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浏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xx年9月18日
浏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工作原则
二、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指挥机构
(二)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三)专家组
(四)应急工作组
(五)现场指挥部
三、监测预警和预防预警
(一)监测和风险分析
(二)预警
(三)信息报告与通报
四、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二)响应措施
(三)指挥和协调
(四)应对工作
(五)响应终止
五、后期处理
(一)损害评估
(二)事件调查
(三)善后处置
(四)社会救助
六、应急保障
(一)队伍保障
(二)经费及装备保障
(三)通讯、交通与运输保障
(四)技术保障
七、监督管理
(一)宣传、培训与演练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
八、附则
(一)名词术语解释
(二)预案管理与更新
(三)预案实施
浏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强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长沙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浏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浏阳市行政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事故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船舶污染事件等应对工作按照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环境安全隐患的监测、监控和监督管理。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市应急办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上下联动。
3.属地为主,先期处置。事发地乡镇街道和受环境事件影响的行政辖区及时上报情况,迅速采取措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先期处置。
4.分类管理,科学处置。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实施应急处置,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5.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及社会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6.资源共享,保障有力。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环境应急专家、危险化学品资料、应急物资、典型案例等信息库,做好队伍经费、装备、通讯、交通、运输及技术保障。
二、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人民政府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一)应急组织指挥机构
市人民政府设立浏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称市环境应急指挥部),由市人民政府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办联线副主任、环保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应急办、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住建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文体广电局、卫计局、安监局、城管局、市场和质量监督局、商务合作局、旅游局、粮食局、畜牧局、外事办、新闻办、气象局、供电公司、消防大队、地方海事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市环境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国家、省、长沙市有关环境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定;
(2)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负责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4)审议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请审议的事宜;
(5)组织调查、评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6)承担省、长沙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2.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市环境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
(2)收集、汇总、分析、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3)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预测及监测系统;
(4)指导、督查乡、镇、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5)建立和管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一网四库";
(6)完成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3.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市环保局:承担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监测和信息的收集与报送等日常工作;开展现场监测和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应急管理宣教工作,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牵头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应急处置现场污染物分析监测、放射源处置的技术支持;负责突发环境事件救援物资信息库的编制和管理。
市应急办:督查、指导全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参与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
市发改局:负责将全市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参与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市经信局: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电力保障的有关协调工作;负责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对遭受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破坏的通信设施进行恢复,保障环境应急通信畅通。
市教育局:制定并组织实施学生、教职工紧急避险和疏散方案。
市住建局:负责城市供水截污工程、污水集中处理等引发的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指导、协调、组织城市道路
应急抢修。
市公安局:负责放射源丢失、被盗案件的侦办工作和放射事故处置现场的安保工作;负责组织协调道路交通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等引发的环境事件现场处置工作;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中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事故现场的保护、治安秩序的维护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重要目标和危险区域实施警戒和道路交通管制。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临时避难;负责储备、管理和调配救济物资;负责受害群众的生活救济。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运行经费,负责解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经费。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协调通往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的公路抢修及保畅通工作;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协助收集、消除道路污染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调查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实施和协调应急水量调度;负责组织制定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牵头参与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等水资源信息,指导制定饮用水紧急供水方案并协调实施。
市农业局:负责组织核定突发环境事件中农田土壤、农作物受污染情况,组织协调相关农业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和受污染威胁
的农业珍稀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协助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处置现场的农村居民、牲畜和农业生产物资的疏散和转移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因栖息地遭受破坏而威胁到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和恢复工作,负责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暴发而引起环境水源污染。
市商务合作局: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现场及周边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应。
市文体广电局:配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知识宣传和信息发布工作。
市卫计局: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中受伤、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治以及伤残、中毒的医学诊断;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市城管局:负责指导、协调、组织城市环境受突发环境事件侵害区域的清扫和保洁。
市旅游局:协助做好受突发环境事件侵害景区的游客紧急疏散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粮食应急供应。
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和矿山企业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依法监督相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
市市场和质量监督局: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食、药品及其生产销售的监测和处置工作。
市外事办: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涉外工作。
市新闻办:负责指导、组织突发环境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协调媒
体宣传报道。
市畜牧局:负责组织核定突发环境事件中畜禽水产受污染情况;负责受污染及污染威胁的畜禽水产的救治工作并组织、指导其处置。
市气象局: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区域的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及时提供气象监测信息。
市供电公司: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正常用电。
市消防大队:负责组织火灾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现场处置工作;负责对现场火灾灭火与危险化学品泄漏控制,或可能导致火灾或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隐患处置;参与并牵头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市地方海事处:负责组织协调船舶、港口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协助收集、消除水路污染物。
(三)专家组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设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由市环保局负责在环保专家库中挑选资深环保专家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对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进行评估,为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四)应急工作组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成立相应工作组,主要包括污染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医疗救援组、应急保障组、新闻宣传组、社会稳定组、涉外事务组等,其组成和职责如下:
1.污染处置组。一般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安监局、城管局、消防大队等参加。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事件由市安监局牵头。主要职责是收集汇总相关数据,组织进行技术研判,开展事态分析;迅速组织切断污染源;分析污染途径,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已经造成的污染;明确不同情况下的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组织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和途径,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至安全紧急避险场所;协调军队、武警有关力量参与应急处置。
2.应急监测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住建局、水务局、农业局、气象局等参加。主要职责是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以及当地气象、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明确监测的布点和频次,做好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3.医疗救援组。由市卫计局牵头,市环保局、市场和质量监督局等参加。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伤病员医疗救治、应急心理援助。
4.应急保障组。由市发改局牵头,市环保局、经信局、住建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商务合作局、旅游局等参加。主要职责是指导做好事件影响区域有关人员的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工作;组织做好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及临时安置重要物资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及时组织调运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市场供应。
5.新闻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环保局、文体广电局、新闻办等参加。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等权威信息发布,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收集分析市内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加强媒体、电信和互联网管理,正确引导舆论;通过多种方式,通俗、权威、全面、前瞻地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6.社会稳定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环保局、发改局、商务合作局等参加。主要职责是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受影响人员与涉事单位、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出现群体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7.涉外事务组。由市外事办牵头,市环保局、商务合作局等参加。主要职责是根据需要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通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协调处理对外交涉、索赔等事宜,必要时申请、接受国际援助。
(五)现场指挥部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成立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部,由负有应急处置责任的政府部门、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及事件发生单位等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现场处置工作的主要内容:
1.提出现场处置原则、要求,及时下达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决定、命令;
2.邀请、选派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工作;
3.协调、指挥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协调、调度事发地周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5.负责划定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事发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程度等,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和撤离的时间和方式;
7.告知单位和个人应采取的环境安全防护措施;
8.及时向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行动进展情况。
三、监测预警和预防预警
(一)监测和风险分析
1.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各成员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监测系统,建立各类基础信息数据库。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完善监测网络,明确检测项目,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兼)职监测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并及时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级别、趋势和危害程度,向市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监测
报告和应对建议。
2.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及有关单位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并汇集、储存、分析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实现市人民政府、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单位和监测网点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3.各乡镇、街道应当在辖区内村委会、居委会和有关单位确定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承担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任务。
4.获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单位报告。获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信息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有关部门、监测网点应当及时向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二)预警
1.预警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四级预警,由低到高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蓝色预警:将要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Ⅳ级);
黄色预警:将要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Ⅲ级);
橙色预警:将要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
红色预警:将要发生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
2.预警信息发布
市环保局应当及时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并及时向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市环境应急指挥部经研究决定后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通知同级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可能影响到的相关地区。
3.预警行动
预警信息发布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分析研判。组织市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相关成员及专家,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2)防范处置。立即启动相关应急响应,向下传达预警信息;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在涉险区域设置注意事项提示或事件危害警告标志,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宣传频次,告知公众避险和减轻危害的常识,需采取的必要的健康防护措施。
(3)应急准备。转移、撤离、疏散并妥善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同时做好安抚工作;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及时掌控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突发环境事件威胁饮用水安全时,要做好储水和启用后备水源的准备工作,一旦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启用后备水源,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同时,通知下游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监测监控和储水避峰等准
备工作。
(4)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事态最新情况,公布咨询电话,组织专家解读,加强相关舆情监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发布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的人民政府,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当判断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消除时,宣布解除预警,终止相关应急响应。
(三)信息报告与通报
1.报告程序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报告,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1小时内组织核查并向市应急办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事发地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相邻行政区域同级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报告内容及方式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置结果报告三类。
(1)初报内容:可通过电话直接报告,主要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捕杀或砍伐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2)续报内容: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至少要按日进行续报。
(3)处置结果报告内容:采用书面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事件处置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者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置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置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3.特殊情况信息处理
(1)突发环境事件的死亡、失踪和被困人员中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需要向港澳台地区有关机构或有关国家进行通报时,按《浏阳市涉外涉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浏阳市涉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办理。
(2)需要国际社会援助时,由市人民政府提出需要得到援助的国际机构、事项内容、时机等,提请长沙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信息。
4.信息通报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及隐患,应当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应急办)报告,或向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四、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按严重性和危害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
1.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统归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由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负责处置工作。
2.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由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负责处置工作。
3.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的;
(7)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
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
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界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严重污染,或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或影响正常取水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
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由市人民政府报请长沙市人民政府启动Ⅱ级或Ⅰ级应响应启动后,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市应急委直接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市环境应急指挥部予以协助和配合。
上述有关数量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响应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组
织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污染处置
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要立即采取关闭、停产、封堵、围挡、喷淋、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的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当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不明时,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对污染来源开展调查,查明涉事单位,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污染范围,切断污染源。
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制订综合治污方案,采用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追踪污染气体扩散途径和范围;采取拦截、导流、疏浚等形式防止水体污染扩大;采取隔离、吸附、打捞、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消毒、去污洗消、临时收贮、微生物消解、调水稀释、转移异地处置、临时改造污染处置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置工程等方法处置污染物。必要时,要求其他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排,减轻环境污染负荷。
2.转移安置人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及事发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建立现场警戒区、交通管制区域和重点防护区域,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和途径,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和可能受影响地区居民,确保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转移人员安置工作,确保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和必要医疗条件。
3.医疗救援
迅速组织医疗资源和力量,对伤病员进行诊断治疗,视情增派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调配急需医药物资,支持事发地医疗救援工作。做好受影响人员的心理援助。
4.应急监测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和浓度,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初期,根据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并随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
(2)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
5.市场监管和调控
密切关注受事件影响地区市场供应情况及公众反应,加强对粮食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集体中毒等。
6.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通过政府授权发布、发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专家解读等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原因、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等。
7.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救灾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受影响人员与涉事单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出现群体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8.跨行政区域的通报和协调援助
如需向毗邻行政区域通报或请求协调援助,由同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提出建议报同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审定后发出通报或呼吁信息,也可报请上一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出面协调。
(三)指挥和协调
1.指挥协调机制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及时通知有关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可能受到影响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派人员赶赴现场,同时指定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迅速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再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专家组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
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突发环境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污染程度和事件等级等作出科学预测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及时、主动地向现场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基础资料,环保、气象、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单位)及时提供事发前后的有关数据资料,供应急处置参考。
2.指挥协调内容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协调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并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疏散、转移群众返回时间;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启动本部门(单位)应急响应;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组织协调本系统、本单位应急资源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报送应急处置信息。
(四)应对工作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人员,疏散、撤离遭受污染威胁的人员。
2.迅速消除、控制或者安全转移污染源,尽快中止污染源扩散;及时发布污染物扩散可能影响的区域和重要基础设施等信息;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和生产设备,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
3.环境应急监测机构迅速进入现场进行环境应急监测,确定现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污染物扩散范围,划定污染区域,并及时向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监测数据和污染趋势评估意见。
4.启用应急物资和设备,提供生活必需品、临时避难场所,尽力抢修被污染或损害的供水、供气、供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
(五)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按照"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执行
应急响应终止条件:事件现场危险状态得到控制,事件发生条件已经消除;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值以内,无继续发生可能;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群众免受再次危害,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处于尽量低的水平。
五、后期处置
(一)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的依据。
(二)事件调查
各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
影响、责任、造成的损失及应急处置中遇到的问题、应急措施和过程等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报同级政府(应急办)和上一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
(三)善后处置
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制订补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保险机构及时开展相关理赔工作。
(四)社会救助
各类社会团体、个人及国外机构的捐赠资金和物资由市民政部门负责管理与分配(监督)。
六、应急保障
(一)队伍保障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依托环境应急监测队伍、公安消防队伍、企业应急专业队伍、社会力量,培养一支常备不懈、反应速度快、业务能力强、熟悉环境应急知识、掌握一定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技能和方法的应急队伍,重点建设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饮用水源地应急快速监测和救援队伍等。
(二)经费及装备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由市财政局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予以保障。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配置应急指挥、应急监测、应急防护等应急设备。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及物资的准备,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通讯、交通与运输保障
市经信局组织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需要。市交通运输局健全公路、水运紧急运输保障体系,保障应急响应所需人员、物资、装备、器材等的运输。市公安局加强应急交通管理,保障运送伤病员、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装备、器材车辆的优先通行。
(四)技术保障
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建立环境应急"一网四库",实现信息共享。
七、监督管理
(一)宣传、培训和演练
环保等市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开展环境应急教育,普及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常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环境应急救援及管理人员日常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及应急处置能力。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环境事件重要情况,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八、附则
(一)名词术语解释
应急管理"一网四库":指全市范围内每个应急预案分别对应建立一个组织体系网、一个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一个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一个应急救援专家资料库、一个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库。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因素的影响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危及公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事件或辐射污染事件。
环境应急:是指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监测:是指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二)预案管理与更新
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篇2:浏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xx试行)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浏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浏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xx年9月18日
浏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为应对我市可能出现的空气重污染,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浏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浏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持续出现空气重污染时的应急工作。
三、编制原则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预防、预测和预警体系,对可能出现的空气重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减少危害。
(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根据我市空气污染程度和特点,建立不同级别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预案的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根据本预案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三)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全市各级和各部门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确保信息传递快速、通畅。加强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高效开展空气重污染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四)依法监管、公众参与
加强监管,严格控制相关企业的污染排放。加强空气重污染应急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四、应急机构
成立浏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政府办联线副主任、市环保局局长、应急办主任。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应急办、经开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信局、教育局、住建局、公安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卫计局、城管局、商务合作局、气象局、两型产业园管委会、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政府督查室、政府新闻办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预警分级及应急措施
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QI),对空气重污染的预警和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一)Ⅲ级预警(黄色):连续72小时空气重度污染(200
1.全市所有基建工地严格实施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建工地的现场监管,加密巡查频次;
2.城区道路增加洒水不少于1次/日,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道路(见附件)增加洒水不少于2次/日;
3.加强对全市所有混凝土搅拌站、沥青厂、水泥厂及其他工业大气污染重点企业的监管巡查;
4.建议市民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提醒老人、儿童及易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二)Ⅱ级预警(橙色):连续48小时空气严重污染(300
1.全市所有基建工地渣土运输必须在城管执法部门现场监管下进行,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基建工地暂停渣土运输;
2.城区道路增加洒水不少于2次/日,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道路增加洒水不少于3次/日;
3.对全市工业大气污染重点企业实施暂时限产;
4.建议市民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提醒老人、儿童及易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三)Ⅰ级预警(红色):连续24小时空气严重污染(AQI500),预测未来24小时空气将持续严重污染,由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红色预警,并采取如下应急响应措施:
1.全市所有基建工地暂停渣土运输,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基建工地暂停施工;
2.城区道路增加洒水不少于3次/日,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道路全天不间断循环洒水,保持路面全天湿润;
3.根据气候条件实施人工降雨;
4.对全市工业大气污染重点企业实施暂时停产;
5.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域范围机动车辆实施单双号限行(特种车辆除外);
6.提醒老人、儿童及易感人群科学防护;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
六、启动应急程序及职责分工
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启动本预案,向全市发布相应级别预警,组织实施应急响应措施,宣布预警和应急响应终止。具体程序为: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预测向市应急指挥部提请启动和终止相应级别应急预警和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警和应急响应。
市环保局负责全市大气污染源监控管理,城区空气质量动态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空气质量信息实时发布;向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建议,向新闻媒体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和市民注意事项;负责环境监察和执法。
市应急办负责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与全市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联动与协调。
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全市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进行督查。
市政府新闻办负责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进行新闻发布。
市经信局负责全市涉大气污染工业企业的监管。
市教育局负责根据相应预警级别做好全市所有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的应急工作。
市住建局负责对全市各基建工地以及水泥搅拌站的监督管理,并按照预警分级发布停工指令。
市公安局负责交通管理和执法,机动车辆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行执法,查处涉及空气污染造谣等非法行为。
市财政局提供必要的应急经费支持,确保全市空气重污染应急处置所需的监测车、监测仪器等物资和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城市公共交通和营运车辆的监督管理。
市水务局负责督促古港镇和集里办事处做好砂石场扬尘的治理、局直属供水单位的集镇消防栓水源保障及浏阳市河道疏浚第六、七标段采砂场扬尘治理工作。
市农业局负责市域内秸秆焚烧的监督管理。
市林业局负责树叶的焚烧及烧荒的监督管理。
市商务合作局负责对全市成品油库及加油站的监督管理。
市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应急工作相关宣传报道及舆情引导。
市卫计局负责医疗机构加强呼吸类疾病的医疗保障和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提醒市民重污染天气开展卫生防护。
市城管局负责城区渣土运输管理、市管道路保洁和按照预警级别洒水;负责城区垃圾焚烧并联合环保局对城区餐饮油烟进行监督管理。
市气象局负责城区气象保障,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气象资料监测、数据分析和气象预报,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红色预警情况下的人工降雨组织与实施。
经开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两型产业园管委会、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扬尘污染控制、道路保洁、洒水降尘及相关企业的监管。
七、应急终止
根据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气象条件预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专家进行会商、分析评估重污染天气现状与趋势,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级或终止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根据指令终止应急行动。
八、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浏阳市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域范围
附件
浏阳市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域范围
西北至西北环线、南至西湖山、东至天马路
西至S11、南至G319、东至湘台路、北至捞刀河
篇3:莆田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莆建物〔20xx〕10号
各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物业服务企业:
为指导和规范我市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等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市政府有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县区住建局、各物业服务公司要加强对《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领会文件的精神,及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物业服务小区的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预防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各县区住建局、各物业服务公司要根据预案及时做好工作,工作不力的,我局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及时通知业主切实做好停水、停电和防台风洪涝等灾害的工作,使业主提前做好准备,切实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附件: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xx年3月17日
附件
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
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指导和规范我市城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施防御暴雨洪水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证预防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小区社会稳定。
(二)依据。依据《建设部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预防、接报与应急处置工作程序》、《福建省防台风工作预案》、《福建省防洪工作预案》、《莆田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莆田市建设系统预防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莆田市物业管理区域。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常抓不懈,预防在先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自防自救和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各物业服务企业须在所管理小区设立预防灾害及突发事件指挥小组,由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任指挥小组组长,各物业管理小区管理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物业管理处人员组成。
(二)主要职责。负责本物业管理区域内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协调、指挥,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部署做出重大决策;根据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紧急调集抢险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负责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汛期前(准备期)的各项应急准备措施
1.每年在台风暴雨汛期前组织防台防汛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出入口的槛槽和挡板,疏通排水沟;采光窗、竖井、通风孔等外露口的各项防汛措施(如砌高或安装防水档板等)、集水池的清理垃圾、检查水泵、电源配电箱、管道、阀门、浮球和水位开关和配置必要的物资(沙袋等)及设备(拖线盘、潜水泵等)。应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配置应急潜水泵。
2.对大型的地下商场和地下车库,应该考虑二路电源对排水系统供电,万一台风引起电网发生大面积断电的重大事故时,应有自备发电机组快速启动排水系统(请注意启动的响应时间和有效负荷)。
3.通风良好的地下室也可考虑备用汽油机抽水泵来应付停电时的应急排水。
4.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有关人员签字,限期及时进行整改,单位领导应指导、督促整改工作,确保件件有落实。
5.在汛期前应当将应急救援的各种器材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使之处于完好待命状态。对现有的设备应进行认真检查以保持良好状态,并且记录在案。
6.在汛期前本单位的防汛领导小组和防汛抢险小组应进行学习和操练,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和本单位的防汛抢险工作技术练兵,才会在紧急状态是临危不乱。
(二)应急响应
1.防汛期间,注意气象预报的警报,凡遇较大雨量或接到上级的通知,启动应急预案。
2.信息来源:上级通报;电视台等公共信息。通讯工具使用公共有线、无线网络。
3.在台风暴雨到来之前,抢险人员24小时值班,特别是夜间值班,发现险情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方发生。
4.抢险人员手机应全天开启,各种抢险工具器材装备处于备用状态。
5.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灾情,当发现积水已达到预警线,抢险人员应以最快速度到位,进行抢险。现场灾情处置中,随时和上级保持联系。重大灾情在处置过程中领导亲自挂帅,随时报告。
四、应急抢险的应急措施
(一)要打开疏通道和事故照明,做好紧急疏散的准备。
(二)车库管理人员要通知业主,及时将车开到地面上。紧急时,请牵引车将泊车牵引到地面。
(三)暴雨积水水位抬高时,首先采用堵的方法,用档水板和沙袋来堵。
(四)灾情再扩大,基电源被水淹没或者区域电网断电时,紧急启动自备发电机组进行排水,或者紧急启动备用汽油机抽水泵来应急排水。
(五)灾害严重,靠自己的排水能力还不能降低水位时,请求上级增援,派消防车来协助抽水。
(六)防汛期间,按照要求值班,当发布紧急警报时,领导到位,抢修人员携抢修工具待命,随时准备应急救援,直至解除警报。
五、应急救援器材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规格
存放地点
1
潜水泵及水管
2
电源拖线肋
3
发电机组
4
沙袋
5
挡水板
6
五金工具
7
照明器材
8
雨衣
9
雨靴
10
对讲机
六、应急救援人员
防汛防台领导小组、防汛防强抢险小组的应急联络通讯;
值班电话:抢险小组电话:
抢险小组设在:
姓名
职务
分工
联系电话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联络员
七、宣传、培训和演练
(一)宣传教育。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广泛开展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防灾、减灾等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各物业服务企业要掌握新闻报道的信息情况,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减少负面消息的影响,维护小区安定稳定。
(二)培训。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对付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制度,每年对辖区内负有应急处置职责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督促管理处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应急常规性培训,提高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演练。各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或训练,使应急管理机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增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调,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发现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并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八、奖励与责任追究
各物业服务企业对在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者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者,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九、应急结束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并确认无危害和风险,在明确危害警报解除信息后,物业服务企业方可结束应急处置工作。
十、恢复与重建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受灾的物业服务企业应迅速转移工作重点,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并评估受灾受损情况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主动配合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设施,恢复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生产及运营。
幕墙工程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控制和遏制在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态势,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触电应急措施
1.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1.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2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2.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2.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切开。
2.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2.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止血带时间。
2.7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2.8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3处置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3.1目的
加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预防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妥善处置火灾事故和隐患;将火灾事故及损失控制在最低点。
3.2应急措施及职责
1)公司成立火灾事故抢险领导组,由3-4人组成,工程项目部成立义务消防应急分队,由15-20人组成,主要负责办公场所和施工现场处置火灾抢险工作;
2)确实做到预案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装备落实。
3.3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措施
1)火灾发生时,立即进行扑救,尽可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2)在扑救的同时,向119火警台报警请求支援,并向公司报警;
3)火灾扑救后,要妥善保护好火灾现场,为查清火灾起因创造条件。
大厦停电应急预案
当大厦电气系统出现故障,造成大厦照明系统及动力系统停电时,电梯被迫停梯,这时,电梯维修人员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并与中控室联系,查清所有电梯位置及有无被困人员情况。
①、当大厦出现停电事故后,电梯维修人员应手持应急照明设备第一时间到达中控室查看电梯位置。
②、电梯维修人员到达电梯所在楼层时首先确定电梯的准确位置,判断是否可以放人。
③、当电梯离地面80公分以上时不可以放人,需要盘车到平层位置后才可放人(盘车放人操作方法见电梯困人救援应急预案)。
④、当判断电梯位置无法放人时,应安慰乘客:“请您耐心等待,您在轿厢内最安全”。
⑤、当放出被困人员后,应引导客人走消防通道离开大厦。
⑥、电梯维修人员应到机房断掉所有电梯的总电源,防止电梯恢复后大电流冲击电子板。
幼儿园教学活动突发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教学安全是幼儿园教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了确保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后,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幼儿的伤害,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学活动安全工作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各班班长
二、幼儿日常教学安全要求:
1.入园环节: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幼儿的到来,做好晨检工作,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查。
2.晨间活动环节:老师要认真接待幼儿、家长,带药幼儿,需家长记录清楚服药时间及药量,组织好室内外晨间活动,防止幼儿在活动时受到伤害。
3.做操环节:各班幼儿由老师组织有序排队入场,认真律动。
4.教育活动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并进行安全教育,关注幼儿的行为,按教育教学常规组织活动,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做好充分准备,向幼儿交代清楚安全要求,对幼儿进行自我防护的教育。
5.入厕、盥洗环节:组织好并教幼儿正确使用洗涤用品,教育幼儿不推不挤,教师随时清理洒在地面的水,防止幼儿跌倒碰撞在水池或便池边沿。
6.饮水环节:保温桶里的水要保持温热,防止烫伤幼儿。
7.户外活动环节:教育幼儿不猛跑、不推挤,有次序地进行游戏,按规则玩玩具。
8.入园、离园环节:家长必须凭接送卡入园接送幼儿,没带接送卡的家长需与本班老师取得联系经同意方可入园,如果家长委托别人来接,当班教师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同意方可接走幼儿。
三、教学活动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责任到人:教师负责本班教学活动中教、学具的安全。
2.户外活动必须有教师看护,活动前先检查场地、设备和幼儿衣着,消除安全隐患。孩子活动时,不得坐着或闲谈,要选择便于监护的适宜位置,随时走动巡视,谨防意外。体育活动要检查器械是否损坏,摆放位置是否安全、稳固,要教给幼儿规范的动作和正确使用器械的方法,提出安全要求,并切实做好指导和保护工作,谨防扭伤和摔伤。
3.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检查幼儿衣着及随身所带物件,防止幼儿发生吞食异物或其它意外伤害事件。
四、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1.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救助伤员,同时报告园保健室和园领导,由保健医决定是否立即送医院治疗。
2.实行预警通讯制度。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须全天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与幼儿家长、医院、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联系,建立通畅的信息联络渠道。
3.实行事故处理制度。出现事故时,当班教师须立即通知保健室并通知幼儿家长,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迅速进行现场处理,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
第二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一)病人发生输液反应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拆除输液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供应室、护理部和药剂科。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送检。
7.病人及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紧急封存病历及反应标本的程序对输液器及剩余液体进行封存。
(二)病人发生输血反应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病人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换输0.9%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严密观察做好记录,安慰病人及家属,减少病人的焦虑。
4.病情危重,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抢救。
5.应保留血袋并抽取病人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6.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7.病人及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紧急封存病历及反应标本的程序对输血器及剩余血液进行封存。
(三)病房发现传染病病人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甲类、乙类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必要时应隔离观察,保护同病室的病人。
4.病人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5.病人出院、转出后,应按传染性质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四)病人发生药物过敏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给予高流量(4L/min)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家属或同病室的病人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并监测病人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
3.迅速做好准备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工作。
4.病人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徒手心肺复苏术。
5.严密观察病人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
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6.建立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7.保留输液、药液、可疑药物分别送检。
(五)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应立即通知医生。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通知病人家属,如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通知家属。
5.重大抢救、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院总值班。
(六)病人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医生、院总值班。
2.通知病人家属,如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通知家属。
3.向医务科、护理部(夜间向院总值班)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如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医院后,再通知太平间。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病室病人进行保护。
(七)病人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病人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2.通知主管医生。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没收锐器物品,防止意外。
4.通知家属,发陪伴通知书,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
5.详细交接班,同时多关心病人,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
(八)病人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病人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抢救物品、药品与医生一同赶到现场。
2.判断病人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如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通知医务科、院值班;通知家属。
5.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6.做好各种记录。
7.保证病区常规工作进行。
(九)病人坠床、摔到时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病人不慎坠床、摔到时,立即赶到现场,让同室病人及家属通知医生。
2.对病人的情况做初步判断,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
3.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
4.病情允许,将病人移至床上。
5.向医务科、护理部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6.通知家属,认真做好坠床、摔到时经过及抢救过程。
(十)病人外出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病人外出应立即通知医生及病房护士长。
2.通知医务科、护理部,夜间通知院总值班。
3.通知家属。积极寻找病人去向。
4.病人返回后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5.若确属外出不归,需要俩人共同清点病人用物,贵重物品应登记并由护士长妥善保管。
6.认真记录病人外出过程。
(十一)病人发生输液空气静脉栓塞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病人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空气输入体内,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
2.通知医生及护士长。
3.将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给予吸氧。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
5.病情危重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6.认真做好病情变化、抢救过程记录。
(十二)病人在输液过程出现肺水肿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病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将病人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加压给氧,湿化瓶内加20%~30%的酒精。
4.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
6.认真做好病人抢救过程记录。
7.病人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班。
(十三)病人发生化学药液外渗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生化学药液外渗,立即停止化疗药液的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除针头。
2.及时通知医生、护士长。
3.遵医嘱给予局部处理。
4.外渗24小时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5.避免患处局部受压。
6.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
(十四)病人发生误吸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当病人发生误吸时,立即使病人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叩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并通知医生。
2.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给予负压吸引。
3.监测生命体征,如出现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在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的同时,请麻醉科插管吸引。
4.做好抢救用物准备。
5.通知家属,协助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
6.做好记录。
(十五)病人发生躁动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当病人突然发生躁动,立即说服并制动约束病人,并通知医生。
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通知家属,协助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
4.做好记录。必要时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抢救用物。
(十六)病人发生精神症状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及护士长,夜间通知医院总值班。
2.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免病人自伤或伤及他人。
3.通知家属。
4.在家属未到之前,24小时专人陪护。
5.如果病人出现过激行为时,应立即通知保卫科协助处理,并考虑病人采取躯体束缚,防止意外发生。
6.协助医生请专科会诊。
7.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8.做好记录
(十七)病人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病人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部稍高并偏向一侧。
2.立即通知医生,准备负压吸引器、抢救物品。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输血、输液及应用各种止血治疗。给予吸氧。
4.及时清除血迹、污物。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5.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安置心电监护,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大便的性质及量。
6.熟练掌握三腔管的操作和插管前后的观察处理。
7.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8.认真做好记录,加强巡视,重点交班。
(十八)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使用备用氧气袋、,调好流量接氧气管,为病人吸氧,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
2.必要时将氧气瓶装置推置床旁,调好流量接氧气管,为病人吸氧。
3.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4.立即通知总务科进行维修。
建筑施工预防噪音应急预案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接触噪声的范围日渐扩大。噪声对人的危害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噪声的作用下不但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而且长期接触强噪声还会损害听力和身体健康,噪声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项目部产生噪声的机械有(搅拌机、砂浆机、发电机、电锯、振动器、混凝土泵机、塔吊机、人货电梯、上落笼、沙轮机、打磨机、剪切机、弯钓机、调直机、汽车等等),这些机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可称为生产性噪声。
1、防止噪声的基本要求:
1)依法施工:向政府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注册噪声排放,做到依法施工并接受环保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施工检查。
2)施工作业控制: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每天的7时到12时、14时至22时以外的时间使用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若因施工质量要求需连续施工的特殊工序,需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方能进行施工,并严格控制一切噪声。
3)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的柴油发电机是噪声较大的设备,为使噪声降低到最少为此;建一间密封式按隔音要求的砖混结构房作发电机房。砼泵机和其他噪声超量的机械必须要安装消声器。
4)施工工人噪声控制:做好工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严禁在上落班、下雨、停电等突发事件时大声喧哗,严禁人为制造金属碰击声、敲打声。
2、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1)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业噪声卫生标准是控制噪声危害的重要依据。项目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90db(A),对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工作,噪声标准可按接触时间减半,容许放宽3db(A),但噪声强度最大不得超过115db(A),项目部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标准所提的要求。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噪声不同的机械采取不同的工艺方式等技术措施解决。如发电机、空气压缩机实行全封闭隔声隔离处理。其他机械机具可采用工艺技术措施解决并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
3)项目部合理规划与设计:生产强烈噪声的机械应与民工宿舍及居民区有一定的距离。生产噪音的机械沉淀伴有较强的振动,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4)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
(1)吸声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和屋顶表面,或制成吸声尖劈、吸声板装设在墙壁和屋顶,以吸收辐射或反射出的声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2)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排气管,利用滤波的原理,使声波在传播途中改变方向或形态,或在消声器内装设吸声材料,达到消耗声能降低噪声的目的。
(3)融声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音传播的目的。
(4)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噪声,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5)个体防护:配戴个人防护用具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常用耳塞、耳罩等等。
6)卫生保健措施:进行就业前检查,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合理操作时间,经常检测操作场所噪声情况,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