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荐】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方案模板

2022-01-27
常见病工作计划

在开始一项建设之前,我们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实施方案,制定好实施方案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成长,关于工作的实施方案应该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荐】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方案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工作目的

依托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平台,利用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评价系统,持续开展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工作,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常见病的情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二、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一)监测点设置

我县为省级监测点,选择5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在此基础上,增加至少2所幼儿园开展近视调查。

(二)监测学校选择

监测点学校名单由县教育局提供,合理布局区域监测网络,尽量覆盖城市和农村,学校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变更。

5所学校为: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县妙高小学、第三中学、县民族中学、中学。

2所幼儿园为:县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县实验幼儿园。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并填写《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调查表》。

1.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

《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局相关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合作机制、辖区学校基本情况、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疾病防控情况等,由县卫生健康部门相关人员填写。《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度工作计划、经费投入、医务室(保健室)和校医配备、学生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学生常见病及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体育运动和食品营养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由中小学校相关人员填写。

2.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

开展小学、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级学生常见病和生长发育状况筛查,掌握学生近视、肥胖、营养不良、龋齿、脊柱弯曲异常、贫血、沙眼等常见病及青春期发育情况,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近视增加幼儿园学生;贫血仅针对小学一、三、五、初二、高二年级。以整班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年级至少抽取80名学生,即每所幼儿园至少抽取80名5岁半至6岁半儿童,每所小学至少抽取480名学生,每所初中、高中至少抽取240名学生。不足部分由附近同等类型幼儿园和学校补充。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

对参加学生常见病监测的中小学校进行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实地调查和教学环境卫生监测,了解环境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教学环境卫生监测要求每所学校随机选择6间有代表性的班级教室,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方面开展现场测量,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

三、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干预

(一)干预对象和范围

针对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学校、家庭和学生中开展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干预内容和方法

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全体人群,以“全国爱眼日”、“学生营养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以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干预为重点,通过社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共同协作,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以新冠肺炎防控为契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1.专家进校园行动

定期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新冠肺炎等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宣讲,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健康教育人员、体育教师、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知识技能水平,将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

对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学校校医、教师和后勤管理采买人员进行学校卫生相关标准的宣贯,将标准融合到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中,指导学校落实。

3.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

每学期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把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手卫生习惯、咳嗽礼仪、正确佩戴口罩、科学用眼、合理作息、足量运动、良好姿势、均衡膳食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4.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

依托监测项目发现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和学校卫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校改善教学、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状况,落实学校卫生各项制度,加强学校传染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课/休学登记和追踪随访等工作、改善学校视觉环境,提高课桌椅符合率,降低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风险。

5.健康父母行动

促进家长重视学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工作,掌握传染病、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保证足量体力活动时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减少静坐、视屏和课外补习时间,关注家庭室内照明条件,配备符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科学安排膳食,保证孩子生长发育需求,控制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保障充足睡眠时间;对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真实报告孩子患病情况、控制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避免传染病流行。

6.重点人群关爱行动

建立“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实施个性化管理,定期监测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早治疗,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督促其改善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消除因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而产生的不良心态,增强信心,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整合医疗资源,医防结合,延缓疾病发展趋势,降低危害。

四、质量控制

要规范学生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工作,适时进行干预评估,确保监测质量和干预的有效实施。科学选择监测学校和监测学生,使用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严格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活动。县卫生健康局对入校专业机构进行审核,与教育局共同组织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并选取5%的学生进行现场复核。

五、数据报送和报告提交

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局每年8月做好工作谋划,完成监测人员组织、业务培训、仪器调试、试剂购买,拟监测班级选择等准备工作。9月-10月结合常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开展现场检测、学生体检、问卷调查、质量控制、数据填报。逐渐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通过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评价系统上报监测数据。

县疾控中心负责汇总分析监测数据,形成监测和干预工作报告,县卫生健康局和教育局将辖区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报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盖章后,于每年11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教育局。次年2月10日前,县卫生健康局将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工作报告报市卫生健康委,县疾控中心将技术报告报市疾控中心。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始终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总体设计、组织保障到位、落实措施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实施。

(二)协调配合,保障经费

县卫生健康局和县教育局将加强与县财政局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把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作为公共卫生工作重要内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切实保证监测和干预工作所需经费,加强人员和设备保障力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将监测发现的主要学生健康问题及建议,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

(三)健全机构,提升能力

把学校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建立队伍,加强培训,配齐设备,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同时,县疾控中心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等相关人员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监督考核,督促落实

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技术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制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顺利开展,保证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评议考核要求,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

03kkk.coM编辑推荐

优秀方案:防返贫致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方案合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我镇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根据略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略阳县镇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方案》(略脱贫办发〔20xx〕8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和范围。一是建档立卡已脱贫户;二是已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户。

(二)监测内容。持续跟踪收入支出情况,监测是否收入大幅缩减或刚性支出较大;“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是否存在隐患;因突患重病、受自然灾害、出现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等。

(三)监测对象认定程序。通过农户申报、镇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信访及媒体监督反馈、省市县监测预警平台实时分析和应急专项排查等途径,对各渠道摸排反馈的预警信息,由村两委核实研判、镇级审核上报农户信息清单,经县扶贫办审核通过后,由镇级信息员按照名单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市监测预警工作平台。

1.农户申报。向工作对象敞开大门,根据监测对象识别纳入标准,农户直接向村两委申请,农户递交申请5个工作日内,经村两委核实研判、镇级审核确认后,将确定的监测预警对象上报县扶贫办。

2.镇村排查。由镇脱贫办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入户走访排查,重点核实行业部门、信访及媒体监督反馈、系统平台推送的可能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并实时跟踪农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出现生活困难情况,对排查出来的对象经村级研判、镇级审核后,镇脱贫办将确定的监测预警对象上报县扶贫办。

3.信访及媒体监督。对信访、扶贫监督电话,以及各级媒体反馈的相关问题线索,镇脱贫办组织各村核查研判,并将确定的监测预警对象上报县扶贫办。

4.平台分析。根据《镇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发[20xx]31号)确定的方式开展,利用市监测预警平台实时分析脱贫户家庭指数,按照返贫风险程序不同,确定监测预警对象,以“红色、黄色、蓝色”分级推送监测预警信息;对省市县监测预警平台分析反馈的信息,镇脱贫办及时组织村四支队伍核查研判,并将确定的监测预警对象上报县扶贫办。

5.应急专项排查。针对灾情等突发情况,镇脱贫办将县应急管理局提供受灾群众对象名单反馈各村,组织各村核查研判,并将确定的监测预警对象上报县扶贫办。

(四)监测对象的管理。监测预警对象实行线下台账和信息系统同步管理。镇、村要分级建立帮扶台账,准确记录监测预警对象的基础信息、风险类型、监测责任人、帮扶措施和风险消除情况等内容,帮扶台账每月要动态更新。镇脱贫办每月组织各村开展一次动态管理和风险消除评估,及时将新纳入的监测预警对象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市监测预警平台,已消除风险的在系统中进行标记,实现动态清零,监测对象的家庭成员自然变更每月在信息系统进行动态调整。

二、预警处置

各村要综合利用现行行业扶贫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社会扶贫力量等优势资源,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镇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发[20xx]31号)要求,针对监测预警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一)收入下滑风险户:主要包括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存在收入连续两年以上下滑、每年下滑幅度较大的,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较大的,或家庭刚性支出较大的情况。由各村及帮扶人负责,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可采取产业发展、创业就业、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增加收入。

(二)家庭变故风险户:主要包括农户家庭遭受重大灾害、交通事故等造成房屋损毁、家庭成员意外伤亡或家庭财产重大损失的,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家庭陷入困难的情况。由各村将名单报镇脱贫办,镇脱贫办汇总后报县脱贫办及相关部门落实解决帮扶措施,各村四支力量对此类户做好后续发展规划,防止主要劳动力遭遇变故导致户下收入或“两不愁三保障”出现不达标情况发生。

(三)重病或重残风险户:主要包括农户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或重度残疾,导致家庭陷入困难的情况。由各村报镇脱贫办汇总,分类上报县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县残联,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兜底保障政策,同时各村四支队伍对此类户落实好后续发展规划,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现象。

(四)产业发展失败风险户:主要包括建档立卡户家庭发展产业过程中,出现自然灾害、经营不善、市场影响、产品滞销、或其它原因,导致产业发展预期收益差,对家庭生活影响较大的情况。由各村负责,一是充分发挥村产业合作社带动及能人大户带动发展机制,转变发展途径,帮助发展短中产业、畅销产业;二是发挥好三产平台作用,依托农村电商网络等平台、消费扶贫、订单扶贫等模式,拓宽销路,加快滞销产品的销售;三是落实金融扶贫等政策,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鼓励发展产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专班,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党委其他班子成员、各村四支队伍、镇乡村振兴办为成员,专班设在镇乡村振兴办,镇乡村振兴办干部负责专班工作日常事务。各村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落实责任,落实专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站所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有问题及时反馈镇乡村振兴办和各村,各村要对监测预警对象户内帮扶措施成效及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影响大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三)强化督导检查。各村要充分发挥职能,把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列入重要工作任务。镇政府对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列入年终成效考核,并成立督查组,对各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实不细、信息不精准、监测不到位、帮扶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将予以通报。

【荐】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实用


一、监测目的

收集我县食源性疾病信息和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数据,分析危害因素可能来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以及风险管理等提供支持。

二、监测内容

(一)食源性疾病监测。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收集、汇总和分析医疗机构报告的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重点关注婴幼儿、中小学生和孕产妇等病例,由预包装食品引起的病例,发生在餐饮服务单位的病例,聚集性病例,以及重症和死亡病例等。

2.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所有发病人数在2人及2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通过对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信息的收集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

3.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主动监测掌握本辖区食源性疾病地区和人群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为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疾病负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食品污染、食品有害因素监测。

1.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开展常规和专项风险监测。

2.开展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监测。根据《20xx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对有铀(钍)矿山、核设施周围食品放射性本底进行监测,监测样品种类:蔬菜、粮食、茶叶、奶粉、家畜家禽肉类等类。。

三、监测方法

具体检验方法及要求参见《20xx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应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指定方法进行监测。

四、报告和通报

(一)食源性疾病监测(详见附件1)。

县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健康局应当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开展信息报告与通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对辖区内可疑聚集性病例进行调查,并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填写可疑聚集性事件处置意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定期对辖区内报送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向县卫生健康局提交提交分析报告。

(二)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详见附件2)。

我县监测机构在完成样品监测后的2个工作日内报送监测数据,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应当在核实后2小时内报送,并及时告知上级技术机构和县卫生健康局,县卫生健康局及时通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研判意见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定期对辖区内报送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向县卫生健康局提交分析报告。

承担我县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的地方技术机构采取网络直报方式于20xx年11月15日前将全年监测结果及工作总结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辐所。县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内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报送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适时向县卫生健康局提交分析报告。

县疾控中心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及时向县卫生健康局通报监测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监测样品数量不得少于州监测方案规定的任务量,优先采集本地产样品,科学设计采样方案,避免集中采样。

(二)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加强本地区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通报我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卫生健康局应当收集并分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信息。

(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监测任务,应当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监测任务,加强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并应当对本单位承担风险监测计划任务的技术机构进行相应的培训,建立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有效性。县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培训和督导检查。

(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全县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以及质量管理。承担监测任务的技术机构要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信息完整无误,并按照要求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五)监测工作人员可以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助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和收集相关信息,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系统肺炎监测工作方案模板


统计局按照国家、省、州、县关于20xx年秋冬季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县肺炎监测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强化县教育系统疫情监测,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及时发现肺炎传染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进行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二)为进一步做好肺炎监测预警工作,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方式、时间安排和要求

各校(园)要主动联系县人民医院(联系人:副院长,联系电话:),确定检测时间,组织本校抽样学生周一至周五在校内进行监测。被检测学生须空腹或饭后半小时进行监测。自20xx年11月起各校(园)着手开展肺炎监测工作(见附件2)。

三、监测数据上报方式

数据汇总由抽样校(园)填报,报送时间在次月上旬10号前报县教育局,再由县教育局汇总上报县疾控中心。

四、采样监测对象

采取轮流方式对校(园)进行监测,即每月选择中学、小学、幼儿园各1所,被监测校(园)学生、教职员工监测人数不少于50人,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人员。可采用混检方式进行采样检测(监测学校安排表见附件2 )。

五、强化保障,确保监测工作落地落实

各校(园)要强化人员保障,对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报送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经费保障由县人民政府统筹负责安排,确保肺炎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荐】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乡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和《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县《关于对重点区域开展松材线虫病“即死即清”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原则与目标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原则,突出以疫木清理和更新造林为主,分类施策、合理运用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集中防治与重点区域常年“即死即清”相结合。逐年减少疫点、缩小疫区面积及降低虫口密度,实现持续控灾减灾,确保我乡松林资源及生态安全。实行封锁、除治、保护和预防并举,采取生物防治、注干防治及专业零星除治和重度择伐除治相结合的方式。

二、防治任务和方式

(一)防治任务

据20xx年松材线虫病秋季监测核查,全乡发现松材线虫病或不明原因枯死松树发生面积11563亩,疫木22486株。具体分布在:村面积1137亩,疫木3218株;村面积401亩,疫木369株;村面积576亩,疫木271株;村面积301亩,疫木491株;村面积111亩,疫木79株;富裕村面积394亩,疫木454株;村面积795亩,疫木956株;村面积713亩,疫木2296株;村面积132亩,疫木317株;村面积191亩,疫木53株;村面积431亩,疫木812株;村面积1966亩,疫木6178株;村面积4137亩,疫木6794株;村面积93亩,疫木43株;罗富村面积185亩,疫木155株。

(二)防治方式

1.重度择伐或块状皆伐更新除治

(1)规划范围:对病枯死松树比例较高(10%以上),土质较好、无保存价值的疫情小班实行重度择伐或块状皆伐更新除治。皆伐除治更新山场规划到、、、、、、村21个小组,面积1751亩。

(2)作业要求。重度择伐所有松材线虫寄主松科植物,林权主体必须安全利用疫木,并经林业部门批准后,按有关要求全部将疫木运至指定加工企业进行疫木无害化处理。重度择伐清理山场必须进行炼山整地。同时因地制宜选择树种,生态林小班必须选择乔木树种,如木荷或抗松材线虫病强的湿地松等,用材林地可种植油茶等经济林,并且要求在20xx年3月底之前高标准完成植树造林。

(3)责任划分。林权经营者为实施主体,乡政府为责任主体,实施前,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签订重度择伐更新造林除治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林业业务人员为造林技术监管和指导。重度择伐松树采伐按审批权限报县林业部门审批。

2.零星包干单株清理除治

(1)规划范围:未列入重度择伐或块状皆伐更新除治外的疫情小班,一律实行单株清理除治,规划单株清理除治的有、、、、、、、、、、、、、富裕、罗富村共90个小班,面积8209亩。

(2)作业要求。将病枯死疫木按单株清理技术标准要求伐倒就地粉碎或烧除,树桩进行无害处理,要求在20xx年1月中旬前,包干区域内的枯死树全部清理完工;3月底,对除治区域进行“回头看”枯死松树清理;10月底前对区域内的枯死松树再次全面清理,确保包干区域内不见死树,尤其是、、沿线及风景林、城镇周边的松林,实行常年性巡查监测疫情并及时处置。

(3)防治队伍。全乡组建一支10-20人的专业除治队伍,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并签订《零星枯死松树清理专业除治承包合同》后方可上岗施工。

(4)责任落实。专业除治队应明确包干范围内的除治小班,按除治时间和除治质量要求完成包干任务,同时做好施工台账。乡、村监管人员负责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林业业务人员负责做好技术指导和除治质量监管及验收工作。

3.生物预防

(1)规范范围:对高山、林密、坡陡集中连片难除治到位及植被难以恢复疫情边缘小班进行预防。规划生物预防的有、等10个小班,面积1603亩。

(2)作业要求。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花绒寄甲规划数量,由中标供贷专业公司负责释放,乡林业业务人员协助做好技术指导、监管和验收。每亩释放花绒寄甲控制在30头以内,成虫直接放在诱木上或疫情小班边缘枯死木和有枯枝的活树上,释放位置在树基50厘米处。操作方法:用刀砍一斜口后,将装有天敌指形管放入斜口,管口紧靠树干朝下,用塑料绳固定指形管,打开瓶盖放出成虫。

4.注干防治

(1)规范范围:乡村风景林有保护价值的马尾松及林间优势松树等。规划注干防治的有、等7个小班,注干数500株。

(2)作业要求。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注药数量,由中标公司负责注干,乡林业业务人员协助做好监管和验收;打孔注药时间必须在松脂萌动前完成,即当年12月份至次年1-2月份。

三、经费预算

重度择伐或块状皆伐更新除治、零星包干单株清理除治、生物预防和注干防治按照《县20xx-20xx年度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方案》核定的经费标准执行,同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核付。重度择伐造林除治,争取列入国家人工造林相关项目或由县财政补贴。零星死树规范性清理,参照零星清理单价和工程量核算清理总工程款,实行经费包干。经乡政府和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及县验收组抽验合格后,在县财政将死树清理经费拨至乡政府后,及时兑现给专业除治队;每个施工小班由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班作业,做到清理一株、完工一株、合格一株。施工完成后由乡政府和监理公司、村组干部组织验收,并向县除治质量检查验收组申报验收结算。若验收不合格,造成疫情扩散,则不兑付清理经费,并追究施工和监管人员责任。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松材线虫病及不明原因枯死松树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除治工作按时、有序、保质开展,力争拔除全乡范围内疫点。经研究决定,成立乡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乡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的调度、统筹协调等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防治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监督组,由任组长,成员由组成,负责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监督工作。

【方案精选】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皖农工组〔20xx〕3号)、《中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合农工组〔20xx〕5号)文件精神,为全面落实省、市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网格化管理相关工作要求,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为贯彻落实提出的“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等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精准识别与退出,强化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立足精准施策与帮扶,持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推行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长效机制。

二、工作体系

建立全市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市乡村组”四级管理网格。

1.市级网格(一级网格)。由市乡村振兴局负责组织实施,会同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局、市数据资源局等单位承担相关工作。

2.乡级网格(二级网格)。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落实乡级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网格长,分工联系村(社区)负责同志任网格员,乡村振兴工作站具体负责网格日常监测管理工作。

3.村级网格(三级网格)。由村“两委”负责组织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任三级网格长,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村乡村振兴专干、村“两委”干部、计生专干等任网格员,具体负责动态监测、联络协调、统计上报等工作。

4.村组网格(四级网格)。由村“两委”负责组织实施,包片村组的“两委”干部负责指导开展工作,网格员以村民小组长为主,动员农村党员、乡贤人士、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力量参与。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坚持地缘相近、居住相邻、适宜管理原则,按照便于入户走访、利于就近监测、促进长效实效的要求,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一般以20-40户农户为宜(可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自然村庄、农户规模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完善村组网格,原则上不突破60户)。

三、管理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

1.管理服务对象。对网格内所有农户进行监测管理,重点是监测对象(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重点关注大病重病患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特困老人以及就业不稳定户、产业发展失败户、灾后重建户、无劳动力户等群体。

2.工作内容。实行网格管理、定人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强化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

四、工作职责和流程

(一)工作职责

1.市级网格:加强对接联系、做好集中排查部署、业务培训、督查指导、协调推进、数据比对、政策落实等工作。

2.乡级网格:负责本区域网格日常监测管理和组织实施集中排查,督促和指导各村建立动态监测网格,抓好督查指导、协调推进、及时预警、研判处置、落实帮扶、解决问题等。

3.村级网格:具体实施本村集中排查工作,负责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以及联村包片干部等开展跟踪走访、情况核查、信息采集、落实帮扶、联络协调、组织评议、及时上报等。

4.村组网格:负责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联络协调、反映情况等。对符合监测对象和范围要求的,及时到户宣传相关政策并反馈到村,协助村“两委”做好监测对象按照规范程序纳入、管理和帮扶。

(二)工作流程

建立“村组—村‘两委’—乡镇—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村‘两委’”的工作流程,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向互补的闭环管理。

1.村组网格主动发现。网格员对农户(重点是监测对象)实时跟踪走访,及时掌握农户家庭收支状况、“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以及其他变化情况,发现问题或信息线索第一时间向村“两委”反映。

2.村“两委”核实评议。对村组网格员反映问题和信息线索及时开展入户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分类进行处置(发现农户出现返贫致贫风险需要纳入监测对象的,要组织评议、公示,形成初选名单;监测对象有实际困难的,提出相应帮扶措施等),及时上报乡(镇、街道)。

3.乡(镇)综合研判。根据村级上报情况组织入户核查,确认后上报市乡村振兴局。

4.市级审核。市乡村振兴局针对乡(镇、街道)上报情况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开展数据比对、现场核查和抽查。

5.部门落实政策。市乡村振兴局对监测对象基本情况和致贫返贫风险进行汇总分析,列出政策措施清单,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向相关职能部门“派单”。部门根据政策规定,安排帮扶资金项目,联合“端菜”。

6.部门筛查预警。市乡村振兴局会同公安、财政、民政、教体、卫健、医保、人社、住建、水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应急、残联、房产等部门,加强数据比对和共享,重点筛查可能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方面的预警信息,按因病、因学、因灾、因残、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因意外灾害等分类梳理汇总,及时将预警信息反馈乡(镇)核实。

7.乡村落实措施。乡村两级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政策和措施。对落实到户到人的帮扶政策措施要及时告知监测对象,并在村内进行公示。市乡村振兴局、市直相关单位要加强督导,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实行“常态化监测”制度。各乡镇街道要在集中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监测”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每季度至少要研究一次动态监测管理情况,并对涉及变化的台账信息予以更新。对日常发现的符合监测范围的要及时上报,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协调市直相关单位,组织安排复核比对,及时纳入监测帮扶。

(二)实行台账管理制度。建立市乡村三级动态监测管理台账(以已下发的省乡村振兴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操作手册》内容清单为主,结合集中排查动员部署、工作落实等情况。并对附件2、3予以完善,于8月31日前报市乡村振兴局邮箱:),及时收集基础信息,做到底数清、问题实、措施明,并做到及时更新。

(三)实行公示评议制度。对符合监测范围的,按照监测程序进行评议公示。对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人员(包括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村级需进行民主评议,由市乡村振兴局统一进行公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按照网格划分要求,健全完善网格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防返贫监测管理网格可综合疫情防控、党建、文明创建、拆违控违等网格进行统筹划分,充分利用现有的网格进行补充完善优化,避免重复设置,注重发挥实效。

(二)强化宣传培训。乡村两级要加强宣传,强化监测对象识别退出政策及程序宣传、监测范围宣传,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愿,特别是困难群众、特殊群众的需求,能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市直相关部门、市乡村振兴局,重大突发性情况应立即上报。各乡镇街道要加强防返贫网格化动态监测和帮扶管理培训工作,确保信息掌握得准,问题排查得清,政策知晓率高,识别精准度好,实现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抓好协调落实。市、乡、村、组网格要建立顺畅的工作流程,正确处理好脱贫户、监测对象户与一般农户之间的关系,协调用力,确保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及帮扶机制落实到位。

(四)严肃工作纪律。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市级对乡镇街道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评价的重要指标。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强化工作部署、创新工作举措,抓紧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网格化管理工作,重点加强网格队伍管理,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荐】卫健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范本


根据《20xx年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卫﹝20xx﹞33号)要求,结合我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际需求,制定县20xx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收集我县食源性疾病信息和食品中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污染数据,分析危害因素可能来源,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修订及跟踪评价以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适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隐患,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

二、监测内容

(一)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

1.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对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开展常规监测,常规监测5大类食品共18份样品,并结合根据需要适时开展本地区特色食品监测。

2.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对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开展常规监测,常规监测3大类食品共27份样品,并结合根据需要适时开展本地区应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全年对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临床症状、饮食暴露史和诊断结论等信息。

2.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对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信息进行收集和归因分析。

3.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溯源。对病人和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为聚焦性病例识别和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三、监测工作相关要求

(一)监测点和哨点医院设置

1.食品样品采集送样监测点:我县是承担20xx年食品样品采集送样监测任务。

2.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我县所有承担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

(二)工作要求

1.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监测样品采集点覆盖我县所有辖区域,样品数量不得少于市级方案规定的任务量,同时采集的本地产品的数量不低于本监测方案规定任务量的60%。我县综合考虑本地区生产和消费情况,科学设计采样方案,保持食品监测的监测点、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相对固定,避免集中采样。并加强对采样人员培训,强调采样时应当按要求逐项记录采样信息,不得漏项。监测结果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应当扩大问题食品品种或品牌的样品数量。积极开展本辖区地方特色食品监测,样品数量和监测项目不做限制。

2.食源性疾病监测。监测医院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信息和生物标本的采集、检测、信息报送。疾控中心负责监测信息的审核分析、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并承担监测工作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其中现场督导工作每个季度开展1次。疾控中心每年须开展对所辖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疾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培训,且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工作日。

(三)监测方法

参见《20xx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20xx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

(四)监测结果报告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等相关规定,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报告监测结果。

1.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我县疾控中心按市级方案要求进行采样送样,并根据市疾控中心反馈的监测数据;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应当在核实后报送并及时告知上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县疾控中心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向市疾控中心报送上一季度的汇总分析报告,20xx年1月10日前报送全年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

2.食源性疾病监测。

我县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工作的医院应当按时向当地县疾控中心报送监测信息;县疾控中心按时向市疾控中心报送监测结果。

县疾控中心每月5日前向市疾控中心报送上月疑似聚集性病例分析结果。县疾控中心每季度第1个月的10日前向县区卫生健康委报送上季度汇总分析报告,20xx年1月10日前向县卫生健康委报送全年监测结果和工作总结,同时抄送市疾控中心。

我县辖区医疗机构和县疾控中心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向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信息核实。发现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有关的病例、事件和食品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报告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县疾控中心应当在启动和完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后及时进行网络填报。

县疾控中心汇总、分析医疗机构报送的监测结果,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调查处置情况通报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3.及时通报监测情况。

承担监测任务的部门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及时向辖区内卫生健康委通报监测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同时抄送上级疾控中心。

县疾控中心应分别于20xx年7月1日和20xx年12月31日前报送本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与分析报告,同时抄送上级疾控中心。

四、职责分工

在县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我县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全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协助监测工作人员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和收集相关信息,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县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监测计划和本市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订本地区实施方案并于本方案下发后30日内提交市卫生健康委,加强组织管理与协调,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和通报监测结果。

县疾控中心协助县卫生健康委制定本级年度监测实施方案和抽样实施方案、对本县监测点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工作、承担监测样品采样和送样工作任、审核本地区监测数据并按时上报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分析及撰写本县年度监测总结报告等。

县区疾控中心负责本辖区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对辖区内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承担食品样品采集;受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食品监管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留存记录;按时审核、上报监测数据;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及撰写分析报告等。

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的医院全年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并协助疾控机构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五、工作要求

(一)县卫生健康委要参照《食品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20xx年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县级监测方案,并将县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及编写说明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我县开展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监测样品采集点涵盖我县所有辖区。参加省市级疾控中心应对采样的县进行的业务培训。我县监测样品数量不得少于市级监测方案要求的任务量,同时本地产品的数量所占比例不低于市级方案规定任务量的60%。综合考虑本地区食品生产和消费量等实际情况,科学设计采样方案,保证食品监测的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相对固定,避免集中采样。

(二)县卫生健康委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加强本地区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委。按照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委应当收集并分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信息。

(三)承担监测任务的部门应当按照《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方案》要求,结合部门监测任务,加强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承担风险监测任务的技术机构进行相应的培训,加强监测机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有效性。县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培训和工作指导。

(四)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辖区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以及质量管理,并牵头做好辖区监测数据统一汇总分析工作;同时做好对辖区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及时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和隐患信息进行评估研判。承担监测任务的技术机构要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信息完全无误,按照要求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五)监测工作人员可以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助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和收集相关信息,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精彩范文 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水利厅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各项工作,经县水务局党组研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目前我县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情况,按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落实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从近期央视曝光的个别省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长期不通水、群众脱贫后饮水仍困难等问题,我局组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站及基层6个供水管理所工作人员分乡镇按照行政区划以村为单位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了深入排摸和动态监测,按照拾遗补缺的原则,再次逐村、逐户核查核实,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要立足全县农村用水户,重点监测群众经常反映停水断水的村组、偏远山区、管网末端,促进供水隐患零见底,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二)坚持排查、监测全覆盖。督促管理人员对包抓村逐村逐户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按工程进行汇总,建立问题台账。确保运行情况摸排、监测全覆盖。

(三)坚持问题整改。对排查发现的可能存在供水隐患的部位,通过采取覆土和更换设施等措施,必须在故障发生前彻底消除停水隐患,同时,不断完善应急抢修预案,强化应急抢修演练,储备充足的抢修物资装备,确保饮水故障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供水。

三、工作范围

全县15乡镇250个行政村的59648户自来水用户。

四、工作内容

按照农村供水产权划分与运行管理责任的规定,由管理单位、村级组织与用水户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户”的原则,对主干管网、村级管网和户用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和动态监测,并通过定期沿管线巡查、核查井内设施、入户调查了解管道运行情况、开挖抽点管段等方式,深入排查工程是否正常运行、管护责任是否落实到位、自来水到户工程是否完善、群众日常供水是否稳定、取水是否方便,水质是否达标,饮水安全证明是否规范等问题,并及时消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供水正常稳定。

(一)主干管网排查及采取措施

供水干支管及其配水设施,按照供水管理单位的管理范围,由各工程管理所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高位蓄水池开始至村级管网,进行拉网式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重点排查管道途经的沟道、河流、农路、地埂等极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扰动的区段,因降雨侵蚀和人为活动造成管道埋深达不到1.2m以上,配水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等极易引发停水现象发生的,有针对性的采取了覆土和更换设施等措施,实现了提前消除隐患,确保主干管网管道与设施正常供水。

(二)村级管网排查及采取措施

村级管网及其配水设施,以村级管理组织为主体,包村管理员紧密配合,定期逐条管道、逐个检查井进行排查,特别排查工程投入运行后,没有硬化的沙土路受降雨冲刷等自然因素和村内巷道硬化、取土、建房等人为活动因素可能造成停水隐患的具体位置,采取现场挖探的方式进行排查,排查出的隐患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置,能够增加覆土厚度解决隐患的,村级组织受益群众投劳完成,需要更换管道和设备的,供水管理单位无偿提供管材和配件,村级投劳配合完成,避免因村级管网断裂或阻塞而导致区域性停水断水。

(三)户用设施排查及采取措施

户用设施主要由受益用户负责。提醒用户水表井内不能有积水,也不能贮藏蔬菜等生活物资,保持干燥、干净和整洁,以免影响水表正常运行;日常取水裸露在外的立杆和龙头应随时检查并关是否能正常关闭,以免漏水等原因导致户内停水断水。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4月24日至5月24日):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站及基层6个供水管理所工作人员按照“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留隐患”的原则,对主干管网、村级管网和户用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安排专人负责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往年供水情况,掌握相关资料,保障群众用水正常。坚持即知即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确保5月24日前完成所有摸排工作。

第二阶段(5月25日至12月31日):由各供水工程管理所开展常态化监测工作,定期核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即知即改,检视问题有无遗漏、有无新增,再督再战,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切实保障群众用水正常。

六、方式方法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题为“掺假的脱贫摘帽”的报道后,省水利厅及市水务局随即下发了《关于开展饮水安全运行情况摸排的紧急通知》,县水务局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农村供水保障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对下一步保障好供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供水工程管理所负责对全县集中供水工程是否正常运行,管护责任是否落实到位,水质、水量是否达标,户内供水设施是否正常开展全面的排查摸底,并了解往年供水情况,掌握相关资料,保障群众用水正常。

二是加大排摸,全力解决停水断水隐患。安排6个供水工程管理所定期对各自辖区内主干管网、村级管网和户用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动态监测,特别是重点排查、监测管道途经的沟道、河流、农路、地埂等极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扰动的区段,因降雨侵蚀和人为活动造成管道埋深达不到设计值1.2m以上;工程投入运行后,没有硬化的沙土路受降雨冲刷等自然因素和村内巷道硬化、取土、建房等人为活动因素可能造成停水断水隐患的具体位置,以真实情况为支撑,必要时可以采取现场挖探的方式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做到第一时间排除,采取覆土和更换设施等措施,必须在断水前彻底消除隐患,确保主干管网及村级管道与户内设施全部正常供水。同时,不断完善应急抢修预案,强化应急抢修演练,储备充足的抢修物资装备,确保饮水故障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供水。

三是强化宣传,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我县充分利用村镇广播、村级微信群、持续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加强村户供水设施管护责任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以乡镇、村组为单位向群众更新告知维修人员电话及监督服务电话,进一步畅通了农村供水服务反映投诉渠道,切实确保从“源头”到“龙头”无长期停水断水现象。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工作,是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问题清零结果的全面检视,务必要高度重视,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松懈思想,要紧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注重方式方法。农村饮水安全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工作组要按时限要求,通过入户核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监测工作,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过细的工作措施,发现短板、消除盲点、固强补弱,切实达到巩固脱贫成果,确保供水正常。

(三)强化成果运用。农村饮水安全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工作要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坚持边排摸、边发现问题边整改,既要排摸点上存在的问题,也要举一反三促进面上的工作。各供水管理所定期要将监测结果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根据梳理汇总出的问题清单全面认领,并明确整改时限,要求限期整改落实。

(四)严肃问责问效。各工作组带队领导、抽调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本着实事求是、真查实核的态度,认真定期排查农村供水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各级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务必做到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同时常态化监测督查问责组对督导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工作不认真、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影响全县农村供水的人员要进行严肃问责问

【荐】卫生健康局2021年消防安全工作方案实用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思维和底线意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加强卫生健康单位消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结合卫健系统工作实际,特制订20xx年度消防安全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着力防范化解危及人身安全的风险隐患,深查、细查、补短板、堵漏洞、扫死角,集中排查并有效治理火灾隐患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安全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二、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卫生健康局消防安全指导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

三、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本工作方案为各卫生健康单位20xx年度消防工作目标管理的部分内容,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为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制订20xx年度的消防工作目标管理方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将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岗位、人员。

四、加强对疫情定点医疗单位的安全监管。对接消防救援机构,对辖区定点医疗机构、新建定点医院、集中临时医院的消防安全指导服务,对存在火灾风险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建议,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五、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排查治理。各单位要加强对生物实验室、氧气储藏室、危险化学品储藏室、易燃易爆储存仓库、配电室、电梯、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要深入开展“生命通道”集中整治,坚决纠治堵塞消防通道、机动车违规停放问题。对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治理,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六、全面完成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各单位要在20xx年消防安全达标创建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全面完成消防安全达标建设工作。

七、进一步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各单位要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在6月和11月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查”各一次,7月之前完成消防应急灭火、逃生救援演练活动1次。

八、落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规范》规定。凡是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及有限空间(地下室、空坪)的消防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杜绝产生新的事故隐患。

九、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LED微信工作群、“119”宣传日等平台,开展警示性消防宣传,对有关人员开展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消防安全事故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度。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列入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的考核范围,对不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或隐瞒不报、迟报的将按《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书考核制度,对认真履行职责,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将予以表彰;对因管理松懈,责任制不落实而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精彩范文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整改工作方案


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县关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整改的工作方案》(扶办发〔20xx〕7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定在全镇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整改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把防止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排查范围

覆盖所有农户,重点是脱贫不稳定户(包括建档立卡脱贫享受政策户和脱贫不享受政策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

今年省市划定的防止返贫风险线为6500元。户家庭人均收入低于6500元,且生活整体出现困难的人员作为重点监测排查人员。重点关注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大病重病患者、重度残疾等特殊群体。

三、工作开展

(一)组织专题培训。分层次组织办事处人员、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开展专题培训,结合省市县部署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整改工作要点,有重点的分类开展集中培训,掌握排查目标任务和工作流程,确保排查彻底,措施有力,整改到位。

(二)集中入户排查。办事处人员、帮扶责任人、村干部按照分工进村入户,重点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等核心指标,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拉网式摸排,及时发现因重大变故导致家庭困难的农户。

(三)明确主要任务。对脱贫不稳定户,按照“四个不摘”要求,重点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脱贫政策落实情况,确保不返贫;对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按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要求,重点排查是否应纳尽纳,是否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新致贫。对排查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按程序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并将相关数据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市防贫监测信息平台。

(四)及时查漏补缺。统筹做好扶贫产业项目、贫困劳动力就业以及巡视、审计、信访、考核、验收、调研等发现问题的排查工作,确保全面细致、不留死角。

(五)利用“大数据”分析监测。充分利用各部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统筹整合扶贫、民政、公安、人社、医保、卫健、教体、残联、住建等部门数据信息,对因病、因残、因灾等重大意外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监控、及时干预。探索建立“大数据”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功能,坚持预防性监测与事后帮扶措施相结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研究制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排查。组织专题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入户排查,填写《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表》,建立问题台账,坚持即知即改、彻查彻改,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初步完成排查工作,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表》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台账》上报镇扶贫办,基本完成整改任务。

第三阶段:回访核查。镇扶贫办牵头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核查,并将各办事处、各村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在全镇进行通报,核查情况列入村星级化考核。

第四阶段:巩固提升。全面梳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整改情况,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并将监测对象相关数据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市防贫监测信息平台。

五、工作要求

(一)压实排查责任。各相关责任人要把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抓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办事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辖区各村情况,统筹安排本办事处的排查整改工作,强化工作指导,压实村级责任,确保排查整改进度和工作质量。

(二)严格标准要求。排查工作开展要严格按照要求范围,确保全面排查,坚决把问题查细、查实、查深、查透,确保不留死角。对户情况的摸排要彻底精准,确保反映户真实情况,需纳入监测范围的要按照入户核实、民主评议、信息比对、村级公示等程序规范认定管理。

(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返贫致贫风险的动态监测,建立“日常发现、大数据监测、农户申请、其他方式”相结合的长效动态监测管理机制。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注重日常发现上报,参考行业部门数据反馈,结合农户申请,利用信访等渠道反馈信息,全面做好日常监测。

文章来源:http://m.03kkk.com/shishifangan/4972.html

上一篇:2022年个人专业发展培训五年整体规划【模板】

下一篇:精彩范文 商业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