中心开放工作室,聘任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为该工作室首席科学家,开创了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9人,优秀博士75人。成功组织了陕西省第三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西安邮电大学分论坛,与42名海内外青年学者签订了《西安邮电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意向协议书》。选送30名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访学研修。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本年度报考18人,毕业11人,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八、合作交流形成“新格局”
作为陕西高校代表与南邮签订了教育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校携手并进,共谋发展。与韩城市人民政府、中科光电集团等十余家政府部门、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积极落实“长安联盟”协议,与西北政法大学对开8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组织16名学生参加陕西师范大学暑期本科生国际班。国际合作交流形式更加丰富,学术交流互访频繁。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顺利推进,通过英方QAA标准评估,得到教育部国际司充分肯定。与美国国际科技大学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美国卡罗莱纳海岸大学签署了121项目实验班(会计专业)的合作协议。与德国达姆斯达特应用技术大学连续第三年联合开设在线硕士课程,“互联网+”国际教学的新模式趋向常态化。举办各类国际学术报告会40余场次,主办或承办包括APT培训班、“ITUT SG3亚洲和大洋洲区域(RGAO)小组会和亚太区域连接标准化鸿沟(BSG)标准化论坛”、“中国东盟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研讨会”、第三届网络及网络应用国际会议、第五届中国欧洲智能数据分析与应用国际会议等多场高水平国际会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时任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邓理等先后来校调研,校地合作进一步深化,获长安区“20xx年度校地融合突出贡献奖”。学校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以张鸿、袁武振为代表一大批教师的先进事迹被中省主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系统展示了学校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党史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张博、禹忠荣获“西安科技之星”荣誉称号。青年教师刘洋荣获20xx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和年度中国公益人物。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九、服务保障迈出“新步伐”
雁塔校区综合改造稳步推进,硬件设施不断优化,长安校区办学资源加快整合,布局日臻合理,“一校两区”办学格局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校内业务统一工作平台。正式引进开通SCI及InCites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开展图书文献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稳定安全工作扎实有效,修订完善《西安邮电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召开稳定安全工作会议8次,开展各类检查28次。持续加强“三防”建设,不断强化校园治安防控机制,深入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切实稳妥做好反恐防恐工作。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荣获长安区驻区大中专院校“20xx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工作有序推进,长安校区东区E段交付使用,校地合力迁移红专南路早市,顺利完成长安校区大门外开口扩宽改造,长安校区门牌号启用,公交车报站更新,附属幼儿园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等,一大批师生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或推进。工会职能充分发挥,荣获“陕西省校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陕西省教育工会2017年工运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圆满完成离退休党委换届选举,顺利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观学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同志的业余生活。
大力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全年新建或修订校级规章制度34个,进一步构建了系统规范、责权明晰的管理机制。出台了《西安邮电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校务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高等教育理论、改革与发展研究,撰写校情比较分析研究报告,与本省8所工科高校以及国内8所同行业高校进行深度对比分析,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宜君县区位优势及特色产业开展对接帮扶,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取得新成绩,荣获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称号。电商扶贫形成靓丽品牌,“把电商写在三秦大地上”入选国务院扶贫案例库。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上百家主流媒体的聚焦报道。
各位代表、同志们,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十三五”计划深入推进之年,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大家都能明显感觉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去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近日中央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xx-2022年)》,如此密集的重要会议、重磅政策释放的信息、提出的要求、树立的目标迭加共振、激荡辐射,必将深刻改变现有高校格局,并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资源集聚和倾斜效应将更加明显。身处现在的办学位置,西邮应该怎么办、西邮应该如何走,是每一个西邮人都要直面的问题、思考的难题、解答的考题。对此,我们都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思维,面对困难和挑战更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发掘危机中蕴藏的机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尤其是和学校学科专业息息相关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信息安全、5G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必将为西邮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让我们的学科和科研迸发惊人的增长力,让我们的毕业生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让西邮的时代价值得到最大展现。面对时代大潮,我们要抢抓机遇、傲立潮头,以无愧于历史的姿态把西邮的历史底蕴、时代价值、发展潜力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
面对学校发展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学校发展遇到的显著瓶颈:优势学科数量较少,质量也有很大提升空间,寄托着几代西邮人夙愿的博士点离申报条件还有一定差距;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尽合理,高产出的土壤还不够肥沃,教职员工的科研激情和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管理队伍急需充实,还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均衡,提质增效也迫在眉睫;办学的财政困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开源节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通盘考虑、保障重点服务大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仍有待提升,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总体偏少,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比例相对较低,教师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
面对全国高等教育形势的深刻变革和全省高校“大快干上”“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白热化局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主动自我加压,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件抓落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奋力推进高水平邮电大学建设。
第二部分20xx年重点工作
学校20xx年工作会议已经召开,党政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也已经印发。结合追赶超越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入推进“两个引领”、深入实施“五个工程”、叫响做亮“两个展示”。
一、举旗定向、统揽全局,深入推进“两个引领”
1.以高质量党建成果引领学校改革发展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抓好“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继续开展“四个尊重”“四有好老师”“四个正确认识”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实施“党建带动、骨干带动、活动带动”,全力推进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工作,组织抓好全省“双创”示范党委、党建“标杆院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实现基层党建质量全面提升全面进步,以高质量的党建成果引领高水平的学校发展。
20xx年是学校的“作风建设提升年”,我们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全校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深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2.以博士点培育申报引领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水平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从本质上来讲,大学之间的竞争就是学科之间的竞争,建设一流大学核心就是进行学科建设。面对部属高校林立、省属高校众多的现状,西邮的学科建设如何实现突围,是今年也是今后若干年都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0xx年我们要系统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抓好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内涵建设,重点把握好学科方向凝练、资源整合、申报材料把关、主动宣传与专家指导、实力与特色结合等关键要素,认真学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下发的各类文件精神,积极听取权威专家意见建议,将博士点培育申报与学校“十三五”规划进行精准对接,实现统筹规划、系统推进,为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打好坚实的基础。
按照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西安邮电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优化学科管理机制,制定或完善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学科经费管理办法。按照省上“卓越拔尖计划”2.0要求,积极发展新工科、新文科等。积极筹备学科学位评估工作,确保7个一级学科学位点合格评估全部顺利通过。
二、强基固本、提升内涵,深入实施“五个工程”
1.全面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西邮本科生占比接近90%,办学现状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中本科教育是西邮的根本。要坚定不移地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沿地位。20xx年将全面实施《西安邮电大学振兴本科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教育部“双万计划”,力争有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以一流专业为核心,推进特色专业群建设。加强专业评估检查力度,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优化机制。抓好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培育工作,力争有所突破。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完善“六位一体”评价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抓好创新创业试点学院建设。发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的引领作用,承办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
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申博步伐的重要抓手。为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等培养环节,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构建导师全面育人机制,出台《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实现导师动态管理。建设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提高政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质量。整合和丰富网络课程资源,逐步实现以信息平台为依托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监控与指导。承办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西部赛区比赛。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抓好创新创业学院的创建工作。办好第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发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行“一院一赛”制度,确保超过50%的学生获得学科竞赛训练的机会,力争获省级及以上奖项总数较上年提高5%以上。协作承办好全省20xx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
推进招生宣传全员化、招生录取阳光化,开展多种形式招生宣传活动,强化新媒体宣传、中学包干宣传等工作。围绕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改革,适时举办“优质生源基地中学校长论坛”。推进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服务全程化,加强大学生就业分类指导。做好大学生征兵、基层就业、校园招聘等工作,确保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本科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2.稳步实施队伍建设引培工程
学校领导班子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广泛共识:西邮发展依靠的是人才、西邮与标杆学校的差距在于人才、西邮的希望取决于人才。根据党代会“三步走”发展战略,对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追赶超越年度任务,20xx年学校将进一步修订《西安邮电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西安邮电大学海内外优秀博士遴选办法》,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优秀博士引进力度。组织好“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扩大海外招聘宣传,加大海外引才力度。重点做好院士工作室建设,大力建设无线通信研究中心开放工作室,积极与院士联系沟通,力争新建院士工作室23个,打造学校学科发展和科研突破的排头兵。
做好首批“西邮学者”支持服务工作,积极开展第二批“西邮学者”遴选聘任工作,形成校内优秀拔尖人才的“蓄水池”。加强教师学历提升工作,积极开展“西部项目”“中美1+2+1项目”等海外进修项目的推荐申报。鼓励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陕西省特支计划”等人才项目,力争取得新突破。厚植人才培养沃土,构筑人才纵深梯队,形成引培并举、合力共进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按照坚持科学设岗和突出重点、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激励、实施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的原则,全力做好20xx2021年聘期岗位聘任,进一步提升岗位管理的激励作用,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优劳优酬,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约束激励作用。加快落实绩效工资调整,力争实现逐年稳步增长,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力争实施高端人才学术特区聘用模式,结合国家“五不唯”等要求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3.大力推进科研创新提升工程
相比于省内同档次的高校,我们的科研底子相对较弱,同台竞技也没有太多优势,但20xx年经过全校师生尤其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奋力拼搏,我们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和经费数均比2017年增长80%,科研经费突破1.2亿,创三年来新高,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xx年学校将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支持力度,科研处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密切关注国家、省、市科研重点领域和科研热点问题,整合科研资源,开展突破性科学研究。鼓励教师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重大项目,力争国家级和教育部人文专项申报和获批数量均实现大幅增长。深入落实“陕九条”“陕教十条”,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水平论文发表、专利申报等工作,力争横向科研课题、论文发表、发明专利实现数量上的重大突破。
积极组织开展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加强科研平台与基地建设、校内科研团队的支持和培育,力争实现数量上的连续增长、质量上的持续提升。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的研讨会,积极主办或承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举办学术报告进校园活动。
4.做实落好服务保障深化工程
近年来,学校发展一直处于快车道,发展速度快了,服务保障跟师生的期望难免会有一定的差距。学校领导班子对此高度重视,我们要的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有热度,这样才能更好凝聚人心、共克时艰,实现长远发展。20xx年,学校将进一步统筹规划校区建设使用,积极推进雁塔校区的综合改造,加快雁塔校区综合实验楼申报建设。明确长安校区东区E段13层的功能用途并完成装修改造,启动东区“科研楼”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探索“有偿使用、绩效导向”的科研用房和“定额配置、超额缴费”的办公用房管理新模式,重点保证学校科研、平台、学科工作的需求,综合考虑学科差异、学院规模等因素,向大需求、大平台、大贡献和特色明显的项目倾斜,充分发挥杠杆调节作用,最大限度提升公用房资源对学校发展的贡献价值。
做好学生公寓空调电力增容及线路改造工程,逐步完成空调安装工作。做好E段教师公寓地下室和车位建设。推进幼儿园建设,积极协助解决教职工子女上学问题。让广大师生员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校园生活。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落实帮扶责任,细化帮扶举措,强化“双百”工程、“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家庭行动计划”等工作,开展“万名学子扶千村”扶贫攻坚专项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各项帮扶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5.创新拓展开放办学合作工程
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构建校政、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强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等的建设,提升在网络安全、平安陕西、电子政务、农村电商、邮政物流、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落实《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教育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开展高效务实交流合作。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精神,对照学校国际化专项任务指标要求,积极做好中英合作项目的教育部评估及延期工作,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鼓励各学院开展“1+2+1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项目或其他类型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探索各学院定制教师、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项目。力争与更多海外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教师交流、学生联合培养、学生双向交流、合作科研等多领域实质性合作。加大外国专家引智工作力度,以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为基础,积极培育省级“111”引智基地建设,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形成全方位、多模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局面。
第三部分喜迎校庆、汇聚力量,叫响做亮“两个展示”
按照“凝心聚力、扩大影响、热烈简朴”的原则,积极做好70周年校庆各项筹备工作。成立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校庆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加快校史馆和通信博物馆建设,做好校园基础设施修缮和环境风貌提升工作。深入动员师生,广泛发动校友,充分展示好西邮的办学成就。
启动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一批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诠释好“爱国、求是、奋进”西邮校训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弘扬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西邮精神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充分展示好西邮的大学品格。
各位代表、同志们。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通过一代代西邮人的努力,今天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站上了信息通信技术大爆发的风口,与潮流同向、与时代同行、与历史共舞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全体代表要牢记时代使命、不负师生重托,齐心协力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努力完成西邮教育事业答卷,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园长2023年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和概述
2023年作为本园的园长,我积极投入到园所工作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报告将详细总结我在这一工作年度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园所的进一步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成果
1. 教学管理:
在这一年中,我注重加强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学质量。我组织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方法更新、课程设计改进等。通过这些培训,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教学管理方面,我积极跟进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这些努力使得园所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2. 师德建设:
作为园所的园长,我本着以身作则的原则,注重师德建设。我推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了园所的志愿服务队,并参加了多次社区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 家校合作:
园所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在这一年中,我加强了与家长的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开展了家长培训讲座,提供家长教育指导,并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通过这些努力,家长对园所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家庭与园所之间的密切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1. 资源不足:
园所在教学资源以及硬件设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资料和教具,以满足多元化教学的需求。在硬件设施方面,需要增加教室的数量,改善操场和活动场地的条件。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经费投入。
2. 人员管理挑战:
在这一年中,也面临人员管理的挑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不够高,需要加强人事管理,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以留住优秀的教师。另外,也需要招聘更多优秀的教师,以应对孩子人数的增长。
四、建议和展望
1. 资源争取: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建议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持,以提升教学和硬件设施的质量。
2. 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我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满意度。同时,也应该积极拓展人才渠道,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园所。
3. 教育教学创新:
在教育教学方面,需要注重创新,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孩子的需求。我建议组织更多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互相学习,以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2023年度作为园长的工作让我有了许多收获和成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推动园所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