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根据高新区(新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基本思路和目标
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编制应急管理“xx”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强化社区应急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深化危险隐患排查、应急资源普查;抓好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强化培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队伍正题素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推动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二、具体工作
(一)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区政府应急办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使应急管理工作在社区发挥作用。驻区各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法人代表主管应急管理工作,配备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从而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完善应急预案,畅通信息渠道,强化应急演练。
1.结合社区实际,按照街道办的工作要求,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要结合当前的形势,进行修订,并进行编制、备案,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实现预案的全覆盖。制定相应的预案演练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演练,确保社区社会整治稳定。
2.加强动态管理,畅通信息渠道。
3.狠抓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三)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1.组建应急队伍,进一步加强救援力量。充分整合辖区各种防控力量,充分依靠驻区单位等各界社会力量。
2,进一步加强应急资源的管理。摸清人、财、物在内的各类应急资源。普查资源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分类汇总。
(四)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工作。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2.完善信息报送机制。
(五)加强宣传,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要针对易发公共事件,经常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2.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四进”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面向社会群众,企事业职工,学校学生进行集中宣传。
3.结合社区实际制定计划,利用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三、工作要求
1.按照街道应急工作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权利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2.要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已经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质储备等工作。
3.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强化协作,在预案联动、队伍联动、物质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中实现紧密衔接、密切配置,形成推动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合理。
****年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应急管理“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目标,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为重点,以提升应急保障水平为基础,推进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为建设幸福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一案三制”和“一网五库”建设
(一)增强应急预案实用操作性。提升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加强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注重预案的实用性,重点提高预案编制的质量,大力推广应急预案桌面模拟演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率。目前,全县各部门、各镇、村(居)、学校、有关企业全部编制了应急预案,基本实现了预案全覆盖。今年,按照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各单位要针对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分工、核心任务、处置程序、响应时间和善后工作等环节,对已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同时编制预案简本。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各部门、各镇、村(居)和县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形成县、镇、村(居)三级应急管理模式;继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促进各单位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特点,对本单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评估风险、定期检查、实时监控、落实责任;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针对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等环节,以及人员密集区(如学校、工厂等)的食品卫生安全和消防通道安全等,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同时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县气象、农业、水利、国土、环境、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安监、林业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将预测预警能力建设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科学布点,加强装备,提高监测水平,镇人民政府要做好应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报告,落实现场处置的工作措施。
(三)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要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落实整改措施,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加快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强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专项预案的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作用,完善县应急委成员单位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队伍及救援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提高跨单位、跨社区、跨行业之间的突发事件处置水平。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四)深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加强执法督查力度,不断深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五)全力推进“一网五库”建设。在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的同时,加大完善“五库”(应急物资库、救援专业队伍库、安全隐患库、法律法规库、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库)工作力度,全面掌握各类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的分布和储备情况,分门别类,逐一整理建档入库。同时通过完善应急联络网,壮大突发事件基层信息员队伍,拓宽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
二、拓展基层应急管理内涵
(一)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指导。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召开现场会、派出指导组、召开座谈会、组织外出学习参观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
(二)充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严格落实基层单位应急管理人员编制体制,开展应急志愿者服务培训活动,充实基层应急管理人员。
(三)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坚持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个抓”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务求在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机制建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对口单位要加强对“四个一”示范点的指导,继续加强演练和深化管理,并适时进行总结评估,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对确实有困难的单位,要采取辅助措施,结合实际,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三、强化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一)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进一步健全县应急值班制度,着力提高应急值班人员素质。构建覆盖县机关、镇、村(居)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值班工作网络。村(居)逐步实现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实现值守工作“纵向到底”。
(二)狠抓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信息员管理,开展信息报送工作培训。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通报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有效防止突发事件信息迟报、误报、谎报、瞒报、漏报。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健全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发布和管理。
(三)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制度。县各类突发事件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会议,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重点,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并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第二周将有关会商情况书面报送县应急办。
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今年,将进一步做好县应急救援队伍和各镇应急救援分队组建工作,并配备必要装备,以增强我县综合抢险救援能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实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公安消防、抗洪抢险、森林消防、应急通信、道路抢通、电力抢修、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专业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各镇、村(居)重点加强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义务消防队、卫生医疗、事故救援等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企业单位要加强专门应急队伍、保卫人员、消防队等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治安巡逻、防暴突击、公共卫生、抢险救灾等应急队伍之间的合作,组织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二)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结合我县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细化物资储备分类,量化物资储备任务,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承担,法律、行政、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三)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根据省、市出台的应急避护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居住人群、危险源分步以及公共建筑等情况,充分依托现有的、符合避难要求的公共设施进行增加应急功能方面的建设,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场所管理,对建设完善的避难避护场所设置标识,加强公众应急避难避护指引。
(四)落实应急财政资金保障。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拨付和监督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投入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的要求。做好全县各部门和各镇的应急管理工作预算安排,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资金,保障足额到位。
五、全面开展应急宣教培训工作
(一)丰富应急宣教培训载体。通过不定期举办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和应急安全指南等内容。结合广播电视和政府信息网络平台,播放应急宣传专题片和网站增设应急管理专栏,系统宣传应急管理相关知识,拓展应急模拟内容,以提高公众应急意识为目标,加大应急管理宣教力度。
(二)提升应急培训质量。通过举办应急管理骨干培训班、邀请应急管理专家培训授课等形式,重点提高各级应急管理骨干的应急知识、指挥技能和应对大众媒体的能力。
(三)拓展应急管理宣教形式。积极创新学校安全教育模式,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把应急知识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校园火灾、地震、防空等自救逃生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防自救能力。
六、组织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县应急委成员单位和各镇要根据县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1-2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县四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牵头部门(民政、安监、卫生、公安)要定期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危险源集中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县级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依靠各自人力和物力优势,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应急演练有机结合,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内容。要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通过演练不断查检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年终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将把应急演练作为重要指标。镇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切实抓好群众应急演练工作。有关演练情况要及时报县应急办,县应急办将对各部门、各镇应急演练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通报。
七、加强考核和评估工作
(一)严格落实《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加强对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二)健全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完善县、镇、村(居)三级应急能力评估制度。
(三)强化应急管理督查力度,结合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xx”规划,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督查力度,对县应急委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大检查,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年我县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应急管理“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目标,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为重点,以提升应急保障水平为基础,推进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为建设幸福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一案三制”和“一网五库”建设
(一)增强应急预案实用操作性。提升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加强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注重预案的实用性,重点提高预案编制的质量,大力推广应急预案桌面模拟演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率。目前,全县各部门、各镇、村(居)、学校、有关企业全部编制了应急预案,基本实现了预案全覆盖。今年,按照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各单位要针对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分工、核心任务、处置程序、响应时间和善后工作等环节,对已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同时编制预案简本。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各部门、各镇、村(居)和县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形成县、镇、村(居)三级应急管理模式;继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促进各单位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特点,对本单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评估风险、定期检查、实时监控、落实责任;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针对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等环节,以及人员密集区(如学校、工厂等)的食品卫生安全和消防通道安全等,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同时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县气象、农业、水利、国土、环境、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安监、林业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将预测预警能力建设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科学布点,加强装备,提高监测水平,镇人民政府要做好应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报告,落实现场处置的工作措施。
(三)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要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落实整改措施,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加快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强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专项预案的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作用,完善县应急委成员单位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队伍及救援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提高跨单位、跨社区、跨行业之间的突发事件处置水平。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四)深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加强执法督查力度,不断深化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五)全力推进“一网五库”建设。在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的同时,加大完善“五库”(应急物资库、救援专业队伍库、安全隐患库、法律法规库、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库)工作力度,全面掌握各类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的分布和储备情况,分门别类,逐一整理建档入库。同时通过完善应急联络网,壮大突发事件基层信息员队伍,拓宽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
二、拓展基层应急管理内涵
(一)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指导。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召开现场会、派出指导组、召开座谈会、组织外出学习参观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
(二)充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严格落实基层单位应急管理人员编制体制,开展应急志愿者服务培训活动,充实基层应急管理人员。
(三)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坚持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个抓”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务求在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机制建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对口单位要加强对“四个一”示范点的指导,继续加强演练和深化管理,并适时进行总结评估,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对确实有困难的单位,要采取辅助措施,结合实际,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三、强化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一)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进一步健全县应急值班制度,着力提高应急值班人员素质。构建覆盖县机关、镇、村(居)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值班工作网络。村(居)逐步实现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实现值守工作“纵向到底”。
(二)狠抓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信息员管理,开展信息报送工作培训。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通报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有效防止突发事件信息迟报、误报、谎报、瞒报、漏报。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健全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发布和管理。
(三)建立健全定期会商制度。县各类突发事件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会议,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重点,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并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第二周将有关会商情况书面报送县应急办。
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今年,将进一步做好县应急救援队伍和各镇应急救援分队组建工作,并配备必要装备,以增强我县综合抢险救援能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实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公安消防、抗洪抢险、森林消防、应急通信、道路抢通、电力抢修、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专业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各镇、村(居)重点加强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义务消防队、卫生医疗、事故救援等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企业单位要加强专门应急队伍、保卫人员、消防队等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治安巡逻、防暴突击、公共卫生、抢险救灾等应急队伍之间的合作,组织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二)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结合我县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细化物资储备分类,量化物资储备任务,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承担,法律、行政、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三)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根据省、市出台的应急避护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居住人群、危险源分步以及公共建筑等情况,充分依托现有的、符合避难要求的公共设施进行增加应急功能方面的建设,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场所管理,对建设完善的避难避护场所设置标识,加强公众应急避难避护指引。
(四)落实应急财政资金保障。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拨付和监督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投入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的要求。做好全县各部门和各镇的应急管理工作预算安排,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资金,保障足额到位。
五、全面开展应急宣教培训工作
(一)丰富应急宣教培训载体。通过不定期举办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和应急安全指南等内容。结合广播电视和政府信息网络平台,播放应急宣传专题片和网站增设应急管理专栏,系统宣传应急管理相关知识,拓展应急模拟内容,以提高公众应急意识为目标,加大应急管理宣教力度。
(二)提升应急培训质量。通过举办应急管理骨干培训班、邀请应急管理专家培训授课等形式,重点提高各级应急管理骨干的应急知识、指挥技能和应对大众媒体的能力。
(三)拓展应急管理宣教形式。积极创新学校安全教育模式,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把应急知识和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校园火灾、地震、防空等自救逃生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防自救能力。
六、组织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
县应急委成员单位和各镇要根据县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1-2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县四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牵头部门(民政、安监、卫生、公安)要定期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危险源集中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县级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依靠各自人力和物力优势,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应急演练有机结合,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内容。要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通过演练不断查检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年终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将把应急演练作为重要指标。镇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切实抓好群众应急演练工作。有关演练情况要及时报县应急办,县应急办将对各部门、各镇应急演练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通报。
七、加强考核和评估工作
(一)严格落实《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加强对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二)健全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完善县、镇、村(居)三级应急能力评估制度。
(三)强化应急管理督查力度,结合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xx”规划,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督查力度,对县应急委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大检查,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搞好农业普查。第三次农业普查是全市一项重点工作。在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将全力以赴组织好20xx年元月1日开始的现场登记工作,制订详细的工作进度表,挂图作战,强化指挥,抢抓时间、进度和质量,确保农业普查登记、录入、审核、汇总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重点加强普查质量控制与检查,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普查的全过程,建立各阶段工作质量验收制度,落实各级各岗位职责,以工作质量保证普查质量,确保全市农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二)凝聚整体合力,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和完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部门基础工作,加强部门统计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沟通联络,同时为推进部门间数据资料的信息共享,确保部门统计工作的顺畅运行,我们着手将联网直报平台端口延伸至部门,充发挥其行业管理的职能,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数据保障。完善部门绩效考核机制,将泰州绩效考核指标、GDP支撑指标和定报企业培植等指标纳入全市发展考核办法中,特别是要将GDP支撑指标进行专项考核,重点加大对部门考核的力度,充分发挥部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专项考核的奖励资金,用好发展引导资金,确保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统计工作。
(三)提升数据质量,加强统计法治建设。一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对全市统计执法人员进行清理,选调业务骨干充实统计执法大队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执法能力。二是广泛组织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落实“七五”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拓展普法平台,结合三农普及统计开放日、法制宣传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点,大力宣传《统计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江苏省统计条例》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党政领导、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三是扎实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开展统计巡查、统计监审工作,树立统计。加强数据质量检查,建立重大统计案件回访机制,对统计数据月度变动异常、数据匹配性差的企业开展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处理。把对基层单位的统计监督检查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将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行政指导与常态执法相结合。建立企业红榜黑榜机制,严厉打击违反“四条红线”、瞒报、拒报、虚报等统计违法行为,不断净化全市统计环境,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提高统计公信力。
(四)坚持强基固本,推进规范统计。一是扎实开展常规性统计调查工作。深入学习并准确执行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确保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各专业、各领域常规统计调查和各项重大专项调查顺利开展。坚持全面客观准确原则,完善数据质量审核评估机制,严格遵守数据质量评估控制办法,强化数据审核评估,并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二是积极应对“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五证合一”是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加强关注研究“五证合一”对于统计部门获取部门信息,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提升统计信息化,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影响。将“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作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主要抓手。主动适应改革,做好部门数据信息传递、资料共享等事宜,加快建立统一完整、不重不漏、信息真实、更新及时、互惠共享的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三是继续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完善五个层面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制度,组织开展规范化建设“回头看”,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继续推行乡镇统计工作常态化管理,“一镇一品”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100%。强化企业统计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工业电子台账,建立企业统计诚信评价制度。更新村(居)统计台帐,完善村(居)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评价考核,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统计网络格局。四是重视列统企业新增工作。建立准“四上”单位跟踪监测机制,对部门资料进行收集和筛选,排定即将达标单位的名录,并做好跟踪监测,确保应统尽统,不断为联网直报平台补充“源头活水”。
(五)强化分析监测,优化统计服务水平。一是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意识,积级拓宽服务领域,把握服务需求,完善服务载体。充分利用现有统计基础,将统计工作从社会经济统计为主转向与社会服务调查并存,对领导关注的领域主动开展一系列专项社情民意调查,用详尽可靠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真正起到参谋助手和“智囊团”的作用。二是强化统计监测预警。注重经济走势研判,做好经济形式预警预测。加强调研和纵向横向信息的交流,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强对相关板块、行业运行中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分析,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形成月度主要数据情况有快报、重大问题有预警、重要情况有专题报告的服务模式,满足领导决策需要。三是丰富统计产品。创新载体,完善统计微信和统计专刊版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期发布靖江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指标解读、重要工作动态等,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普及统计知识、传播先进经验,全方位展示靖江统计的新形象、新风貌。
(六)统筹兼顾,继续深化统计队伍建设。一是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将党内教育向全局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同时,将“两学一做”活动与当前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教活动来促进统计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学习教育活动与统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二是探索多样化学习模式。继续开展统计讲坛、技能培训、素质能力培训班等教育培训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确保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更好地提升基层调查对象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继续深入开展“统计连着你我他”品牌服务活动。创作“统计连着你我他”主题曲、印制品牌宣传品等,进一步扩大其知晓度。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统计系统选树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典型作用,在全市统计系统营造“树标杆、找短板、敢争先”的良好氛围,增强统计队伍整体战斗力,推动我市统计工作提档升级。四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细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措施,推进各项工作争先创优。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各项工作,建立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切实提升统计系统服务绩效和群众满意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搞好农业普查。第三次农业普查是全市一项重点工作。在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将全力以赴组织好20xx年元月1日开始的现场登记工作,制订详细的工作进度表,挂图作战,强化指挥,抢抓时间、进度和质量,确保农业普查登记、录入、审核、汇总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重点加强普查质量控制与检查,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普查的全过程,建立各阶段工作质量验收制度,落实各级各岗位职责,以工作质量保证普查质量,确保全市农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二)凝聚整体合力,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和完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部门基础工作,加强部门统计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沟通联络,同时为推进部门间数据资料的信息共享,确保部门统计工作的顺畅运行,我们着手将联网直报平台端口延伸至部门,充发挥其行业管理的职能,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数据保障。完善部门绩效考核机制,将泰州绩效考核指标、GDP支撑指标和定报企业培植等指标纳入全市发展考核办法中,特别是要将GDP支撑指标进行专项考核,重点加大对部门考核的力度,充分发挥部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专项考核的奖励资金,用好发展引导资金,确保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统计工作。
(三)提升数据质量,加强统计法治建设。一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对全市统计执法人员进行清理,选调业务骨干充实统计执法大队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执法能力。二是广泛组织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落实“七五”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拓展普法平台,结合三农普及统计开放日、法制宣传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点,大力宣传《统计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江苏省统计条例》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党政领导、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三是扎实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开展统计巡查、统计监审工作,树立统计。加强数据质量检查,建立重大统计案件回访机制,对统计数据月度变动异常、数据匹配性差的企业开展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处理。把对基层单位的统计监督检查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将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行政指导与常态执法相结合。建立企业红榜黑榜机制,严厉打击违反“四条红线”、瞒报、拒报、虚报等统计违法行为,不断净化全市统计环境,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提高统计公信力。
(四)坚持强基固本,推进规范统计。一是扎实开展常规性统计调查工作。深入学习并准确执行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确保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各专业、各领域常规统计调查和各项重大专项调查顺利开展。坚持全面客观准确原则,完善数据质量审核评估机制,严格遵守数据质量评估控制办法,强化数据审核评估,并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二是积极应对“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五证合一”是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加强关注研究“五证合一”对于统计部门获取部门信息,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提升统计信息化,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影响。将“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作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主要抓手。主动适应改革,做好部门数据信息传递、资料共享等事宜,加快建立统一完整、不重不漏、信息真实、更新及时、互惠共享的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三是继续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完善五个层面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制度,组织开展规范化建设“回头看”,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继续推行乡镇统计工作常态化管理,“一镇一品”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100%。强化企业统计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工业电子台账,建立企业统计诚信评价制度。更新村(居)统计台帐,完善村(居)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评价考核,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统计网络格局。四是重视列统企业新增工作。建立准“四上”单位跟踪监测机制,对部门资料进行收集和筛选,排定即将达标单位的名录,并做好跟踪监测,确保应统尽统,不断为联网直报平台补充“源头活水”。
(五)强化分析监测,优化统计服务水平。一是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意识,积级拓宽服务领域,把握服务需求,完善服务载体。充分利用现有统计基础,将统计工作从社会经济统计为主转向与社会服务调查并存,对领导关注的领域主动开展一系列专项社情民意调查,用详尽可靠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真正起到参谋助手和“智囊团”的作用。二是强化统计监测预警。注重经济走势研判,做好经济形式预警预测。加强调研和纵向横向信息的交流,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强对相关板块、行业运行中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分析,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形成月度主要数据情况有快报、重大问题有预警、重要情况有专题报告的服务模式,满足领导决策需要。三是丰富统计产品。创新载体,完善统计微信和统计专刊版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期发布靖江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指标解读、重要工作动态等,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普及统计知识、传播先进经验,全方位展示靖江统计的新形象、新风貌。
(六)统筹兼顾,继续深化统计队伍建设。一是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将党内教育向全局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同时,将“两学一做”活动与当前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教活动来促进统计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学习教育活动与统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二是探索多样化学习模式。继续开展统计讲坛、技能培训、素质能力培训班等教育培训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确保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更好地提升基层调查对象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继续深入开展“统计连着你我他”品牌服务活动。创作“统计连着你我他”主题曲、印制品牌宣传品等,进一步扩大其知晓度。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统计系统选树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典型作用,在全市统计系统营造“树标杆、找短板、敢争先”的良好氛围,增强统计队伍整体战斗力,推动我市统计工作提档升级。四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细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措施,推进各项工作争先创优。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各项工作,建立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切实提升统计系统服务绩效和群众满意度。
为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根据高新区(新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基本思路和目标
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编制应急管理“xx”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强化社区应急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深化危险隐患排查、应急资源普查;抓好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强化培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队伍正题素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体系,推动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二、具体工作
(一)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区政府应急办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使应急管理工作在社区发挥作用。驻区各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法人代表主管应急管理工作,配备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从而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完善应急预案,畅通信息渠道,强化应急演练。
1.结合社区实际,按照街道办的工作要求,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要结合当前的形势,进行修订,并进行编制、备案,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实现预案的全覆盖。制定相应的预案演练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演练,确保社区社会整治稳定。
2.加强动态管理,畅通信息渠道。
3.狠抓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三)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1.组建应急队伍,进一步加强救援力量。充分整合辖区各种防控力量,充分依靠驻区单位等各界社会力量。
2,进一步加强应急资源的管理。摸清人、财、物在内的各类应急资源。普查资源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分类汇总。
(四)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工作。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2.完善信息报送机制。
(五)加强宣传,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1.要针对易发公共事件,经常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2.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四进”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宣传教育计划,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面向社会群众,企事业职工,学校学生进行集中宣传。
3.结合社区实际制定计划,利用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三、工作要求
1.按照街道应急工作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权利抓好应急管理工作。
2.要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已经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质储备等工作。
3.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强化协作,在预案联动、队伍联动、物质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中实现紧密衔接、密切配置,形成推动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合理。
一、结合实际,切实加强全区统计工作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深入贯彻区第五次党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和区五届人大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全区统计工作。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涉农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搞好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1)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力完成经济普查的机构成立、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调查试点等各项阶段性工作,落实人员、经费。
(2)继续做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各项后续工作,完成农业普查的数据资料开发应用、分析研究、普查总结表彰等各项后续工作。
三、顺应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趋势,强化统计服务
(1)认真搞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积极适应服务业统计改革的需要,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建立与服务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体系和制度,以全面、系统、及时地实施对服务业发展的统计,准确反映全区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效益及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情况,切实解决服务业统计缺乏统一管理、统计方法滞后以及统计力量薄弱等问题,为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和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管理提供基础保证。
(2)认真实施能源统计调查工作。认真实施能源统计调查制度,开展能耗的抽样调查,认真评估能源统计数据,努力提高准确可靠度。依法加强能源统计的督查监审工作,对能源统计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对能源统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促其整改,依法查处统计的违法行为,以促进全区能源统计规范有序运行。加强能源统计调研分析工作,如实反映能源消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抓好节能工作当好参谋。
(3)认真开展贫困户监测、农村住户调查和城镇住户调查工作。明年我区将有90户城镇住户被纳入调查,我们将按照新的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完善城乡住户现金收支月报,及早发现住户记账存在的问题,方便报表审核,提高记账质量。加大基础工作检查力度。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个城乡居民家庭,对住户和贫困监测基础工作建设、农户记账质量情况进行检查与核查,促进相关街道办事处、社区认真对待住户及贫困监测调查基础工作,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调查数据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4)继续搞好统计预警监测,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增强决策咨询能力。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热点、难点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性分析研究,搞好统计信息社会化服务工作,加大统计数据的开发应用力度。强化全区统计基础工作,继续完善基层数据质量控制考核制度,加大对经常性统计调查单位的清理力度,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功能,统计自动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继续加快全区统计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网上直报工作,劳动统计实现零的突破,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房地产开发、批发零售贸易业网上直报率;加强统计信息网站建设,积极做好统计业务平台和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维护、大型宏观数据库加载和二次开发;加强对全区街道、部门和基层单位计算机应用培训力度。
五、加强对社区统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继续完善基层统计组织,在强化对各街道、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基础工作的认定、量化及考核工作,不断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统计构架的基础上,针对统计工作的重点、难点,加强对社区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通过建立培训制度及网络,利用各种会议,并充分利用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以及对基层社区基础工作、业务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指导,加强对基层社区的业务培训和基础工作检查。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批效能
1.优化审批流程。对照审批项目清单,制定审批流程清单。实施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时限。规范使用一次性告知单,对一次性告知不到位行为实施监察。对审批流程清单的执行进行监察检查,推进审批事项办理和规范办理。梳理优化联合踏勘流程,充分发挥联合审批作用,提速审批效率。
2.推进“一口受理”。推进“一站式”办结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单位人员、公章、值班领导、所有手续“四进”中心,真正实施“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不让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继续深化“四个禁止、五项监察”,切实杜绝政务服务“体外循环”问题的发生。
3.推进网上审批。督促所有单位所有审批事项规范使用市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网上审批,对使用独立审批系统的单位,加快推进与市网上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对接。规范网上审批权力运行,完善审批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公示,推进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和透明办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健全夯实审批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1.构建微信平台。开发集发布、查询、咨询、评议、投诉、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平台,运用新型媒体,服务微信、手机用户,打造继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和市民服务热线三大平台后的又一便民利民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大厅”,实现建微信公众平台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的目标。
2.全面完成乡镇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任务。坚持标准,攻坚克难,积极推动第三批15个乡镇(街道)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大业务指导和督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全面顺利达标验收。积极探索市级便民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新途径,既发挥乡镇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后续效用,又更加就近便利老百姓办事。推进村级服务代办,延伸基层政务服务触角。
3.充分发挥分中心的审批服务功能。按照“四个统一”的模式,加强对7个政务服务分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重点盯住办事流程、办件标准、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作风纪律等展开跟踪督查,加强协调服务和协同办事,充分发挥分中心作用,共同营造良好服务形象。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打造人民满意中心
1.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认真贯彻落实《长沙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及部门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突出重点,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扩大信息发布范围,丰富政府信息公开手段。发挥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府信息查阅点的查阅功能,实现资源共享。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2.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继续健全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工作考核。推进完善知识库信息保障和更新,完善相关基础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开发工单网上12345平台,实现既可连线又能触网的目标,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加强热线工单办理,探索现场督办、会议集中督办、领导批示督办、媒体全程跟踪等方式,跟进工单办理,及时掌握和反映社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利益诉求。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百姓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实施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倡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修改完善工作考核办法,完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值班,请销假公示,窗口工作人员AB角等制度,建立日巡查、月小结、季通报、年考核的管理机制。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中心。定期开展大厅活动,倡导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氛围。细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中心。
20xx年是我镇实施“xx”规划的第一年。按照市、区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劳动保障工作总体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落实政策、完善制度、推进法制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工作,保持劳务关系和谐稳定,大力加强维权工作和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一、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
1、落实工作责任。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增加就业和控制失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先目标。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村(居)委会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保持就业和再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00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人,“4050”人员再就业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达到488人,其中跨省转移就业120人。
2、确保政策落实。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层层分解区政府确定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效应。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继续把再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创业培训联动机制,着力解决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3、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推进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认真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整治劳动力市场秩序、创建“劳务经济”等活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管理和服务,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突出抓好独立工矿区关闭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做好大学毕业生、复员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就业工作。
4、加强职业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手段,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在职培训力度,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抓好扶贫培训,建立一个有实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打造培训品牌。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加快创业培训中心建设。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认真组织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按照3%的比例启动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要按照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要求,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事业的单位改革改制的职工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措施。医疗保险要重点研究解决困难企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关闭破产、改革改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同步推进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要研究实行市级统筹的办法。工伤保险要积极稳妥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参保工作,研究解决国有企业“老工伤”的问题。
2、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扩面征缴为重点,以五里牌镇蜡烛厂参加社会保险为突破口,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积极推行“五保合一”和社会保险双基数征收工作,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和稽核力度,强化基础管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三、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推动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启动实施“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督促检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指导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台帐。大力推广各行业各领域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98%以上,非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50%以上。完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积极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努力探索在乡镇一级建立三方协商机制。
2、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按照“主动巡查、突出重点、规范行为、严格程序、依法处理”的要求,深入开展劳动合同签订、农民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清理规范职业中介等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努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基金征缴率、农民工工资清欠率。积极推进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维权队伍建设。
3、全力做好维稳信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职工分流安置政策,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劳动关系调整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认真研究职工分流安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认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工作。切实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预案,及时、果断、妥善的处置各类矛盾和问题。
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水平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镇上下恪守“真心真意为民着想,诚心诚意为民解难,实心实意为民办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职业风范和“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廉洁自律、勤政高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服务站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流程。坚持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一个“心齐气顺、和谐相处、运转协调”的工作环境,努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向前发展!
一、近期目标
今年是在新的工作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是熟悉工作,积极参与,认真履职,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一年,这一年中必须做到“一个转变,一个明确”,即转变工作角色,明确工作职责。
转变工作角色:参加工作近十年了,但是自己从事的工作一直都相对单一,以至于对其他行业的工作所知甚少,以至陌生,县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县的核心机构,工作涉及到全县各行各业,对此,在思考问题以及做事情的时候,必须跳出以前在部门的思维方式,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局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角色。
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办公室对自己工作安排,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一是熟悉县政府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要求;二是熟悉县政府办公室总体工作及相关业务年初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三虚心听取办公室其他同志的指导,善于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明确工作的运行和处理问题的程序;四要认真与科室其他同志总结前期工作,明确工作努力方向。
二、中期目标
在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熟悉工作方的前提下,明年,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锤炼,做到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绩效“三个提升”。
提升政治素质:一是要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无论面临的情况多么复杂,要坚持从政治角度分析判断问题,保持清醒头脑。二要保持政治敏锐性。密切关注时事、了解时事,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敏锐把握各项方针政策动向,保持工作的主动性。
提升业务能力:一是提升写作能力。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平时公文写作中的锻炼,注意办公室其他同志撰写材料的学习,能较好完成交办的新文件拟稿任务。二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说话训练,做到汇报工作准确、简洁、清楚。
提升工作绩效:虚心听取领导、同志、部门等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优质的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做好调研、信息报送等工作,能超额完成办公室下达的工作目标。
三、远期目标
加强学习,确保思想上的先进和作风上的优良;加强锻炼,促进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服从组织、领导安排,善于思考、积极创新,能独立且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学习是历史使命,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忽视学习就是忽视进步,放弃学习就是放弃进步,要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和长期实践的行为,要通过学习达到“身强体健”。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并且善于不断的总结经验,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
2、踏实工作。只有踏实工作,才能创造业绩,只有艰苦奋斗,工作才会不是一句空话。坚持“两个务必”是一个党员的根本作风,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艰苦奋斗,都要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工作中一定要充满热情和*。
3、善于调研。调研是保证自己头脑清醒,认识超前,工作进步的有效途径。在繁忙的事务工作中,自己应合理安排,抽出时间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从不同的途径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改进工作方法。
4、勇于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事业发展的动力;创新,使人始终充满活力与朝气。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方针政策、规章法纪、制度程序范围内,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更应在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作出新的探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我相信,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在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同时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成为一名新形势下合格的办公室工作人员。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批效能
1.优化审批流程。对照审批项目清单,制定审批流程清单。实施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时限。规范使用一次性告知单,对一次性告知不到位行为实施监察。对审批流程清单的执行进行监察检查,推进审批事项办理和规范办理。梳理优化联合踏勘流程,充分发挥联合审批作用,提速审批效率。
2.推进“一口受理”。推进“一站式”办结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单位人员、公章、值班领导、所有手续“四进”中心,真正实施“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不让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继续深化“四个禁止、五项监察”,切实杜绝政务服务“体外循环”问题的发生。
3.推进网上审批。督促所有单位所有审批事项规范使用市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网上审批,对使用独立审批系统的单位,加快推进与市网上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对接。规范网上审批权力运行,完善审批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公示,推进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和透明办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 健全夯实审批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1.构建微信平台。开发集发布、查询、咨询、评议、投诉、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平台,运用新型媒体,服务微信、手机用户,打造继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和市民服务热线三大平台后的又一便民利民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大厅”,实现建微信公众平台让政务服务触手可及的目标。
2.全面完成乡镇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任务。坚持标准,攻坚克难,积极推动第三批15个乡镇(街道)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大业务指导和督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全面顺利达标验收。积极探索市级便民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新途径,既发挥乡镇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后续效用,又更加就近便利老百姓办事。推进村级服务代办,延伸基层政务服务触角。
3.充分发挥分中心的审批服务功能。按照“四个统一”的模式,加强对7个政务服务分中心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重点盯住办事流程、办件标准、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作风纪律等展开跟踪督查,加强协调服务和协同办事,充分发挥分中心作用,共同营造良好服务形象。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打造人民满意中心
1.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认真贯彻落实《长沙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及部门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突出重点,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扩大信息发布范围,丰富政府信息公开手段。发挥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府信息查阅点的查阅功能,实现资源共享。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2.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继续健全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工作考核。推进完善知识库信息保障和更新,完善相关基础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开发工单网上12345平台,实现既可连线又能触网的目标,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加强热线工单办理,探索现场督办、会议集中督办、领导批示督办、媒体全程跟踪等方式,跟进工单办理,及时掌握和反映社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利益诉求。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百姓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实施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倡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修改完善工作考核办法,完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值班,请销假公示,窗口工作人员AB角等制度,建立日巡查、月小结、季通报、年考核的管理机制。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中心。定期开展大厅活动,倡导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氛围。细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中心。
一、全力以赴,切实做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1、认真做好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工作,配合做好高效农业成本、蓄牧业、成本费用等专项调查。加强我镇服务业统计工作,配合做好物流业统计和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把服务业网上直报数据作为我镇服务业增加值和GDP核算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2、全面完成统计年定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统计局各部门的各项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规范我镇的数据处理,加强审核评估。做好三上企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实施企业一套表。
3、认真做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一是认真做好人口数据质量验收工作。二是认真做好人普工作的总结表彰工作。
二、强化职能,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加强专题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和统计信息网,增加信息量,提高时效,紧密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难点、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等,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及时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统计依据,多出统计分析精品,强化统计信息在统计系统的应用。
三、加强教育,促进统计队伍和谐建设。
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统计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主动参加市统计局举办的业务培训,参加各种相关知识的专项业务培训,着力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三是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创造良好和谐的统计工作氛围。
四、强化统计分析及预警与监测工作。
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尤其要加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统计监测,围绕全镇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早做研判和分析,及时、全面地向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部门提供统计预警信息。
五、做好网上直报工作。
进一步扎实做好企业统计人员网上直报和日常工作指导。严格要求企业联网直报数据和月报数据吻合,及时对上报数据进行评估和修正,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加强对各企业网上直报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督促力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率和上报准确率
六、强本固基,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1、扎实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市乡镇、街道统计机构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苏州市统计调查单位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统计业务管理制度,要继续坚持对规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列统单位统计基础工作的指导,有效地保证源头数据质量。
2、加强宣传,扎实推进依法治统工作。要认真宣传贯彻新《统计法》,适时开展统计人员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切实依法履行职责,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进一步强化统计人员的职责,进一步扩大电子台帐的覆盖面;主动配合市局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频率,进一步净化统计工作环境,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环境。
3、继续积极配合市局搞好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统计继续教育、统计专业轮训等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第一章“xx”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回顾
电子政务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新时期下的林业发展离不开林业电子政务,加快林业电子政务,带动林业现代化,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1建设现状
林业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XX年,XX年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从当初几台电脑的局域网,发展成为以省、、县、乡镇四级联网的林业广域网为支撑,以视频会议、网上审批、远程监控、信息发布、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中心等应用为基础的林业电子政务体系。
1.2主要成效
一是启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建设完成了省、县、基层工作站四级联网的网络体系。XX年底,11个县林业局全部与林业厅政务内网联通,省、、县三级联网的内网体系建成。XX年底,各乡镇工作站联入全省林业政务内网,省、、县、基层工作站四级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初步构建。
二是建设完成了三级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XX年初,全面融入了省林业厅、11个设区、95个县林业局三级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
三是建设启用了行政许可网上办证办公系统,实现了所有办证点采伐证和运输证的网上办理。XX年底,各县(区)和部分乡镇林业工作站配备了正式办证人员,一律使用网上办证系统,停止手工办证。
四是完成了边境木材检查站和重点林业防火区监控系统建设,搭建了互联网远程监控的全球眼平台。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联入了平台,实现了远程视频监控;
五是整合门户网站、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信息发布平台和场供求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综合信息发布系统。融入了江西省产权交易中心网,免费为全国各地林农和企业发布供求信息。
六是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打造数林业。该系统实现了对重点公益林、省级公益林、退耕还林工程等资源数据的矢量化处理。
1.3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林业系统电子政务人才仍严重缺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县林业局缺乏专业人员;二是大部分县没有专人专岗,流动频繁,技术难以衔接和沉淀。
二是林业电子政务建设还需整合。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建设政出多门,一些部门没有征求信息中心就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导致数据接口及标准不一,为以后整合埋下了隐患。
三是林业电子政务建设投入不足。
1.4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必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这就必须全面开展林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和将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素来有“六山一水两分田,还有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委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提出了“山上办绿色银行”、“希望在山”和建设“绿色生态”的战略目标,林业将是这项战略目标的主体,又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业电子政务建设是实现现代林业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林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因此,加快我林业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第二章“xx”林业信息化规划发展思路
2.1指导思想和原则
林业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现代林业建设总体部署、《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和《江西省林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以“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为目标,围绕“一套网络、六个应用系统”的建设目标,继续融入全省四级林业政务网络,整合各项林业应用系统,建设完备的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实现数林业。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林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1、统一规划。强化级顶层设计和综合统筹,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统一要求,避免重复建设、孤立建设和各自为政。
2、整合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网络、硬件、软件、数据、信息和人才资源,促进各级层、部门、单位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与集成,减少资源浪费。
3、先进实用。加强用户与开发者的沟通与交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确保先进性,争创系统网络平台与系统功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4、保障安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硬件,软件的网络组建的安全技术保障,并在管理上建立有效的内部安全机制,切实杜绝安全隐患。
2.2需求预测与发展目标
需求是环境、技术和时间的函数。这是需求的特征。一个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需求,首先要看该政府部门所处的环境,包括已有的信息技术装备和系统、人员信息化的准备情况,以及系统所针对的业务流就信息化而言的成熟度。此外,还要看适用的信息技术是什么,生命周期有多长,成本有多高。
现代信息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则三年,长不过五年,不是立即要用的,轻易不要纳入系统的需求之中。所以,需求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对于一个不成熟的业务流,不应该急于将其信息化。否则,这个系统最终的命运不是作废就是没完没了的改动。
林业面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全面推进林业建设的历史要求,为加快构建我现代林业高技术体系,以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要求江西林业系统有一个高速宽带、安全可靠、传输稳定、费用低廉的网络基础环境,同时建立林业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需要围绕林业信息化重大技术、重大系统、重大产品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数林业技术体系,促进我林业信息化和林业现代化进程。
我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为目标,围绕“一套网络、六个应用系统”的建设目标,融入了全省省、、县、乡镇工作站四级联网的林业政务内网体系,实现全乡镇工作站网络覆盖;以全林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林业行政许可网上审批、产权交易、远程监控、网上办公、应急指挥、资源监测监管等各项林业应用,建设完备的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实现林业数化、信息化、现代化。
2.3主要任务
根据我林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再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林业信息化的几大主要具体任务:
1、融入全省省、、县、乡镇工作站四级联网的林业政务内网办公体系。“xx”期间,根据林业业务应用系统的推进进度,逐步将林业政务内网部署到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和国有林场,实现四级林业部门办公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实现林业局及下属单位办公自动化和融入全省省、、县三级联网公文传输系统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和移动办公。完善办公自动化建设,融入省、、县三级自成体系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横向与委、政府,纵向与省厅及各县(区)林业局的公文网上收发、档案管理、资产管理和个人办公等;融入三级联网的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与委、政府以及三级林业部门之间的公文传输,提高公文传输效率。
3、建设完善全林业远程监控全球眼平台。一是对原有重点防火林区、木材检查站等远程实时监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各重点防火区和检查站远程监控的全覆盖;二是建立对森林资源、野生动物等的远程监测点,实现对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等情况的远程监测。
4、配合省林业厅建设完成全统一数林业整合平台。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开展全林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林改林权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建设完成全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和林权宗地地理信息系统,再依托上述两系统建设完成全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及森林公园、古树名木等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整合行政许可网上审批、产权远程交易、远程监控、网上办公、应急指挥、资源监测监管等其它应用系统,实现双方数据接口互通,数据交互共享;开发完成数据更新系统,实现相关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矢量数据、数据因子等的定期或即时审核和更新。
第三章保障措施
3.1组织保障
1、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五统一”工作思路,在省林业厅信息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分步、分层稳步推进,有效促进全省林业电子政务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2、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各级林业机构的林业电子政务组织结构的建设,负责林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协调,把林业电子政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3、统一规划,加强协作。全林业电子政务建设要与国家、政府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与全省业务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充分依托全省电子政务网络。
4、加强与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电子政务建设领导机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机构的协作与沟通。通过沟通争取各方面支持,保证我林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得到省林业厅的重视,造就更为优良的建设环境。
5、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批既熟悉专业技术知识,又了解政务机关工作职能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完善人才吸引机制,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
6、电子政务建设要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电子化公共服务是为民服务与电子政务的结晶,主要包括在线信息服务、在线办理、电子民主等内容,抓好电子化公共服务是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体现。
7、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法规是一个动态增长的体系,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更多的政策法规将配套出台,而一些旧有的政策法规也将随之改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尽快结合国家、省、已有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我林业电子政务相关的规定,最终形成我林业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定框架体系。
8、统一标准是确保系统互联互通,促使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依靠标准化的支撑和保障,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先导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实施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通过标准化的导向、协调和优化功能来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建设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如同“纽带”一样将来自不同方面的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确保彼此间的协同工作。
9、在采购、安装、设计上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在各项工程质量上实行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
10、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仅和政务机关内部有关系,更多地是改善为民服务的质量,增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所以,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宣传,做好有关的宣传工作,吸引社会公众、政务机关共同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
11平台要统一标准,利用统一平台,促进各个部门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基本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内、专、外各个网络平台,在运行中逐步完善。
3.2资金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合理使用建设经费。各单位要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投入,合理安排系统建设经费和日常维护培训经费。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忌好高骛远、铺张浪费。可以考虑通过设备交换、借用和旧设备重复利用等手段,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配置硬件、软件、甚至应用系统时,首先要考虑能否利用公用资源。
第四章“xx”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展望
随着“xx”林业信息化各项建设的完成,林业电子政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林业逐步实现林业信息化、数化和现代化。随着全省省、、县、乡镇林业工作站(所、场)四级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我各级林业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接入全省统一的数林业平台,该平台将依托“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全森林资源、林权宗地等林业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和动态更新,整合所有林业行政许可网上办理业务、森林资源监测、野生动植物物、森林防火和木材检查站远程监控等全球眼平台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交互;依托委、政府和省林业厅的政府内网,实现全林业无纸化办公。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