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考方案网

精彩范文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方案汇编

2022-01-03
方案范文

对于想要达成某一目标的人来说,我们必须将实施方案给准备得当,实施方案与我们的行动息息相关,实施方案应当从哪方面入手?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精彩范文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方案汇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总体思路

根据上级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要求,今年我县继续推进实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二、建设内容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确定实施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区域,作业面积13.03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程度高的区域优先实施,应尽量集中连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深度应达到或超过25厘米,作业要求基本无漏松,深浅基本一致。我县成立由政府领导挂帅,农业农村、财政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参与的农机深松整地领导小组,负责深松整地实施方案制定、组织发动、监督检查、审核验收、资金兑付等重大事项决策。乡(镇)、村级组织要积极协助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把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农户地块。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考虑受益农户时有重点的向贫困户倾斜,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贫困户开展深松整地作业帮扶服务。在县农机深松整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组织专家对装备实力较强、经营管理规范、社会信誉度高的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深松整地作业主体。作业主体的评审情况要及时报县领导小组审定。承担任务的作业主体不得将任务转包或分包。要在评审条件中明确规定实施深松作业的拖拉机动力为四驱100马力以上且深松机上必须加装深松监测仪。深松作业监测终端设备应与省农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所有深松数据直接上传至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数据作为实施深松作业质量监测、面积核查、补助资金兑现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资金用途

1、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行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30元。对20xx年和20xx年实施过深松整地作业补助的耕地不予补助。补助对象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受益对象为试点区域内的相关农户和农场。补助程序应遵循“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面积和质量核实全部实行信息化监测。未实施深松整地作业信息化监测的,不予兑现作业补助。

2.作业确认及兑现。承担深松整地作业任务的农机合作社根据信息化监测结果填写《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公示表》,在村务公开栏公示7天。县农机服务中心会同乡镇政府组成深松作业督导检查小组,对合作社作业质量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作业面积的四分之一,抽查公示无异议后,县农机服务中心、县财政局根据信息化监测结果和公示抽查情况,形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公示表》,并通过部门公示栏方式公示7天。同时报市农机服务中心,市农机服务中心结合信息化监测结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公示表》进行抽查检验。公示无异议和市级抽检合格后,县农机服务中心及时填写《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兑现表》,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直接兑现给承担深松整地作业任务的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03kkk.cOm精选阅读

范文资料:2020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方案


为提高全区农作物的增产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与地,藏粮与技。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xx-20xx)》及《20xx年度农机深松耕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高标准完成农业农村部和下达的指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区级负责、部门联动;智能监测、人工抽检;完善机制、简化程序;定额补助、先干后补;公开公正、严格监督"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机手的积极性,加快全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改善耕地质量,增强蓄水保墒抗旱防涝能力,建立健全深松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提高全区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村脱贫致富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二、任务目标

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建设持续、高产、高效相结合的现代节水型农业示范区,维护生态良性循环,提高农民收入。完善该地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可持续发展动力,巩固农村脱贫致富基础。农机深松作业远程智能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一)产量目标。深松作业区20xx年完成深松任务7万亩,分布于全区11个乡镇,每亩玉米增产50公斤以上。

(二)技术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使项目区全部实现深松,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使抗旱抗涝能力明显增强,今年作业形式采取单一深松模式。确定项目区作业深度要达到≥30cm以上,相邻两铲间距≤70厘米。作业后深浅一致,耕幅一致,地表平整,翻垡碎土好,植被覆盖严密。

(三)责任分工。项目实行区政府主管区长负责制。负责项目的全面实施和组织安排。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深松作业项目的实施,具体包括落实作业机械、作业面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区财政局负责落实补贴资金,并及时拨付。

三、建设原则、对象、规模及标准、方式及资金拨付

(一)建设原则。项目建设将遵循"区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因地地宜、科学规划、成方连片、整乡(村)推进、完善机制、市场运作、定额补贴、先建后补、公开公正、严格监督"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和作业能力的前提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保满足项目区农机深松作业技术要求,结合农民种植习惯和耕作方式,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补贴对象。项目区内开展深松作业的农机合作社,独立第三方深松质检机构,承担农机深松作业任务的区农机深松主管部门。

(三)规模及补贴标准。今年全区共安排深松作业补贴资金210万元,分别由中央及省财政投资,将全部用于项目区7万亩土地的深松作业费用,计划分别每亩给予深松作业补贴资金28.5元,第三方质检补贴1元/亩,区农业农村局直接质检补贴0.5元/亩,主要用于深松质检,宣传培训、资料印刷、对比试验等工作。

(四)补贴方式。采取先作业后补助的方式。经项目验收和第三方质检机构认定合格后由区财政局兑现补贴资金。

四、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按照突出重点、整乡(村)推进、成方连片的原则确定实施区域。选择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有一定群众基础、组织健全、工作能力强的乡村,整乡(村)成片作为深松项目区。今年全区深松作业项目区设在11个乡镇,实施面积7万亩。项目区要自然条件优越、光热资源充足,适合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高产栽培。

五、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20xx年3月初开始实施,20xx年底建设完成。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20xx年2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

20xx年3月20日前,与各乡镇、村落实项目区土地工作。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尽量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块作为深松项目区。对项目区各行政村进行深松技术宣传,让农民了解深松技术。积极落实项目需要的机具,保证机具性能符合项目区建设需要,为秋耕深松做好准备。检修机具,开办培训班对机手进行作业培训,包括实地培训。

20xx年3月20日-6月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深松作业,并随时检查作业质量。

20xx年3月20日-20xx年11月底,检查作业质量,核实作业土地面积及效果,按照规定发放作业补贴资金,并做好档案收集整理、总结上报等工作。

六、作业标准、作业模式

(一)深松时间。深松作业主要在春季实施,周期一般3年进行一次,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实施时间为春季3月15日-6月底。

(二)深松深度。深度的确定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30cm,深松间隔要≤70cm,深松后做到田地平整,土壤细碎,深浅一致,上实下虚,达到技术参数要求标准。

(三)深松方法。采用单一深松模式。要求耕深一致,行距一致。

(四)设备选型及任务承担。全区拟采用单一深松的作业方式。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区农业农村局负责选用有实力有资质的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公司)牵头、小型农机合作社参与的形式开展深松工作,严格按标准使用1204马力四驱以上的拖拉机,配套相匹配的深松设备(国家认定有合格证书的)。在60-80天的作业时间内,完成项目区7万亩土地的深松作业任务。

七、项目实施程序

(一)落实作业面积。按照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面积,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乡(镇)、村。

(二)签订合同。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与农机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及第三方签订质检合同,并在区政府网站公示。

(三)深松作业。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培训参加深松作业的机手,在作业合同公示无异后,作业方按照农机深松作业质量标准、作业方式和时间要求提供深松作业服务。

(四)安装监控系统。凡参与作业的合格作业车辆,必须按要求安装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许可的深松智能监察终端卫星监控系统(T/CAMA1-20xx),否则不予补贴。

(五)作业面积判定。农机深松兑付作业补助资金的面积为深松智能监测平台计量的达标面积减去重复作业面积再扣除经深松第三方质检公司(以下简称第三方)或质检员核查确认的不合格面积。同一地块(作业的两个地块间隔不超过50米或连续作业过程中临时停车不超过30分钟)深松智能监测平台统计深松深度合格率≥85%时,判定该地块深松作业质量全部合格,否则判定为全部不合格。如发现深松智能监测平台计量数据异常地块时,由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主导并全程监管、在作业方配合和第三方(质检员)的监督下,由智能监测终端设备服务商负责核查数据,以上"四方"共同确定最终合格作业面积。

(六)补贴资金结算。由区农业农村局、第三方及作业方共同确认合格面积数量后,根据作业合同,并在区政府网上公示7天无异议后,将补贴资金兑付给农机作业合作社及第三方。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区政府将实行区长负责制,成立农机深松作业项目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担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指导,项目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协调、汇报、呈报等事务性工作,分工明确,定岗定人。

(二)搞好宣传推广。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印发宣传单、定制宣传牌等、开展咨询服务,在疫情期内举办网上培训,让农户了解深松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提高农户的认识水平。

(三)强化技术培训。农机手在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证件齐全、持证上岗。

精彩范文 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模板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制约我镇社会救助发展的瓶颈难题,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根据省民政厅《关于确定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兜底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打造统筹衔接、政社互补、高效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层次综合救助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切实兜住兜牢兜好民生保障底线。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实践探索创新与改革,紧盯困难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制约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难点问题,确保我镇在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中再上新台阶。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我镇社会救助发展实际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际需求,按照社会救助功能特点和制度定位,因地制宜,探索适应基层特点、符合本地实际、满足发展要求的改革工作新路子。

坚持重点突破。切实解决我镇社会救助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体系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救助热点难点问题,以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契机,着力在“点”上求突破,带动“面”上改革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社会救助发展,使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形成整体合力。

(三)总体目标

让社会救助更加精准。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救助对象标准化认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确保“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实现程序规范、对象精准、数据精确、管理有效、群众满意的阳光救助、廉洁救助。

让社会救助更加及时。不断创新救助措施和服务方式,深入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工作,拓展窗口服务功能,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工作,减少审核审批层级,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时间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第一时间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让社会救助更加暖心。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充分体现低保及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功能;全面建立低保及社会救助标准随物价上涨而自然增长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暖身更暖心。

二、试点内容

(一)优化社会救助流程。社会救助审批确认流程为:对象申请、镇人民政府审核审批(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在审核审批过程中县级相关部门开展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并将核对结果反馈乡镇人民政府,提高社会救助审批精准程度。

(二)简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程序。以高效便捷为目标,探索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流程的办法措施,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批确认权下放到乡镇;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完善乡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进一步强化常年固定公示公开工作,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实施。核查小组和群众对申请对象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无异议的可不再开展民主评议。

(三)简化社会救助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取消可通过社会救助系统及其他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材料,探索推行只需提交“一证一书”(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委托书)即可申请社会救助新模式。

(四)探索人户分离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户籍在本市、县辖区内,申请人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应将户籍迁移到居住地后,再向户籍所在地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因特殊原因无法迁移的,通过社会救助系统查询未享受低保的,可向经常居住地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凡生活困难的家庭,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应对家庭成员和经济状况等内容真实、详尽负责,无虚假、隐瞒行为,并积极配合低保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核实。对采取虚报、隐瞒家庭收入、伪造证明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低保待遇的低保对象和不诚信申报家庭经济、财产状况及拒绝接受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的申请对象,纳入全省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失信惩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申请对象失信惩戒,参照执行。

(六)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对困难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收入、刚性支出和家庭财产状况等情况,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

三、工作步骤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任务。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制定方案阶段(20xx年1-3月)。根据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成立镇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试点实施方案。针对社会救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试点目标,明确试点内容,细化任务措施,落实责任分工。

(二)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3-4月)。及时召开全镇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及业务培训会,加大试点工作宣传力度。

(三)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5-10月)。按照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稳步扎实推进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四)评估总结阶段(20xx年11-12月)。采取多种方式对试点进展、受益人群、资金投入、救助效率、救助效果等进行监测,并及时提交中期评估报告。试点结束后,对照试点方案,对主要做法逐项做出说明,对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试点工作报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纪委监委、镇党政办、民政办、财政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民政办,具体负责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日常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社会救助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级各部门务必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全面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镇人民政府职责。镇人民政府为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的宣传、贯彻、执行。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救助对象申请的受理、经济核查、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及日常管理、档案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长期公示等。负责在审批新增和出保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县民政局备案,并录入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负责按规定对辖区内社会救助对象的复查复核。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救助信访处理及民政领域违纪违规行为查处。负责汇总数据及向县民政局报送相关正式文件及纸质资料等。

村民委员会职责。协助镇人民政府主动做好社会救助发现、报告及审核审批相关工作。

镇纪委监委负责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作风巡查及违纪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

(三)加强宣传。各村民委员会要通过召开群众会议、散发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社会救助政策的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办理程序、社会救助对象的权利和义务等情况讲细、讲实,积极争取广大群众对试点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监督检查。镇纪委要加强对镇村组干部廉政纪律教育,加大对入户走访核查、信息公示等的检查力度。要积极畅通举报渠道,层层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搞好宣传教育,充分发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试点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敢于举报在社会救助领域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自觉维护自身利益。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镇、村两级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职责定位,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探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量化确定机制、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办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办法、社会救助金核算办法、低收入家庭救助办法、建立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等,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

特困人员监护照护试点工作方案模板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特困人员监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夯实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特困人员的监护照护责任,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困人员,以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按照“全面开展照护,重点实施监护”的原则推进监护责任落实,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全面夯实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困供养人员监护照护责任,更好保障特困人员权益。

二、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

(一)摸底排查,掌握底数(20xx年5月)。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特困人员监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困人员”主要是指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等原因导致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特困人员。各镇(街道)要对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开展摸底排查,及时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二)依法确定,签订协议(20xx年6月)。各镇(街道)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监护职责相关条款对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特困人员的监护人进行确认,通过签订监护照料协议的方式明确监护人应履行的监护职责,由其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可按照情形分成三类:Ⅰ类有法定近亲属监护人;Ⅱ类无法定近亲属监护人的,经特困人员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由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担任监护人;Ⅲ类没有Ⅰ类、Ⅱ类两种监护人的,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特困人员住所地村(居)民委员会担任其监护人,村(居)民委员会不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由镇街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创新方式,提升服务水平(20xx年7月至12月)。实施分类监护照料,各镇(街道)对选择集中供养且适合入住养老机构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镇街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对选择集中供养但不适合入住养老机构的特困人员(如精神障碍人员),经监护人同意后,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广政办发〔20xx〕40号)有关要求入住精神卫生机构实施救治或托养;对选择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统筹监护照料、残疾人托养、社会力量和结对帮扶等措施,形成“多对一”“全覆盖”的多元化救助网络。统筹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照护,着力提升分散特困人员救助服务温度。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提高认识。开展特困人员监护试点工作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衡量脱贫攻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凡事必督、追责必严的重要工作,各镇(街道)要严格执行上级统一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切实担当履责。各镇(街道)要组织专门人员逐户深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中了解辖区内特困人员基本情况和照料护理意愿。村(居)委会要配合各镇街了解村(居)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情况,掌握照料护理人员(机构)服务情况,做好服务开展的引路人、监督人。

(三)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各镇(街道)要要完善对特困人员监护照料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立对服务对象的监督管理和综合评估机制,通过开展督导检查、巡查探访、满意度调查、绩效评估等方式,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救助服务效能。

【方案精选】区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优秀篇


为充分发挥试点先行作用,根据《关于推行城乡社区近邻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办〔20xx〕1号)、《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建〔20xx〕21号)和《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民〔20xx〕18号)要求,现就我区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在工作期间大力倡导的“远亲不如近邻”重要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在福州考察时对社区工作提出的“三个如何”重要要求,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以近邻党建为引领,以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为基本内容,以政府公共服务集约供给、居民邻里互助、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要方式,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助推省“一十百”试点活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面推行城乡社区近邻服务探索路子、总结经验、培育模式。

二、主要任务

试点社区:确定镇海街道阔口社区、镇海社区、拱辰街道拱辰社区、濠浦社区4个社区为省级试点社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黄石镇惠下村、北高镇山前村、拱辰街道张镇村4个城乡社区为市级试点社区,除省、市试点社区外,各镇(街)可参照方案各选择2个城乡社区开展区级试点工作。重点围绕近邻“五助”服务内容和三项服务方式开展试点工作,主要应包括:

1.积极有效地探索创新社区近邻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等“五助”服务内容;

2.在政府公共服务集约供给、居民邻里互助、社会力量参与等近邻服务方式方面,能够最大限度集聚各级各类治理要素、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成效;

3.依托“党建+”社区邻里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加强城乡社区社工站(室)规范化建设,推进“五社联动”实践,让居民享受到更多专业、便捷、舒心的生活服务;

4.辖区小区100%推行近邻服务,各项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要把开展试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民政(社会事务)办主任为具体责任人的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工作进度。要以近邻党建为引领,采取一线工作、项目清单等方法,对工作进展、具体问题等定期会商、制定对策。

(二)制定落实方案。各试点社区按照所确定的省、市近邻服务试点,于3月26日前将《全省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单位申报表》(见附件1)、《全市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单位申报表》(见附件2)和工作方案等报送区民政局。各试点社区要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三)注重工作实效。试点社区要确实发挥作用,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试点活动成为落实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此项工作将纳入省、市、区平安综治、乡村振兴和民政综合工作等考评内容。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报道近邻服务的先进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支持、参与近邻服务的良好氛围。

【精选】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实用


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鲁卫基层字〔20xx〕2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字〔20xx〕9号)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广卫字〔20xx〕210号)要求,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建立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县域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立以疾控中心为健康管理技术支撑和管理主体、以医共体牵头医院为临床诊疗技术支撑、以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联系纽带、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网底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下简称“三高”)三级协同、医防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高“三高”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区域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以下简称“六病”)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强化中西医协同,努力实现“三高”和“六病”患者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和带动县域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建设。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启动试点,到20xx年底,基本建立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纳入管理的患者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升,“六病”实现定期筛查、精准治疗、有效恢复和减少复发。

(一)在县人民医院建设三高中心。镇街卫生院三高基地和村卫生室三高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形成基本成熟的一体化“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规范,全县管理三高或两高患者数量争取达到8千人以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总体控制率较基线水平提高10%以上。、

(三)建立“六病”筛查-治疗-康复连续服务链条,管理患者的“六病”发现率、康复率和复发率实现“两升一降”。

(四)探索建立与“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保障、激励和技术支撑机制。

三、任务措施

(一)构建“三高共管”协同服务与联合指导体系。县人民医院负责牵头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鼓励县中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建设“三高中心”,按照医共体合作单位开展工作(即市二院与大王镇卫生院,县中医院与李鹊镇卫生院、乐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责划分,对照标准完成“三高之家”“三高基地”和“三高中心”建设(见附件3)。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和家庭医生工作室在村卫生室建设“三高之家”,承担稳定期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高危人群干预。依托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三高基地”,承担首诊患者和病情不稳定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制(审)定和线下、线上协诊服务。依托牵头医院建设“三高中心”,负责难治性、复杂性“三高”患者及“六病”等并发症的诊治和院内就诊患者医防融合服务。县疾控中心建设“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协同承担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二)开展“三高”精准连续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三高共管医防协同分级服务清单(见附件4),制定工作流程和工作路径,完善签约服务包或菜单,实施全过程、一体化、协同诊疗管理。优先将享受“四不摘”健康扶贫政策和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年以上的三高患者纳入试点,逐步扩大“三高共管”患者覆盖范围。“三高之家”要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优势,提高能力水平,努力提供三高医防融合连续性服务。“三高基地”要针对患者分级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从整体出发优化用药,做好并发症筛查及其他合并疾病监测。“三高中心”要加强专全结合、多学科联合服务模式探索,推动专科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

县卫生健康局设置项目管理工作办公室,承担“三高共管”项目统筹管理工作;县疾控中心设置项目指导工作办公室暨“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承担项目业务指导工作。

(三)围绕“六病”强化专科能力建设。强化县人民医院胸痛、卒中中心建设,以现有急救网络为依托,构建卒中、胸痛急诊救治网络。以牵头医院相关科室为龙头,通过联合门诊、专科联盟等形式,加强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糖尿病足诊治专科、糖网病筛查、血液(腹膜)透析等特色科室建设,加强眼底检查设备、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配备,将眼底检查、心电和血压动态监测等纳入远程服务范围,建立起区域内“六病”筛查与防治服务协作网。

(四)加强机会性筛查和行为管理。结合“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指导“三高”高危人群和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在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并规范血压测量,加强医疗机构内自助监测点的设立及利用;倡导公共场所、社区服务场所内健康服务设施建设,为居民血压、血糖测量提供便利。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种慢病防控行动及健康教育活动,推广饮食(减盐、减油、减糖)、运动、心理等行为干预措施,提高“三高”人群的控制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完善自我管理和远程管理技术,依托互联网或物联网开展膳食、运动、睡眠等行为监测和管理,创新自我管理小组形式,推进体医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药店、车站等场所健康加油站和基层机构健康驿站建设,普及血压、血糖自助和远程检测,加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自我管理和更新。

(五)完善药品保障和补偿激励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有关文件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并将“两病”患者的用药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发挥签约服务费激励作用,推进“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提高签约患者的合理用药率、规范服药率和控制率。积极推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参与“两病”用药备药、开方、取药和服务,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六)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市级平台建设基础上统筹推进全县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配合市级平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专业服务和居民自测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规范三高管理数据的采集和汇总,支持便捷开展在线协诊、签约、随访、远程会诊和疾病风险评估等,随访数据要全部实现智慧采集。积极开发或利用智能辅助系统提高诊疗、协诊和质控水平,通过打卡积分等方式,提升患者管理水平和积极性(参考流程和模板见附件5、6)。

(七)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电子病历等数据,对患者管理和医防融合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评估试点成效,调整完善工作策略。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5月—6月)。制定全县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三高共管医防协同试点工作。

(二)推进落实阶段(20xx年6月—12月)。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工作体系和机制,20xx年6月底前出台工作方案,7月底前公布“三高之家”、“三高基地”和“三高中心”名单并启动试点工作,12月底前进一步细化落实工作措施,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三)巩固提高阶段(20xx年—20xx年)。在监测评估和总结经验基础上,20xx年进一步巩固提升,扩大“三高共管”患者覆盖范围,总结典型经验。20xx年底,基本建立“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县三高共管医防协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工作办公室和项目指导工作办公室,分别设在局基妇股和县疾控中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对照“三高共管医防协同重点推进任务”(附件2)抓好落实,将其作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做实紧密型医共体、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和推进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辖区医疗资源统筹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高血压达标行动、“三减控三高”项目和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筛查项目的结合,为试点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加强业务培训。组建全县“三高共管”专家团队,分别对牵头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培训,重点培训技术指导方案、工作流程及“三高”“六病”基层规范诊疗。每个机构可结合实际设立首诊医师,确保规范开展患者分层分级管理,提高基层“三高”“六病”预防和诊疗服务水平。

(三)加强督导和总结推广。县卫生健康局将定期调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精彩范文 街道松材线虫病专项调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林业和草原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联合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专项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我街道受松材线虫病重大疫情威胁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我街道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做到一旦疫情传入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确保我街道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我街道林区,松科植物,松材线虫病危害松科植物,号称树癌,一旦传入,将给我街道松林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在危及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的同时,还会间接影响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贸易安全乃至社会安定。松材线虫病的寄主为松科树木,此次专项调查对象在我街道的主要树种包括:红松、油松、赤松、樟子松,长白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涵盖全市范围内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观赏和四旁绿化树以及苗木、种实、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等。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我街道专项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成立松材线虫病疫情专项调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专项调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由街道武装部部长兼任,组员由、兼任,负责统筹协调松材线虫病疫情专项调查调度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专项调查对象,高度重视疫情专项调查工作

各村负责管辖区域内的松材线虫病寄主松林调查任务,组建松材线虫病疫情专项调查队伍,划定专项调查责任区、落实专项调查责任人,严格分解落实专项调查任务(调查方法见附件),按规定及时统计、汇总、上报松材线虫病寄主树木树种、面积、株数以及枯黄枯死树种、面积、株数调查数据,并对枯黄枯死寄主树木进行取样,统一到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送交市林业植物检疫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二)明确检疫监管对象,加强松木制品管理

各村要加大对本地苗圃和新造林地的检查力度,所有苗圃和新造林地都要登记备案,所有苗木进出都要严格实施检疫,做好数量、来源地、发货地、收货地、栽植地登记,确保可追溯,严厉打击未经检疫私自贩卖和栽植的违法行为。

(三)规范填报疫情专项调查数据,及时报送

各村要及时落实专项调查任务,切实做到本村松材线虫病寄主树木底数清晰,枯黄枯死数量明确,确保汇总上报的专项调查数据真实可靠。调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松材线虫病疫情,要迅速通报市林业主管部门及时确认。要求各村要做好松材线虫病专项调查工作资料存档备案,对调查情况瞒报、虚报、漏报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严肃追责。

(四)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各村要充分利用报刊、大喇叭、微信和QQ、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松材线虫病的症状及严重危害性,提高全社会疫情防控知识效率,及时发现报告疫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局面。

四、调查时间步骤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20xx年2月6日之前)

各村要明确责任分工,周密部署,全面分解落实专项调查工作任务。

(二)专项调查阶段(20xx年2月6日至3月31日)

各村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所辖区域专项调查工作,及时统计汇总相关调查数据。发现松树枯黄枯死情况要及时做好登记取样,样品及时送交市林业植物检疫机构进行初步鉴定,林业植物检疫机构于5日内反馈鉴定结果。

(三)总结报送阶段(20xx年4月1日至4月5日)

专项调查结束后,要形成工作总结并填报汇总表,于20xx年4月5日前报街道专项调查领导小组。

【方案精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分享


为加快推进我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根据《县20xx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市、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施方案和工作指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扣“一年打基础、两年全达标三年走前列”的目标定位,健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化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布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补齐社会治理短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夯实平安稳定根基,为圆满完成三年试点任务如期顺利通过试点工作考枝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县市域社会治理基础年的工作任务,以全面对标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年度工作的重点,在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的同时,着力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着力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着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社绝发生负面清单情形,推动试点工作各项指标取得阶段性、实质性进展,为三年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

三、主要工作任务

紧扣年度工作目标,国绕“一个全面,三个着力,一个杜绝”推进年度试点工作

(一)全面对标推进各项试点工作

对标《实施方案》,全面认领与乡镇相关的各项任务,确保今年应完成的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内应启动的工作全面启动,为明年全面完成打牢基础。

(二)着力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围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重点建立健全以下“十大”体制机制,为试点工作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指定工作机制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协助县公安部门做好反奸防谍工作。

(2)建立健全反那教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明各村组的职责任务,建立调查研究、督查请示报告、会商研判等制度。

2、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定期议稳机制。建立乡党委会议定期研究维稳工作机制,全面建立社会治安稳定形势研判分析制度。

(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落实应评尽评,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佔向各系统各领城延伸、向基层延伸,切实把评估结果作为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

(3)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乡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和包案化解等制度,切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乡村范围内。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跨区域矛盾风险联动处置机制、综合治理机制“民转刑”案件预防等工作机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多调联动对接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法律顾问、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第三方常态参与矛盾化解的机制,落实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等非诉解纷方式司法效力保障机制。

3、建立健全平安建设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全面建立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综治督导机制。健全市域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差异化考核方式,严格落实综治督导机制,强化结果运用。

(3)建立健全综治中心实战工作机制。县综治中心建立组团式服务机制,健全综治中心民安、民生事项的收集、流转、交办、督办和工作调度、通报、约谈、考核等制度。乡村综治中心建立健全多元受理、首问责任制、分流办理、分级上报、反馈核验、台账管理等制度。

4、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市域协商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及社会组织协商工作机制,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2)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机制。全面落实乡村协商,制定乡村协商事项清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100%的村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建立健全基层和行业自治制度。全面加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和奖惩机制。指导群团组织、协会商会等加强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建设,弘扬公序良俗。(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4)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治理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健全完善诚信激励约東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创新社会组织解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5)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建设政务(政法)网络新媒体,做好政务(司法)公开、信息、與论引导、公共服务借鉴“网上枫桥经验”探索网民诉求处理程序及反愦机制,推进社区、网格、群众工作微信群全覆盖,建立相应的诉求搜集、解决、回应机制。(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5、建立健全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问题打击整治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经常性、专项性打击整治机制。(完成时限:年内启动并长期坚持)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机制。优化防控力量布局,健全公安、联防队巡逻等社会治安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重点场所安全防范机制。完善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能力,推动城乡公共安全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一体化。(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实战化、平化、合成化应急处置模式。(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6、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体制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完成时限:20xx年底前)

(2)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落实法治宣传相关国家规划,完善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以案释法制度。

7、建立健全红色基因融入社会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机制。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和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推动相关机制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紧密融合。(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2)建立红色治理研究机制。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加强苏区治国理政经验总结研究,以项目或课题形式,开展红色治理研究,全面探索运用,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8、建立健全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的推进机制。根据试点工作需要,建立专班运行、投入保障、调度通报、督査督导、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有关工作落地落实。建立与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工作有机接融合的市域社会治理考核机制,同时将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列为全乡改革创新的特色品牌,进行集成打造。(完成时限:20xx年底前)

(三)着力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坚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和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领城基础性、关键性“十大”工程建设,切实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质效,

1、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运行工程。按规范要求落实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配备与其职责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组织开展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等级化创评,确保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合格率达到100%。年内,乡综治中心通过劳务派遣方式配备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2、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工程。整合党建、综治、消防、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市场监管等现有网格,建设统一的社会治理网格,统一网格编码,实现“多网合一”,民安民生深度融合。完善网格员队伍建设、培训、保障、激励机制,提升网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并推动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年内,各地基本完成社会治理网格力量整合、职责整合,构建“全科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兼)职网格员,日均网格巡查至少2小时,每名网格员月均上报事项不少于10件。(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完成)

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年内完成农村“雪亮工程”(含“天网”六期)建设,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个监控点,每个自然村不少于2个监控点,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任务。

4、基层和行业平安创建工程。依托县级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平安社区(村)”“平安交通”“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景区”“平安园区”“平安市场”等区域、行业、系统平安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平安创建精品亮点。(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6月底前完成)

5、矛盾纠纷调处平合建设工程。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点抓好矛盾纠纷联合化解中心建设,村重点抓好调解室建设,乡、村平台建设均达到100%。同时,要大力推进网上调解平台建设,培育一支经验丰富、本领高超,数量充足的调解员队伍。

6、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工程。按照“属地负责、逐级监管”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对照《省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要求和标准》,加大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推进力度,压实部门和辖区主体责任,推进具体任务落实。

7、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持续改进和优化便民服务,建设并打通政务服务APP、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快“贛服通”3.0版、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端融合、服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年内,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90%以上的村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动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统一的社会治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社会治理线上协同指挥通道,实现对各类民安、民生事件及时采集、实时监测、分流处置和跟踪问效。(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

8、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全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推进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初步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体系,搭建县乡村三级心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全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推动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等“六进”活动,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等重点群体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

9、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1)切实加强政法系统入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中共市委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若干具体实施意见》,完善政法系统应用人才队伍引进、培养、激励、管理机制,强化政法干部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等能力培养,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2)大力培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创新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积极培育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枢组型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人才队伍,探索社会工作者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完成时限:20xx年启动,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

10、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工程。在村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和载体,切实解决群众信访相对突出、民生诉求不能安全保障等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深化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完成时限:20xx年底前完成)

(四)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底线任务,着力推进“六大”专项行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整治突出社会治安问题,夯实社会稳定根基。

1、社会治安领域专项打击行动。坚持以打开路,深化缉枪治爆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的违法犯罪和各类经济犯罪。集中组织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昆仑20xx等专项行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完成时限:20xx年底前)

2、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一是“线索清仓”。对全国扫黑办12337平合和省扫黑办下发的、尚未有查处结论的举报线索,加快核查进度,精准作出结论。二是“逃犯清零”,组建抓捕专班,穷尽一切资源、力量、手段,全力开展追逃行动。三是“案件清结”。确保涉黑涉恶案件如期高质量办结。四是“伞网清除”全面回湖深挖“有黑无伞”“大黑小伞”案件,绕黑恶犯罪组织发迹史,抓住关键节点,逐条梳理研判,推动一査到底。五是“黑财清底”、坚持抓捕涉案人员和查清涉案财产同步进行,加大财产刑执行力度,査清涉案财产,深挖利益链条。六是“行业清源”强化重点行业领城的突出问题整治,促进行业领域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行业乱象根治到位。

3、重点行业领城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管稳定”的职责要求,聚焦社会治安、金融放货、工程建设、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黑恶问题多发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乱点乱象,有效整治涉黑、涉恶、涉乱问题,坚决铲除苛症顽疾,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寄递物流、旅馆业、机动车修理业、娱乐服务业、出租房屋等行业治安管理和专项治理,补齐监管漏洞。(完成时限:年内实施并长期坚持)

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尤其是聚焦矛盾突出的地区、领域和人群,重点排查涉稳问题、涉军、涉众、涉企经营、房地产、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以及因疫情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法律规范、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與论引导等多元化解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做到95%以上的矛盾纠纷实现就地有效化解,短期不能化解的做到100%稳控。(完成时限:20xx年底前)

5、平安建设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市20xx年度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双提升”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大打击、大整治、大防控、大化解、大服务、大宣传“六大”行动,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挑心事、操心事,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6、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专项行动,紧扣《市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行动工作意见》三年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共建共治提升、基础设施提升、隐患清零提升和文明交通提升等四大提升工程建设。今年以打造“高马”公路示范路为基点,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活动,重点开展示范创建,示范带动提升全县农村道路管理水平。

(五)杜绝负面清单情形

1、杜绝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群体性事件。(完成时限:年内确保不发生并长期坚持)

2、杜绝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安全事故。(完成时限:年内确保不发生并长期坚持)

3、杜绝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宗教极端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完成时限:年内确保不发生并长期坚持)

4、杜绝发生特别重大,重大邪教极端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完成时限:年内确保不发生并长期坚持

5、杜绝发生其他危害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特别重大、重大案事件。(完成时限:年内确保不发生并长期坚持)

6、十万人命案发案率不得高于0.65。(完成时限:年内确保不发生并长期坚持)

第1、2项负面清单情形的标准按《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有关分级标准确定;第3、45项标准另行,相关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须及时主动处置。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相关村委会和各有关职能站所要充分认识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创平安、保稳定、促发展为己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整治,竭力维护我乡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二)落实领导责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建立工作台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台帐由乡综治办落实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各村要按时上报相关工作信息、进展情况和有关数据,推动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优秀方案: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试点工作方案


为推动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精准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政策宣传质效,我区依托商务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工作,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持续释放政策效能,更好地服务楼宇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依托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有效联结商务楼宇企业,搭建宣传平台,组建宣传队伍,利用“入企走访”“政策云课堂”等形式,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实现政策“应知尽知、应纳尽纳、应享尽享”,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释放企业发展活力,推进商务楼宇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二、工作原则

1.就近就地原则。依托商务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坚持“一对一”“面对面”“零距离”,“楼小二”服务团队深入企业,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就近宣传,就地办理。

2.政策直达原则。全面梳理人社领域惠企政策,依托政策宣传团队,贯通政策宣传、政策落实上下双向互联互通渠道,按照行业性、区域性,向企业宣传政策、推介政策,让政策第一时间直达企业,提升企业对政策的实操运用,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扶持,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3.企业主导原则。突出企业主导地位,重引导而不包办、重服务而不干预,指导帮助企业了解人社政策,根据自身实际申领享受惠企政策,促进企业“开源”,享受各类补贴以及社保减缓政策,保证企业“节流”,消除矛盾隐患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费用支出。

4.动态宣传原则。坚持需求导向,“楼小二”服务团队与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动态掌握企业状况和政策需求,动态更新政策宣传内容,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让一项项惠企政策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真真正正把政策红利装进企业口袋。

三、宣传内容

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方面,全面梳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惠企政策,分门别类列出政策清单,精准宣传推介。

(一)就业创业政策。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和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社保和岗位补贴、企业职工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

(二)社会保险政策。主要包括社保费率阶段性降低、社保费欠费企业缓缴滞纳金、社保费补缴、破产企业无法清偿的社会保险费欠费核销等。

(三)人才人事政策。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引进青年人才补贴、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企业与各类院校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补助、新获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经费资助等。

(四)劳动关系政策。主要包括劳动用工备案、劳动法律风险防控、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宣讲等。

四、工作内容

(一)设立楼宇政策宣传站点。依托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设立楼宇“政策宣传工作站”,以点带面进行宣传辐射。在辖区所有成熟商务楼宇中建立楼宇“政策宣传工作站”,借助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发挥劳动关系服务专员、“楼小二”服务团队力量,全面摸清楼宇企业具体情况和政策需求,针对性开展人社惠企政策宣传工作。在政策宣传、政策落实过程中,培育一批楼宇企业“政策宣传示范点”,打造一批楼宇“政策落实样板企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政策落实,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7月底前完成,同步推进)

(二)组建楼宇政策宣传队伍。

1.组建“楼宇服务协作体”。整合楼宇内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物业服务等多方服务力量,探索成立“楼宇服务协作体”,属于楼宇服务自治组织,通过多方协作,汇集服务资源,共同为楼宇企业提供全方位、多领域服务,实现楼宇共建共治共享,优化楼宇营商环境。“楼宇服务协作体”成员单位通过选派人员参加“楼小二”服务团队、组织政策宣传活动、部门协同政策落实等,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强化多方联动,形成政策宣传、政策落实工作强大合力。(12月底前完成)

2.成立楼宇政策宣传队伍。组建以人社业务专家团队、“楼小二”服务团队、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为主体的楼宇惠企政策宣传队伍。人社业务专家团队由人社局业务科室骨干力量组成,熟知政策,负责对政策的专业化解读。“楼小二”服务团队由劳动关系服务专员、党群组织成员、“楼宇服务协作体”成员单位人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承接政策宣传任务,反馈企业政策需求,成为政策上传下达的枢纽。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由企业内部推选,一般为企业人事、劳资人员,熟知企业业务,负责把政策在企业内部落实推进。三支服务团队层层衔接,解读、宣传、落实逐步推进,楼宇与物业、企业的联系更紧密,楼宇对进驻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也随之提升。(7月底前完成)

3.加强宣传队伍管理。通过人社业务专家、“楼小二”、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对政策的层层解读、宣传,在实践中提升宣传队伍业务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并结合人社系统“练兵比武”对宣传队伍“以赛促训”。对于业务能力不达标的宣传人员,要求成员单位另选他人充实队伍,动态补充宣传力量。(7月底前完成)

(三)梳理楼宇人社惠企政策。区人社局和各相关部门按照突出重点,便于理解的原则认真梳理近年来已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形成惠企政策汇编,指导帮助企业将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不完善的政策要抓紧修改完善,积极研究出台新的惠企政策。(7月中旬完成,动态更新)

(四)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活动。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定位楼宇中小微企业集聚的特点,聚焦不同类型企业政策需求差异,按照就近就地原则,面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介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1.“小二上门”政策宣传。将“两送一问”活动拓展延伸至商务楼宇中小微企业,“楼小二”服务团队全面走访对接楼宇企业,摸清企业具体情况和政策需求。(7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2.“政策17学”。每月17号定期举办“政策一起学”大讲堂,邀请人社业务专家团队,开展政策“云课堂”“微课堂”“恳谈会”等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政策咨询、案例分析、政策落实对接等形式,讲解就业创业、劳动用工、社会保险、人才引进、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帮助企业吃透政策、弄懂经办流程,让政策宣传工作走深走实。(8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3.举办政策宣传主题活动。

(1)每周举办1期“政策云课堂”,利用企业钉钉群,在线解读政策、答疑释惑;

(2)以组团的形式,每周组织1-2个楼宇宣传小组,邀请政策需求相近的企业,举办1次政策“微课堂”,集中讲解政策、业务经办流程、办理所需材料等事项;

(3)每月举办1-2次企业“联谊会”,让企业之间分享交流政策落实的过程;

(4)每月举办1次“议事会”,商讨政策落实过程中难题,拿出对策建议;

(5)开设“会客厅”,每月举办1-2次会客活动,畅谈政策宣传、政策落实“双线”服务中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做法,在楼宇中全面推广。

(以上事项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五)推进政策落实。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重点在推进政策落实,各宣传站点立足楼宇实际,依托“楼小二”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推进政策落实,积极践行人社为民、人社惠民服务理念。

1.“楼小二”帮办代办。建立“综合信息、统一派单、限期落实、专人回复”的“楼小二”帮办代办机制,“楼小二”穿梭楼宇、走访企业,记录整合企业需求,明确专人对接,限期处理答复,并为楼宇企业提供帮办、代办、协办“三办”服务和预约服务,在楼宇申领政策过程中全程“陪跑”,主动靠前服务,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双向传递企业需求和社会关切,擦亮“楼小二”服务的“品牌”。(7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2.建立“红黄蓝”三色清单。建立政策宣传“红黄蓝”三色清单,每个企业都有一份政策清单,“楼小二”携带政策清单上门走访,将企业不知晓的政策标红,企业知晓但未享受到的政策标黄,企业知晓且已在企业落实的政策标蓝,形成“红黄蓝”三色清单,并依据三色清单推进后续工作。大力推进红色政策宣传,对黄色政策实行组团办理,蓝色政策反馈落实情况。三色清单动态管理,推进红色政策变黄,黄色政策变蓝,不断推进企业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3.政策落“10”日。固定每月10号为“政策落实日”,“楼小二”梳理企业政策需求,集合有共同政策需求的企业,将业务办理窗口前移至楼宇政策宣传站,每月10号开通政策快办专办通道,开展企业政策“组团享”、企业政策“打包领”活动,切实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用政策落实检验政策宣传的效果。(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六)建立长效机制。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立足实际,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细化、量化推进措施,让政策宣传落地、落细、落实。

1.建立企业政策“组团享”机制。针对商务楼宇中小微企业集聚的特点,探索推行企业政策“组团享”,对多个企业同类型政策需求,实行组团申领,解决一个,惠及一群,既加强企业间联系,又极大提升政策落地效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2.建立企业政策“打包领”机制。对一个企业的多种政策需求,实行打包办理,一步到位。在政策宣传站点或是“楼小二”送政策进企的活动中,“楼小二”在回应企业政策需求的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推荐相关政策,一次告知,方便办事,推行企业政策“打包领”,让企业真正知晓政策、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助力企业发展。(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3.建立“点对点”政策宣传机制。建立“楼小二”服务专员—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直联”模式,保持常态化联系,让企业享受“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实现政策直达企业。同时,指导企业梳理应享政策清单,帮助企业申领享受政策,实现政策直享。依托服务专员和楼宇企业服务台账,对新入驻企业做到必知、必访、必谈。(7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4.建立“红黄蓝”三色清单评价反馈机制。发挥“红黄蓝”三色清单在政策宣传、落实全过程中的指引、评价、反馈作用,依托清单持续提升政策知晓率、落实率,让政策宣传落实工作有进度可查、有结果可考。及时汇总、研判分析楼宇内企业和职工的诉求,定期调整清单内容,动态满足楼宇需求。(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七)完善督导考核。加强对楼宇政策宣传的督导考核,各商务楼宇为政策宣传责任单位,“楼小二”为宣传责任人,负责提升楼宇企业政策知晓率,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商务楼宇属地镇街人社所履行政策宣传监督责任,同时建立完善由楼宇企业、工会、群团等广泛参与的政策效果评估机制,增强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公信力。

1.依托“红黄蓝”三色清单进行考核。每季度对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情况考核一次,以楼宇企业政策知晓率、落实率以及企业满意度(以下简称“两率一度”)为考核内容,以“楼小二”为考核对象,以“红黄蓝”三色清单为考核手段,考查楼宇企业三色清单内的红色政策(未知晓、未落实政策)、黄色政策(已知晓未落实政策)、蓝色政策(已知晓、已落实政策)占比情况,并通过随机抽查企业来验证“红黄蓝”三色清单真实性,同时综合企业满意度情况进行整体考核。(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2.评选“政策宣传示范企业”。对楼宇“两率一度”较高的企业,可参与评选“政策宣传示范企业”。其他企业可到“示范企业”现场参观学习政策宣传、政策落实的经验做法。通过“示范企业”的辐射带动,进一步推动楼宇“两率一度”的全面提高。(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3.评选“金牌楼小二”“金牌协调员”。对“两率一度”达标的楼宇,评选3-5名“金牌楼小二”;对“两率一度”较高的企业,在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中,评选一批“金牌协调员”。(12月底前完成,长期坚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区商务楼宇惠企政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全区楼宇惠企政策宣传的工作指导。试点镇(街道)要成立楼宇政策宣传试点工作专班,全力抓好试点工作;试点镇(街道)人社服务站要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帮助楼宇具体抓好试点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考核验收、经验推广等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镇街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完善制度,规范推进。楼宇惠企政策宣传工作是楼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抓手,要制定楼宇惠企政策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建立楼宇惠企政策宣传队伍管理制度,形成楼宇惠企政策宣传工作规范,将政策宣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营造良好的楼宇营商环境。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试点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推选一批在楼宇惠企政策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楼宇、先进个人,推广先进经验,打造楼宇惠企政策宣传工作可推广、可复制“品牌”。

文章来源:http://m.03kkk.com/shishifangan/864.html

上一篇:方案范文: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篇:精彩范文 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分享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